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盛唐宠后 > 第84章

第84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六月初的天气, 虽是夏日,却也不会过于暑热。    一列整齐的车队里, 萧燕绥随手掀开了马车的帘子, 眼角瞥见路边绿柳成荫,她却只是伸手抓过旁边的一本薄书冲着自己扇了扇风,表情一言难尽的看着小案上还卷着半边的地图。    萧嵩和萧燕绥都是行动力十分强的人, 即便他们两个一个早已经是鬓发斑白的年长者,一个是尚未成年的豆蔻少女。    此时,致仕回家的萧嵩早已经收拾好行囊,在徐国公府一众人不敢置信的目光中,和自己唯一的孙女萧燕绥一起, 带着众多护卫仆从,离开了自古繁华的长安城。    至于萧燕绥, 她虽然没动自己院子里后来安置的那些零零散散的健身器材, 可是,书房里这些年收集的关于自然科学的相关书籍和自己阅读后分门别类的整理好的笔记,博物架上堆放着的各种实验产物,以及各种或是特意烧制、或是随便寻了什么东西替代的实验器材, 却俱是被她一个个的打好包之后给带上了。    当然了,除此之外, 萧燕绥还带上了自己一直养着的那三只小土狗!    倒是裴氏帮忙给女儿收拾行李的时候, 弄出来的那一大堆衣服首饰,萧燕绥根本就没怎么上心,反正这些东西, 自然有细心的婢女一一整理妥当然后装箱。    最初,骤然得知自己的宝贝女儿竟然要跟着萧嵩一起回兰陵老家,裴氏的心情简直是崩溃的。    女子十五岁的及笄礼,堪称是未嫁时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仪式,便是还有一年来的时间,裴氏便已经处处上心,想着到时候要邀请那些宾客、为女儿举办一个盛大的及笄礼……    结果,临了临了了,萧燕绥突然说,她要陪着祖父萧嵩一起回老家去!?    这会儿和萧嵩一起回去了,一路风尘仆仆的,她一个小姑娘自己,到时候还要不要再回来?若是不回来的话,这及笄礼还办不办了?    便是不提这个,好好的女儿一直养在自己身边,结果孩子这才十三四岁,距离说亲出嫁还早着呢,就这么突然的不在她身边了!?    奈何,裴氏虽然心中不愿,萧燕绥自己却是态度坚决,再有萧嵩这个封建大家长的默许,裴氏终究还是没拧得过自己的女儿。    两个年纪大的儿子都还养在身边呢,结果,最小的一个女儿反而自作主张就要出远门,这都什么事啊!    ·    也是出了长安城之后,萧燕绥在路上同祖父萧嵩闲聊的时候,萧嵩竟是直接就从自己案几下的盒子里取出来了一份简略的大唐疆域图。    地图这种东西,萧燕绥见了虽然并不陌生,可是,对于这个朝代的大部分人来说,却是绝对称得上珍贵而又隐秘。哪怕上面并没有标注驻防的节度使和军队等位置,就这么一份疆域地图,拿出去也足够用来做情报了。    萧嵩冲着自家孙女招了招手,指出图中长安的位置,然后又用手指轻轻的比划了一条线,乐呵呵的笑道:“我们从长安城出发,一路向东,这里便是咱们萧家老宅所在的兰陵郡了。”    “嗯嗯!”萧燕绥下意识的点点头应声,瞥了一眼萧嵩手指划过的方向,粗略的看了下,这一路上大概途经的地方,结果,看着看着,萧燕绥突然就整个人都被惊呆了。    ——唐朝这会儿的疆域图中,正北方面是突厥,正西部则是吐蕃,就在突厥和吐蕃之间夹着的一块,先是陇右节度使驻扎的鄯州、再往外去则是河西节度使驻扎的凉州,而后西出玉门关,则是近乎与突厥、吐蕃全境接壤的陇右道。    现在的唐朝版图和后世的中国虽然有不少差距,不过,大体的省市位置萧燕绥还是能一一对应起来的。