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重回七零之小甜妻 > 第24章 瞧不起人

第24章 瞧不起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秀……秀大妈!”    葛文翠一见着陈老太, 这泪就流得更猛更凶, 哭得连她一双眼睛都肿的睁不开。    都不等村民让路给陈老太, 葛文翠就急急忙忙地从人群中穿梭到了陈老太跟前,跪地嚎哭道:“秀大妈, 我错了,求你放过我们一家?”    这次她跪得比上次响,甚至她话一落, 便砰砰地给陈老太磕起头来。    陈老太见状,一点都没怜悯的意思。    是葛文翠自己犯糊涂,是她先逼他们一家, 否则陈老太能想出这个法子, 去打击葛文翠吗?    “如果你真知道错了, 你以后就别出现在我们眼前,我们老王家乃至王家村没一个人待见你。”    陈老太不会看她哭得眼泪鼻涕全糊在一起就心软,反而越是在这个空档,越要心冷话重。    这样, 她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秀大妈,我真知道错了, 我以后绝不会出现在你们面前, 我对天发誓……”    葛文翠或许在几天之前还鬼迷心窍地想抱养王晓悦, 但这之后, 她的家人全对她变了态度。    她亲妈指责她是个扫把星, 害得她亲哥和亲妹都因为被人说闲话, 没脸出门。    就连她的外甥女宁小燕都对她没好脸色,完全是一副冷冰冰,不想和她搭话的陌生表情。    甚至她哥哥的小儿子都说她坏得很,想去抢人家娃娃。    最让她不能接受的是她丈夫李其光丢了运输队的工作,现在只能待在家,虽然他没说什么抱怨和不好听的话,可葛文翠就感觉他离自己远了不少。    而且她一出门,村里的人都说她不惜福,都说她脑子有毛病,本来,跟她来往的人就没多少。    如今却变成村里人见了她就绕道走,闲话越传越离谱,说她嫁进李家,不仅生不了娃,还克死了自己的公爹公婆。    眼下又克得她丈夫没了别人羡慕的好工作,自然那些熟悉葛文翠的村民,是离她多远都多远,生怕被沾染上霉运。    这么一来,葛文翠被嫌弃地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毕竟她一回娘家就要被冷言冷语相待,大家都不像以前那样迁就她,处处为她着想。    都巴不得她赶紧离婚,别祸害人李其光。    怎么说人家真心对她好了十几年,任劳任怨,对葛文翠娘家人也颇有照顾,一般是走哪儿,都得带些礼物给他们。    那他们还能没良心的看着他被葛文翠牵连受累吗?    最关键的是李其光一提出离婚这事儿,葛文翠的娘家人都赞成,尤其宁小燕心里忽然轻松了许多。    她再也不用听小姨像个小白菜似的天天对她倒苦水,觉得自己这不好,那不好,什么都是自己的原因。    搞得她一天下来烦躁得不行,再说,她也忙,她哪有空去每时每刻安慰她。    但是葛文翠死活不答应离婚,硬要待在娘家绝食装病,好像这样就能紧紧抓住李其光不放。    结果磨得最多还是她自己娘家人,每次饭做好了,让她出来吃,她不干。    问她哪疼哪有病,她也不说,整天蔫儿唧,无精打采。    那就是再疼她,也架不住她这么作,这么利用。    所以自家人都怨气一堆,何况外人。    原本她就是一个不好相处的人,若不是因为自己外甥女是大队会计,有文化,村里人都听她的,她哪能那么顺利当上妇女主任,只是村民配合她的效率没有其他人的一半,都是爱搭不理。    完全把她当成可有可无的空气。    再者,有部分原因是她心态失衡,总觉得村民瞧不起她,鄙视她是个不会下蛋的母鸡。    