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李爱国这几年的小日子,怎一个“好”字了得。 不提如今他的三个儿女,一个比一个出息,一个比一个有钱;就说他自己,那也是附近响当当的“富户”。 谁见到了都要夸上一句,这是个顶顶能干的人! 改革开放之前,因为镇上修高中,他自告奋勇的去当了个大工。可是后来他脑筋一转,干脆拉着李爱党一起,买了辆拖拉机干起了运输工。 从城里把砖头啥的给拉倒镇上,然后两个人装车、卸车啥的。别看这工作简单,可是挣的钱可是比单纯的建筑工要多多了,甚至翻了一个翻不只呢。 毕竟但是司机可是个顶顶好的职业,镇上甚至都是请不起的,砖头楼板啥的,都是用牛车运的。 费时费力不说,还把牛累的够呛,谁又不心疼自家的牛呢,所以这活儿还真是少有人愿意干。 可是有了他的加入之后,这可就不一样了。他和李爱党俩个开着拖拉机突突突的跑上一个来回,也就是一个多小时的功夫,也算是大大的提升了他们的施工效率。 所以说,后来学校的运输全都被他们俩个包了,也算是事出有因了。 谁让他们都买不起拖拉机呢。即使有,可那也是集体的,可不能为了自己的私活就开出来的。 修了一座五层高的楼房,不提算给李爱党的工钱,光他自己一个人挣得,就是一辆半的拖拉机。 所说说啊,算来算去的,还是他挣了。 这就是他第一笔大钱的来源,光明正大的很,即使别人知道他挣了不少的钱,可那也无可奈何不是,毕竟那几年的红卫兵其实已经算是没牙的老虎了,谁都管不到他头上。 接下来他所有大钱的来源,几乎都是用拖拉机挣到的。 改革开放前后的功夫,城里和乡下都兴起了一阵热潮--盖房子。 盖房子好啊,证明人家家里都有钱了不是。可那盖房子啥的,不得买砖头啊。然后买砖头啥的,不得用拖拉机给送过去啊。 所以他第二笔大钱的机会又来了,还是跟李爱党合伙,给别人家送砖头去。 这第二笔钱挣得可是比第一笔钱多多了,而且还是无限期的买卖。要不是家里的孩子都不准他出去干重活了,他现在都想再去干这活儿呢。 这可是一趟功夫一点钱的活儿,每天手里都能拿到毛票,多少人羡慕呢。 所以说啊,这家里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可不全都是孩子们的功劳,他老李也是出了大力气的。 就拿家里的装修来说,他可是早就打听好了,人家岛城就兴铝合金的门窗,所以他不也是跟着城里人学学,装修上了嘛。 刷的白白的墙,包着边的门框还得带着把手,当然天花板也不能少了。 如今他家里头的装修,他敢拍着胸脯打包票,绝对不比城里人的差。 当然了,这花的可都是他挣的钱,孩子的钱他可都是一分钱都没花,还好好的在那里攒着呢,将来也好给他们当礼金和嫁妆啥的。 虽然孩子不一定看得上那点钱,可也是孩子的心血不是,他这个当老的的不差钱,还用不着让孩子养活。 李爱国想着想着,忍不住就是豪情万丈。 农民咋了,他现在挣的钱可是比那些城里人多多了。他觉得,他还能再干上二十年呢! 于是李爱国一扭头,对着还在那儿一个劲儿看电视的李爱党道,“村里大棚蔬菜的事儿,你想好了没?” 没错,经过这几年走南闯北的经历,李爱国现在已经知道了还有大棚蔬菜这种东西。 这东西要是在村里落户了,他可真就是带着村民奔小康,成为先富裕起来的那批人了。 “行是行,但是村里人不多了。”李爱党瞧了瞧李爱国的脸色,小心翼翼的提醒道。 那一年,洪礼这小家伙儿突然跑回村里来,把村里的青壮年几乎拉走了一半。村里好不容易多出来的人口,又一朝回到解放前了。 这会儿村里剩下的人,加上那些七老八十干不动的,还真有那么些大猫小猫三两只的意思了。 李爱国眉头狠狠的一皱,嘴上却是笑骂道,“这小兔崽子!” 对于他这个二儿子洪礼,李爱国心里也是复杂的很。 要说骄傲,这肯定是有的。如今二儿子可是大公司的老板,管着好几百人的工钱呢,村里出去的那些青壮年,基本上都是在儿子手底下打工呢,都说儿子给他们开的工钱是城里最高的,没亏待他们,说出去他脸上也是有光的很。 毕竟村里如今这日子过得比别人好了一大截,少不得也是那些在外打工人的助力。 可要说狠狠的揍他一顿呢,李爱国心里也不是没想过。要不是当初老娘老婆拼命的拦着,当初他真想打断这小兔崽子的狗腿。 