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红楼之贾琏 > 第169章169

第169章169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当然,贾琏同时还奏请唐辉、王磊、吴勇与罗世成,也没有批复。    贾琏替他们奏请的是武职正五品,要领导一批从五品的属下,总要高一级才成。虽然唐辉王磊与吴勇都有云骑尉的爵位,毕竟没有正式官阶。    通俗说法就是,目前御林军上下都归御前大臣调遣,一切调遣都以皇帝的意志为主。一旦得到兵部任命,那就可以参政议事,属于六部官员。    贾琏默默思忖水纹存在的意义,他莫非是准备摘取御林军最后果实之人?自己没犯错,练兵有功,陛下凭什么撸掉自己,让别人去摘果实?    大战在即,不怕动摇军心?    说来说去还是忌讳异姓人领兵。贾琏不可能做驸马,儿女也小,不能搭亲家,跟皇室没有丝毫牵绊,皇帝用着不放心!    贾琏哂笑,看来自己掏出来的东西太多了,乾元帝以为自己即将江郎才尽,要卸磨杀驴?    贾琏想着自己几年来的所作所为,可谓毫无瑕疵,并没有半点把柄受制于人。    乾元帝再是心胸狭窄,也应该顾忌天下悠悠之口。    眼下情况来看,水纹还没能力替代自己。    这一想,贾琏遂把这事儿放过不理了。    车到山前必有路!    腊月初一,贾琏带领亲卫出了西直门,在贾母贾赦凤姐以及五个孩子殷切的注视之下,踏上了西行之路。    这一次,贾琏要求士兵一律不许骑马坐车,营队的三百两马车全部用于装在军需物资。    三个营队轮换运输军需,其余两个营队则进行急行军训练。    御林军每日卯正拔营,申正安营扎寨,除开中午一个时辰午餐修整,每日行军二百里。如此这般五日之后,腊月初五的申时正刻,贾琏带领御林军达到北疆克虏军驻地。    卫堃看着行军五日,却精神抖擞进退有据的御林军,深感后生可畏。    贾琏虽非将门之后,短短时间让一支队伍拥有如此的战斗力,昭示着他治军的手腕。怪得兰儿对他赞不绝口。    看着这支队伍抖擞的士气,卫堃心中默算,若是这只队伍打援,大约两天之内可以赶到北疆,这个速度有些吓人。若有骑兵协助,行军速度应该还可提升。    想到这一次正是依靠贾琏提供的阵法,才最终打败了前来打草谷的鞑子,思及此,卫堃脸上的笑容越发真诚。    贾琏到了克虏军,可谓旧地重游。他刻意留意卫堃的部将,看看有无当初的戍边将军,却是搜遍军营不见踪影,贾琏细思其人相貌,当初那人大约四十多岁,比自己大不得多少,估计现在还在什么卫所熬资历。    贾琏仔细回想,戍边将军应该姓黄,此人十五年后做到戍边将军之位,如今应该做到了校尉的职位,天下之大,黄姓之人何其多?    贾琏也只好将此事暂时放下了。    这晚卫堃摆酒替贾琏接风,思及今后要打扰克虏军半年时间,贾琏十分豪气的赠送克虏军美酒千坛,共计万斤。别小看万斤美酒,贾琏当初混过北疆,烈酒在北疆兵卒眼里无异救命良药,受了风寒可以用这个擦身子驱寒,大烧大热可以用你这个退热。    烈酒不光是北疆兵卒喜欢,草原鞑子更喜欢,像汉人喜欢银子一般喜欢美酒,美酒在从草原上可以当成银子使用,换取一切你想换取的东西。    这便是当初贾琏看见烈酒之后,提出以酒抵债的缘故。    故而,贾琏赠送万斤烈酒,比赠送他们万两白银更让他们高兴。    在北疆,粮食仅够果腹,没谁傻到用粮食去酿酒。    