弄得她神经兮兮,很少笑脸迎人,或者跟犯了魔怔似的,盯着那些小孩子乱看。    如此那些村民对她的观感越来越差,特别是她还执着地想要抱养别人家孩子,死皮赖脸地找上门。    那么这些长年累月攒下来的矛盾,以及不和,忽而爆发出来,也是一种惊人的力量。    至少对葛文翠来说,她是承受不了,她需要慰藉,才会想到这突如其来地一切都是陈老太使搞的鬼。    不然那些村民干嘛团结在一起,个个看她比以往更不顺眼。    当然这些村民的想法和做法都跟陈老太没关系,她就是让王一国去找他认识的朋友,帮忙把李其光的工作给暂时弄下来,还给葛文翠的家人使了一点小绊子,等葛文翠啥时候认错,认输,她丈夫自会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    哪能想到她会自己脑补那么多,以为所有的这些事儿都是陈老太一个人搞出来,专门针对她。    “那你还跪在这儿干啥?赶紧走!”    大家都是女人,很难听的话说一句就够了,只要她肯认错,陈老太自是不会跟她多加计较。    况且她也希望葛文翠自己能够想清楚,她是觉得自己孙女巧巧可爱才想抱养,换做一个长相稍微普通一点的孩子,只怕她就没那么强烈的目的和愿望。    说到底,她不是真喜欢孩子才抱养,她是为了堵住别人的嘴,还有为了笼络她丈夫的一颗心。    她怕李其光和她在失望中度过了十几年以后,突然不要她。    纵然他对自己很好,很听话,可她就是没信心,喜欢陷入自我埋怨,自我怪罪当中。    若按王晓悦的话说,就是一个无时无刻都在给自己加戏的戏精。    “秀大妈,我走,我永远都不会再来你们村子,希望你能看在我认错的面子上,放过他们。”葛文翠边抹着眼泪,边郑重其事地说道。    陈老太什么都没说,只是深深地看了她一眼。    她傻了,才会当着大家的面,承认是自己出招对付葛文翠。    这个时候还是低调些好,她可不想被人扣上什么乱七八糟的帽子。    而等葛文翠一走,王家村村民都心知肚明的立马散开,回家吃饭。    开玩笑,陈老太不说,他们难道就不晓得她有多厉害?    要不然陈老太一个人拉扯那么多孩子,是怎么在王家村立下那么彪悍的名声。    毕竟当年陈老太也是用一把锄头,砸死鬼子的生猛女英雄,只是知道这事儿的很少,唯有她大儿子王一国,还有王晓悦三奶奶亲眼看见过,偏偏这两人口风都紧,直到三奶奶年纪大了,不像陈老太那么健康利索。    这有时候一想起年轻的事情,便会不由自主地跟孙子辈说起来。    偏生大家听了传闻,一点怀疑都没有,越发相信陈老太是真的能干出这种事儿。    更有人暗自可惜:要是这陈老太不是女人,是个男人,恐怕比王老爷子还能打,还能立功。    就好像古代从军的花木兰,可以成为一个闻名天下的巾帼英雄。    也恰巧,王晓悦从自己两个哥哥那里听了一点关于陈老太杀鬼子的事情,她真是一千个,一万个敬佩自家奶,果然,她奶就不是一个普通的老太太。    她是沐浴过敌人鲜血的女英雄,跟爷一样,都值得大家去敬重和崇拜。    “妈,上面来人了,让我们赶快点点这猪圈里一共有多少头猪?”    十二月下旬还没到,上面就派了人来,不过这次他们比以前多开了两辆大卡车过来。    王一国正好跟供销社的经理认识,是他带对方来他们村,这不还没轮到他们,就先找到王一国,跟他打个招呼,让他先准备着,以免到时那些人来他们家里催促个不停,忙活不开。    “今年怎么这么快就来了?我还以为要等上几天?”    陈老太都没把猪圈里的猪崽子喂得更肥,上面就来人,倒是让她又惊又喜。    谁让她上次去市里开会,人家跟她承诺,小猪养得好,他们村就有额外的奖励,能多分点肉。    