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0 章节
……你敢打我!!我要在皇上面前参你!!” 北静郡王掸了掸自己的袍子,说:“本王什么时候打你了?谁看见了?” 众将士立刻都说没看见,监军满口鲜血,牙都要掉了,说:“你们这是造/反!!反了!反了!要造/反!!” 武曌方才看了一场好戏,终于笑眯眯的说话了,说:“他说得对,你们若是打他、骂他、责备他,但凡让他受一丁点儿的委屈,那都叫做造/反。” 监军从地上爬起来,冷笑一声,说:“算你们之中,还有识相的人!” 武曌又是一笑,挑/起唇角,饧着眼睛打谅监军,说:“但我多得是不造/反的法子,你们想不想试试?” 众人一听,就知道武曌定然有法子了,当即全都扑上去,一把抓/住那监军,监军还想跑,根本跑不掉了,被人按在地上,顿时大门牙都磕掉了。 将士们把监军绑回来,押在北静郡王和武曌面前,北静郡王脸色黑的厉害,却克制着自己的怒火,淡淡的说:“夫人爱见怎么顽,就怎么顽。” 武曌一笑,说:“前些儿,不是从茜香国哪里缴获了一些火枪么?快拿来我试试,就让这个监军做靶子,我若是失手打死了他,你们可别怪我。” 将士们一听哈哈大笑,立刻有人去捧来□□,有人则是把监军绑在柱子上,让他当活靶子。 监军吓得险些尿裤子,眼看着将士们拿来□□,奉给武曌,武曌双手托着火枪,在手里把顽,一会子掂掂,一会子摸/摸,一会子又瞄准儿的。 武曌眯着眼睛瞄准儿,将准头放在监军下/身,瞄准了好一阵子,吓得监军缩起双/腿来,武曌这才突然说:“啊呀糟糕,我忘了你那儿没有,还是瞄准儿其他地方罢。” 众将士一听,顿时都是哈哈大笑,监军气的脸色都青了,他虽然已经入宫做了太监,但是自从戴权死后,他就是皇上跟前的红人,俨然又是一个戴权,这样一来,谁敢看不起他,恨不得喊一声九千岁,从没有人敢用这种事情奚落自己。 如今被这么多人当众奚落,咬牙切齿的,但是不敢说话,生怕她一枪爆了自己的脑袋。 武曌笑着说:“别动啊,你要是动了,我可不管打到哪里,或许一下子打不死,但是肠子跑了出来,还得塞回去,又难看,还要受罪,那就麻烦了。” 监军吓得已经不行了,大冬天的浑身是汗,哗哗地往下/流,但是他心里又觉,王妃不过是一个女人,肯定不敢开/枪的。 监军便壮起胆子,声音还有些打飐儿,却说:“别虚张声势了,我知道你们不敢杀我,还不……还不放了我,赶紧准备些银钱孝敬老/子,这样也好,让我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不过是个娘们儿,我在宫里混的时候,你还不知道……” “嘭!!!!” “啊啊啊啊啊!!!” 监军哆哆嗦嗦的说话,哪成想,这个时候他口/中的“娘们儿”眼睛一眯,真的开了一枪,而且这一枪,正好打在监军的大/腿上。 监军顿时惨叫了一声,感觉腿上一凉,先是麻木,然后彻骨的剧痛,疼的若不是被绑着,根本站不住。 旁边的将士们也吓了一跳,惊讶的看着武曌,全都蒙了,没想到武曌真的敢开/枪。 武曌开了枪,还一脸惊讶的说:“啊呀!走火儿了,妾好害怕呀!” 她说着,把□□一扔,然后就钻在北静郡王怀里去了。 北静郡王已经不是第一次见武曌“撒娇”了,之前也见过,当然是在武曌戏/弄知府的时候,这次又是,扎在北静郡王怀里,估计还在笑呢,笑的花枝乱颤的,旁人还以为王妃害怕瑟瑟发/抖呢。 武曌还说:“见血了见血了,妾晕血,好可怕。” 将士们面面相觑,心想着,切茜香国王子手指头的时候,王妃好像都没晕血,这会子竟然晕血了? 监军被打了一下,疼的哀嚎起来,已经不敢骂人了,只顾着大喊。 北静郡王则是十分配合的搂着武曌,轻声安慰说:“别怕,没打死,破了一个洞而已,不值什么。” 监军听着,险些气死过去,但是因为真的很疼,所以根本说不出话来,只能哀嚎不止。 武曌听着,这才慢慢退出北静郡王怀里,眨着大眼睛,说:“真的只是破了一个洞,好像没什么事儿,但是若是再破一个洞,会不会有事儿?” 将士们顿时都汗涔/涔的,心想着以后得罪谁,也绝对不能得罪了王妃,这太可怕了。 监军见武曌拿起火枪,又要瞄准,连忙大喊着:“不不不!我错了!我错了……我猪狗不如,求王妃娘娘饶命!饶命啊!我猪狗不如!