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不苏怎么撩妹子(娱乐圈) > ☆、Chapter.34

☆、Chapter.34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韦书漫亡羊补牢,赶紧问:“你听懂没?”    转头撞进一双含笑的眼中,笑意那么明显,藏都藏不住,更何况那双眼的主人根本不想藏,就这么明晃晃地亮出来,也不怕被别人看去笑话。    是真的真的,很喜欢啊。    韦书漫在对方专注的目光下,感觉脸颊又开始烧起来。她赶紧喝了一大口水,茶水入口满是香醇。    “你、你看我干嘛,你看书啊。”    叶迟宣这才笑着收了目光,“韦老师讲得很好,学生都听懂了。”    “那,那就讲下一个时间点。”    韦书漫结结巴巴,耳尖红了一点,还好还在可控制范围内。翻了一页后又开始讲,起初还在目光注视下有点磕绊,后来渐入佳境,又开始流利地侃侃而谈。    好在这次没有太沉迷课本而忘记周遭环境,韦书漫每讲一阵子,就停下来喝口水,问叶迟宣有没有听懂。    回答自然都是“懂了,韦老师讲得很好。”    一杯茶逐渐见底,韦书漫也讲得差不多,准备停下来做个总结便结课。她喝完杯中最后一口茶,侧头问:“听懂没?”    叶迟宣的视线本来一直在书本与韦书漫的脸上徘徊,低下头看书本时严肃认真,偶尔抬头看韦书漫,则是瞬间切换到带笑模式。    现在她本在看书本,眼角余光瞥见韦书漫侧了头,跟着就听见对方问她“听懂没”。    她便也故意侧头答:“韦老师……”    头侧了过去,回答答了一半戛然而止。    唇角有余温擦过,带着茶叶的香醇,伴随着温热的呼吸。    韦书漫:“!”    叶迟宣维持着侧头后的姿势,两人脸颊就快要贴上脸颊,唇瓣刚刚擦过,现在再倒回一点便能挨到。这个距离,即使呼吸被刻意地放轻放缓,也能感受得到。    叶迟宣的呼吸喷在韦书漫耳边,明明从科学角度来看,这只是一小股气流,是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但是韦书漫的耳朵和脸颊却立刻就发红发烫,控制都不能控制,着火了一般。    “……韦老师讲得深入浅出,学生自然听懂了。”叶迟宣接着上句说道,表情如常没什么变化,就好像是亲了一只小动物一般自然。    倒是显得韦书漫有点太大惊小怪了似的。    韦书漫暗暗吸气呼气,默默告诉自己要忍耐要控制,但叶迟宣还近在眼前,对方的那句“深入浅出”也还在耳边回荡。    酒店内的亲吻、共用一瓶浴盐、拽出的衬衫、耳边的低语……    ……1842年中英《江宁条约》签订……兹因大清皇帝,大英君主,欲以近来之不和之端解释,止肇衅,为此议定设立永久和约……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酌定银数共二千一百万员应如何分期交清开列于左…… 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注1】    呼。    世界清净了。    韦书漫点头,脸色正常,“那好,那我们今天就先到这里?新卷等下节课再开。”    叶迟宣问:“我要喊老师辛苦吗?”    韦书漫笑,“你真当自己是小学生?”    “在韦老师面前,知识永远不够用。”    “学无止境,我知道的还太少太少。”涉及学术,韦书漫便瞬间恢复正经。    中午在叶迟宣家吃,听见对方要亲自下厨,韦书漫还不信任地挑一下眉:“你确定?”    