那她自是放在心上,一直都记到现在。    “妈,人家来这么快就是想拿你做榜样,给其他村瞧瞧,顺便宣传一下您老的威风能干。”    王一国说着,还从背后拿出一张报纸,平摊在了陈老太眼前。    “呀!我都忘了这事儿,我就说我一去县城,大家咋都盯着我看?”    实在是上个月发生的事情太多,要忙这个,要处理那个,到十二月初,他们都还没有空闲的时候。    哪还记得去买报纸?    “妈,你瞧这上面有您和爹,还有巧巧的合影,是最大最好看的一张照片。”    这话王一国没说错,主要也是陈老太和王老爷子两人笑的开心,让人看了,就觉得他们很幸福,很容易感染别人。    “确实是最好看,但是还是巧巧最醒目,你看她的眼睛,鼻子拍得多好,一看就是个漂亮娃,估计别人见了这照片,都羡慕的不行。”    陈老太喜滋滋地用手摸着照片上王晓悦的模样,越瞧越觉得孙女跟她相像,不过比起照片,还是真人更好看,特别是月份大了,王晓悦长得比村子里那些小孩漂亮的多得多。    五官精致,眼神里透着清亮和机灵,无论谁逗她,她都乐呵呵地笑出来。    让王家村的村民愈发稀罕得不行,可是,如果他们想上手抱抱王晓悦,还得经过陈老太和王老爷子同意。    起码双手干净,身上的衣服也不脏,否则只能干看着眼馋,甭想用手碰一下王晓悦的小脸和小手。    为此,大家没有说陈老太瞎讲究,反而觉得像王晓悦这样的瓷娃娃是该精着养,换做村里其他孩子,大家很可能就会说矫情,不稀罕逗逗抱抱等话。    王一国闻言,立即翘起嘴角,笑眯眯道:“那是,我去买报纸的时候,人家都说您了不起,不仅会养猪,还有一个模样堪比洋娃娃的小孙女。”    他们当时的表情,的确就是两个字:羡慕!    “洋娃娃?”陈老太一听到这个词,先是想象了一下,然后否定道:“跟洋鬼……哦,不对,是外国人,外国人长得五大三粗,身上那汗毛多深呐!不行,不能跟他们一个模样?”    “妈,人家说的那个洋娃娃跟您说的不一样,人家那个是玩具,我们这儿买不到。”    王一国见识多,一听别人把他闺女比喻成洋娃娃,他还挺开心。    那洋娃娃的模样有些真跟她闺女差不多,都是大眼睛,小鼻子,小嘴巴,身上穿着漂亮的小衣服。    “去,老娘我这不是一时想岔了吗?再说你妹美丽,不是一直都想从上海给巧巧带回来几个洋娃娃,不知道这洋娃娃买到了没?实在不行,我就亲自动手给巧巧做几个,那玩意儿可简单,我用几块布和棉花缝缝就好。”    陈老太年轻的时候,给王美丽做过一个布娃娃,从那之后,她就再也没有给谁做过这玩意儿。    毕竟这玩意儿浪费布,还是浪费那种好看的花布,更费时间,做不好看的话,陈老太又嫌丢人。    便从未对其他两个孙女提起这事儿,连她几个儿媳都不知道她会做这小玩意儿。    而且在农村,只要会缝虎头帽和虎头鞋就不错了,那已经算是心灵手巧的精细活儿。    “妈,巧巧还小,用不上。”    王一国觉得这做娃娃挺费事,又费神,他又不是没见过陈老太做娃娃的样子?    哪有她说的那么轻松?    “得了,不说这事,赶紧跟我去猪圈看看,咱们待会儿还得让人称重,抓到卡车上去。”    陈老太话落,赶忙和王一国来到了母猪和公猪圈边上。    数了数,一共一百三十头,加上王红霞家的总共是一百五十头。    刚好跟村里的一百户人家都对上了数,并且还多出了几十头。    等那些人来陈老太家称重抓猪的时候,真是惊讶地眼珠子都快瞪出来,那些小猪崽子都不满两个月,就快一百斤。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王红霞家的二十头猪,其中只有两个母猪成功配种,生下了三头小猪,只不过那小猪喂到现在,也才40多斤,属于正常数值。    