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户部郎 > 第257章 北境不稳

第257章 北境不稳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日子自从入秋之后, 就过得飞快。    屠浩这位工部郎中手上,开始有了一批闲置的开凿运河的主力军。    饶水的治水还远没有完工, 但是一部分技术人员和一部分挖河的苦力,即将完工。    一双双眼睛,逐渐绿了起来。    “小屠大人, 没想到这饶水这么快就能治理完了, 接下来您准备治哪儿啊?”    “饶水治好了,接下来自然是顺水了。小屠大人, 我猜的可对?”    “那小屠大人是打算和饶水一样,从下游开始往上游这么治理吗?”    “这一次一样也要修几条从顺水到附近城镇的河?都准备修哪儿呢?”    “小屠大人, 您准备怎么修呢?”    历朝历代以来,水患可以说是影响到农业生产的重大因素之一。    江河泛滥, 倒灌农田, 收成要完蛋。    干旱缺水, 农田干涸,收成也一样要完蛋。    很多地方年年治水,年年旱涝,屠浩当然是看在眼里的, 但是与其将人力分散最后什么事情都干不成, 还不如集中人力物力依次攻克难点。    这个“依次”,只是停留在屠浩自己的计划书上, 别人是不知道的。对于将来怎么个安排法, 大概也就是他身边的屠三知道一些。    他心中有数,别人心中可没数啊。    治水虽然是屠浩的分内之事, 但是治水影响到的可不仅仅只是屠浩个人的政绩,还直接关乎于各地百姓的生活生产,更加关乎各地官员的政绩!    说白了,最后一点才是最要命的。    譬如屠夫子啊章师叔啊,哪怕屠浩没明说,他们也知道屠浩自己心里面有所把握。甚至按照屠浩以往的工作习惯,他的规划永远都是迈在别人之前的。    有脑子的人,也想得出来这一点。    只不过屠浩的计划是他自己的计划,和这些人自己的切身利益却并没有关系。毕竟谁都想让地铁站第一个先修到自家门口,至于其他地方,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吗?    屠浩今天把桌子搬在工部的院子里办公,立刻就陷入重围,不禁觉得万分失策。    都怪手下那帮子鱼唇的家伙,资料只知道一份份往上面叠,从来不知道整理归纳。现在好了,整个办公室都被资料淹了。    事故发生在今天早上,屠浩刚进自己办公室没多久,就听见哄地一声,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见原本差不多能碰到天花板的书册资料全都倒了下来。    结果不用说。办公室是肯定不能待了,还有数名官吏受伤。剩下没事的,正在办公室里整理资料,把一份份资料卷宗往箱子里打包收纳起来。    若是知道他会陷入重围,那他还不如去搬书呢!    他知道这群人的目的,不外乎两种。一是自家有亲朋好友在地方上任职,或者是即将要去地方上任职的。若是屠浩能够优先治理那些地方的河道,那肯定是一个利好消息。二是想跟着财神耗子发财的。    伴随着饶水的通航,黄金航道的威力逐渐显现出来。东西往来交通更加便利,商品流通愈发快速,这一条航道能够带来的财富也日益增多。    沿岸一些新旧的城镇逐渐兴起繁荣。这其中产生的庞大的利益,是个人都眼红。而这最肥美鲜嫩的部分,已经被老章家,以及屠浩身后所代表的利益团体瓜分完毕。    剩下的小鱼小虾当然有,但是一些大的利益团体未必会看得上。他们需要更多更美味的羹肴,也不愿意在将来着重发展的地盘上,还需要和别的势力分庭抗礼。    不过没关系,饶水没有了,咱们还有一条顺水。    大汉的主要产粮地并不在饶水两岸,主要还是集中在顺水中下游地区。哪怕是位于顺水上游的地区,也能够说一句水草丰美,若非常年水匪横行,加上朝廷实在是人太少管不过来,也是极好的粮食产地。    可是朝廷又不是傻瓜,没看到章家老三都去了那儿吗?显然是对顺水有想法啊。    屠浩对顺水当然有想法。若不是顺水的施工难度太高,他第一个治水的目标肯定是顺水,而不是近在眼前头尾又有自家人的饶水。    民以食为天。顺水中下游地区对于整个大汉来说的意义,绝对不是其他任何地方能够取代的。    押后治理,只是因为当时没本事。    那么现在就有这个本事了吗?    屠浩没有亲身经历过现场,工程上的那些治水的器具没有实地施工过,他也不敢说一定就行。    遵循郑表舅的意思,去治理鹿川,算得上是顺水推舟。    鹿东位于鹿川和顺水的交界处。鹿川是顺水的一条重要支流。若是能够治理好鹿川,对于整个顺水的治理,显然也是具有很重要意义的。    然而这些话都不能说,面对眼前这些人,屠浩内心的火气不断噌噌噌地往上燃,没有零食安抚的屠耗子,尾巴上点个火就能变成窜天鼠,眼看就要炸了。    一名小太监急匆匆地赶来,传话:“小屠大人,陛下召见。”    周围的人一哄而散。章老板的优先等级自然是最高的。    屠耗子板着一张脸,稍稍整理了一下衣冠,立刻跟着小太监走了。    