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我让五个渣攻痛哭流涕的那些年【完结】 > 第90章

第90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高粱地里静悄悄的,等了片刻之后才又走出两个人, 正是楚云非跟萧律。    两人身上的衣服也整理回去了, 他们等听到外面没动静之后才出来,一看果然已经没有人, 而此刻的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站在田埂边,未来的天下共主跟他的国舅互相看了对方一眼, 都感到心中一动,只觉得这种经历真是莫名其妙, 又很是好笑。    身后的高粱地在夜风中传来沙沙的声音, 萧律转过头去,看向这一望无际的作物, 声音低沉地道:“这里很快就会被收割光,然后变成空地了?”    楚云非“嗯”了一声,说道:“高粱收割的时候跟水稻和大小麦不一样,收过这地方就光了。”    他的指尖亮起了蓝色的微光,灵力流淌在空中画出一枚剑符。    剑符的气息惊动了萧律,他收回思绪,看向身旁的少年:“阿衡?”    楚云非不说话,等到指尖剑符成形, 便轻喝一声:“去!”    剑符旋转着脱出,绕过了萧律, 飞向了他们身后的高粱地。    剑符飞远,在黑暗中散发着微蓝的光芒,没有其他人注意到, 飞到半空中的时候骤然散开,变成无数光点,均匀地散落在这一片高粱地里。    萧律等了片刻,看到这些高粱什么变化也没有,不由得感到纳闷。    楚云非说道:“你仔细看。”    然后随手一拍,掌风便将他们面前的高粱吹开了,露出他们刚刚走过的路和躺过的地方。    只见那些倒下的高粱又都重新直立了起来,就像是从来没有人在上面乱来过一样。    他再一掌拍向另一个方向,只见另一边那对小情人滚过的地方,那些高粱也都恢复了原状。    萧律:“……”    楚云非收回右手,说道:“只是一个小法术。”    这是昆仑的法术里面唯一一个能跟时间挂钩的法术,他们在这方面真的是没有什么研究。    这个法术只能将死物上的时间往回逆推一点,于是他就把高粱地里的时间逆回到了他们在这里面胡搞瞎搞之前,所以这些高粱又重新立了起来,恢复了整齐的样子。    他一解释,萧律就意识到他做了什么,不由得哈哈大笑。    他的笑声在这高粱地上空回荡了片刻,楚云非听他说道:“你啊你,你这样做,他们明天回来肯定以为自己见了鬼。”    楚云非不以为意地说道:“没抓他们出来已经够好了,就让他们自己吓自己几天。”    他说着顿了顿。隔了几秒,萧律才听自己的国舅说道:“而且鬼有什么好怕的,只要一身正气,就邪气不侵。而且人横竖都是要死,死了都是要变鬼的,提前适应一下不好吗?”    简直歪理一套套。    萧律笑着摇了摇头,不打算跟他争这些了,只说道:“走,我们回去。”    楚云非点头,两人便踏着月色从城外一路走回了城内,回到了华府,自然又是洗了一个澡不提。    在这之后,没有看到过几日全城收割高粱的盛景,萧律便离开了。    于是那法术生效之后,听到那在高粱地里胡来过的士兵吓得直接病倒的消息,楚云非也无人能够分享。    在饭桌上听从太学回来的华俊带着猎奇的兴奋感跟父母讲起这事,说那士兵在发着烧的时候直说胡话,说他明明看到那些高粱已经压垮倒伏,竟然又恢复了原状,大佬也只是一笑置之,说了声哪来这么多鬼。    又过得数日,高粱便彻底成熟了。    黎王封地这边越是往北,高粱成熟的时间就要越往后推。他们的荒地开垦开了很远,整个黎王封地内只要是荒地,在这一季都种上了高粱。    每往北一百里收成的时间就要往后推一天,所以楚云非一路走过去,有足够的时间看清各地高粱的长势如何。    经过这一年多时间的种植,所有人对这种作物都有了足够的认知。到了收割的时候,个个都穿着长衫长裤,免得被割到。    收割高粱不比收割小麦水稻,用到的工具是锄头,要将高粱从土中挖出,再削穗。装上板车运回家之后,还得将穗和杆上的皮去掉,最后将穗上的籽粒打下来。    整个秋收的季节,黎王封地里都热火朝天。    百姓都听官府说过了,高粱的用途很广,它的穗可以用来做扫帚,茎秆可以燃烧,也可盖房子用,而且一亩高粱还非常高产。    楚云非算过,眼下的亩产量虽然因为受到条件限制,没有达到极致的五百公斤,然而一亩产量还是可以达到两百公斤到三百公斤左右。    这个数字简直闻所未闻,整个黎王封地高粱大丰收,他们收割之后,原本一片片火红的高粱地就剩下光秃秃的地面,还有上面一个个坑。    楚云非看了一圈,确定产量都达到自己了预期,华脩给上面写折子汇报的时候也非常欣喜,真是一下子从粮食最短缺的地方变成了粮食最多的地方。    等这些粮食入库之后,大家都吃上了第一顿用高粱米做的饭,米饭吃到嘴里,百姓们终于完全放心下来,再加上今年春季种下的麦子收成,他们终于可以过一个粮食不会短缺的年了。    再之后,楚云非便开始着手酿酒的事。    