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开在古代的杂货铺【完结】 > 第118章 人口比例引发的问题

第118章 人口比例引发的问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除了识字,事实上这个新建的村落问题还有很多。只是大家下意识的忽略了而已。比如说这人口比例的问题,就是个很严肃的大问题,先头说了,这搬来的是老兵,而且还是年级不小的老兵,基本在三十以上,这样年级的他们即使娶媳妇,那娶进来的年级一样也不会很小,多是二十到三十五这个年龄层的,也就是说,这二十到四十这个年龄阶段,就是个橄榄球形状的数据模型,中间多,两头少。    更关键的是,这些嫁过来的女人带来的拖油瓶孩子多是最小五岁,最大十岁出头的,基本不到十二,那么问题来了,这十二岁到二十岁的孩子能有几个?除了几个烈属家零星的有,其他的基本是空白啊,就是四十朝上的年级,人丁数也妥妥是个位数,一个巴掌都感觉够用了。这样一来,人丁年岁的空白段不是一般的多,这绝对不是一个合理的的人口比例。    刚来的时候这个问题确实不明显,大家伙儿刚能安定下来,能过上舒坦的日子,一个劲的新家打点都来不及,哪有功夫管这个?可如今不对了,已经大半年了,该收拾的都收拾完了,接连几次的往山里求食和几次被动猎杀,让他们每一家都攒下了一些银钱,那么自然很多事儿就被提到了新的重视级别上来,比如那几个到了年纪的青年的成亲问题。像是烈属齐老头的小儿子,开了年就要十九了,妥妥的大龄青年,不能不着急啊,还有老周什长的媳妇王氏的那个侄子,开年也是十四了,也要考虑起来了,这可是他们老王家唯一的根苗,她能不着急?    也正是因为着急了这才发现,这村子里处在婚龄,或者即将到婚龄的女娃子那是真心少啊,眼睛一瞄才发现,这居然凑起来这么难,倒不是男女比例的问题,真要按照性别算未必问题有那么大,可问题在这年岁上,村子里的女娃十岁以下的偏多,甚至到了同年龄段男娃的两倍多,而上去点的十岁出头的,那就是男娃比女娃多三倍了。    一察觉这情况,脑子快的王氏迅速的出手了。她家侄子十三,闺女十岁,和沈婆婆家正好能换亲啊,沈婆婆大孙女十四,大孙子十二,看看多合适。    是,确实很合适,连着沈婆婆也感觉很合适,王氏的侄子比孙女小一岁,那自家孙女就能晚一年出嫁,这样家里的负担就能再轻一年,等着大孙子长大成人,接过担子了。而且因为换亲,以后这大孙女就是帮衬一下娘家兄弟,对方也不会有什么意见,多好。    可她这一心动,一行动,立马就把这现实的小泡沫戳破了,让其他人家立马也反应过来,发现了这么一个残酷的现实,你说说,能平静的了?不想当奶奶的老娘不是好妈妈。这一句话再什么时候都通用的很。    “都疯了,这些老娘们,一个个都疯了,天天说这个,有啥可说的?这不是没几个人要解决吗?咱们再往城里去寻就是了,城里贫寒人家,姑娘多的人家,寻个愿意嫁到这边的还能没有?再不济其他村子也应该能寻到,你说说,这大晚上的不睡觉,就在我耳朵边嘀咕,又有个什么劲?”    “你没和她说这些?”    “说了,怎么没说,可人家就是觉得不稳妥,一会儿说城里姑娘不会干农活,一会儿说城里人看不上咱们山里人家,还说什么其他村子里也未必有合适的,说是咱们老兵村好几个呢,未必轮得到什么的,反正怎么着都有话说,娘唉,我真是头一次知道,娶媳妇也不都是好事儿,这耳朵老遭罪了。”    “哈哈哈,你个混球,早先你怎么说来着?对了,还说要和咱们比谁家先有娃是,这会儿又矫情上了,这是看着村子里有了孕妇,知道没了拿头筹的份,所以换着花样来炫耀了?这是告诉我们你家要准备办喜事儿?”    “他家那小子才十四岁,这年岁在山里可有的等,怎么也要到十七八才成亲呢,这么早操什么心,以后日子还过不过了?有这功夫还不如好好努力,争取在你还有用的时候里,赶紧下崽。”    “你啥意思?这是说我不成了?怎么可能,我又不是你。”    “你啥意思?我怎么了?我强着呢。”    “那上回那鹿血酒你怎么喝那么起劲?别当我没看见啊。”    这帮子人,说着说着,这话题就不知道扯到哪儿去了,也是一帮子大老爷们,不说点有颜色的话那才是不正常呢,更不用说这还是帮老兵痞了,就如今这样,已经是很收敛的表现了。    老肖不和他们说这些闲话,在说起这婚配问题之后,就拉着几个什长开始清点各个年龄层的人数,越是清点就越是头疼。    “还真是个事儿啊,看看,这会儿看着好,勉强的估计也能不出岔子,可在等几年就不对了,那些小子丫头们的婚配可要费脑子了。”    “这些都是以后的事儿,再不济咱们还能和老安他们几个猎户村,药材村通婚,还有河对面,总能有法子的,关键是咱们这一辈,你看看,孩子才这么些,等着咱们四五十岁,快要干不动的时候,这些孩子才几岁?才几个人?能承担起一家家的生计?我寻摸着,咱们啊,只怕这一辈子是注定了的劳碌命,不干到走不动是没法子卸下来了。”    老龄化啊,这问题在现代都成了全球危机了,没想到换了个时代,换了个空间,老肖居然还是没能逃脱。即使这个时代生育年龄偏小,即使这个时代,一家子不止一个孩子,即使这里的人寿命和现代人不能比,可在这个村子,这确实已经可以预见了。    “嫁过来的女人,不是带着女娃,就是男娃年级小,没有个十来年,这些娃子都撑不起家。”    “不算不知道啊,村子里最起码一半的人家都是这样的情况。”    “我都43岁了,家里那大小子,开了年才8岁,没有十年,只怕是不能顶门立柱,另外两个更小,若是这两年媳妇再给我生一个,那没有二十年,我算着,我估计是别想歇着,63岁啊,不说干活打猎了,我就寻思着,我能活这么久吗?到时候头发都该全白了。”    说着说着,几个年级大的忍不住眼睛都红了起来,他们最青春,最强壮的年级已经过去了,消耗在无穷无尽的战场上,在生死间博弈,好容易存活下来,转头,又要为自己这一个小家耗尽余生,这真的值得吗?    “不能这么想,这么想,谁也别活了对,看看,如今你衣裳有人洗,吃饭有人做,就是下地,你家那小子也跟着一起,那滋味是以前能比的?所说不是亲生的,可你家几个孩子,哪个不喊你爹?那最小的才两岁,才刚会说话,头一声的爹喊得就是你,你能舍得下他们?你家那小子,跟着海涛去套兔子,得了一只头一句就是要把那皮子拨了给你做护膝,那时候你不是还嘚瑟的炫耀了好久?那时候美不美?”    这些老兵即使没有战场综合症,一个个的和正常人思维上有差异,容易陷入悲观中,老肖在村子里,常兼职当个心理医生,看看这话说的,多有水平,别说是那老家伙了,就是其他几个,脸上也放松了好些。    “也是,郡来降当,水来土掩,愁啥,趁着有力气,多攒点银子,大不了以后吃老本就是了。”    “哈哈,这么想就对了,没啥不能解决的,办法总比困难多,看看,咱们这会儿的办法就不少,过几日就要开春了,你们赶紧的往城里走一趟,把上回给你们选媳妇的媒婆再拜访一回,好歹给咱们寻摸几个合适的闺女来,让村子里那些小子们赶紧的成亲。”    “可不是,这绝对是大事儿,不然我这耳朵迟早生茧子。”    “你那个茧子,不是唠叨出来的,是你媳妇掐出来的。”    “别胡说,我媳妇好着呢。”    看看,说着说着,这媳妇孩子的,又是一阵欢笑,从这里可以看出,即使看到了自己未来的艰辛,他们对于有个家,依然是那么的欢喜。    当然了,城里的媒婆也十分的欢喜,这才过了多久啊,大单又有了,这一次虽然比不得上次那么大的动静,可老兵互通有无的情况下,各老兵村的婚嫁问题还是合到了一起解决,一样数量很吓人。    当然条件也提高了不少,这可是正紧成亲,和老兵的那种不一样,选的都是没成亲的大姑娘,筛选起来自然更麻烦些,为了这个,村子里的女人一个个也跟着坐不住了,时不时的跟着出去相看,一时间那小码头上变得十分热闹起来,明明冬雪还没有化尽,就一派火热的场面,弄得过来询问开春后艾草香的几个商户,一个个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这村子里是有什么大事儿发生了?”    “听说南面山里有村子遭灾了,该不是这村子里也遇上什么事儿了。”    “不会,上回我路过没听说啊。”    “开春的山里也不保险,要不咱们问问?要真有啥,咱们也好有个准备,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声音。”    “咱们那么点事儿能影响啥?”    “就是,我反正是来问辣椒的,想弄点种子自家种,啥事儿都影响不到。”    “别瞎猜了,去问问就是了,看,那是齐老头,问他。”    好吗,这不过是个给孩子寻媳妇的寻常事儿,愣是搞出大新闻了,连着上下游的商户都知道了,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儿,所谓有来有往,人交流的多了,很多事儿靠着人脉就能变得简单了。比如这请先生的事儿就是如此。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