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一路繁花 > 第 128 章节

第 128 章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谋生之力,现在他还小,我们带着他到处走走,以后开始上学了,就不太好走动了。”    皇帝目光沉沉的看着她:“思齐,你该知道朕的心思的,如果朕只想让他做一个闲散王爷,就不会亲力亲为的教导他了,你不要以为朕很闲,能似一般老人家含饴弄孙,壮壮很聪明,咱们好好教导他,以后会有大作为的。”    “他不需要什么大作为!他的出身注定了他这辈子都能锦衣玉食,我也给他积攒了几辈子的财富,他就算和他的父亲一样什么都不干,也能很快活。我只希望他平安喜乐,不希望他大有作为。”    “你不希望,那也得听听壮壮的意思,朕屁股底下这个位置多得是人想要,他现在还小,不知道这个位置的吸引力,你虽是他的母亲,也不能给他做选择。”    郡主心头一震,皇帝终是把这话说出来了。    “那太子呢?他才是您钦定的继承人,难道您要废了他吗?自古以来废掉的储君能有什么好下场?他是您最爱的儿子,您舍得放弃他?”    提到太子,皇帝心里也难受,因为自己从小不受父亲看重疼爱,他不希望他的儿子也承受这种痛苦,太子是他第一个孩子,又是嫡长子,自幼也是聪明懂事,他一直带在身边教导,倾注了许多心血,甚至为了他压制庶子,在他三十岁之前,皇帝都没有动摇过要他继承皇位的想法。    可他实在太不争气了,皇帝帮了他这么多,他也压不住底下的弟弟,让他监国,他也只看得到些蝇头小利,于大事上软弱没主见,只知道听幕僚的意见,若是真有孔明房杜那般贤臣辅佐,太子这性子也不是问题,可他偏偏没这个识人之明,瞧瞧他宠幸宋侧妃将东宫搅的一团乱,连家事都理不清,还指望他在国事上知人善用吗!    皇帝一直安慰自己,太子还年轻,多教教他会好的,大不了以后他安排好几个顾命大臣留给太子,再叮嘱皇后看着他,早早的立好太孙,总能熬几年的。    皇帝之所以给太子这么多次机会,一方面是满腔的慈父之情,就像郡主说的,向来废储君不会有好下场,毕竟是他疼了这么多年的儿子,也没什么大错,对他也孝顺,他怎么忍心叫太子下场凄凉。    一方面也是其他的儿子也不争气,他便是想重新挑选继承人也找不到人选,而太子膝下只有两个庶子,庶长子萧伟仪被宋侧妃教的刚愎自用狂妄无知,另一个生母卑微,被太子妃抱到身边养着,如今年纪小瞧不出心智如何,只是身子不太壮实,也不是皇帝理想中的继承人。    而龙凤胎的出现让皇帝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一开始他只是单纯的疼爱孙子孙女,没想着让壮壮做继承人,毕竟萧艺的缺陷摆在那儿,又有郡主说的血缘问题,他也怕这俩孩子有问题。    可是随着两个孩子渐渐长大,早早的说话走路,京中有了龙凤胎早慧的名声,皇帝似乎瞧见了幼时的郡主,那时她也是这般惊才绝艳,先帝和他都不止一次的慨叹过她不是男儿,可壮壮是呀!而且他姓萧,是皇帝的嫡孙,瞧瞧他打小露出来的聪明劲儿,只要好好教导,他未尝不能成为另一个郡主,不,是另一个明君。    皇帝年纪大了,不能保证等到壮壮成年,可是他有一个能干强势的母亲,她绝对压的住壮壮那些叔伯兄弟和朝臣,而郡主野心不大又非常顾家,她就算做了太后垂帘听政,也绝不是吕雉武曌之流,自古以来垂帘听政教导出明君的贤后也是有的。    对于皇帝来说,壮壮的出现是意外之喜,他一开始让郡主嫁给萧艺是想让她辅佐太子的,只是郡主和太子的关系既是表兄妹又是伯婶,无论哪个都是需要避嫌的,而萧艺和太子也不怎么亲近,郡主对他的帮助怕是不怎么大。可壮壮就不一样了,他是郡主的亲儿子,为了给他一个太平天下,郡主只会更加的励精图治为国出力,而不是现在这般时时刻刻想着偷懒戏耍。    可对于郡主来说,她并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卷入储位之争,萧艺心智不全,对皇位没有威胁,可就因为他中宫嫡子的身份,他从小到大也受了不少欺负。虽然说太子和几位王爷都不是多难缠的角色,可狗急了还有跳墙的时候呢!郡主难道能一直防着?就算她防的严实,帮壮壮避过所有危机,可她能护着壮壮一辈子吗?壮壮总有自己面对的时候,他若是被郡主保护的太好,只怕离了母亲会有苦吃。    “朕知道你的心思,思齐,你终究是女子,眼里心里装着的只有家里这一亩三分地,你不会明白男人对于建功立业的追求,尤其是皇室子弟对那个位置的执着,朕敢说,朕这么多儿孙里,除了阿艺,没有哪个没这个心思的,等壮壮再大些,他也会明白这个位置的意义,如果朕愿意培养他,他一定不会拒绝,你再等几年,等他满了七岁,那时该懂事了,咱们听听他的说法,看他是愿意跟着你游戏人间,还是愿意跟着朕学习治国之道。”    郡主心中苦闷,这话她没法接,她知道的,壮壮不会拒绝,谁会不想做皇帝呢!    “皇舅,非得是他吗?您有许多儿孙,聪明的不止他一个,诚王家的二公子和愉王家的四公子也很不错啊!我只有这一个儿子,您也是从夺嫡之路走过来的,那条路有多苦,您怎么忍心让他承受这些?让他做一个闲散王爷不好吗?”    皇帝沉吟一会儿白道:“他有你这么个强势的母亲,就没法做一个闲散王爷,以后无论是朕哪个儿孙上位,对壮壮都会忌惮的,除非你把他教成一个纨绔,你会吗?你不是常说,既然没法逃避,就要主动迎击,咱们俩一起教导他,他会成为一个合格的君主的。”    郡主痛苦地摇头,眼里已有泪意:“太子也是您亲自教导的,他小时候也很聪明,为什么现在变成这样了?因为您和母后都很强势,你们早早为他铺好了路,他只需踏着你们铺好的路直走就是,所以他成长不起来。您对壮壮的疼爱,不比对太子少,而他是我唯一的儿子,如果他以后面临着危机,我没法置之不理,有我们的庇护,壮壮也成长不起来,他难保不会成为另一个太子,母壮子弱,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正是因为您幼年丧母,所以才比其他兄弟更加坚毅铁血,而我当年也是因为母亲弱势,所以早早成长起来,可我也护不了壮壮一辈子啊,如果他不能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君主,以后我走了,他该怎么办?”    这话说到了皇帝心坎里,他不得不承认郡主一针见血,可是他已经有了太子的前车之鉴,对于壮壮,他会更加用心的。    “你不要把事情想的这么坏,也不要看扁你的儿子,以后的事情谁说的准呢?咱们先看看,若是壮壮到了七岁,还是表现出一般稚童模样,朕也不会非定了他不可,不过这几年里,壮壮得跟着我学习,你不要总教他们玩乐,知道吗?”    皇帝这意思,是要把壮壮当成备胎了?一方面不废太子,一方面又培养壮壮,如果壮壮学了几年还是不合格的话,岂不是成了炮灰?不愧是做皇帝的人,心就是比一般人硬!    郡主看着抱着林瑞大腿不让走的壮壮,心中升起浓浓的担忧,这样纯真欢快的日子他还能过多久?    接班    送完林瑞回去的路上,一家子兴致都不高,离别总是伤怀的,嘟嘟嘴巴里还念叨着:“就是怪爷爷!不让我们出去玩!就是怪他!我以后都不去看他了!哥哥你也别去!”    壮壮虽然也不太高兴,但舅舅和爷爷比起来还是后者更重要,因此道:“我要去,爷爷说等我们长大了他带我们出去玩,我们还是要孝顺爷爷,他才会带我们,你不去看爷爷,爷爷就不带你了!”    “那不成!我也要去!明天我们就去宫里,去跟爷爷说,我们孝顺他,他早点带我们去玩,我把舅舅给的音乐盒给他听一下,他就会答应了。”    郡主捏了捏女儿的小鼻子:“小气丫头!怎么不送给你爷爷?给他听一下怎么成?你爷爷有什么好东西都给你的,你还说要孝顺他,这样哪里是孝顺?”    嘟嘟下意识的将巴掌伸进嘴里想事情,这是她的习惯,不说话的时候喜欢吃手指头,如今大些还是改不了,郡主每回见着了都会制止,这回也不例外。    嘟嘟任由郡主拿帕子给她擦手,想了一会儿才道:“我先给爷爷听一听,如果他喜欢我就送给他,如果他不要,我就自己留着。”    嘟嘟有好几个音乐盒,每一个都宝贝的很,有小伙伴来找她玩,她都是拿出来给人观摩一下,送人是不行的,如今愿意送给皇帝,可见是真的喜欢爷爷。    郡主想起前几日皇帝和她说起的大事,如今车内只有自己一家子,郡主便问孩子们:“宝贝们,你们想跟着爷爷读书吗?”    “想!”    壮壮答的很快,他很好学,爷爷是皇帝,什么都懂,能跟着爷爷读书当然好。    嘟嘟其实比较好玩,,可是她喜欢跟着哥哥,哥哥要读书,她自然也搬了小板凳坐在一边,只是没个正形喜欢捣乱,皇帝都说了她许多次,但她并不怕皇帝,嘴上应的好,该怎么闹还是怎么闹,皇帝想把她和壮壮分开,单独教导壮壮,嘟嘟哭着闹着不愿意,皇帝也没法子,只得捎带着看着她,等孩子们满五岁了,说什么都得分开。    