为啥呢,因为当初啊,这混蛋小兔崽子竟然上了一年大学之后,就不干了,说什么都要下海经商。 差点儿没把他给气死! 他供应出个大学生容易嘛。上完大学之后国家可是要分配工作的,以后就是城里人了,端着国家的铁饭碗吃饭呢。可经商能有啥,说赔本就一眨眼的功夫,那傻小子能玩得转那些老狐狸嘛。 十里八乡的考上帝都大学的就他们家两个孩子,可一个跑到香江去了,一个想要下海经商。 那一年,李爱国觉得,别人看他的眼神里透着一股子同情,好悬没把他给憋出病来。 要不是这臭小子终于混出个人样儿来,李爱国都想不认他了。 李爱国一句一个兔崽子,心里的酸泡泡咕噜咕噜的就冒出来了。 当初混小子把村里人都接走了,他还拦着来着,结果没拦住,他这个村长的威力还是比不过臭小子的大包大揽。 虽然事实证明他确实被打脸了,可他这心里也是不得劲儿的很。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儿子长大了,翅膀硬了,不愿意听他老子的话了。 虽然洪礼每个月都往家里寄钱,可他心里也是憋着一股子气呢,他也要创业,也要带着村里的人挣大钱。 所以当初闺女说让他别干那些重活儿了,他也就随了闺女的愿,顺势退了下来,想要好好琢磨琢磨这地里怎么才能挣出黄金。 不过,好像这事儿又被儿子插了一腿?略心塞! “人少咋了,人少就不过日子啦,”李爱国眼睛一瞪,不服气道,“咱们才五十多岁的年纪,还能再干上二十多年呢。这大棚蔬菜要是干好了,也不比那些进城打工的年轻人挣得少。难道你就不想让那些年轻人刮目相看?” 反正他心里还憋着一股气呢,非得把日子过好了不可。 “当然想了,做梦都想呢。”李爱党麻利的点头说道。 这当老子的,看着儿子混的比自己好,心里除了骄傲之外,未尝没有那么点淡淡的不服气。 他也琢磨来着,他就是没有生对时候。要是他也跟家里的小子一个年头出生的,保准混的比他还要好呢。 而且家里媳妇伺候他也不尽心了,有了挣大钱的儿子,他这个不挣钱的老子在家里的地位那是直线下降啊,他这心里的危机感也不小呢。 听老大哥这么一说,本来觉得就这么过下去也将就的李爱党想,老大哥可是比他还大呢,人家儿子闺女都这么有出息了,还想着创业挣钱啥的,那他说什么也不能落后啊。 得紧跟着老大哥的步伐,做先富裕起来的那批人啊。 这么一想,李爱党心里的那点雄心壮志又回来了,狠狠的一点头,激动道,“大哥你放心,我都听你的,你说种大棚蔬菜,那咱们就搞这个,说什么也得比小兔崽子给比下去。” 最起码得把他一家之主的威严给拾回来,得让媳妇知道,他才是这家里的户主。 李爱国狠狠的拍了拍李爱党的肩膀,鼓励道,“这才对嘛,咱们还年轻呢,也不能混吃等死不是。等咱们干出一番大事业,看那群兔崽子不得在咱们面前乖乖的。” 似是想到了二儿子乖乖给他赔礼道歉的美事儿,李爱国心里那叫一个扬眉吐气,意气风发,忍不住的哈哈大笑起来。 李爱党也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也跟着笑了起来。 于是赵红袖过来的时候,就见这老哥俩儿面对面儿的,笑的一个比一个欢畅,就跟那撒欢的野驴似的。 赵红袖心想,好你个李爱国啊,老娘跟你过了大半辈子,还给你生了三个有本事的儿女,对着老娘都没笑得这么欢畅过。对着个糟老头子笑得倒是美滋滋的,看回去老娘怎么收拾你! 心里这么想着,面儿上却是带着笑道,“他爹,闺女回来了,还带着女婿呢。” 李爱国的笑声戛然而止,瞪大了眼睛,麻溜的从炕上起来,“真的假的,闺女真回来了。” “是啊,还带着女婿呢。”赵红袖再次强调了一遍。 “那我可得赶紧回去,”李爱国反应过来,又赶紧麻溜的把鞋给穿上,对李爱党招呼道,“兄弟,那我就先回去了,咱们那事儿过两天再说。”等他先把闺女招待好了的。 李爱党挥了挥手,“大侄女回来了可是大事儿,大哥快回去,这事儿不急。” 还是大侄女的事儿要紧啊,别的都可以往后推推。 “那行,过两天来我们家喝酒啊。”李爱国寻思着,既然闺女带女婿回来了,那少不得就得摆上几桌了。 “就等你的信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