他造了一个巨大的酒甄,将六百斤高粱浸泡一天之后拿出来,放进里面开始不停地蒸。    来围观的人很多,百姓们不是没有酿过酒,而是没有见过像华衡这么大手大脚去酿的,一口气六百斤粮食呢。    在这个挤满了人的小院子里,华脩也来了,看着儿子问道:“这是要蒸多久?”    楚云非说道:“蒸到上汽为止。”    华脩完全不知道上汽是什么意思,只看向身旁的夫人,华夫人说道:“你什么都不知道,就别问了,看就可以了。”    楚云非一乐,继续盯着这个地方看,等到差不多了,才让人盖上了锅盖开始蒸。    盖上锅盖之后,华太守又在旁看了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里楚云非就坐在摇椅上不时地晃一晃,并没有其他动作,其他人看着也没有什么好看的,于是就纷纷散开,干自己的事情去了。    华脩坐在儿子身旁,眼巴巴地看了半天,不时地问道:“接下来要怎么样?”    华夫人都觉得他很烦了,说道:“你回去搞你自己的事情。”    华脩只能讪讪地起身离开。    等到时间差不多,楚云非就亲自起了锅,撒水,再翻,再蒸,等到里面的高粱全部蒸熟,时间已经到了中午。    楚云非命人取了簸箕,把蒸熟的高粱全都摊到了簸箕里,然后放到阴凉处等着摊凉。    这时候华夫人看他自己一个人没问题,也离开了,大佬于是在院中随手招来清风,将这些高粱迅速吹得凉透。    在第一天之后,旁人就不怎么关注他这边的动静了。    华脩只怀疑儿子能不能这酒能不能酿成,虽然说六百斤的粮食对于他们总的收成来说不多,然而那也是粮食。    直到十几日过后,这里开始飘起了酒香。    旁人从这经过,闻到从院墙后开出来的酒香,都问:“这是什么味道?”    这还是头锅的酒,因为改良了混蒸工艺,所以格外香醇。    楚云非让人将高粱渣出锅,再重复前面的蒸煮、冷却、发酵、翻糟过程,二次蒸馏。    出来的第二道酒没有高粱杂味,更香,更纯,通常被称为二锅头。    第一道酒出来的时候,华太守已经按捺不住,等到这时终于跑了过来,高兴地问道:“酒蒸出来了吗,衡儿?”    陪他一起来的华夫人立在院中,也开口道:“好香啊。”    楚云非说道:“酿好了。”出完酒之后,糟只留下一部分用来做压糟,剩下的大佬全让人拉走去喂牲口。    他看向两人,开口说道:“酒就都装起来,封入地窖,等到时候主公凯旋,正好全城大庆就可以喝上。”    华脩搓手,期待地道:“那我们现在可不可以先尝一尝?”    楚云非手里拎着个小壶,朝他晃了晃,说道:“当然了,六百多斤粮食,酿出来的酒可不少。”    华脩闻言非常高兴,直接让小厮去搬酒坛。    楚云非看向一旁的华夫人,对她说道:“母亲,你看着他点,别让他喝多了。”然后就拎着他的酒壶里新酿出来的酒走了。    回到城外的小草屋里,楚云非看着外面空荡荡的地面,现在已经收割过了,田地里也没有剩下什么,但是不妨碍他想起收割之前发生的事情。    他穿着一身白色的衣服,披散着头发往自己草屋的床上一躺,然后喝起了酒,想着在这之后的一段时间都会清闲下来。    他之前不是每天像农民一样在地里呆着,就是在稻谷酿酒养殖,跟原来的画风都不一样了,现在终于做回了逍遥的仙人。    楚云非想起萧律走之前说,自己已经过了十八岁,怎么还没有起字。    然而他想了想,历史上并没有记载华衡的字是什么,就对萧律说道:“主公想给我起什么字就起什么字。”    他上一回叫做商不起,确实也足够伤不起的。    萧律那时就许诺,等他回来之后一定要给他起个好字。    剩下再没有其他事务,除了打猎以外,只等入冬,楚云非就把酿酒的方子教给大家,家家户户有了余粮都开始自己酿酒。    前线持续地开战,只不过双方主力还都没有正式接触,所以众人都不是特别担心。    楚云非终日拎着他的酒壶,在这草屋里自在地一躺就是一天,用窥天术看看妹妹华霄的近况,偶尔也想着之后的事情。    按照历史发展,他魂飞魄散之后不知是会回到自己的世界里还是怎么着。    在他想来,这简直就是一个悖论,如果他不按常理去发展的话,那么就不会有后面的正确的三百年。    如果他在这里真的魂飞魄散的话,那他就回不到三百多年后,照样会功亏一篑。    他喝了一口自己酿的酒,想道时间也差不多两年了,狄琰现在是不是该到他的突破战了?    没多久就喝得有些醉醺醺,于是把酒壶放在了一旁,歪在床上睡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风吹进草屋里,把他从睡梦中吹醒。    楚云非睁开眼睛,就看到门边站着一个人,穿着熟悉的银色铠甲,手中拿着他的银龙枪,脸上没有戴面具。    楚云非躺在床上没有完全清醒,不知这是现实还是梦境,困惑地叫了他一声:“狄琰?”    那俊美无俦的银铠将军走进来,目光温柔里带着遗憾,说道:“我要走了,华霄。”    楚云非见他站在床边,认真地看了自己很久,然后听他说道:“保重。”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