但王晓悦的金手指体质,让陈老太家的小猪崽都多长了几十斤。    连每天下蛋的母鸡都肥了不少,没有再下出只有小石子大的鸡蛋。    因此对比非常明显,甚至弄得很多人以为王红霞和她嫂子太懒,没把母猪喂饱,才导致小猪长得慢。    连上面来的那些人,都对王红霞他们没了面对陈老太时的灿烂笑容。    完全一副公事公办,表情淡淡的样子。    “一国……一国,救命!”    王一国正一手拎起一只刚称完重的小猪崽放到卡车上,那边王建利就被两头母猪追着跑,且声嘶力竭,拼命大喊。    甚至他玩命逃得方向,刚巧是陈老太抱着王晓悦看热闹的位置。    “利叔,你别往那跑,那边我妈和巧巧都在,你别让它们冲撞到我妈和我闺女,我马上就过来。”    王一国一边提醒王建利,一边捡起两块石头,准备在那两头母猪要撞到他妈和巧巧的时候,立马用石头打晕它们。    不曾想,那两头母猪在看到一直喂养它们的主人后,停下了脚步,只对王建利哼哼。    王晓悦更是从那两头母猪的眼里,瞧出了它们愤恨的怒火。    不明白这王建利是怎么惹着它们?    咋都上卡车了,还能跳下来攻击王建利。    “我就说让你注意点,它们肯定发狂,要撞你,结果你不听,现在知道厉害了?”    陈老太自己喂得猪,自己还不晓得嘛!    它们恨得只有王建利父子,才不会主动攻击她这个主人。    平时那些猪饿了,哼几声,她就去煮猪食喂它们。    乖得很,就是在王建利父子没经常来看它们之前,把猪圈门打开,它们都不乱跑,全待在里面。    再说,王建利父子看那母猪的馋样,完全是在看一锅炖肉,你说,它们能不急躁,能不愤怒地攻击他们?    “我……我哪知道它们那么凶,看一眼都不行。何况它们就是要被宰掉吃肉,为啥搞得跟我们人一样,还记起仇来。”    王建利今天本来只是路过这里,没想到还被两头母猪给差点袭击。    并且它们还虎视眈眈地看着自己,大有一副誓不罢休的样子。    早知道他就听陈老太说的,不去天天盯着它们,便没有今天这档子糗事。    “利叔,你别说了,那两头母猪正看着你呢!”    王一国真不明白这利叔咋有时候喜欢自己作死,明知道两头母猪要攻击他,他还这么多话。    就不能先闭嘴,等他把两头母猪打晕吗?    “好,我不说了……不说了。”    哪晓得才讲完,那两头母猪突而直冲着站在原地喘口气的王建利撞去。    速度快得王建利都反应不过来,只能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一两步。    王晓悦吓得都赶紧闭眼,不敢睁着眼睛,看那两头母猪把王建利撞成啥样?    只是半分钟过后,没听见王建利的呼喊声。    耳边就只有陈老太讥笑的嘲讽声,“你个糟老头子多大岁数了,还吓得裤腰带都掉了,真是老不知羞,老不要脸。”    话毕,连忙抱着王晓悦离开这儿。    她这辈子最讨厌的就是怂包,特别不待见这种被吓得失态的人。    倒是王晓悦觉得王建利爷爷情有可原,他都快七十的人了,这身体再利索,也经不住两头母猪的撞击。    弄不好一个不小心,把命都给丢了。    当然是既紧张又害怕。    回到家,陈老太还要忙着给马上回家过年的老三,还有老三媳妇收拾房间。    听说,老三媳妇是他上级的女儿,模样不错,可是为人高傲了些。    当初嫁给老三,也没回来办酒,陈老太估摸着老三媳妇是看不上他们农村人,更不想和他们有啥交集?    所以,她不明白老三媳妇这次跟着老三回来,到底是为啥?    她想不通,甚至琢磨了好几宿,终于在一月初的大早,把他们给盼了回来。    “爹,妈,大哥,大嫂,二哥,二嫂,四弟,四……”    老三王一民裹着一件厚厚地军大衣,手上拎着两个大袋子,站在院子中央,一一叫着他们的名字。    而他的媳妇金菱就显得冷淡了多,既不开口向他们打招呼,也没抬起眼皮,正眼看他们。    自顾自地站在王一民身后,四处打量。    直到把目光放到王晓悦的身上,她淡漠的神情,才有了一丝松动。    原来乡下也有这么漂亮的小孩子?    可惜是个农村人,长得再好看又怎么样,还是比不上他们城里人。    “妈妈,那个妹妹就像是你给我买的洋娃娃,好漂亮呀!”    金菱的左手边,还站着一个大约只有三岁的小姑娘,她皮肤白皙,只是天太冷,风吹得把她鼻头都冻红了。    只好缩成一团,眼睛亮闪闪地看着王晓悦,好像看到了自己最喜欢的心爱之物,而发出由衷的赞叹。    “那你回去就把你那些洋娃娃给丢了!”    对金菱而言,自己买的东西,竟然会像一个乡下人,这是她所不能接受的。    “妈妈,为什么要丢掉那些洋娃娃,我很喜欢它们,我不想要丢掉。”    王芸芸撅着嘴巴,摇了摇金菱的手臂。    试图想让她改变主意。    谁知金菱一把甩掉了王芸芸的小手,差点害得她栽倒在地,“我说丢掉就丢掉,没别的商量。”    这一幕看的老王家人眼皮子直跳,这老三媳妇怕不是个冷心冷肺的人!    自己的女儿才那么小,不抱着就算了,咋还那么满不在乎地甩开她。    万一出了啥事该怎么办?    “一民,我累了,我要去休息。”    金菱才不管一群乡下人怎么看待她?    她这次回来,不过是看在一民的份上,才勉强答应住几天。    “菱菱,那你先去屋里坐一会儿,我还要跟咱爹妈好好唠唠嗑。”    王一民似乎对金菱这幅冷傲的模样习以为常,丝毫没注意到她脸上的嫌弃和鄙夷。    “一民,我不想住在这里,我想去县城里的招待所。”    金菱跟他回来的途中就说好,她不想在农村住,她想去招待所,那里更卫生一些。    “菱菱,这开车去县城起码半个多小时,你还是别去了,就在咱家休息,好尝尝咱妈的手艺。”    王一民平常是很顺从金菱的很多无理要求,但这是他家,还是在他爹妈兄弟的跟前,他不可能那么容易答应金菱,不然,她就会肆无忌惮地贬低他亲爹亲妈,更加口无遮拦地劝他跟家人远离往来,或者干脆断绝关系。    “一民,你看看这能住人吗?我都闻到了一股奇怪的味道,我嫌恶心,我不要住。”    金菱用手扇了扇飘过来的煮腊肉香味,甚至还捂着自己的胸口,装作要吐出来的模样。    “菱菱,那不是奇怪的味道,那是腊肉的香味,我有好几年没吃过了。”    王一民一想起炒腊肉,他就忍不住分泌口水。    何况陈老太最拿手的除了包包子就是熏腊肉。    这腊肉还是王一国打得野猪肉,被陈老太熏了有大半年的时间,平常都舍不得拿出来吃。    就是自家人团聚或者过年过节的时候,煮一块尝尝。    再说王一民本来就爱这口,可自打跟金菱结婚后,他想吃家里寄过来的腊肉,金菱都说不健康,不卫生,非要趁着他不在的时候,全给他扔掉。    导致他都不敢写信让陈老太给寄任何东西,哪怕就是他亲妈以前给他织的一件毛衣,也被金菱以各种借口命令他不准再穿在身上,无奈,他只能把那件毛衣压在箱底,生怕拿出来就被她给丢了。    “一民,你忘了吗?我怀孕了,我不想闻到这个味道。”    金菱不明白那种黑乎乎地猪肉有什么好吃的?    看了就倒胃口,怎么还吃得下去?    而且她才不要待在这儿,看一民跟他爹妈父慈子孝,热络聊天的画面,她只觉得刺眼,巴不得一民带她赶紧离开这儿。    “那怎么办?不如你先一个人去坐公共汽车,我下午去看看你。”    王一民好几年没回过家,他不想让家人觉得他没良心,有了媳妇就啥也忘了。    