我是畜/生!我诬/告郡王!” 武曌摆/弄着□□,说:“既然你已经认识到自己是畜/生,那我要是错手杀了畜/生,皇上定然不会怪/罪我的。” 监军一听,恨不得咬掉自己的舌/头,赶紧开口说:“不不不!王妃饶命啊!饶了小人罢!小人!小人这就写信回京/城,说王爷没有贪/财。” 武曌冷冷一笑,说:“皇上会信么?” 他这一句话,简直像是道破了天机一样。 是了,皇上会信么? 皇上当然不会信,就算没有的事儿,皇上也想无/中/生/有,如今有人递了材料过来,皇上自然趁机作文章了,监军再回禀什么皇上也不会相信的。 北静郡王听到这里,不由也笑了一声,倒像是自嘲的冷笑,他重生回来的时候曾经想过,是要报仇,还是安安稳稳的过活一辈子?毕竟但凡兵变,哪有不死人的?不管能否成功,需要搭上的人命必定不少。 到如今北静郡王才明白,安安稳稳?那决计是不可能的…… 将士们一听,说:“这……这怎么办啊!两千两黄金,我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还有那些摆件顽意儿,我听都没听过!” “是啊是啊!怎么办?” “咱们凑一凑,说不定够呢?” “就你那俩儿子,你知道两千两黄金是多少么?”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的高副将顿时愤怒起来,上前一步,抽/出腰间佩刀,说:“郡王,王妃,让我杀了这孙/子,然后以死谢罪,这事儿全都因我鲁莽而起,我愿一力承担!” 高副将说的激动,真的要用刀抹脖子,旁边的将士们吓得不行,连忙去抢,北静郡王一眯眼睛,手指一曲,就听到“铮!!!”一声,高副将手上的大刀立刻被一枚小石子一打,突然斜着歪了过去,没抹着高副将的脖子,反而“哆!”的一声扎在了监军的脚面上。 “啊啊啊啊——” 监军又是一阵大吼,简直飞来横祸,众人都给他吼得愣住了。 北静郡王则是淡淡的说:“这事并非因高将军而起。” 高副将听他这么说,心中又是惭愧,又是感激。 武曌则是叹口气,幽幽的说:“你们当我是死的么?这要死要活的,又是抹脖子,又是砍脚的,不信我?” 众人赶紧看向武曌,武曌则是笑眯眯的对腿上一个窟窿,脚上扎着大刀的监军笑着说:“如今我给你一个活路,你选是不选?” 监军疼得不行,大喊着:“选!!选!我选!饶命啊——!” 武曌点了点头,仍然慢吞吞,款款的说:“那就是了,两个月之内,限你填补足了这两千两黄金,还有你上报的各种顽意儿,你若做得到,大家伙儿饶了你,你若做不到,那就只好在身上,开七个八个大窟窿了?” “是是是!我做得到!做得到!” 监军立刻答应下来,磕巴都没有打一个。 武曌笑了笑,说:“这事儿,就有劳高将军了,看着他,别让他趁机捣鬼,咱们……等着收钱。” 高副将一听,当即点头说:“放心罢王妃!” 那监军为了自保,自然答应下来,其实他想要趁机溜走,但是没成想武曌来阴的,腿上的伤,脚上的伤都不给治疗,这样残疾着根本没办法逃走。 再有高副将看着,更是没办法走,监军只好写了一封信,让人递给京/城自己府里,派人来送金子,那封信高将军也是反复看了,然后拿给郡王和王妃看,这才让自己的人递出去的。 没有两个月,很快,监军府里头就来送金子了,还有各种玩顽意儿,大包小包的运送过来,堆满了府中的天井。 北静郡王扶着武曌出来一看,监军家里头果然油/水不少,这么多的好东西,就算是将士们批命一辈子,也换不来十分之一。 众人啧啧称奇的看着这些好东西,监军连忙说:“只多不少,真的只多不少,饶了小人罢,快让太医给小人医治,若是再不治,小人怕就成了瘸子了!” 武曌笑了笑,伸手拨了拨箱子里的金银财宝,随手拿起一直金钗子,摆/弄了摆/弄,还往自己鬓发上试了试,旁边北静郡王笑着说:“夫人花容月貌,这钗子配不上夫人,俗了些。” 武曌叹气说:“是了,想要找个配上的钗子,也是难。” 她说着,又是一笑,这才慢悠悠的看向监军,说:“奇怪了,谁说要给你医治了?你知道么?边关这个地方,很多士兵来了都会水土不服,死个把人,都是正常的。” 他这一说,监军顿时全身发/抖,说:“你……你是什么意思?!” 武曌幽幽一笑,抬了抬手,说:“监军身/子骨弱,本就娇气,毕竟是宫里娇生惯养的,如今到了边关,水土不服,虽然太医尽力医治,但是仍然没有效果,我们也只能……送监军最后一程了。” 