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卖花女的皇后路 > 第84章 沈太妃认罪

第84章 沈太妃认罪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很好!你回去之后, 将所有的真相都告诉凤寥、凤实、凤宽。”成泰皇帝看着沈太妃, 无比冰凉地说,“把你是如何害死平郡王生母的、如何给府中女眷下绝育药的、朕登基后是如何威胁你的、平郡王为何能活到今日……这所有的事,你都要一点儿也不遗漏地告诉那几个孩子。”    沈太妃的脸色,刷地一下变得无比苍白。    “皇上……”她完全忘了礼仪, 抬头看着成泰皇帝, 浑身颤抖, “这……这些事如何能告诉他们?”    如果照皇上的话做了,她还如何在几个儿女面前做人?    成泰皇帝勾了勾嘴角,露出了一点讽刺的笑意:“刚刚不还说:但凭朕吩咐吗?怎么,你现在知道……你做的那些事都无法见人了吗?呵呵,早知如此, 何必当初?”    沈太妃的头上和身上, 迅速聚集一片密密的冷汗。    她再无半点刚才的镇定和暗中得意, 无比惶急地向着皇帝连连磕头:“皇上,求皇上开恩!饶了妾身!”    “朕意已决,此事没有商量的余地。”成泰皇帝冷冰冰地说,“事到如今, 难不成你还想在儿女面前装出个慈母的样子倚老卖老吗?”    沈太妃跪在地上,满心凄惶。    她游目四顾,看见了坐在旁边一言不发的卫皇后,膝行两步, 哀求道:“皇后娘娘, 求您为妾身说说话!娘娘您也是做娘的人, 怎忍心……”    说到这里,沈太妃突然想起:隆庆公主虽然一直养在卫皇后身边,深得卫皇后宠爱,却并非卫皇后亲生。    她脑子里本能地闪过一个念头:自己这样求情,会不会适得其反?向卫皇后求情的话,便卡在了她的喉咙里,再也说不下去。    卫皇后叹息一声,神色复杂地看着沈太妃,轻声说:“皇上已决意弥合他们兄弟之间的关系,此事已无法更改。你遵旨!”    当然,还能弥合的,就只是凤实和凤寥之间的关系了。凤宽与两个弟弟之间的兄弟之情,在周侧妃小产血崩之时,就注定了结局。    沈太妃不由得瘫坐在地上。    她很希望自己此时能够突然晕过去,然后大病一场,什么事也做不了。    可惜她平时保养得太好了,受了这样大的刺激,竟没有半点要晕过去的征兆。    她想过要装晕,却又不敢在成泰皇帝面前耍这种花枪。    成泰皇帝不屑地看了沈太妃一眼,又拍了拍手,将太监总管蔡庆年叫了进来,让蔡庆年亲自送沈太妃回府并做个见证。    沈太妃当年之事,蔡庆年是知情人之一。    跟他们一道走的,还有早已在旁边等着的太医院院使何勤方。    何勤方也是当年之事的知情人。成泰皇帝让他跟着去,除了做见证以外,也是为了让沈太妃能够痛痛快快地说完真相,没机会装晕倒耽误事儿。    沈太妃失魂落魄地被两个小太监搀着出了宫。    英王妃正在宫门外等着她。    像沈太妃这样上了一点年纪的女眷进宫,如果晚辈中有人得了朝廷诰封,一般会将这名有诰封的晚辈带在身边服侍。    可这一次,皇帝明确要求沈太妃独自入宫,英王妃便只能在宫门外等着了。    英王妃见到沈太妃的样子,不由得吃了一惊。    她连忙迎上来,扶住了沈太妃,又十分客气地与蔡太年、何勤方见了礼,半是试探半是感激地寒暄:“……竟有劳蔡总管亲自送母妃出宫,真是罪过!”    蔡庆年笑着还了一个礼:“英王妃客气了!老奴与何大人奉皇上旨意,送沈太妃回府,并有事要办。还是别再耽搁了,这就走!”    “是!”英王妃心里猜测着蔡庆年亲自到英王府会有什么事,却不敢再多说多问什么,直接扶着沈太妃上了车。    当马车向英亲王府驶去,她才借着辚辚车行声、踏踏马蹄声等各种声音的掩盖,低声问沈太妃:“母妃,可是出了什么事?”    沈太妃闭着眼睛,对她的话置若罔闻,只有额头的冷汗仍在不断冒出来。    见她不搭理自己,英王妃不敢再说话,只默默地掏出了自己的帕子,给沈太妃拭汗。    在这种令人窒息的沉默氛围中,一行人终于到了英王府。    来迎接沈太妃回府、蔡总管与何院使大驾光临的人,除了本来就住在王府中的英亲王凤实和兴安郡主以外,还有凤寥和平郡王凤宽。他们俩是接到了乾元宫太监传来的口谕,特地赶来英亲王府,听沈太妃说事情的。    回到寿安堂以后,沈太妃去换了身干爽的衣服,情绪也慢慢镇定了下来。    事已至此,她再没有挣扎腾挪的可能,干脆就痛快承认了,以后该咋地就咋地!    寿安堂正房,沈太妃在当中的榻上坐了,蔡庆年和何勤方坐在她两侧靠下一点的地方。    