叶迟宣挽起袖子,“忘了我在明信片上说的话了?我厨艺很好的。”    “没关系,我不难养活,只要能吃就行。”    叶迟宣见韦书漫脸上满是不信任,也不反驳,径自从冰箱里取菜。    “真的,我很好养活的,我不挑。”韦书漫跟在她后边喋喋不休。    叶迟宣无奈,半转身过来,看见对方一张脸上满是不怀好意。她猝不及防地轻拍对方的头,听见对方“哎呦”一声,才指指冰箱:“据说很好养活的韦书漫同学,那请问我们今天中午有什么吃什么可以吗?”    韦书漫探头看,冰箱里有一半空着,另一半里,饮品、蔬菜、水果混在一起。    叶迟宣有点尴尬地笑笑:“前天才回国,一直忙得没时间填冰箱。”    “我说了,我很好养活。”这会儿才正经点,韦书漫帮着叶迟宣把冰箱里的食材取出来,“有油麦菜和花椰菜,我们清炒一下再焖点米饭?”    叶迟宣看一眼食材,“可乐鸡翅和红烧鸡翅,要哪一个?”    “都可以,其实我觉得两个菜就够了。”    叶迟宣取了食材,把冰箱门关上,转身过身。韦书漫下意识地接过叶迟宣手中的东西,下一秒感觉自己脸被捏一下。    “只吃俩素菜,你是兔子吗?”始作俑者若无其事收回手。    “素菜怎么了?素菜好啊,有营养!还有,兔子急了也咬人的好吗!”韦书漫想还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来着,但无奈手中抱了食材,离流理台也还尚有几步路。    走在前边要去舀米的叶迟宣停下来,转身忽然把韦书漫抱个满怀。    “哎哎哎光天化日之下你干嘛呢,手往哪放呢?”韦书漫老脸一红,忽地想起什么:“我手中还拿东西呢,你衣服要弄脏了!”    叶迟宣放手,没退步,就立在原地直盯着韦书漫看,双手比划个范围:“你太瘦了,该吃点肉养养。”    原来是徒手量她腰围。韦书漫红着脸,一句老流氓差点出来,又硬生生改口:“瘦了不好?你是想娶个一百八十斤的胖子回家做媳妇吗?”    “我倒是想把你养得白白胖胖,最好两百八十斤。”叶迟宣突然带了明显的笑意,也不知道是在笑什么。    韦书漫翻个白眼,干巴巴说:“那你还不如娶只老母猪回家,不想养时还能宰了吃。”    叶迟宣脸上的笑意更大,眼角带了细细的笑纹出来:“反正都是你,怎样都好。”    韦书漫后知后觉:又被套路了!    她当然不认输,立马改口继续:“我之前说错了,应该是你嫁才对。”    “嫁过来,能吃吗?”    “……”怎么老抓着“吃”这个字眼不放?韦书漫暗暗咬牙,现在才明白过来。老司机!    “能不能吃,就要看你牙口好不好了。牙口要是不好,吃不动,硌牙。”    叶迟宣舀一碗米倒电饭煲里:“要吃多少?”    “半碗再多一点点。”    叶迟宣又往电饭煲里舀一些米,加点水,插上电。    这才回头又继续刚才的话:“我牙口还挺好的,能嚼能咬。”    “嚼菜叶是嚼,咬土豆也是咬。”    “那……”叶迟宣身子忽然往前躬一下,脸瞬间挨近韦书漫,她压低了声音说:“磨牙吮血,拨骨抽筋呢?”    一席话配上她的表情,阴森森的,好似住在千年古堡中阴沉的吸血鬼。韦书漫被吓得反射性往后退半步。    叶迟宣哈哈大笑。    韦书漫:“幼稚!”    叶迟宣过去洗菜,顺手揉一把韦书漫的头:“到底是谁幼稚,嗯?”    韦书漫像个跟屁虫似的跟过去,伸出食指戳叶迟宣腰间,力道不大,但也不小:“除了你叶大影后,还有谁会这么幼稚。”    腰间被戳,酥酥麻麻,叶迟宣往旁边闪一下,一只手**地伸过去握住她对方的食指:“那么我们成熟稳重的韦老师,能去把餐桌擦了,摆餐具吗?”    