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盛唐宠后 > 第81章

第81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萧燕绥和李倓说完话走回来的时候, 两位新人萧念茹和杜五郎已经站在了院中用青布幔搭建的“青庐”前面。    按照此时的古礼,两位新人成亲的当日, 不能住进屋子里面, 必须要现在屋外的“青庐”中过夜。    这里面具体的风俗讲究,或者说是习俗来源,萧燕绥也没太过关注过, 只是在心中暗自腹诽了一句,难怪唐朝这会儿的新人成亲多选在春夏之交。    没有其他保暖设施的话,冬天在外面住帐篷估计不被冻死也差不多了,再下场雪,那场面就更酸爽了。至于夏天, 则是要考虑雷电和暴雨的问题,若是个难得的好天气, 想想院子里夜间飞过的蚊子, 走着路过还能挨咬呢,估计第二天新郎新娘都得满脸包……    至于为什么按照习俗也不选在秋天成亲,这个萧燕绥就不明白了,反正她对风俗民俗这种东西好奇心不强, 自然也就懒得去追本溯源的寻找答案。    看到萧燕绥,萧恒的视线只是略微往她身边的李倓身上瞥了一眼, 便不动声色的收了回来, 只是笑着冲妹妹招了招手,“来这边。”    “嗯,”萧燕绥冲着自己的兄长点了点头, 回头和李倓示意了一下,然后径自走了过去。    此时,“青庐”的门帘已经被婢女掀开,两位新人已经走到了里面,等到夫妻对拜礼成之后,又各自剪下一缕发丝,放入早就准备好的锦囊之中,意为结发夫妻。    夫妻对拜之后,萧念茹的手中还有掩面的团扇,这里的流程和催妆差不多,还要等杜五郎再念“却扇诗”之后,新娘子才会放下手中的团扇露出真容。    萧燕绥正有些走神,萧恒突然轻轻的拍了拍她的肩膀,低声笑道:“六娘,你又想什么呢?”    萧燕绥眼神都没动一下,只是漫不经心的随口回答道:“你什么时候成亲。”    难得被哽了一下的萧恒:“……”    这话简直没法聊了。    婚礼之后,尚有招待诸位宾客的婚宴。    此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晚风拂过,新嫩的树叶发出沙沙轻响,院中挂着的红灯笼透出暖色的光,映红了一双新人带着喜意的脸,地面上,人影攒动,树影婆娑。    李倓刚刚便已经走过去,同李俶坐在了一起。至于赵君卓,作为男方的宾客,宴席上的位次自然也不和萧恒、萧燕绥这些女方的娘家人挨着……    等到晚上招待宾客的宴席开始之后,萧燕绥左右瞅瞅,萧恒没坐在她身边,在别处和人应酬去了,萧悟倒是稳稳当当的和萧燕绥待在一起,还时不时的压低声音悄悄的和不怎么爱出门的妹妹介绍一下在场其他人的名姓。    萧燕绥的目光也随着萧悟的介绍,一个一个飞快的打量了过去,还时不时的点点头。    萧悟喝了口茶,又瞅了自家神色间一片平静的妹妹一眼,一脸欲言又止的表情,他兀自纠结了一会儿,想要问她刚刚和李倓说了什么,不过,想着这里毕竟还是在婚宴上,说这些也不太合适,便琢磨着,还是等回家有空再说!    待到酒过三巡,萧燕绥也吃得差不多了,正拿着筷子低头随意的摆弄着筷子柄上的花纹,便听到,就在旁边不远处的一张桌上,其他几位不太熟悉的别家小娘子正坐在一起,如同刚刚的萧悟一样,一个挨一个的八卦起今天新郎的傧相、以及杜二郎、赵君卓等年轻的小郎君来。    “刚刚那个是杜二郎,他是京兆杜氏的嫡支。”一位穿着杏黄色襦裙的小娘子压着嗓子说道。    