等出了工部,小太监才说道:“陛下在兵部,请小屠大人移步。”    六部的办公区域说起来是在一起,实际上光靠着两条腿走,也需要一些时间。章师叔是亲师叔,给屠浩备了一辆马车。    屠浩很快就到兵部。    这是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但是现在里面已经没了他外公,走进来之后感觉还是有些不一样。    他没时间多打量,很快就见到了包括章师叔和自己亲爹在内的一干君臣。    “臣屠浩,拜见陛下。”    章师叔免了他的礼,招了招手,让他过来,指着面前巨大的沙盘,简单说道:“北境不稳。”    大汉版图辽阔,除了东面临海,受限于这个时代的航海水平,暂时还比较少的面临敌国的威胁之外,其余三面不说连年征战,但也是摩擦不断。    相对来说,大汉占据了最好的农耕地,地理环境最适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南方多山陵,但是气温高,多雨,农作物生长飞快,百姓们的日子也都还过得去。虽说有些地方比较排外,但是总体来说,他们并没有发动战争的必要和野心。    西部和北部才是大汉边防的重点。这两个地方的蛮族,历来都以掠夺为目的。相对来说,北部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劣,严酷的环境造就了强悍的人,北部蛮族的战斗力也更加强悍勇猛。    对大汉的威胁,也就更大。    这种军事会议,理论上是和屠浩没有什么关系的。论品级,他只是一个小小的五品郎中。论专业,他就是一个管理治水的,又不是掌管军械的。    除了他之外,在这里的官员要么就是兵部、户部这类相关单位,要么就是许老爷子这样的重臣。    屠浩不知道自己出现在这里是干嘛。    章师叔就问他了:“小耗子,你有什么办法,把粮草最快运到阳满?”    屠浩眨巴着眼睛,不太明白这个问题怎么要问他,转头看了看眼前北方地区的沙盘,诚恳地回答:“微臣不知。”    他又没去过阳满,他怎么知道?    让他治水也就算了,总不能还让他去铺路?    再说前提条件这么少,他连粮草在哪里都不知道,怎么运?    章师叔大概也知道自己问得有点不对,指了指阳满周围的地形,问道:“依你之见,能不能挖一条河直通阳满?”    哈?这要不是提问的是他师叔兼老板,他简直要小尺子抽上去!    新山关能通河,先决条件是地理位置摆在那里,而且新山关本身是有水的,距离水量丰沛的饶水距离也不是很远。    阳满呢?阳满那地方本身就缺水,附近也没有大的水源,大江大湖一概没有,往哪儿挖?    这又不是修一个园林,说是弄个水景,咱们可以从水源的地方花费一些,弄个地下暗渠什么的。这是要行船的!    “依微臣之见,不能。”屠浩把具体难点一一分析给他们听。    君臣全都面露遗憾,但是不得不点头。    一晃已经是前年,当时新山关的战争,让他们尝到了甜头。以往一百石粮食运过去,其中六十石要在路上吃掉或者散失。在采用水运之后,一百石粮食到了新山关,还有九十石。速度也比以前快了一倍多。    屠浩在沉默的气氛中缩了缩肩膀,看着这个巨大的沙盘,小心蹭到他爹身边,小声“咦”了一下。    屠夫子听到,用眼神问他:怎么了?    屠浩指着沙盘的一角点了点。    屠夫子看了看,没看出所以然来:那里怎么了?    屠浩看了看他爹,又继续看了看那个地方,皱着眉头仔细想了想,继续点了点。    章师叔看到屠浩的小动作:“那里怎么了?”    屠浩问道:“这边上是什么?是海吗?”舆图到这里就没了。    屠浩也算是看过不少舆图,然而他始终都对大汉的版图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眼前这个沙盘也就是北方地区大致的地形而已,不可能特别详细。    他大致认出了玉饶的一点边角,顺着一路往上,到了一定的地方就没了。    章师叔给了他肯定的回答:“是的。”    屠浩拿出随身携带的小尺子,点了点:“那咱们走海运,从这里登陆……这里看地形,应该是有河的?”到时候可以直接从溪州运粮。    一名屠浩不怎么熟悉的大臣说道:“陛下,微臣早年曾去关外游历,那地方确实有一条大河。”他想了想,还从屠浩手里拿过小尺子,在沙盘上比划了一个大河的大致走向。    屠浩接过自己的小尺子顿了顿,感觉好像有哪里不对,但还是把话说完:“海运的船从这里分装到内河船上,逆流走一段,再到阳满不是很近了?”    大汉君臣点了点头,确实是很近了。    章师叔搓着下巴,慢吞吞说道:“那咱们去和蛮族商量商量,把这块地方给咱们?”    作者有话要说:    小耗子emmm:总觉得有哪里不对。    章师叔 (+ω+):没啥不对的,师叔去和邻居商量商量。    小耗子(-ω- ):邻居辣么好商量吗?    章师叔 (+ω+):商量不通那就强拆!    (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