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沈蓁蓁一眼就看见了虚弱无力靠在枕头上的母亲。 “娘,我回来了...” 沈蓁蓁放开儿子, 快步走至许氏床边, 看着像是老了十岁的娘, 沈蓁蓁一下跪倒, 眼泪止不住地掉落。 一旁的王氏和肖氏连忙劝道:“小姑别哭, 娘好好的呢。” 许氏也赶忙伸手拉住女儿,“别哭,别哭, 娘没事。” 沈蓁蓁只是内疚和心痛, 一下没忍住了。想着娘还在病中,也不敢多哭惹娘又难过。 许氏这会儿也看到了沈蓁蓁后面的和畅, 看到外孙子, 许氏一下就高兴起来。 “这是畅儿吗?长这么大了,快过来让外祖瞧瞧。” 许氏声音虽小, 和畅还是听到了。 和畅完全不认识许氏, 听许氏叫他,不知这是谁,朝他娘看去。 沈蓁蓁一把拉过儿子, “这是外祖, 快叫外祖。” 和畅乖乖地叫了一声。 许氏喜得面色都红润了几分,却怕过病气给小外孙, 忍着没有拉外孙。 沈蓁蓁又让和畅叫了一旁的两个嫂子。 和畅虎头虎脑的模样逗人喜爱极了, 王氏伸手摸了摸和畅的小脑袋。 沈蓁蓁问起许氏的病情。 王氏正要说话, 许氏以眼神制止了王氏, 轻笑道:“没什么大碍,就是受了些惊吓,喝些药养养就好了。” 沈蓁蓁知道这不是实话。但是她娘想瞒着她,沈蓁蓁当着她娘就没多问。 “夫君也来了,他是朝廷派来的廉察使,梁郎如今是御史了,这事我们沈家是清白的,夫君能处理好的。娘,您别担心了。” 沈蓁蓁这话一出,三人都是心下一喜。许氏更是激动得半撑起身子,“那姑爷现在何处?” 沈蓁蓁连忙扶住许氏,“夫君已经已经到了凉州了,他作为廉察使,我们就没有一起来。娘,您真的别担心了,又夫君在呢,他能处理好的。” 许氏喘了两口气,忍着泪光道:“你爹他被抓进去十多天了,在里面是什么情况,我们一点消息都没有。你大哥不知送了多少银子进去,银子收下了,人却不肯让我们见。我就怕啊,他们对你爹动刑,你爹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了...” 说到这里,许氏已是哽咽得说不下去了。 两个嫂子在一旁,强忍着没抹泪。这能想的的办法都想了,要不是还有姑爷在京城里做官,只怕这次,沈家就真的完了。 沈蓁蓁也极为焦灼,可梁珩现在在哪里,她也不知道,想送信去让他去看看她爹,都没办法送。 梁珩刚刚到达凉州。 梁珩并没有先去沈家,而是带着几个属官先到驿站安顿下来,而后就到了州府。 凉州州牧同样姓梁,名梁胤。 每年朝廷春秋发使,这是惯制。所以,对于梁珩一行廉察使的到来,梁胤也并不意外。 账面该粉饰的,梁胤都已经粉饰了。 梁胤听说过梁珩的名字,凉州离江宁不是很远,对于这个前江宁县官因好运发现天黍,而后调入京城,一飞冲天的梁珩,全大齐上下,只怕也很少有官员不知道他。 “哎呀!梁大人,您看我们是本家人啊!” 梁珩面无表情地看着远远快步朝他们走来,身穿绯色官服,下巴留着胡须,远远就拱手见礼的中年男人,并不接那话,只是微微一拱手,“梁州牧。” 见梁珩反应十分冷淡,梁胤也并不生气,这些从京里来的御史,仗着是皇帝巡官,又是天子近臣,气性都大得很,他都已经习惯了。 梁胤面上还是挂着笑,“众位大人一路前来,辛苦了,请移步到后院,略喝一杯茶水。” 梁珩却并不领情。 “我等奉皇命前来巡查,不敢言苦。茶就不喝了,我们这就开始核查账目讼狱。” 梁胤见梁珩一本为公的模样,也只好点点头,亲自带着梁珩一行人到了文书房。 各地上交的税银、税粮、人口、土地、讼狱...御史台都有账本,廉察使出巡,也须带上这些账本和文档,以便核查。 梁胤送一行人到了档案房,本想跟着进去,却被梁珩拦了下来。 “多谢梁大人送我等过来,梁大人请止步。” 说着梁珩并不管梁胤如何反应,兀自关上了门。 梁胤碰了一鼻子灰,还是要派人给梁珩他们准备茶水。 梁珩带了六个吏员随行,吏员们都是多年的老吏了,办事自有经验,梁珩却还是新手,还得请他们指点。 这一查就查了近两个时辰,漏洞颇多,且账面粉没粉饰过,这些吏员一眼就能看出来。 但是还没查完,这些问题,并不声张。 