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女皇穿成林妹妹的那些事 > 第 14 章节

第 14 章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还要和北静郡王下棋,郡王则是笑着说:“下棋耗神,还是歇息一会子,吃些热茶再说。”    林如海立刻说:“对对对,快些捧茶过来,请郡王饮茶。”    丫头们捧上热茶,武曌在一边伏侍,将热茶捧过来,放在林如海和北静郡王手边儿。    北静郡王对武曌笑了笑,说:“多谢姑娘。”    武曌十分规矩,低着头,她可知道北静郡王是什么人物儿,是个脸上笑,心里却是刀子,面上温柔,背地里冷若冰霜的主儿,论武曌如今的地位,万万招惹不得,因此低眉顺眼的,装的很是规矩,说:“郡王折煞小女子了。”    那边林如海还和北静郡王聊着天,武曌在一边心想着,不知情的,还以为郡王才是亲儿子呢。    那边聊着天,老总管突然匆匆跑进来,手里捏着一封信,进来赶紧给北静郡王行礼,又对林如海说:“老/爷,京/城里荣府来的信。”    林如海一见,这才心里头“咯噔”一声,下意识看了一眼武曌,连忙让老总管拿信过来。    武曌都不用看信,也知是什么内容了,怕是贾母老祖/宗要自己回去了,毕竟已经快要腊月,马上就要过年了。    林如海脸色顿时沉了下来,目光凝重的去看信,武曌看着林如海的表情,心中想着,怕是林如海终于记起来林妹妹是她女儿了,不然还和郡王亲厚呢。    荣府的信果然是这么回事儿,贾母想念林黛玉了,听说林如海没事儿,想让林妹妹回去过年。    林如海见了女儿,女儿如今越发的孝顺,也越发的有本事儿了,回来的这三个月,知道自己年纪大了,老总管也上了年纪,竟然将林府里头,大大小小的财政事务,管理的条条框框,有条不紊的。    当时林如海将女儿送到她姥姥家,就是为的不让女儿受委屈,家里头这些事儿没人管,不成样子,所以才送女儿离开,如今女儿能管,管的还有条不紊,林如海便不想让女儿离开自己身边了。    再者也是,之前林如海听武曌透露过一次,她姥姥家似乎待她那么回事儿,有许多烦心事儿,因着这些,林如海更不想让女儿离开了。    武曌明白林如海的心思,只是如今贾母来信了,林妹妹又在她府上住了那么几年,若是不回去亲自辞一回,也是说不通的事儿。    显得太小家子气,反倒给林如海招来诟病。    那边北静郡王似乎也知道怎么回事儿,便笑了笑,突然拱手说:“实不相瞒,小王这些日子死皮赖脸住在林先生府上,其实还有另外一件皇命在身。”    林如海一听,连忙站起来,就要跪下听皇命,北静郡王搀扶住林如海,笑着说:“林先生不必跪,其实是圣上让小王过来,督查督查林先生这个巡盐御史。”    林如海顿时吓得手心都要出汗了,原来郡王一方面是来查内相戴权的事儿,另外一方面竟然是来纠察自己的?    敢情刚才他还在和王爷下棋呢!还赢了棋,早知如此,方才就让王爷悔棋了……    林如海如今后悔不迭,不过那边武曌早就知道这事儿了,其实不难猜,毕竟郡王头一个月就办了差事儿,竟然在林府逗留了三个月,难道真的为了林府里的光景不错?也太顽笑了!    北静郡王笑着说:“林先生不必挂心,林先生是个光/明磊落的,在朝堂中,再难找出林先生这样的人物儿,小王这三个月,该查的早就查过了。”    他说着,看了一眼武曌,又笑着说:“圣上有/意将林先生调回京/城,因着才让小王过来纠察一番,如今已经妥当,小王也要回京复命,若是不出意外,林先生就等着调回京/城罢。”    林如海一听,顿时大喜过望,自己要回京/城了?这样一来,就算女儿回了京/城,也有个指望了,到时候在京/城里置个宅子,岂不是大好?    武曌心里也有个成算,这样一来,自己先回贾府,谢辞了老祖/宗,然后和贾琏兑现那十万两,等着林如海来京/城的时候,武曌就把宅邸置办好,也不必林如海多费这份心思了。    武曌要启程回京,北静郡王也要启程回京,北静郡王便笑着说:“正好小王与林姑娘同路,一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15.回京    林如海听北静郡王这么说,当即非常高兴,为的什么?因为林如海心里也跟明/镜儿似的,之前女儿就说了,姥姥家待她一般,虽然她姥姥口/中疼爱的跟什么似的,但是家大族大的,又不同姓,难免受委屈。