韦书漫笑嘻嘻,食指和中指并拢,帅气地行个飞礼:“得令!”食指上还留着叶迟宣手上蹭过去的水渍,从指尖一直蜿蜒到指节,飞礼甩出去时,水珠也跟着往前一甩。    幼稚鬼出了厨房,叶迟宣伸手摸摸腰间,呼出一口气,继续洗菜。    幼稚鬼没过多久又重新回厨房,故意做了个立正姿势,鞋跟踢着鞋跟啪地响一声:“报告长官,任务完成!”    叶迟宣切菜的手腾出一只,伸手去摸摸她的头,“嗯,很乖。”另一只手上还提着菜刀。    就好像是“老虎问二哈:你感不感动?二哈:不敢动不敢动”一样。    幼稚鬼不满:“还真把我当小孩养?”    “把你当宝宝养。”叶迟宣随口说。之后放下菜刀去开火,中间还嘱咐韦书漫:“把门关上,去外边坐着,烟大。”    “我不怕。”韦书漫倚墙而站,“叶影后亲自下厨,我要围观。”    “还要合影留念吗?”    韦书漫:“可以吗?”    叶迟宣走过去拉开玻璃隔门,“去外边站,油烟味大。”    韦书漫被请出去,隔着玻璃门看一门之隔的叶迟宣,那人开了火炒菜,菜在油锅中发出“呲拉”声。    韦书漫盯着叶迟宣白净的侧脸,突然屈指敲敲门,叶迟宣没听见,韦书漫早有预料,微微一笑,对着那人笑说:“我、爱、你。”    叶迟宣没转头,耳边充斥着抽油烟机的“嗡嗡”声。    吃饭时又记起早上的情景,韦书漫想起董赵二人两脸懵,一个没忍住差点把最终的米饭喷出来。    好不容易咽下去,后她忙道歉:“对不起对不起,咳咳……”    叶迟宣放下筷子把水递给她,又拍她的背帮她顺气:“吃饭都不好好吃。”    “突然想起一趣事。”韦书漫一口气喝光水,这次不敢再一边吃饭一边开小差:“今天早上你不是问我为什么那么高兴吗。”    叶迟宣替她夹一块子菜放碗中:“嗯,为什么?”    韦书漫把早上的事陈述一遍,“我还是第一次见他们两个同步露出这么懵的表情哈哈哈……”    叶迟宣听后一顿,关注点不在两脸懵上:“所以你今早没吃饭?”    韦书漫:“……呃,还是吃了的……吃了、吃了点馍片,刚好宿舍有包拆开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直接道歉:“好啦我错了,今早特殊情况,我不是很饿……下次,下次一定吃。”    叶迟宣:“没有下次。”    “我从明早开始,一定天天吃!”    “身体是自己的,我也不可能天天揪着你。这么大一人儿了,自己注意。”    韦书漫悄声嘀咕:“我到底是娶了一媳妇还是找了一妈……”    “我并不介意跟你妈妈探讨你的早饭问题唔……”    韦书漫收回筷子,不管对方错愕的表情,淡定地又夹一筷子放自己嘴里:“闭嘴,吃饭,饿死了。”    作者有话要说: 【注1】:《南京条约》原文。    ——    之前32章关于《怨郎诗》的版本问题,老师大概回复了一下,我写在作话里。已经看过的也不必再回去翻,我在这里再贴一遍(反正也不是什么很重要的。),以下为复制内容:    “问过老师了,她说也许是流传、记录、出版商的问题,各版本(以她现在的能力来说)说不清对错,但意思基本一致,她建议我把我查到的版本发上来,由你们自行判断认知。    以下为我查到的版本,仅写出不一致的段落:    “两地相悬”    “只(知)说(道)是三四月”    “有谁知五六年”    “八行书无可传”    “九(曲)连环从中折断”    “千挂念”    ——    作者君从昨晚烧到现在,小绿字没精力写了,先暂停一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