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佳人多癖 > ☆、当然是选择原谅他

☆、当然是选择原谅他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有了头天的经验, 第二日明月特意穿得臃肿一些, 换了件灰蓝色的长身斗篷。至于随从,就带了隋顺和一位姓吴的高手。    四人走在大街上, 受到的关注果然少了。    白策仍然不敢大意,他对那地址所在的巷弄多少有些印象,花了差不多一个时辰, 慢慢溜达过去, 见前面半条街都是商铺,这才放心带着明月从街首第一家开始,挑着铺子进去看看。    等逛到一家成衣铺门口, 白策冲明月微微点了点头,明月激动得面颊泛红,心道关嘉就在这里面么?    铺子里有别的客人在,白策叫来了管事的, 借着试衣裳为由,悄悄将那张帖子自袖口中露出来,管事会意, 亲自引路,把四人让到了后院。    后院十分僻静, 栽着几棵松柏,树荫浓密, 低处枝桠上挂着一排溜鸟笼子,笼子里的鸟见来了生人有些受惊,扑啦啦乱飞。    明月生怕鸟屎落到身上, 一脸嫌弃地绕行。    那姓吴的高手见状有些警惕,对方这谨慎周密的布置,怎么看都不像是普通人,倒像是个从事秘密活动的组织。    到了门口,管事低声对白策道:“关先生等您半天了。”    白策跟管事道过谢,上前在虚掩着的房门上轻扣了两记,屋里传出一个男声:“请进!”口音带着白州人特有的绵软。    白策推开了门,当前迈步进屋。    明月示意隋顺二人在外头等着,她跟在了白策身后。    屋子里很是简陋,统共一个书架,一张桌子,外加几把椅子。    就这几样还不是一个颜色,一看就是临时拼凑的。    一个男人站在书架旁,大约三十来岁,白面黑须,中等身材,穿了件朴素的青衫,见到白策哈哈一笑,将手里的书册随意丢在架子上,走上前来,把住了白策的手臂,上下打量,口中道:“如何,一别两年多,如今这么见面,惊不惊喜?”    白策确实是有些吃惊,道:“大人,出了什么事,你这……何至于如此寒伧?”    明月在旁细看那关嘉,确实,这位前顺台知县穿着布衣,身上连一件饰物都没有。    他就是不做县令了,好歹也是白州关氏的子弟,想想那浦襄的汪县令,出手就是二十个金元宝,真不知道他怎么穷成了这样。    再看这屋里,桌子竟还断了一条腿,下面拿砖头垫着。    明月心中别扭极了,目光不停地往那条断腿上瞧。    穷点不要紧,三条腿的桌子整天看着不难受么,她好不容易才忍住了,没唤隋顺进来帮忙给修一修。    关嘉未回答白策的疑问,把目光转到了明月身上,笑道:“听说你在街上足足逛了两天,可是遇上了什么难题?这位姑娘是……”    白策为明月做了介绍。    明月内心对这位传说中爱民如子的好官十分尊重,更不用说如今还有事相求,赶紧裣衽行礼,道:“见过关大人。”    她一身男装,这个礼行得有些滑稽。    关嘉摆了摆手,笑道:“什么大人,隋小姐莫要跟白策学,关某如今不过一介草民,快别客气,请坐。”    白策落了座,明月犹豫了一下,实在不好初见面就闹特殊,也找了张椅子小心翼翼坐下。    还好,那椅子只是吱扭了一声没有散架,她暗自松了口气。    关嘉再度看看两位客人,问了句:“喝茶不?”    “喝不喝茶也要问?”白策有些无语。    关嘉不好意思笑笑:“我也是刚来大化,临时在这里落脚,不好太过麻烦主人家。”    明月连忙道:“不必麻烦,我们不渴。”    白策忍不住问他:“神神秘秘的,大人你该不会是犯了什么事,正遭人追捕?”    说真的,明月也有此怀疑。    偏关嘉坦然自若地摇了摇头:“那到没有,总是小心点好。”    白策对他在做的事多少知道一些,见他不肯细说,猜到是顾忌明月在场,关嘉大约事先根本未料到自己会带了外人来。    虽然经由小侯爷那事,自己觉得明月足以信任,但毕竟事先未得对方同意。白策歉意地笑笑,决定先问明月关心的话题:“这次我带隋小姐来,还是为了先前在信里问的那件事,就是丁酉年六月大人可有哪位亲朋好友去过武平坝?这事其实是隋小姐想要打听的,她知道你来了大化,一定要我带着她来亲自问问。”    