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其之八十八
转眼已是过了数日, 言时等人风尘仆仆地回到洛城,刚刚好赶上了秦琮等人出征的日子之前,来得及给文宣楚送行。 言时去找文宣楚交接了中护军的工作, 文宣楚顺道提议一块吃顿饭给他践行, 言时自然是满心欢喜地应下。 只是当他在金乡楼见到陆灵时,表情顿时有些微妙, 不知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对她问好才是。 “……” 一阵尴尬后,还是陆灵率先开了口:“许久不见了, 在燕西可好?” “呃……嗯, 一切都好。”言时有些无措, 低下头猛扒饭,可却连平常最爱吃的糖醋鱼都觉得味同嚼蜡,“有劳寺卿大人费心了。” 不过陆灵倒是坦然, 文容媛也挺豁达,没事人一般地同她相谈甚欢,言时见此也稍稍放下心来。 和陆灵聊了一会后,文容媛转头对文宣楚举起杯盏:“长兄出征在即, 小妹便在此预祝大捷归来了。” “唔……”然而,文宣楚露出了忧愁的神色,干笑着应道, “嗯哪。” “怎么了?” “久闻北漠人凶悍异常,咱们主帅又莫名地有自信。”他摇摇头,“实不相瞒,此役的输赢……我着实没把握啊。” 陆灵久居京城, 又从不涉足军务,是故她对战事不甚了解,只温声安慰道:“放心。” 文容媛也是一脸懵地听着兄长的分析,只隐隐约约感觉到不妙,不敢吭气。 作为在座唯一一个明白真相的人,言时起先也不说话,但见文宣楚垂头丧气的样子,只能试着安慰了句:“若是大将军能借由失败明白自己一直以来都过于骄矜,倒也不是坏事儿。” “呵,他啊……”文宣楚一连叹了好几口气,“他才不会这么觉得呢。” 言时讷讷地点头表示赞同。一如父亲上一世的决绝,这回他也不会给秦琮这个机会,待大军铩羽而归之日,就是大将军的死期。 要忏悔?等秦琮下地狱去慢慢来。 酒过三巡后,文宣楚和言时已然微醺,流火送两人出去吹风醒酒,文容媛则开口挽留陆灵下来陪自己说说话。 陆灵方才和文容媛聊得挺欢,可现下雅间里头就她们俩,她总觉得有些不自在。 这数年以来,陆灵不管是和言时或是她都没有私下见面过,反倒是跟文宣楚有些职务上的往来。 两个人相对无言了一会儿,文容媛打破沉默道:“寺卿就没有什么想跟我说的吗?” “还真没有。”陆灵摇头。 “……” 碰了个大钉子的文容媛瞬间不知该应些什么。 “那我可以问寺卿一个问题么?”文容媛盯着她,缓缓开口问道,“您为何至今尚未婚配呢?” 陆灵瞪大双眼,丝毫没料到她会这么开门见山地问。她连忙摆手道:“我早已……咳,不喜欢他了,是我自己不想成亲。我年纪也不小了,应该也不会有男子想娶个成日在刑部跟人犯为伍的女人……” 文容媛见她好像误会了自己的意思,有些不知所措,忙一股脑儿地解释道:“我也不是因为什么别的原因才问的,只是觉得,你这样一个人过一定很寂寞。要是真不想成亲,养个小猫小狗陪伴也是可以的。” “咳咳。”陆灵意识到对方是真在关心她后,不禁摇头失笑,“算了,我早就习惯了。” “话说回来,我倒是知道有个人愿意娶——” 陆灵自然知道文容媛指的是哪位仁兄,连忙摆手道:“……顺其自然。” 对于那男人表现出的情意,她不是丝毫不为所动,只是她早就习惯自己一个人了。 …… 酒醒之后,言时并没有回府去,而是去找了父亲——在五年前母亲过世后,他便携家带眷从辅军将军府搬出去,在对街另外开牙建府。 是故,言时再度回到这个地方时,竟隐约有些恍若隔世之感。 言时按照规矩递了拜帖,站在外头等了一会,方等到了管家让他进去的指示。 言昌并没有如言时几十年来的记忆一般,坐在案前埋头处理政务或是军务;而是背向着他伫立在窗边,正在摆弄窗台上的花花草草。 言昌似乎没有注意到他的到来,言时过了许久之后才出声唤他:“将军。” “你来啦。”言昌回过头。 言时一怔。 几年不见,他名义上的父亲已须发皆白,一双眼苍老而浑浊,早就失了从前那种运筹帷幄的睿智风采,就只是个暮年的老者而已。 “阿时,你来做什么?”他问。 言时思忖片刻,轻声问:“……时至今日,您还想行谋逆之事么?” 言昌猛然抬头:“你何出此言?” 他动了动唇,只说出一个词:“东山。” 言昌一张脸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道:“你都知道了?” “是。” 或许不该说是‘知道’,言时一直以来都在暗处盯着言昌,晓得他从来就没有打消过谋反的念头。 言晖死后,言昌从没被查出来的部分私兵再做训练,并渐渐扩大规模。秦琮不在的时日里,洛城禁卫加上城里能调用的兵也不过两三千,若要出城去附近的临城调兵就晚了。 是故私兵虽比不得之前的大几千人,若是掐着秦琮出征的点子作乱,虽不至于轻轻松松让整个洛城瘫痪,也定会让禁卫军元气大伤。 言昌很快地意会过来他的好儿子背地里监视他,摇头叹道:“阿时,你这么执着是为了什么?你真的觉得大卫这个王朝,那个小皇帝,或是秦琮,值得你誓死效忠么?” “我也很想知道您在执着什么。”言时轻声道,“二弟已经不在了,你就算当了皇帝,你百年后又要把位置交给谁?” “那些重要么?” “你觉得不重要就不重要呗。回头,趁现在还来得及,把东山那些人散了,我……我会将言府打理得井井有条。” “你是在跟我谈条件?” “不是,我既然会在这里跟你说,就能遣散他们,也会把言家打理好。”言时垂眼道,“我已经不是六年前那个看到自己爹想谋逆,却什么都做不了的废物了,您这回除了答应我,别无选择。” 他冷笑:“呵,这几年秦琮夺了我的权却没能压制你,你倒是把我的人脉都接收了嘛?” “不敢当。”言时闭了闭眼,“若将军执意起事,下官忝为中护军,自认应该不似郑梁那个纨绔一般让您称心如意了。” “什么?!” 言时没有回答。 前世是因郑梁没有任何经验,指挥不动禁军,言时也去那里和郑梁僵持不下,拖住了时间,二弟则去请了沈太后的旨意,如此天时地利人和之下方能成事。 现在言昌早就不具备这些条件了。 二弟已去,他不愿听从摆布,言昌孤掌难鸣。 “就算您不答应,我也会将言府打理好,不辱家门。”言时的表情很平静,仿佛只是与对方说些家常,“只是若扯破脸皮,我不保证您能不能活着看到这些。” “……” 言昌的目光紧盯着他,里头透着深深的疲惫,言时清亮的眸子则毫不畏惧地回望着,坦然而坚定。 言昌抬头看着跟前的青年,赫然惊觉自己已经需要仰视他。言时虽在朝中一贯低调,可不知曾几何时,他却已经形成了没有人能小觑的一股力量。 “剑已经不在我手上了,对么?” 言时拱了拱手,恭声道:“父亲能想通,也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