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姑娘请自重 > 第二四章

第二四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还没等赶到水榭, 周围火光乍起, 热浪逼人。    为了追求高雅,山庄里的建筑多是木头所制, 一点即燃, 一燃就能燃成一片,星火燎原。    附近已有人在奋力救火, 惊慌失措的宾客抱头鼠窜, 在混乱与狼藉之中,施百川拎着个被烟熏得人事不省的书生跳了出来,正好同闻芊二人碰上。    “哥!可算找着你了, 没事儿?”    杨晋摇头说不要紧,只问火是怎么起的。    施百川长话短说的讲了个大概。    简单而言, 就是晚宴兴致正浓时, 慕容家的人把事先准备好的烟花抱了出来,打算添点气氛,谁料想这烟花却是个劣质品, 引线点燃,没见着焰火上天,反而打着旋,横扫千军地朝四面八方喷火, 火星子溅在干草上,瞬间一发不可收拾。    此处虽有水,奈何火势蔓延得甚快,加上周遭还有其他未点燃的烟花, 一时半会儿竟也灭不下来。    趁着他俩说话的空隙,闻芊顶着浓烟在周围寻了一圈,又急匆匆折返:“看见棠婆了吗?”    施百川被她问得一愣,“……没有。”    “怎么?”杨晋抬手替她挡了挡热流,“她不在这里?”    “不在,我没找到。”    施百川忙道:“眼下人荒马乱的,指不定在甚么地方避火?”    不欲同他多说,闻芊转身就要走,杨晋一把拉住她:“去哪儿?”    “她一把年纪了,我不放心。”    他闻言迟疑了片刻,朝施百川道:“你先救火,我去去就回。”    “诶……”    闻芊目光放在杨晋身上,瞧了他好久才挪开,“走。”    两人沿水榭一路走一路问,总算见到几个乐坊的弟子,几经周折才得一人指点。    “火起之前就看见棠老太太去那边园子里了。”    闻芊听完就骂了一句:“你瞧见怎么不拦着她点儿!?”    劈头盖脸的挨了顿训,对方很委屈,低头嗫嚅道:“师姐对不起,老太太不要我跟,所以就……”    她没心思发火,扭头拽着杨晋便朝园中而去。    这亭台楼阁布局迷人眼,足足转悠了半柱香的时间,总算在草丛里寻得一身酒气呼呼大睡的棠老太,闻芊松了口气,然而唤了她好几声,左右开弓打了半天的脸颊也不见醒。    最后杨晋只得弯腰将老人家负在背上,“此地不宜久留,难保这火会烧到甚么时候,先离开再做打算。”    她手扶着棠婆,一面点头:“好。”    火势越来越大,怎料不过只耽搁了片刻时间,原路折返时,半道上的火墙已窜出一人来高了。    此路不通,连杨晋额头也冒出些许汗珠来,将棠婆往背上紧了紧,忙吩咐她:“不行,绕道走小路,赶快!”    他在小径上发足疾跑,身侧带着劲风,一开始闻芊还跟得上,但渐渐就感到后继无力,饶是如此,她倒也咬牙紧追,还有空分出精力来问他:“杨大人……你是怎么知道……慕容鸿文的手有问题?”    她喘着气,气息不稳。    杨晋原想劝她省点力气,转目看见闻芊正认真望着他,话到嘴边还是咽了回去,便一路跑一路回答:“最开始和他闲谈时,我就觉得不太对。他请我喝茶,自己的茶杯却从不曾碰,自始至终我都没见他伸过手,这是其一。其二,当时你我在他卧房外听……嗯,的时候,我发现他房中陈设也很是古怪,你还记不记得,桌上摆了一只金碧杯?”    闻芊答得很是干脆:“不记得。”    “……”    “那只杯子没有把柄,但右侧有条管子。”    她恍悟:“他喝茶是用吸的?”    “对。”杨晋一面跳过水上的石头桥,一面伸出手牵她,“光禄寺卿、殿试读卷官,慕容鸿文所任的官职,都不需要如何动笔。况且,这件事家父也曾经提过,所以我想,他的手必然有问题。”    闻芊若有所思的哦了声,“原来如此。”    “对于他这个病,我从前也曾在医书上看到过类似的记载。”山庄深处的草木更为丰茂,背后的浓烟仿佛淡了不少,杨晋刻意放缓脚步等她,“男子阳衰,不能人事,双手并关节软弱无力者,是为‘骨软之病’,而这种病大多是娘胎里带出来的,难以根治,且会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加重。”    “那老禽兽能活到这把岁数还真是奇迹了。”闻芊感慨完,“也难怪他近年不再动笔,原来不是不想画,是不能画?”    “不。”他突然摇头,“若真是如我所想,既然是娘胎里带出来的病,那他不能动笔,又岂会是只是从近年开始。”    她从这只言片语里听出些微妙来:“你此言何意?”    “我有一个猜测。”    杨晋顿了顿,“会不会当初,和棠老夫人书信往来的那个‘归鸿’先生,根本就不是慕容鸿文?”    不知是被他这个大胆想法给吓得不轻,还是跑了太久腿上无力,闻芊竟一个趔趄摇摇欲坠,幸而杨晋眼疾手快将她拽住。    遥遥听到又有烟花炸上天的动静,远处的大火势头分毫不减,但见这附近还算安全,闻芊扶着树干喘了口气,顾不得去细想他方才说的话。    “歇会儿——老太太怎么样?”    杨晋将棠婆放下,借月光与火光察看她脸色,伸手把脉:“还睡着。”    他虽喘得没她厉害,但一路背着个人奔跑,呼吸声却也稍显粗重。此刻暂无危险,两人遂一身疲惫地并肩而坐,仰头听着对方的气息。    难得宁静的四周隐约有虫鸣,杨晋刚刚将喘息调匀了点,耳畔忽闻得闻芊轻声开口:“海棠花?”    他循声望去。    挺拔苍劲的榕树根旁,艳艳的海棠火一样在夜色中绽放,并非一朵,两朵,而是成片成片,花涛如海,仿佛和远处那些跳跃的焰火冥冥中交相辉映,开出一场难以描绘的锦绣荣华。    海棠沿着青石板铺成的小道朝前延伸,路的尽头有一间简陋的屋舍,似有灯光闪烁。    闻芊和杨晋走进去的时候,微弱的烛火在纸糊的灯罩下明灭不定,将房中人的身影拉得左摇右晃。    室内的两张木桌拼在了一起,上面摆着一卷长长的白鹿宣纸,一支狼毫挥翰成风,笔走龙蛇。    老长随眉眼宁静,神情专注地落于纸上。    他笔下所描绘的,是幅觥筹交错,歌舞升平的中秋夜景。    皎皎月华下,罗绮如虹,灯火耀目,纷繁的人群在水面投出倒影,仿佛有新声巧笑隐于其中。    那些熟悉的场景似要跃然而出。    杨晋拉住闻芊在旁静静观看。    待他勾好最后一笔时,才淡声道:“老人家,您才是归鸿先生?”    闻芊先是一震,愣愣地看着杨晋,随后视线蓦地转向那老长随,眯着眼不可置信:“是你?”    说着便忍不住上前走了一步,“你为何要替慕容鸿文做这些?”    他笔尖一顿,抬起头朝虚里发呆了好一阵,方操着沙哑的口音,缓缓说:“归鸿先生……这倒是个挺久远的名字了。”    闻芊急忙追问:“你还记不记得,三十几年前,京城教坊司内,有个叫沈青汲的女子?”    他将毛笔放入一旁的盛水小盂中,墨汁如烟似雾地在水里化开,答非所问的开口:“二位贵客是从何而知的?”    杨晋定定注视他,平静道:“是位你我都熟悉的故人。”    老长随并未说话,只慢悠悠地将手中的毛笔搁下,用镇纸将飞起的一角压平。    “你……”    闻芊还要开口,却被杨晋轻轻握住手腕,他冲她摇了摇头。    桌下的矮凳被拖了出来,老长随提起炉上的茶壶,翻开两个杯子,将茶水一一满上。    “大人。”他语速依旧不紧不慢,“可否听老人家讲个故事。”    对此无人言声,像是没有异议,他也没多问,把茶杯推了过去。    “清贵人家的少爷和下人的孩子从小一起长大,他们年岁相差无几,两人在书画上都很有天赋。少爷爱画人物,下人的孩子爱画花木,每次的作品几乎都是由两个人共同完成的,一个铺背景,一个增点缀,配合得□□无缝。    “可是少爷得了天生的软骨病,长到十几岁时,手便无法再使重力了。    “下人的孩子为了报答收留之恩,于是便帮他画画,替他写字,久而久之,少爷因此成名。    “等到下人的孩子长大了,就成了少爷的长随,他不仅在书画上很有造诣,而且文采过人,以少爷的名义写了不少诗词曲赋,在秦楼楚馆广为流传。”    老长随掀开茶盖,瞧着杯中骤然涌出的雾气。    “少爷那时身体还康健,爱逛青楼,随从也便跟着他出入其中。有一年,随从在教坊司里撞见一位唱戏的女子,唱的,正好是他写的一段新词,于是一时兴起拈了支曲子,不料一来二去,两个人就熟识了。”    隐约听到闻芊的呼吸声骤然一滞,杨晋微微侧目,看见她眼中深深的神伤,不经意皱起眉,垂下眼收回视线。    “他们一直书信往来,彼此却从未见过面。    “官妓很爱唱他的词,几乎每次登台,随从都会前去捧场,只是官妓从不知词是他写的。    “她原本乃是世家小姐,因为族中犯了事受到牵连才沦落至此,没有刑部的保释,一生都出不了高阁。    “为了救官妓,随从悄悄放了把火,带着她连夜出城,他们约好了要一起私奔,然而随从终究放心不下还在主人家里的父亲,无论如何,也想要回去一趟,于是他告诉官妓……”    ——等我。    ——明日,我来送君桥接你。    这是棠婆守了大半辈子的话。    几乎同时,闻芊和杨晋都想起来了。    当年,他究竟是因为甚么背弃诺言,那天夜里,在他返回慕容家时,到底又发生了甚么?    作者有话要说: ……    呃啊啊啊啊,是啊是啊你们猜中了!!你们都猜中了!QAQ一点也不惊喜一点也不好玩了!!    【流下了蓝过的泪水】    本章。    杨·江户川·破案全靠脑补·晋教你如何快速推理。    【基哥:首先,你需要一个强大的脑洞】    【基哥:其次,你需要一个会随时替你杜撰的作者】    【基哥: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是的那个什么瞎瘠薄软骨病是我编的……大家就不要在意这些细节了呃哈哈哈    #夕阳恋的老年人是不是都那么爱讲故事#    【感谢】    嘻哈小海豚扔了1个地雷    下章看点:    好基友就是要一生一起走啊    下一章也全是剧情,大家慎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