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女儿得罪了琏大/爷,若是让女儿同琏大/爷一路回京/城去,林如海是万万不同意的,恐怕女儿有个好歹。    如今北静郡王主动提出一道走,林如海高兴的不行,连忙就要跪下,北静郡王伸手扶住林如海,笑着说:“林老/爷太见外了,小王在您府上白吃白住三个月,林老/爷一点儿不曾刻薄刁/难,合该小王谢林老/爷的,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林如海又一连串的谢过北静郡王,之后就准备送北静郡王和武曌离开扬州了。    北静郡王很快就离开,准备启程的事情,如今已经将近腊月,也该快马加鞭的回去,毕竟北静郡王是皇族,将近年关,礼数非常多。    北静郡王前脚离开,林如海还在看北静郡王的背影,似乎怎么看怎么爱见。    武曌无奈的摇了摇头,走过去,说:“父亲。”    林如海还拉着武曌,叹息的说:“你说,这世上怎么可能有王爷,这般谦和有礼,毫无官架子,真真儿神仙一般的人物儿罢?”    武曌一笑,说:“父亲,您都说了,怎么可能有王爷这般谦和有礼,又毫无官架子呢?”    林如海看了一眼武曌,武曌十分通透的说:“怕这就是官架子,只是郡王的官架子,比一般人都耐看罢了。”    林如海略有所悟的想了想,叹息说:“能做到这样的,也是难得。”    武曌说:“父亲,女儿过些天就要返京去了,您还在说什么郡王?”    林如海这才一拍手,说:“对对对,女儿,回去千万别受委屈。”    武曌看着林如海那如梦大醒的样子,也不知是笑好,还是怪好,顿时十分无奈。    两天之后,林如海就要送武曌和北静郡王启程了,起初贾琏听说他们要回京的时候,还高兴了一下,毕竟林妹妹一个女儿家,离开了林府,没人给她撑腰,看看半路上怎么死的。    贾琏也想要破釜沉舟一把,不然若是自己和多姑娘乱搞的事情被王熙凤和贾母知道,那还了得,再加上那边谋害林如海的事情也曝光了,真真是祸不单行。    只是没想到,万万没想到,北静郡王竟然好雅兴的要和他们同路,这样一来,贾琏根本没机会下手。    两日后,武曌已经准备妥当,因为已经是十一月底,天气寒冷的厉害,如今回京,可能比这边儿还要寒冷,武曌是羸弱的身/子骨,根本受不得寒,紫鹃给她披着厚厚的披风,拢的严严实实,两个丫头扶着武曌,这才从林府中/出来,准备上轿,走一段之后登船。    因着有北静郡王同行,所以林如海一直送行到登船,武曌从轿子里下来,就看到北静郡王一身银白/带毛披风,正在马下和林如海说话呢。    林如海虽然不方便托付郡王,但是他素来知道女儿身/子骨儿弱,因此也没有旁的办法,只好劳累郡王一回,多照顾着。    北静郡王十分谦和的答应了,看了一眼武曌,知道这父女俩临别之时肯定有很多体己话儿想说,便转头进了船舱。    那边北静郡王离开,武曌就走过来,林如海十分心疼,不想让女儿离开,但也没什么办法,便说:“你去姥姥家,好生住着,若有什么委屈,你教人捎信给我,知道么?”    武曌点头说:“父亲,万勿挂心,女儿好得很,不需要父亲操心,别累坏了身/子。”    林如海见女儿如此懂事,更是心里又酸又欣慰的,叹气说:“虽是郡王说,指日就能调回京/城,只是……只是这时日,还不知道是哪天,况且圣上下令,这一来一回,还要收拾交接,然后赴任……唉,恐怕一年光景就去了。”    武曌笑了笑,说:“父亲安心,不过是一年光景,这五六年不都过去了?”    武曌心里也算过,虽是郡王说林如海调任京/城八/九不离十,只是不知什么光景,下旨、交接、赴任,这一系列事儿下来,恐怕要是一年半载的,因此武曌心里也不急,回去之后没有必要立刻辞了贾府,等皇上下旨之后,再辞了贾府,这其中/日子的空档,就慢慢的置办田产才是正经事儿。    林如海听她这么说,又叹气说:“让你受委屈了。”    武曌摇头说:“父亲,天气寒,快回去罢,女儿也登船了。”    林如海十分不舍,见武曌回头往船上去,他还伸着脖子仔细的看,直到听到“豁朗”一声,船帘子放下来,遮挡住了武曌的身影,这才摇头叹息的收回目光来。    武曌坐在船舱中,北静郡王就在旁边,那边贾琏进来,看了一眼,也不敢造次,就转头躲得远远的。    因为北静郡王一路随行,所以贾琏根本找不到契机,是在船上还闹肚子,觉得特别不得劲儿,脸色很是难看,而旁人和他吃的都是一样的东西,根本没有什么事儿。    贾琏不疑有他,根本不知武曌已经收/买了多姑娘儿,多姑娘的丈夫是个厨子,她除了针黹活计,下厨的手艺也是极好的,因此尝尝帮衬着做些吃食。    