监军听到这里,大吼着:“不!你们说话不算数!!” 武曌挥了挥手,似乎很不耐烦,说:“给监军赐饭罢。” 她说着,身边好几个将士走出来,手里捧着饭,逼近监军,逼着监军将饭塞下去。 监军大吼着,使劲挣扎,只是根本没有用,几个士兵钳住他,有人卡着他的嘴,往里使劲塞。 刚开始监军还能大骂着:“你们这些小人!乱臣贼子!不/得/好/死!你们这是造/反……阴险小人!不/得/好/死啊!!” 但是后来根本说不出来了,没吃两口,顿时浑身抽/搐打飐儿,一下就歪了过去,没气儿了。 武曌则是淡淡的说:“监军水土不服,恐怕身上有什么疫病,再传染给了将士们,还是体贴面面的火化了,才是要紧的。” 北静郡王挥了挥手,说:“按王妃说的做。” 代将军赶紧应声,说:“是!” 北静郡王这才扶着武曌,十分温柔的说:“夫人累了,我扶你回去歇一会儿。” 91.一条活路 两千两黄金补上了, 还有各种顽意儿,监军的尸首很快又被火化, 众人总算是出了一口恶气, 感觉十分过瘾。 那面儿处理了将军, 北静郡王又开始令人训练军/队, 安排巡逻,还有重建边城的事情, 武曌集/合了一些无家可归的难/民耕种。 如今已经要到开春儿的时节了, 正好是耕种的时候。如今正逢战乱, 好些人无家可归,好些田地都被荒废, 若是没有耕种,将士们的口粮还需要靠朝/廷调度补给, 非常的被动。 武曌令人把难/民集/合起来, 给他们饭吃, 让他们耕种,很快效果就出来了,百/姓对王妃是赞不绝口, 一个个都觉得武曌是活菩萨下凡。 两边谈判的事情,紧锣密鼓的准备着,但是因为北静郡王怕茜香国使诈, 所以并没有一口同意下来, 只是让茜香国给出方案。 边关战事平静下来, 开春儿之后, 天气也渐渐暖和起来,因着边关恢复的不错,只需几个月,已经慢慢回归平静,看起来十分平和。 百/姓爱戴,将士拥护,北静郡王的呼声非常高,很快朝/廷似乎听到了动静,又准备派人来宣旨。 众人根本没当一回事儿,因着上次宣旨非常不愉快,这次就没有任何期待,反正也不会给什么太大的奖赏。 结果就在众人很懈怠的时候,圣旨到了,一下子吓坏了好些人,并非是奖赏有多大,而是宣旨的人,竟然是皇上本人! 皇上御驾到了边关,亲临督战,亲自过来宣旨。 北静郡王、武曌还有各路将士们全都跪在城门口,迎接皇上御驾,从没天亮开始,就一直等着,等到接近中午了,御驾这才慢悠悠的来了,看起来浩浩荡荡,怪不得速度很慢,因为这么多伞,这么大的气派,根本走不快。 皇上的御辇在城门口停下来,众人赶紧跪下来山呼万/岁,皇上这才从御辇中探身出来,说:“各位都是真的心腹忠臣,不必如此多礼了,快起罢,咱们入府说话。” 众人这才迎着皇上的御驾进入了城门,然后/进入府们。 其实武曌清楚,皇上这次来是干什么的,一来是谈判,毕竟他们抓到了茜香国的王子,需要和茜香国谈判,俘虏的级别很高,这次茜香国谈判的人,很可能是他们的女国王。 还有第二个原因,第二个原因那就更重要了,则是因为北静郡王最近呼声太高了,北静郡王仿佛是一个神话,尤其有前面的南安郡王一对比,北静郡王就被衬托成了天人,仿佛是神仙一般,他一来就打了胜仗,甚至俘虏了敌方的王子。 除了打仗之外,北静郡王/还组/织大家重建,不只是好大喜功,而且体贴百/姓,将自己的吃穿用度拿出来,补贴百/姓,也不只是花把势,真的全都做到实处,边城的恢复速度非常惊人。 这一切的一切,令远在京/城的皇上,感觉到了深深的担忧,不是担忧敌人再次攻打而来,也不是担忧边城百/姓没有饭吃,没有水喝,更不是担忧谈判的真假诚意,而是担忧…… 北静郡王会功高震主,影响自己的威严。 其实皇上早就有心疏离北静郡王,因着北静郡王随和又没官架子,所以呼声很高,这次皇上本想借着让他打仗的事儿,把他调离京/城一段时日,结果没成想,反而促成了北静郡王的呼声,让他在百/姓之中,也有了很高的呼声。 因此皇上十分担忧,找到一个茬儿,就立刻整治北静郡王,但是上次监军检/举北静郡王贪/赃的事情,竟然没有成功,哪成想北静郡王没有伸/冤,反而把金子补了上来,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