关嘉颇为诧异,关于这个问题他明明已经在写给白策的信中回答过了,这小姑娘为何揪着不放,非要当面再问一回?    武平坝位于顺台以北,相距一百多里地,属临县范围之内,中间还隔着一个三不管地带。那里荒山野岭,没什么人烟却有土匪出没,乱得很,谁没事会跑去?    “我印象中确实没有。那年武平坝附近又没什么大事,再说当时你还是我的师爷,我若有亲朋好友到来,你会不知道?”    明月十分失望。    还不是上回由白策口中听到答案时的那种失望,当时白策紧跟着就告诉她说关嘉要来大化,可以当面细问,总是抱着一丝侥幸。    可现在,这最后的希望也没了,一个花了很多心思追寻了好几年的线索彻底断绝,令她失落又茫然,也没了纠正关嘉“那年武平坝没大事”的心情。    再说在一个县令眼中,两帮土匪杀来杀去,确实也不算什么大事。    关嘉见二人皆默然不语,问白策道:“来,轮到你给我解解惑了,上次来信中语焉不详,怎么好好的师爷说不干就不干,跑去金汤寨了?”    白策就把正月里顺德侯世子落难浦襄,他万般无奈之下向刚巧路过的明月求助,明月以他去金汤寨做军师为交换条件,救了小侯爷的事讲了。    关嘉饶有兴致听完,笑呵呵同明月道:“原来如此,那要恭喜隋小姐做了笔异常划算的买卖。”    明月心情正处于谷底,想挤个笑脸出来未果,干巴巴附和道:“多谢,我也这么觉着。”    关嘉还待就此事再说两句,脑间突然闪过了一念,神色微怔。    白策一旁道:“你这是……”    关嘉抬手阻住他问话,又凝神想了一想,犹豫道:“我刚才突然想起一件事来,丁酉年六月不是没有大事发生,你还记得前任鸿胪寺卿邵鸿光是什么时候被皇帝下旨削去官职,全家发配的么?”    白策回忆道:“好像就是八年前,难道是六月?”    邵鸿光,这名字怎么这么耳熟?    明月忍不住露出了惊讶之色,咦,不就是那位差点成了谢平澜岳父的倒霉蛋吗?那事与他又有什么关系?    就听关嘉道:“是丁酉年的五月下旬。他全家发配白州敖山岛,途中路过邺州,刚好是六月。你等等,我找下,看有没有详细一点的邺州舆图。”    明月心跳如擂鼓,邺州舆图她就装在脑袋里啊。    由京城去白州敖山岛,在邺州境内比较近的官路有三条,其中就有一条绕过武平坝附近的荒山。若是遇上急事,自然是由武平坝抄近路更快!    关嘉起身在书架前翻找,口中道:“听说世子对邵鸿光因他遭难很是过意不去,邵鸿光还在牢里,他就托人打点好了敖山那边,这一路上也有解差关照。不知你是否还记得,我也收到过他的来信,为此还特意在邵家人路过的时候去见了邵大人一面。当时邵大人颇为狼狈,说半路遇上了劫道的,被人所救,却不肯说是谁救的……没有,怎么会没有呢?”    白策这时候惊讶劲儿已经过了,不住拿眼去瞟明月,若有深意地道:“他为什么不说,难道这劫匪并不单纯,是得了京里的授意?哎呀,难道是世子爷闻讯后派人相救?亦或根本就是世子他悄悄离京,跑了趟邺州?”    关嘉哪知道他说这话用心不纯,随口回答:“那谁知道,只有去问他本人了。”    明月见关嘉把那书架上的书册翻得乱七八糟,时不时还腾起一股灰尘来,按说她应该感觉烦躁焦虑才对,可她此时却不知怎的,嘴角不住上扬,心中简直铺天盖地俱是烟花。    会是他么?    她记忆中那人似乎确实挺年轻啊。    再说若不是谢平澜,还有谁刚巧由武平坝路过,管了闲事不说,还指点她们去顺台,找县令关嘉寻求庇护?    白策见明月那脸就像六月天似的忽喜忽忧,再想到谢平澜的世子印还在她手上,顿觉世事真是奇妙,乐不可支:“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大小姐,当日叫你救人,你还犹犹豫豫,如何?人在你手里那么多天,你不问清楚了,如今还要满世界去找。”    明月对他的调侃全不在意。    若是谢平澜,那就太好办了。等下次见了面再问他也不迟嘛。    他说过要报答自己,要把王子约介绍给自己认识,还把世子金印留下了,又怎么会再不见面?    至于那世子金印已然过时失效的事,当然是选择原谅他啊!    作者有话要说: 用了原谅梗感觉自己特时髦~卡文的时候我把专栏打扮一新,没收藏的小天使去收藏下啦,么么哒~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