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信中内容
王晓悦看三奶奶把信拿在手上, 翻来覆去半天, 也没看出什么异样, 就知道三奶奶这是不识字, 恐怕她三奶奶还得找奶开口。 否则不就白跑一趟了吗? 三奶奶的确是在短暂的窘迫过后, 将目光转移到了陈老太的身上,尴尬又难为情地讪讪道:“大嫂, 我……我这不认字,你也是知道的, 你看你能不能帮我读一下这封信,就当好心帮帮我,我这腿可疼了, 真不想再去转一圈, 找一个会识字的人。” 陈老太听了,放下扫把, 双眼定定地看着三奶奶,“你要信,巧巧给你信。现在你还让我给你读信,是不是成心耍我玩?” “不是的, 大嫂, 我哪能故意整你, 再说这信上的字都是认识我,我不认识它们, 你总不能让我一直拿着它盯出一朵花来!” 三奶奶自个儿都很无奈, 早知道这样, 她应该趁天黑才来,正好就有一国他们这些读过书的帮自己看信。 王晓悦见奶和三奶奶僵持着,或者说三奶奶单方面好声好气地求着奶给她读信。 便觉得奶可能坚持不了多长时间,毕竟奶心肠不硬,很重感情。 若不是把王玲玲当成自己亲闺女看待,她绝不可能会像现在这般,表现的如此气愤和无情。 而且奶真厌弃一个人,绝对会把这个人当成空气,或者听到她的消息,都不会皱一下眉头,更别提直到现在还有这么强烈的感觉和矛盾。 想到这里,王晓悦赶紧拉着洋洋的小手,费力地拖着一个木头小凳,往三奶奶的方向走过来。 三奶奶和陈老太瞧见,立即心疼地跑过去,把王晓悦拖着的木头凳子,一把接了过来。 “你这孩子,咋成天都那么勤快,这没事儿,你也给自己找事儿,比你那些哥哥姐姐还要让我不省心。” 陈老太总觉得这孙女巧巧自从会说话,会走路以后,老是喜欢给自己找活干,也过于懂事了点。 让她是打心眼骄傲,也苦恼,小小年纪就这么有眼色,会孝顺老人,是好事,但她也不乐意,这么小就知道替大人分忧,干活,那太累了。 其实陈老太更宁愿她偷懒,带着洋洋随便玩,也好过在她和老头子跟前做这做那。 然而王晓悦觉得自己做这些都是应该和顺手的事情,并不会太累,再说,她和洋洋这么小,奶和爷他们从来没让他们干什么活。 就是让他们在院子里玩,那一天玩下来,王晓悦也闲得慌,她又不是真的小孩儿,能随手捧起一堆泥巴,捏泥人,过家家啥的。 还是需要干些活打发时间,然后等再过一岁,她就可以试着去看看哥哥姐姐的课本,认认字,读读书,做个有志向的学霸。 “你奶说的没错,你那么小就会给自己找事儿,多累得慌,还是和洋洋一边去玩。三奶奶知道你有这个心就够了,不需要巧巧你挪这凳子,晓得不?” 三奶奶听陈老太那话,就感觉她嘴上埋怨,实际上认真听了,全是夸赞巧巧懂事和聪颖的意思。 不过她认同得很,可惜自己没有大嫂那个好命,能有一个如珠如宝的小棉袄守在身边。 王晓悦闻言,又感觉自己有点不好意思,每次她主动做一点事,奶他们张嘴就边是心疼和夸奖。 换做她前世,只怕早就把尾巴翘到天上,以为自己能干的不得了。 “晓得了,三奶奶。” 王晓悦点点头,洋洋也跟着点点头,两个糯米团子做乖巧状的站在他们面前。 真是可爱地让人上去就想给他们一个啾啾和抱抱。 只不过她们对于王晓悦这种爱给自己找事儿的性子,没有非常惊奇。 很多孩子小时候特殷勤,明明大人没让他干活儿,他也非要干。 等长大了,你让他干,他都不愿意。 就一直像咸鱼似的,躺在那里起不来。 而农村很多孩子,只要懂事了,就要帮着大人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尤其是家里穷得没饭吃,孩子越早当家。 “凳子给你拿来了,还愣着干啥,坐!” 陈老太看自己孙子孙女都乖乖地站到一旁,不去给自己找活儿干,便立即转头看向满眼都是恳求她的三奶奶。 得了,她上辈子肯定都是欠他们的,这辈子来还债了。 一个一个地都喜欢来折腾她。 “大嫂,我坐,我立马坐,可这信……” 三奶奶只要陈老太发话,几乎是瞬间执行她的命令。 不到三秒钟,就坐到了凳子上。 只是她始终攥着的信,也磨磨蹭蹭了半天,才递到了陈老太手中。 陈老太接了,没说话。 就是一直看着信,跟自己的思想作斗争。 直到她想通了什么,一鼓作气地大声读道:“大妈,三妈,我是玲玲,希望你们代我向大爸,三爸问个好,还有我很想一国哥他们。