那一桌的小娘子中,有几个人萧燕绥虽然都不太熟,但是此前也曾见过,应该都是在长安城长大的,并且还一起参加过相同的宴席,另外两位,却是完全没印象了。    “坐在左边那个,带着冠的是谁?”一个萧燕绥完全不认识的小娘子好奇的开口问道。    不过,她这一开口,萧燕绥倒是听出来了,这似乎不是长安城这边的口音。    “听口音像是洛阳?”见萧燕绥好奇,萧悟在旁边小声嘀咕着猜测道。    萧燕绥轻轻的抿了抿嘴唇,也小声和萧悟说道:“我分不出来,我就知道肯定不是本地的口音。”    萧悟不觉莞尔,小声和妹妹说道:“我也是。”    他们兄妹两个在这边的桌上压着声音嘀嘀咕咕,那边的几位小娘子要互相说话,声音自然要比这边稍微高一些,正说着呢,便有一个开口回答道:“那是韦四郎,我看他一直都在走神!”    “你们都听说韦家的事情了吗?”有人以手掩唇,屏气凝神时,那声音听起来却依然清晰。    当即,桌上有人困惑的摇头,却也有人煞有介事的点了点头,同样学着故意压着嗓子的调子,小声说道:“我也听说了……”    萧燕绥本能的就觉得,他们是在说韦坚被贬的事情……    倒是萧悟,虽然在家里的时候,并不曾和祖父或者父亲说起过这件事,不过,他在书院之中,也有消息灵通的同窗好友,倒是也已经听说了这件事。    见萧燕绥神色间似乎微微一动,再想起自家妹妹和东宫出身的李倓也认识,便赶在那几个小娘子八卦之前,便轻声主动解释道:“是刑部尚书韦坚,被贬谪出京了……”    “……”萧燕绥眨了眨眼睛,看着自己的哥哥,乖巧的“嗯”了一声。    ——她不但知道韦坚被贬了,还知道他是被贬到什么地方去了,并且,就连韦家所出的太子妃,估计也要悬了……    不管是萧悟还是旁边那桌的几个小娘子,他们都不曾入仕的,得到的关于朝堂中的消息,也仅仅只是因为身份便利,但是,这些结果背后的暗流涌动,却是并不算清楚。    “城南韦杜,去天尺五……”一个小娘子咬着这几个字,话语间似乎也带上了几分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叹息。    “这位杜五郎虽然不是杜家的嫡系,不过,看起来杜家的嫡系和旁支之间,关系都还不错,我看那杜二郎一直都和傧相他们在一起,也都去杜五郎去徐国公府迎亲了。”有人笑道。    刚刚那个带着些洛阳口音的小娘子说道:“我听说,新娘子是兰陵萧氏的长房所出。”    另一人立刻笑道:“长房倒是不假,不过,兰陵萧氏有点特殊,他们家的嫡支并不以嫡长论,你翻翻世家谱,就会发现,兰陵萧氏承嗣的人里面,也时常是次子。”    “……”就坐在旁边,把这一切都听得特别真切的萧燕绥和萧悟不由得面面相觑,萧悟微微一哂,萧燕绥倒是挑了下眉。    兰陵萧氏,祖宅自然是在兰陵老家了。说起来,那个所谓的世家谱,她知道有这么个玩意,但是,却并没有仔细研究过。甚至于,就连萧家的族谱,萧燕绥其实都没看过,毕竟,正本也在兰陵老家的祠堂里供着呢……    说着说着,旁边桌上的那几位小娘子又八卦着换了话题,“杜二郎身边的那个人是谁?我前几日好像在探花宴上看见过他?”    “不知道,没在长安城见过……”    洛阳口音的小娘子终于来了兴致,开口道:“你们说的是赵君卓?我见过呀!”    萧燕绥闻声,下意识的转过头去看了一眼,就看到,有人继续好奇道:“咦?你见过的话,他也是洛阳城的吗?”    那位小娘子点了点头,“他是洛阳赵氏的人,未来赵家的家主非他莫属了。”    “家中没有旁的兄弟吗?这倒是不错……”有小娘子摇着手中的团扇掩唇轻道。    