梁珩虽然表面极为镇定,但也很担心沈家那边的情况。但是他作为廉察使,行事要依章法,也是急不得。 晚上,梁珩独自出了驿站。 梁珩到底是到没到凉州,一点消息都没有,她爹还关在牢里呢,沈蓁蓁焦灼不已。 这天傍晚后,梁珩终于出现在了沈家门口。 梁珩看着沈家门上的那些污物,能想象到沈家到底背负了什么骂名。 梁珩见前门叫不开,也只好到了后门。 看守后门的婆子听说是姑爷来了,激动地打开了门。 这婆子还是当年沈蓁蓁出嫁的时候见过梁珩的了,记不大清梁珩的模样了,唯一记住的,就是姑爷模样极为俊俏。这会儿虽然一下没认出梁珩来,但是看着梁珩俊逸的脸,也能确定,这肯定就是他们的姑爷了。 沈蓁蓁正在许氏房中陪着许氏,就听下面人来报说姑爷来了。 沈蓁蓁霍地站起身,匆匆和许氏打了个招呼,就走出房外,准备去迎梁珩。 刚走没几步,梁珩就出现在了正院门口处。 “夫君!” 沈蓁蓁一下脱口而出,叫了梁珩一声。 梁珩听到沈蓁蓁的声音,抬眼就见沈蓁蓁正站在游廊处,面色激动地看着他。 梁珩快步走向沈蓁蓁,刚走近,沈蓁蓁就朝他跑过来,到了近前也没停下,梁珩连忙张开手,接住了沈蓁蓁。 两人不过几天没见面,沈蓁蓁却感觉像是重逢的这一刻等了好久好久一般。 被梁珩的气息包裹着,沈蓁蓁鼻头一下就有些酸。这个她一直依赖着的人,只要他在身边,沈蓁蓁就不自觉地收起所有力气,只想靠在这个温暖坚实,庇护着她的怀里。 “夫君,爹他怎么样了?” 梁珩还没有问过这事,听沈蓁蓁问起,没有隐瞒,就说了原委。 沈蓁蓁一听,急得不行。 “我爹已经被关进去十多天了,夫君你想想办法啊!” 梁珩安抚道:“他们应该不敢乱来的,明天就开始查讼狱了,到时候我就能去看爹了。” 听梁珩这么说,沈蓁蓁好歹放下些心。 “娘还一直在等着你的消息,没有爹的消息,今晚上娘只怕又是彻夜难眠了。” 果然许氏听了之后,止不住失望,但是这么多天都等过来了,现在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次日,清早梁珩就带着人过去核查讼狱了。 凉州一年的讼狱宗卷都在搬到了吏员们的面前,梁珩快速翻了个遍,却没有找到沈家的。 梁珩只好问了梁胤。 梁胤惊讶这事梁珩何以会知道,后又自己想了个原由,想必是沈家的案子的热度直到现在在凉州都还没有冷下来,只怕是梁珩出门的时候,听说了。 “这沈家的案子还没有定案,所以就不在宗卷里面。” 梁珩点点头,“我听说这沈家事发到现在,也已快一月有余了,梁大人为何还未定案?” 凡是刑案,都是有规定定案时间的,这快一月,时间实在是拖得太长了点。 梁胤没想过这个,猛然一下听梁珩问起,就不由有点支支吾吾答不上来,他难道能告诉梁珩真正的原因吗? 梁珩见梁胤没有给个明确回答,便扔下了手中的宗卷,道:“既是如此,梁大人可介意本侍御史旁听审案?” 梁胤有些犹豫,这沈家有罪没罪,他心里比谁都清楚。目的还没达成呢,梁珩若是插手,说不得,这沈忞真的要无罪释放了。 想到这里,梁胤便要开口拒绝。 梁珩又道:“这沈家一案,性质极为恶劣啊。这沈家粮铺是凉州数一数二的。若是真的在粮食里下毒,这全城百姓性命...这案情如此恶劣,梁大人你竟然敢私自压下来,本侍御史要写信回京启奏皇上...” 梁胤见梁珩似乎真的要写信去了,忙将他拦下。 “梁御史言重了,这沈家粮铺里并不是所有粮食都有毒,所以性质还不算很恶劣。” “全部都抽样检查过了吗?”梁珩问道。 梁胤肯定地点点头。 “查出有毒的粮铺封了,没动过?” 梁胤又点点头,这是证据,当然要保护好了。 “那行,梁大人带本侍御史去看看。” 梁珩说着站起身来,就欲往外走。 梁胤完全没想到梁珩会想要去查粮铺,这会儿突如其来,有些蒙。 梁珩见他不走,“梁大人倒是走啊,梁大人说只有那一处查出有毒,我不敢信,此等大事不敢草率。” 梁胤为表对御史们的尊敬,连人都没有带来,见梁珩要走,一时半会儿,连安排都安排不下去,只好跟着梁珩走。想着这梁珩不过是去看看铺子而已,没什么破绽好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