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她知道自己当了个逃兵
作者有话要说: 为自己认为对的事努力的女人也很帅~~~ 韩梅知道自己当了个逃兵。 她满以为回到宿舍的自己,会遭到黄宝儿的强烈谴责。 谁知出乎意料地, 居然得到闺蜜的赞成和支持:“不知道就算了, 知道了他们俩的关系, 你还不走是要怎么样?” 韩梅做的时候不觉得怎样, 可这么一听,心里就不舒服了。她一时也疑心黄宝儿是在说反话:“那你之前不是说我才是原配吗?还让我去宣示主权的吗。” “宣示主权哪儿有人身安全重要啊大姐?那小三要是抽风起来, 给你下点什么慢性毒-药怎么办?” 这想象力, 韩梅也是服了! 她以为自己会在挣扎和不舍和中消沉很久。 谁知西南地区一场大地震, 猝不及防地将就全国人民都镇住了。 一时间,铺天盖地的媒体播报,将她的这点小情绪给完全压了下去。 虽然各方反应迅速, 可连日的天雨的,却仍旧加大了救灾的难度和阻碍了救援的进展。 有师生家就在灾区的,只恨不得插翅回去, 却因为知道自己无能为力, 只能在岗位默默等待消息。 整个校园的情绪低落下来,原本的各种欢庆活动也暂时延迟了。她像鸵鸟一样, 埋头在工作中, 将名为陈晨的小念头都驱逐在外。 学院收到指示, 为彰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积极态势, 要把捐款工作落实好。 死命令一下, 法学院也没什么好方法,就打算将年前玉树地震时使过的招数故技重施,搞个英雄榜, 实名制,到时候把谁捐了多少钱,从多到少依次排列,往大楼门口布告栏上一贴,让走过路过的都能看见。 韩梅虽然也紧张救灾,可作为穷孩子出身,她从来觉得这英雄榜也是穷人的耻辱柱,标榜了多捐者,也打了少捐者的脸。 她打从心里觉得,同样是一顿饭钱,穷人和富人的心意应该被同等对待。 即使社会现实就是用金钱和财富将人分出三六九等,可至少在校园里,她应该努力维护这份纯粹。 她自然晓得自己人微言轻,可还是忍不住跃跃欲试,想了个搞卖物会把善款捐给灾区的点子,在教职员会议里提出来。 会上有赞同的,也有对成效存疑的,领导沉吟良久,还是偏向保守的方案。 韩梅的失望都写在了脸上。 等散会后,老彭过去小声劝解:“上头下了指标,院领导这次压力挺重。” 韩梅点点头:“我知道。” 她何尝不知道直接收钱最省事,可当她一天工作完毕躺到床上,卖物会的念头像是苍蝇一样在脑子里嗡嗡地转悠。 她不死心,摸黑爬起来,点亮小台灯,熬夜把点子完善成文案。为了确保成效,除了搞卖物会,她还打算同时设立捐款箱,又邀请商家提供赞助,然后把场地图,架构表,活动细节,拟邀团体都拟出来了,整出来一份像模像样的建议书,第二天一早就捧着东西站到了院长办公室门前。 院长第二天上班,看见韩梅一脸翘首以待地站在门前,还一愣。 韩梅刚说来意,就被院长打断了:“这个问题,咱们开会不是研究过了吗?” “我根据昨天大家的反馈,完善了方案,想跟您汇报一下。” 韩梅跟在院长身后进门,迫不及待地展开手里的流程图,不料才说两句,院长桌面的电话就响了。 他朝韩梅一压掌,拿起话筒,一边抽咽,边长篇大论起来,间或夹着几声朗笑,全不在意韩梅被晾在一旁。 等他说得口渴,拿起杯子发现里头没水,才朝她招了招手。 韩梅不明所以,还是赶紧上前,见他掀盖后的杯里头空空如也,才意会过来,赶紧狗腿地到外头饮水机取了蒸馏水,按着院长平常的习惯,在小炉子上烧开了,才给领导冲好茶递到手边。 谁知院长话匣子一开就没完没了,公事夹着私事,和电话那头聊得热火朝天,没有一点想要打住的样子。 韩梅站在旁边听着,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脚尖不耐烦地在点地上画圈。 