唯一的问题在于,萧嵩一路从长安城出发,给她指示的兰陵老家的位置,并非是在山东临沂的兰陵县,而是直愣愣的到了江苏省的位置!?    萧燕绥一脸错愕的看着地图,萧嵩不疑有他,只当是自家孙女毕竟没出过远门,对这疆域图上的距离还没有一个明确的了解,便自顾自的笑着解释道:“你别看这舆图才这么点大,这条路走下去,可是颇要用些时日呢!”    “……”地图比例尺的道理萧燕绥当然懂,她就是还有点没回过味来。    她之前一直以为兰陵萧氏的老家是在山东的兰陵,结果这会儿突然就往后世江南水乡的包邮区去了……    “这处便是南兰陵郡,江东之地,秦时的云阳县,后来改名为丹阳县,咱们萧氏的宗祠便在山海镇上。”萧嵩还在继续笑着说道:“江南一带乃是水乡,和长安城的风景气候皆迥然不同。山海镇北,便是丹阳湖,一水连着江南运河,到了这处,咱们就可以乘船而行了。”    说着说着,萧嵩忍不住又道:“六娘自小从未乘过大船?”    “啊……”萧燕绥愣了一下,才答非所问的回答道:“我不晕船。”    萧嵩却不信她,笑道:“游湖时的小船,大多遇不到风浪,自然不会颠簸,到了长川大江等河运的大船上,日行千里,却又是另一番滋味了。”    “……”萧嵩说的是一回事,听到萧燕绥的耳朵里,本能的第一反应却是想到了船舶流体力学的一些相关内容。    半晌,萧燕绥小声说道:“那什么,想要降低水流对船舶稳性的影响话,最基本的方式就是降低船的重心,不过比较有效的方法,大概是增加船宽了。”    这下子,就是刚刚还说得津津有味的萧嵩听着萧燕绥念叨的这一串话开始满心茫然了。    被自家祖父一脸懵逼的瞅着,萧燕绥默默的把自己以前在课外扩展阅读上看过的的“提高船舶的最小倾覆力矩以提高船舶稳性”的内容暂时收住,转而说了一个比较直白的方法。    “把船体上方的建筑长度和高度都适当降低,船只的舱室矮小一些之后,也能减小风压,进而让船只稳定……”    萧嵩没办法的笑着摆了摆手,“不提这些,不提这些了,阿翁年纪大了,实在是想不明白,不过,等我们到了船上,你倒是可以同那常年生活在水上的艄公讨教讨教。那些匠人手艺人啊,一辈子吃在水上,住在水上,自有其独到之处。”    萧燕绥也笑了笑,点头说了声“好”,然后便适时的换了个话题,因为她之前考虑的都是在山东兰陵能干什么的事情,这会儿,老家的目的地突然变成了江南水乡,萧燕绥原本的打算几乎要全盘推翻,正好借这个机会多向萧嵩了解一下老家的具体情况。    “阿翁,山海镇上,是不是临山又临水?你刚刚说,镇上北面的丹阳湖连着江南运河,想来水运十分发达,那附近可有大的码头集市?”萧燕绥眼睛盯着地图,口中却在不停的问道。    长安城中,从来不乏外国的使臣、僧侣和商人,不过,就萧燕绥粗浅的了解,这些人主要是来自于西域的波斯、大食、回鹘,以及东边的日本、新罗等地。    话说唐朝这会儿,欧洲和美洲都是什么情况来着……?    萧燕绥越想越头疼,她连中国史都只记得些历史课上老师提到过的重大历史事件,放在浩瀚的时间长河中,这些改变世界的大事件,也只不过是少许零碎的片段罢了。    尤其是,她在中学历史课上学到的内容,还大多都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近代史,至于古代史,那基本是课外阅读的范畴,作为一个理科上,早就忘得差不多了,只能排个大概的前后朝代顺序,更别说是完全不作为中学考点的世界史了,这一部分,萧燕绥连最基础的了解都欠缺太多……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