郡主心里不是个滋味儿,对他们说:“那壮壮愿意住在宫里吗?娘得回家住,你要跟着爷爷学习,娘不能每日都陪着你,你愿意……”    “不好!”壮壮大叫:“我要回家住!”    嘟嘟也是这么说:“要回家住,不住宫里,如果娘住宫里,那我也住。”    郡主心里欣慰,孩子们还是更黏她的,郡主一手抱了一个问他们:“那你们白日跟着爷爷读书,晚上回家来,好吗?”    嘟嘟还是不乐意:“不要,娘和我们一起去嘛!晚上一起回家,我不要离开娘,娘你陪我们去嘛!”    郡主亲了亲嘟嘟的额头,轻声道:“不舍得娘是不是?可是家里也有许多事情,娘不能总是带着你们,那嘟嘟别去宫里好不好?在家里上学,就可以天天见到娘了。”    “好呀好呀!”嘟嘟拍着手雀跃,又看着边上的哥哥:“可是哥哥要去宫里,哥哥你也别去好不好?”    壮壮有些犹豫:“我想去。”    郡主心里一堵,儿子和女儿总是不一样的,女儿黏娘,儿子心大。    “那壮壮一个人去好不好?嘟嘟在家里跟着我,娘再给你找几个伴读,好不好?”    “不好!”嘟嘟撅着嘴巴道:“才不要伴读,要和哥哥一起。”    郡主只觉头痛,没好气道:“那随便你们,反正我不会带着你们去宫里,你们要去自己去!”    “哇……”    郡主很少对孩子说重话,但是她一凶,两个孩子都怕的不行,尤其嘟嘟性子娇,说她几句就要哭的。    萧艺这个女儿奴忙把嘟嘟抱进怀里哄着:“嘟嘟不哭噢!爹带你买糖人吃,给你买花儿戴,别哭了啊!别哭。”又怨念的看着郡主:“宝宝你也是的,怎么对孩子说重话,他们知道什么?”    郡主心里郁燥的不行,干脆闭目养神不和他们说话。    壮壮终究还是选择了学业,嘟嘟跟在他身边赖了一年,五岁时皇帝强制分开了他们,壮壮没有去宗学上学,而是留在宫里请了翰林院的大学士教导他,皇帝也时常考校,又似郡主一般,闲时泡在御书房里听政,他的政治敏感度还是不错的,而且记性极佳,理解能力也强,常能举一反三,皇帝对他非常满意,愈发的坚定了培养他为储的决心。    皇帝这一番动作,明摆着告诉大家他想立太孙,最急的就是太子一系了,英王府本来和东宫关系还算和睦,自从皇帝表现出对壮壮不一样的期遇时,英王府和东宫的关系就微妙了起来,连带着皇后看龙凤胎的目光也不太对了,孙子怎么比得上儿子。    而壮壮这几年在宫里,虽然还是每日回家,偶尔在郡主的陪同下在宫里留宿,但也遇到了些明枪暗箭。比如和东宫的庶次子萧庆仪打架,萧庆仪身子不好,比壮壮小两岁,但接到太子妃身边教养后,胆子也肥了起来,自觉自己是太子嫡子,比壮壮更加尊贵,见皇帝更加宠爱壮壮,便生了嫉妒心,一次家宴上主动寻衅,壮壮也是骄傲惯了的,哪里会忍他,揍得他爹妈都不认识。    萧庆仪被壮壮这一打,回去就发起烧来,在床上躺了好一段日子,御史便弹劾壮壮不友悌弟弟,皇帝自然是护着他的,这点小打小闹根本是不痛不痒。类似这类的事情还有很多,小事上郡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危及性命的大事郡主便不能袖手旁观,而太子和几位王爷忌惮郡主的手段,倒也不敢太过用力。    嘟嘟五岁之后就和壮壮分开上学了,家里也给他们分了床,兄妹俩个虽然还是住一个院子,但有了各自的房间,一开始嘟嘟非常不满和哥哥分开,哭过闹过都没用,晚上趁守夜的丫鬟睡着了还偷偷跑到哥哥的被窝里,被郡主发现后叫了更多人守着她,她才算死心,接受了一个人住。    而嘟嘟虽然在王府学习,郡主也给她请了好夫子教导,还给她找了几个玩伴,郡主二姑母家的大孙女齐知玉,逸王府的姐妹俩萧清仪萧云仪,林琰的小女儿林佩琴,都是亲戚家的孩子,郡主亲自过目挑选的,性情都不错,和嘟嘟也玩的来。她们可不是来做伴读的,而是来英王府借读的,都交了束脩,因此偶尔小姑娘间会闹口角,嘟嘟也不能凭着身份压她们。    郡主女性朋友不多,皆因她从小跟在皇帝身边,没正经上过闺学,如今她的女儿自然要享受这闺中时侯的乐趣。    龙凤胎整七岁生辰时,皇帝依旧领着郡主一家子吃了顿饭,席上没有旁人,皇帝便也不藏话了:“思齐,咱们约定的时候到了。”    郡主面上尽力克制,桌子底下的手却已经握的死紧,她并不想听到那个答案。    萧艺奇道:“你们约定了什么?说出来听听?”    郡主不说话,皇帝也没理她,而是转头对壮壮说话:“壮壮,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