武曌知道贾琏那些心思,因此不想让他在船上安生,就让多姑娘给他加些小料儿,果然是顶用的,而且十分好用。    这日已经是腊月初二的夜里,因着贾琏一路上折腾,他们回来的时候晚了时辰,正好是夜里头,差不多三更才到了渡口,弃船登岸,然后匆匆坐轿坐马往贾府赶。    北静郡王和他们上岸之后就不同路了,不过因着天色很黑,所以北静郡王不放心武曌这样的姑娘家,便说:“天色阴郁,小王送一送姑娘。”    武曌知道贾琏心中有歪歪道子,就没有推辞,笑着说:“实在劳烦郡王了。”    北静郡王笑了笑,谦和的说:“没什么,举手之劳罢了。”    那边贾琏越看越觉得武曌和北静郡王有点什么,心里记恨,但是万不敢发作,只能作罢。    武曌上了轿子,北静郡王骑马护在旁边,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往贾府而去。    贾府安排了人过来接武曌,只是走了好久,都没有看到人,北静郡王一直送到了贾府门口,这才看到荣府和宁府两边大门洞/开,不知出了什么事情,乱糟糟的一片,灯笼连成了一片,银光点点的,好是壮观。    武曌也有些奇怪,打起帘子走出来。    因着外面混乱,好些人走来走去的,打眼一看,好家伙,“贾珩、贾珖、贾琛、贾琼、贾璘、贾蔷、贾菖、贾菱、贾芸、贾芹、贾蓁、贾萍、贾藻、贾蘅、贾芬、贾芳、贾兰、贾菌、贾芝”……只要是姓贾的恐怕都来了,不知道的还以为聚众闹/事呢,尤其还是大半夜。    武曌正纳闷,就见有被丫鬟婆子簇拥着,众星捧月一样,匆匆从荣府大门出来,不是别人,正是许久未见的贾宝玉!    贾宝玉匆忙整理着衣裳,头上的冠都是歪的,不止如此,他脸色蜡白如纸,嘴角上竟然还挂着血迹。    贾宝玉冲出来,险些被门槛绊倒,旁边心肝肉跳的叫着,赶紧扶起贾宝玉,贾宝玉十分狼狈,“登登登”跑下荣府大门台阶,不知去什么地方,正跑着,竟然撞见了武曌。    贾宝玉三个月不曾见过林妹妹了,这一看,顿时一眼都看痴了,林妹妹肩上披着带毛的披风,一圈儿的白毛,衬托着粉雕玉琢一般的脸颊,因着天气冷,双颊冻得微微殷/红,朱/唇不点自红,娇润犹如胭脂,大老远竟能闻到一股女儿的体/香,让贾宝玉顿时魂牵梦绕,酥了半边儿。    贾宝玉一见林妹妹,立刻冲过来,连旁边的北静郡王都没看见,就要去抓武曌的手。    武曌知他揩油的臭毛病,但凡见着个年轻的女子,就要冲过去拉手,抚/摸脖颈,有的还要吃女子嘴上的胭脂。    武曌倒是奇了怪的,贾宝玉一向说女儿是水做的,一并迁就着女儿,只是见到了老女儿就不这么着了,看他天天儿的和屋里的婆子掐的,简直天昏地暗。    武曌见他冲过来,就不着痕迹的退了一步,没有让贾宝玉揩油,贾宝玉没抓着武曌,这才一唬,竟看到了北静郡王,吓得脸都白了,连忙请安。    北静郡王笑了笑,说:“不必多礼了。”    贾宝玉站起来,这一看,看这北静郡王竟然又看呆了,不为别的,只是他见过两次北静郡王,而北静郡王竟一次比一次出尘,第一次是寿宴上,北静郡王一脸恬淡雅致,如今是在路上,北静郡王风尘仆仆的,但是竟没有半分狼狈之相。    贾宝玉这么一对比,顿时觉得自己羞于见人,真真儿给比了下去,犹如泥沼一般。    武曌见他那呆样儿,也不知府上怎么养的,竟然给捧成了半个残废,怕他冲撞了郡王,便岔开话题说:“今儿这么热闹,怎么回事儿?”    贾宝玉如/梦/初/醒,顿时那痴痴的表情就破裂了,竟然“哇”一声就哭了出来,旁边跟着的小厮茗烟连忙说:“姑娘,快别提了,东面儿的蓉大/奶奶,刚刚没了,爷们儿这是要去看看呢!”    武曌一听,顿时想起自己在虚境中看到的,原来是东面儿贾蓉的媳妇,也就是那秦可卿没了,她去了一趟扬州,险些把这事儿忘了。    武曌走的时候,秦可卿就已经病危了,能撑到这时候,不为别的,正是因为东府的大老/爷,也就是秦可卿的公公贾珍爱见她,给秦可卿吃了无数的珍贵药材,一直吊着性命,只是怎么着,还是被阎/王给收了去。    方才贾宝玉听到有人说秦可卿没了,又因着他在梦中曾和风/流多/情的秦可卿意/淫了一番,所以十分悲痛,竟然顿时吐血了,吵着闹着非要来看。    武曌心中跟明/镜儿一样,什么都清楚,这大门大户的,有很多不可告人的秘密,本是她这样的外人不知道的,但是谁让武曌并不是林黛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