只要你有烈酒,又有正经途径运到边关,你就大发了。所以,贾琏说要用烈酒换骏马不是神话。    当晚,贾琏在卫堃的指定地点安营扎寨。    翌日清晨,克虏军开始操练的时候,贾琏早已经率队离开了克虏军的驻地,带领御林军挺进草原三十里,拉开了阵势,开始一天的阵法对垒训练。    及至克虏军赶到,御林军已经热身完毕。    卫堃眼热御林军的进退有度,更稀罕御林军的装备,提出与贾琏对垒训练,磨炼部队的应战能力。    可惜这只是卫堃的一厢情愿,他手下三大都尉根本瞧不上贾琏这个毛没长齐的奶油后生。更别说贾琏手下那些不满十五的孩儿兵。    贾琏不以为忤,十分尊重卫堃的提议,令旗一挥,平字营便摆开阵势。贾琏之所以命平字营出战,说实话是因为心底忌惮克虏军的彪悍。    平字营练习武当拳的时间更长一些,他们虽然力量小些,却个个轻功了得,关键时刻自保没问题。    再者,水字营与奎字营多是京都勋贵子弟,更有水纹这种惹不起的宗亲。    贾琏既怕他们受伤,也担心这些少爷脾气上来,下手不知轻重,破坏了两军的关系。    克虏军忌惮鞑子,因为鞑子从小长在马背上,骏马似乎成了他们身体的一部分。草原鞑子打草谷,是为了抢夺一个冬天的粮食,没有粮食就会死,他们上来就拼命,我们的兵卒与之相比,气势不足。    故而,克虏军单枪匹马根本不是鞑子的对手。    但是,他们在北疆生活多年,已经沾染了北方的彪悍之气,对着平字营这些粉嫩的孩儿兵纨绔子,根本不屑一顾。    卫堃命克字营迎战。    平字营拉开了战事,克字营却只出来一什人马迎战。    平字营有些懵,这点人怎么战?    贾琏不动声色。    唐辉令旗一挥,两翼游击合击首尾相连施展灵蛇步,围着十人飞快的旋转,刀枪剑戟藤牌狼铣交错出击,瞬间挑飞三人侍卫武器。    余下七人警惕起来为时已晚。战峰队二十四人组成两个个三阵杀了出来,转眼将余下七人分成三波,又是刀枪剑戟藤牌狼铣配合默契,一炷香的功夫,十人全部丢兵卸甲,失去了战斗力。    贾琏这里看见,立马吩咐鸣金收兵。    被虐十人还在懵圈,贾琏已经挥动旗帜:“四个时辰二百里,出发!”    平字营闻令,瞬间阵法变双队,唰唰唰唰跑向草原深处。    卫堃忙着吆喝:“贾大人,见到焉支山即返。”    贾琏自然知道,他可是在此爬冰卧雪整整十年。    贾琏带兵一路行军到焉支山脚下,沿路瞧见许多的囚犯在兵卒的监督之下开挖壕沟,也有铲雪挖草者,更多是默默搬运积雪与土方者。    曾经,贾琏也曾戴着脚镣,以囚犯身份在此挖沟,贾琏感慨之际,却见一个身穿银狐大氅之人,竟靠着雪橇扯鼾声。    这人张大嘴巴吹着气,这个姿态贾琏太熟悉了。贾琏不动声色脱离了队伍走向此人,却是那瞭哨的的兵卒瞧见了贾琏,踢踏踢踏跑上前行礼:“都尉大人好,请问您找谁?”    贾琏指指酣睡之人:“他是谁啊?”    兵卒吓得半死,慌忙踢了薛蟠一脚:“醒来!”    薛蟠很不耐烦从袖口里摸出一把散碎银子:“拿去!”    贾琏一笑:“薛呆子?”    薛蟠闻言顿时惊醒了,多少年没人叫过他薛呆子了。他袖着手,迷蒙着眼睛盯着眼前这个天神一般的将官,仔细观瞧,随即,一跳三尺:“哎哟喂,我的天爷爷,怎么是你啊,琏二爷啊……”    兵卒忙着打断他道:“你这个囚卒,不要胡说,此乃御林军的都尉大人!”    薛蟠忙着点头哈腰:“是是是,多谢伍长大人提醒!”    贾琏摆手:“罢了,你去干你的事儿。”    兵卒一走,薛蟠蓦地扑倒贾琏身上:“琏二爷,你怎么来了?难不成你升官了?