不妨身后门两声响,院长一见来人,立马就捂住了话筒,对着她身后的人笑:“陈老师!” 韩梅下意识地就缩了缩肩。 身后的人握着门把问院长:“哟,您在忙?我来的不是时候。”果然是陈晨的声音。 院长立马就把电话给挂了,亲热地站起来,招呼他进来:“没有的事,进来坐。” 韩梅气得直嘬牙花子,凭什么他就能夹三儿! 院长说别人给送了点新茶,指派韩梅说:“小韩,给陈老师也倒一杯。” 她前一秒还在怨念自己的存在感低,下一秒简直想哭,院长您还是继续干晾着我得了…… 陈晨也不说不用,悠然地把背放松在椅背上,大少爷一样翘起了二郎腿。 韩梅那句“我还是不打扰你们谈话,先出去了”都在嘴边了,可看了看手里的计划书,还是忍着郁闷给院长和陈晨都倒了杯新茶。 等伺候完两位爷,她正准备百无聊赖地继续站军姿,却不料反倒过来被下起了逐客令。 韩梅急了,瞄了陈晨一眼,有点尴尬地朝院长递了递手里的计划书:“可这个我还没给您展示完呢。比起捐父母给的零用钱,我觉得卖物会让孩子们有更深的感受。” 宋院长指指案头:“行,你放着,我得空看。” 韩梅灰溜溜地出了办公室,正要把门带上,依稀听见里头陈晨问起提案。 她鸡贼地放慢了关门的速度,偷听里面的内容。 宋院长说:“搞这个是有意思,可要是人力物力花出去了,最后筹集到的善款倒少了,那不是得不偿失?” 她暗叹一口气,原来刚才的那通等,都是为了让她知难而退。 她在门前暗自消沉了好一阵,才灰溜溜地去了。 却不料第二天一个电话,韩梅就被叫到了院长办公室。 院长的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直说看完她留下来的计划书,觉得非常有意义,因此打算倾全院之力配合支持。 韩梅喜出望外。 院长语重心长地拍着她的肩:“这机会来之不易,你要好好表现。” 韩梅抱着院长签好的文件,感动得无以复加,拍着胸脯表决心:“一定不辜负领导的信任。” 她回到办公室,人跟打了鸡血一样,将计划书里本就拟好的通告,改掉几个字,便第一时间发了出去,又让学生干部把各个部委,红十字会都联系妥当,该分派到任务都落实到人头上。 她让学生们把东西都筹集起来,旧书,文具,衣服,甚至自己做的手工艺品都可以,标上期望的售价交上来后,由她们整理分类。 除开这场自产自销,还让外联部联系商家参与义卖,既替他们在校园里推广了产品,又能赚个好名声。 总括一句话,就是发动了能发动到的所有人,要将卖物会搞红火起来。 没过几天,饭堂旁边的空地就如期热闹了起来。 卖物会从早一直开到晚,每到饭点的高峰期,就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人。 韩梅除了让生活部的干事来主持,还鼓励物件主人自己来推销东西,一来可以让学生练习如何待人接物,二来让他们亲自参与义卖的过程。她总觉得,比起单纯地捐东西,让他们亲历亲为地参与到整个过程中来,能叫他们对此更有真实感。 韩梅自己也放了东西在卖,又坚持每日抽出时间去看看。 她家里就是摆摊的,那几句卖东西的说辞,都是顺手拈来。 东西经她的嘴,基本上不用砍太多,都能按标价卖出去。 被学生们用一溜儿的崇拜眼神看着,围着要跟她学几招,让她份外有成就感。 她心里是真的高兴。 世界上有什么事,比真心实意地付出,然后获得回报来得幸福? 她既要忙辅导员的工作,又要抽时间监督卖物的会的进展,还要赶论文,时常连午饭也没顾的上吃,就等上课铃响了以后叫没课的同学从小卖部给她带点零食。 韩梅正在边啃玉米边拿着计算机点算收益,一个巨大的阴影倾覆下来,将她整个人罩在了黑暗中。 她一抬头,目瞪口呆之下,嘴里没嚼完的玉米粒都差点掉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