萧燕绥:“……”    这个是她的功劳。    萧悟坐在旁边,看到萧燕绥的面上似乎闪过了一丝异色,只当她是好奇,便也跟着小声八卦道:“说起来,赵家的事情,我也听人说起过。”    “你们怎么都知道?”萧燕绥这个问题绝对是问得真情实感。    萧悟回答得倒是理所当然,“他和三郎同榜,我肯定知道啊!”    稍稍把嗓音压得更低,近乎耳语一般,萧悟同萧燕绥说道:“尤其他来了长安城后,金榜题名且不说,单就他一直和杜二郎形影不离的,这段时间也没少参加各种宴集活动,认识的人多了,探他底细的人自然也就多了呗!”    萧燕绥点点头,“这倒也是。”    结果可好,萧悟这边还没八卦出个一二三四来,旁边那位同样来自洛阳城的小娘子已经绘声绘色的给长安城这边的小娘子们讲述了一个当初在洛阳近乎众所周知的赵家惨案。    就坐在旁边听得一清二楚的罪魁祸首萧燕绥:“……”她突然感觉有点心情微妙。    这都过去多少年的事情了,原来还一直都有人在当个可以故弄玄虚的话题在提呢呀……    萧燕绥甚至还联想到了,若是将来赵君卓入仕为官,便是吏部每次考评他的时候,恐怕都会有人对着赵君卓的考评,念叨两句赵家的旧事。    待到月过柳梢,招待众多宾客的晚宴也终于告一段落。    起身离开之前,萧燕绥往新郎那边瞥了一眼,杜五郎似乎被灌了不少酒,脸上一片通红,因为喝醉了,脸上的笑意更是掩都掩不住,整个人仿佛都透出了一股憨态。    萧燕绥看着杜五郎,突然就觉得,新郎成亲的当天,日子好像也不好过,被灌酒也就罢了,偏偏还得遵守习俗,放着好好的卧室床榻不睡,必须和新娘子在院子里住“青庐”打地铺,估计今天晚上也没力气洞房了……    萧家这边都是新娘的娘家人,自然是待到送走了其他今日过来参加婚礼的宾客之后,杜家才安排人亲自送了萧家人回徐国公府。    从花厅里出来,春夏之交,晚上的风中还裹挟着几分凉意,萧燕绥被吹得瞬间就整个人都精神了,一双眼眸如同星辰般闪闪发亮。    萧恒登时被自家妹妹这变脸一样的反应给逗乐了,对着萧燕绥笑着问道:“你刚刚不是还说有点犯困吗?等下是坐马车还是骑马?”    “人声鼎沸、酒香弥漫,确实犯困。”萧燕绥活动了一下胳膊,言辞昭昭道:“不过出来就清醒了,我也骑马,想早点回家。”    萧恒点头:“也好。”    裴氏看着他们兄妹凑在一起说说笑笑的,也不觉莞尔,只是轻声嘱咐了护卫仆从把小娘子小郎君都护好了。    然而,等到萧家一行人终于回到家中后,本来是想要一起去正堂和因为辈分高、所以并不曾去杜家那边的萧嵩、徐国公夫人贺氏回禀一声,然后再各自回房休息,结果,刚刚进了徐国公府的大门,便有府中的管事站在门前迎了上来,低声解释道:“适才陆府送信,陆家的老夫人贺氏病重,相公和娘子刚刚已经直接过去了。”    萧华和裴氏对视了一眼,旋即,裴氏便主动开口问,语带关切和担忧的柔声道:“竟是如此……我和郎君这会儿是不是也过去一趟——”    那个管事的忙解释道:“相公刚刚留了话,只说稍安勿躁,今日又是婚宴,无需再折腾了……”    萧华适时的接了一句道:“也罢,便依照阿耶的意思!三郎、五郎,还有六娘,今日时辰也晚了,你们都先各自回房歇息。”    “嗯,”萧燕绥最先点头应声。    她和徐国公夫人贺氏处不来,对于贺氏的亲姐姐陆府贺氏,自然同样没什么感觉,既然萧嵩留了话,家中不必再折腾,她自然也就依言行事,打过招呼后,直接就回了自己的院子。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