前来驻守北疆?哈哈,我可是熬出头了……”    贾琏伸手捏住薛蟠的嘴巴,终于成功让薛蟠闭嘴,然后瞄了瞄薛蟠的将军肚,笑道:“你这还是肥头肥脑一身膘,难道想一辈子留在这里?我真是怀疑,上次鞑子流窜打草谷,你躲在哪里呢?”    薛蟠不知道贾琏说这个做什么,却是眨巴眨巴笑眯眯的四白眼:“这个,我们这边是驻防地,鞑子一般抢劫那些有女人的村子……”    贾琏一笑:“据我所知,鞑子也抢劫那些长得粉嫩的男人,一切柔软白嫩的东西他们都喜欢!”    薛蟠吓得打个寒战,他喜欢白嫩俊俏的男人,可是不代表他愿意被人打肉针啊。薛蟠想着就害怕,吓得夹紧腿杆,捂住屁股:“你别吓我,我可胆小,那些鞑子人高马大,可不是一般人受得了!”    贾琏招手让薛蟠靠近:“知道你妹子跟母亲的消息吗?”    薛蟠小眼睛挤挤:“知道,去年底接到消息,说她们被族人逼迫,没法子,回金陵去投奔你们家老太太去了,怎么样,我妈妈妹妹现在还好?我这儿银子已经用的差不多了,她们这次没请你给我带点什么?”    贾琏笑道:“原来你不知道,那算了,不过,看在凤姐面上,我提醒你一句,不要整天睡觉,起来挖挖土方,活动活动,免得长得一身膘,赶明儿真的被那些鞑子捉去开□□你就惨了。哦,还有,你表妹给你带了几坛子烈酒,晚上你请假来一趟,就说你是我亲戚,他们会答应你。”    贾琏言罢大步追赶队伍去了。    薛蟠闻言顿时高兴起来:“哎哟,还是凤哥儿好啊,还知道惦记哥哥我落难,给我带点东西来。”他嘀嘀咕咕回去靠着雪橇,摇头晃脑:“我的个亲娘亲妹子啊,你们怎么把我忘记了,也不给我带点银子,可怜我从小死了爹……”    那兵卒这时候凑上前来:“我说薛大爷,您这是怎的啦?那都尉老爷不是你亲戚吗?咱们将军与校尉也都照顾您,您这一天光顾着睡觉也不需要您干活,您这过得滋润极了,还愁什么?”    薛蟠闻言不由挤出几点眼泪:“这叫什么滋润啊,我从前过的日子,那才叫滋润,都怪我眼皮子浅,什么破烂玩意儿,争什么呢?”    薛蟠说着想起贾琏的话,浑身又是一个激灵,挨挨蹭蹭竟然前去帮忙一个身子瘦弱的囚犯抬泥土,那家伙胆小,吓得什么似的:“薛爷,我可是精穷!”    薛蟠顿时恼了:“大爷能要你的钱?我还嫌它酸臭味!”言罢气冲冲自顾挖坑去了。    这日傍晚,贾琏正在挨个营房查看兵卒的情况,如今到了北方,原本从京都到来的饮水已经告罄,只能喝雪水。贾赦当年就因为水土不服而死。    故而,贾琏提醒各营房仔细检查,好及时救治。    这般时候,薛蟠来了,瞧着贾琏急匆匆无暇理睬自己,他拉着个兵卒询问,却说是有兵卒水土不服拉肚子,也有身上生水泡的。    薛蟠这时候来了精神,忙着告诉兵卒:“嗨嗨,我是你们贾都尉的表哥,你去告诉他,就说我知道如何治疗水土不服。”    贾琏这时候已经吩咐随队医官熬制汤药,他悄悄添加些灵水,暂时压制病情,他正在临时抱佛脚,翻找祖父留下的医书。    说实话,贾代善传给贾琏的医书,贾琏从没瞧起过。    他这里正在翻阅书籍,却不料薛蟠说他有办法。贾琏原本不信,复又想起薛家本是黄商,只怕手里有几张秘方也不定。    贾琏道:“引他进来。”    薛蟠进来便嚷嚷:“我的好二爷,你这门也太难进了!“贾琏扬手:“我很忙,有话快说,什么法子。”    薛蟠忙着点头:“哦,哦,是,我家收集过一张秘方,其实也不叫秘方,就是一个预防水土不服的小偏方。”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