凤宽、凤实、凤寥三兄弟,依次坐在了两边的圈椅上。    沈太妃又将英王妃等英亲王女眷和丫头婆子太监等全都远远地打发了,又让杜嬷嬷守在屋子后面,兴安郡主守在屋子前面,严防有人偷听。    等屋子里只剩下了母子四人以及蔡、何两位见证人、皇帝特意派来的两名乾元宫太监之后,沈太妃才清了清嗓子,有些干涩地说起了当年往事。    “凤宽,当年你生母周侧妃之所以小产,是因为我在她的汤药里下了落胎药。”    沈太妃的一句话,惊呆了屋子里的兄弟三人。    凤宽早已知道当年之事的真相,但他没有想到沈太妃会当着这些人的面亲口招认此事。    凤实和凤寥两个人,则是完全没有想到还有这样的事。两人都是脸色惨白地看看沈太妃,又看看凤宽,一时难以置信。    沈太妃神情木然地看着凤宽。    凤宽瞪着沈太妃,一张脸迅速涨红,一双眼睛瞪得老大,眼眶迅速翻红,身躯也微微颤抖起来。    “你!你!”    凤宽喘着粗气,目眦欲裂地瞪着沈太妃。他的喉咙里,像是堵着一团滚烫的蜡,让他灼痛不已、难以呼吸。    “母妃,您在胡说什么?”凤实脸色大变地看着沈太妃,低声吼道。    凤寥脸色苍白地看着沈太妃,什么话也说不出来。视线余光中,凤宽的身体在剧烈地颤抖。    尽管这半年以来,凤寥已被许多残酷的真相冲击过许多次,自认为内心已十分强大了。    可此时此刻,当他听到沈太妃亲口承认谋杀侧妃和庶子,还是有一种过去所有道德和伦理观念都在崩塌的感觉。    “我没有胡说。”沈太妃看着凤实,没什么表情地说,“蔡总管与何院使都是当年之事的知情人,也是今日此事的见证人。你若是不信,可以找他们求证。”    不等凤实向蔡总管、何院使求证,凤宽就指着沈太妃,含着热泪狂笑起来:“哈哈哈……你这个毒妇!你今日终于承认了?你终于承认你害了我的亲娘和亲弟弟?!”    凤宽狂笑不已,眼中的泪水迅速划过他的脸颊,落在了他的衣襟上。    他从椅子上站起来,就想向沈太妃扑过去。    一直站在他身后的两名乾元宫太监,却眼疾手快地将他拉住了,说道:“平郡王,皇上有旨:不可动手!”    平郡王挣了两下没有挣开,只得恨恨地将脚往地上一跺,咬牙道:“都过去这么多年了!太妃今日是撞了什么邪,竟然当众承认此事?”    沈太妃没什么表情地看着他,冷冷地说:“因为你指使袁城行刺凤寥,指使袁城聚众谋反,却想将屎盆子扣在凤实的头上。你行刺未成,又利用袁城和那封伪造的信,令他们兄弟生隙,好坐收渔翁之利。你以为,这样拙劣的伎俩,能瞒得过我、瞒得过皇上吗?”    凤宽愣了一下,情绪迅速冷凝下来。    他抱起了手臂,神色淡漠地对沈太妃说:“我不明白太妃在说什么。我一向与世无争,那些龌龊事跟我有什么关系?”    沈太妃勾了勾嘴角:“你不承认也没关系,想必皇上自会向你要一个交代。我今日说这些,也不是为了让你承认此事。”    “那你为什么说这些?良心发现了?”凤宽继续抱着手臂说。    “因为皇上对一切前因后果心知肚明,想要弥合凤寥和凤实兄弟之间的关系,逼着我向你们说明了当年的一切……”    她顿了顿,深吸一口气,又道:“除了这件事以外,还有一些事是你们都不知道的。”    沈太妃把成泰皇帝让她交待的事,全都说了一遍。    当然,皇帝没让她当众承认的事,她自然不会多说一句。    最后,她对呆若木鸡的凤实和凤寥说:“后宅之事,有很多你们这些男人不知道、不明白的阴私鬼域。    “男人只有一个,妾室通房却有那么多。有受宠的就有不受宠的,有得意的就有失意的,种种意难平,便会生出种种恩怨是非、种种防备、忌惮、打压和阴谋算计。    “我是再也管不得你们了!你们若想子息旺盛,从今以后,就不能只把眼睛盯在那些大事上,也要留意一下自己的后宅。    “好了,都走!从今天起,我谁也不见。”她疲惫地闭上了眼睛,有些无力地挥了挥手。    凤寥和凤宽都呆坐在椅子上,眼中含泪,神情茫然而痛苦。    守在门外的兴安郡主蹲靠在门边,用手捂住了自己的嘴,泪流满面。    凤宽默了默,起身就想拂袖而去。    蔡庆年却叫住了他:“平郡王,皇上有旨:王爷听完这些后,就随老奴到宫里去一趟。”    凤宽只得站住了。    蔡庆年又将守在门口的兴安郡主叫了进来,对兄妹四人说:“皇上有旨:今日之事,你们兄妹知道就好,别再告诉任何人了!算是为朝廷、为皇族、为英亲王府、为你们九泉之下的父亲留一点颜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