我当年是鬼迷心窍,被人骗去了香港,但大妈,我错了,我知道你一直把我当成您的亲生女儿,我那样做,是真真切切伤害到了您,我不求您原谅,我只希望我还有机会和时间去补偿您,虽然我现在没办法回来看你们,可我无时无刻都在想您和三妈,我甚至天天都会想起,我小时候您对我的好,我……” 王玲玲大篇都是认错和对不起陈老太,只字未提她十年来在香港到底都吃了一些什么苦,或者遭遇了什么? 最后她在信尾写道:“大妈,我多年来,一直都有个愿望,那就是我能够去掉大字,叫您一声妈。我不知道这个愿望什么时候才能实现,但是我会一直努力,直到能让您感到骄傲的那天,我就会告诉大家,您就是我的亲妈。” 读完,陈老太忍不住转身,背过三奶奶,泪光闪烁地无声哭泣了一会儿。 玲玲,虽不是她身上掉的肉,可也是她一手带大,有口吃的,有件穿的,没忘了她,甚至她有时候还会让自己的小闺女王美丽吃点亏,让让玲玲那孩子。 她命苦,没爹没妈,不多疼她一点,这孩子就遭罪。 何况玲玲从小就是七窍玲珑的孩子,很多时候她还把自己吃的藏起来,分给一国他们。 她知道,玲玲去香港,一半是为了出人头地,过上好日子,另一半是想给自己挣脸面,她不想让自己觉得她没出息。 论样貌,她没有美丽漂亮动人,却也算是王家村除了美丽之外,最清丽婉约的女孩子。 偏生她的性格和她容貌极为不符,要强,更不喜欢随随便便就服输,斗志比王一伟他们要厉害。 读书时候的成绩,经常排在美丽和一国前面,是全校第一名,可以说玲玲哪哪都很好。 唯独这个性格比男孩子要坚韧和执着。 甚至陈老太在看着她长大的过程中,已然有一种预感。 玲玲跟美丽是不一样的,美丽只要依靠自身的条件,达到自己的目标,就会很满足。 玲玲却要靠着自己拼出一片天,一片地,哪怕当年去香港的她还有些稚嫩和天真,或者还不懂得识人。 可也在经历过挫折过后,会重新振作,重新寻找机会,慢慢完成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大嫂,你就跟我一起哭出来,没人会说出去。还有这玲玲在香港到底过得咋样,她咋也没说清楚,说明白,我听了半天都糊里糊涂。” 三奶奶其实听到陈老太念信的开头,她就想哭。 玲玲还记得她这个三妈,没忘了她。 后来听到一半,已经忍不住开始抹眼泪。 哪像陈老太还能够坚持那么久,本来,她的心思就比陈老太脆弱,平时因为一点小事,她都能哭起来,况且这还是她心心念念,好久都没见过面的侄女写回来的信。 “行了,信读完,你早点回去,别在我耳边说个不停,我嫌烦。” 陈老太哭完,这心里的疙瘩就解开不少。 十年,没听过一点她的消息,她难道不着急,不担心吗? 可是她都憋在心里,不敢说,不敢提,那丫头实在是太狠了,就算没出人头地,又有什么? 非要逼着自己在香港待了十年,才跟他们联系。 而且陈老太觉得再给玲玲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她还是会义无反顾地去香港,绝不会呆在这小山村。 这个性倒是有一半跟她相同,都是做了决定就不会后悔的人。 “大嫂,你嫌我烦,那我就不说了,我回家,正好跟我老头子也说一声,让他别再跟着我一起忧心。” 三奶奶知道陈老太不是故意跟自己置气,她就是嘴巴和心里别扭。 需要时间缓一缓。 那她就听她的,早点回去,好告诉给她老头子信上都写了啥,顺便今晚做梦,给二嫂说说。 别再缠着她不放了。 王晓悦等三奶奶走了,才和洋洋慢慢地挪动到陈老太跟前,静静地陪着陈老太。 奶现在的心情,应该是很激动又复杂。 他们也不用什么语言安慰,就守着奶,等奶心情平复好了,自然会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妈,需要给玲玲回信吗?” 王一国从地里回来,知道陈老太给三奶奶念过信以后,便向大家读了一遍。 没想到信念完,王一伟和王一生就忍不住哭了起来。 他们和玲玲一起长大,跟亲兄妹差不多。 虽说妈这几年都不许提起她,可他们谁不想玲玲,就盼着她捎封信回来,告诉大家关于她的情况到底咋样。 现在好了,玲玲肯给他们联系,说明玲玲人没事,在香港那边的日子,过得还可以。 “回!你来写,我来念。” 这手心手背都是肉,她再生气,还是得跟那孩子回个话,让她把这十年发生里的事情都给他们讲一讲。 不能只顾着报平安,还是得让他们知道,她这十年究竟过得是啥日子? 尤其是她被骗到香港之后,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