便不想惯着金菱,拐着弯地拒绝和她一起到县城招待所。    “一民,我……”    金菱还没说完“我不要”三个字,陈老太就瞅准时机,打断道:“一民,愣在这里干啥?快进屋。”    “好咧!妈。”    王一民一听到陈老太开口,让他进屋,他二话不说就丢下金菱,自己先拎着两大袋,跟着陈老太走了进去。    剩下的人谁也没多看金菱一眼,该散的散,该干活的干活。    谁有空去理这么个不好伺候的主儿。    “妈妈,我们也进去!外面好冷。”    王芸芸本来就冻得双脚都快僵硬了,就等着妈妈发话,让她进屋暖一会儿。    但是金菱面色比刚才更冷,更淡,厉声道:“你冷就自己滚进去,跟你爸一样,都不向着我。”    “妈妈,我不是,我……”    王芸芸都不知道自己爸爸和妈妈发生了什么?    她只觉得妈妈脾气越来越差,尤其是怀了弟弟之后。    “芸芸,你先进来烤火,你妈妈去招待所,我们父女俩就在这儿。”    王一民听到了金菱故意大声说的话,便连忙在屋里喊了一句。    算是直接回绝了跟金菱一起去招待所的事儿,他几年都没回过家,他想好好看看自己父母,跟他们聊聊天,他才不要和金菱大老远地跑去招待所。    要不然他这不是白回来一趟吗?    王芸芸听见爸爸叫她进去,她有些踌躇和犹豫,不禁抬头望了一眼妈妈,最后还是决定跑到爸爸的身边。    毕竟爸爸比起妈妈,要温和太多。    王晓悦睁圆了双眼,看着跟爷爷奶奶爸爸他们聊天的王一民,发现他长得和四爸好像,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    尤其是他们坐在一起,几乎分辨不出来。    当然王一民身上还是有一股刚强的军人作风,至少他坐着的时候,都是背部挺直,双腿微微叉开,双手放在膝盖上的端正模样。    “爸爸,你瞧?她一直盯着你看。”    王芸芸一进屋,就坐在王一民的身旁,一双大眼睛直牢牢地看着王晓悦。    她喜欢漂亮的小妹妹,可惜妈妈和外婆都说妈妈肚子里的是弟弟,不是妹妹。    “大哥,这就是你的小闺女巧巧?”    王一民其实早就注意到他大嫂怀里抱着一个十分漂亮可爱的小女娃,确实像自己闺女芸芸说的那样,像洋娃娃。    跟美丽小时候相比,要出色多了。    “对,是我小闺女巧巧,今儿刚好三个月大。”    王一国以前跟老三关系最铁,虽然被他坑的最惨的就是老三。    可这家伙不记仇,无论怎么对他,他都照样黏在他身后。    即使他去当兵好多年,他跟他之间还是像以前那样,破有默契。    不见丝毫生疏。    就是眼光不好,找了那么一个媳妇儿。    “那我这做三爸的应该给她一个见面礼。”    王一民笑着看了王晓悦几眼,随后从身上掏出一个小玉佛,准备递给他大哥。    谁知道还没伸手,就被忽然冲进屋的金菱给夺了去,“这是我的,是给我肚子里的孩子,不是让你送给外人戴的礼物。”    “菱菱,你说什么呢!这是我自己送给巧巧的礼物,跟你没关系,你把它还给我。”    这小玉佛他看中了好久,是拿自己雕的木头玩意儿,跟人换的东西。    不值什么钱,就是一个心意而已。    没想到金菱连这个都要管,真是弄得他上不来台面,只能冷着声音,让她归还。    “一民,你的不就是我的,你都没经过我的同意,就把东西送给别人,你是不是要故意气死我。早知道这样,我就不该和你一起回来。”    金菱本来不想当着那些农村人的面,跟一民闹不和。    可是她实在忍不了,一民竟然要把自己辛辛苦苦换来的小玉佛送给别人?    凭什么,她不同意,坚决不愿让那些农村人占了一民的便宜。    “我要是早知道,我也不会让你跟我一起回来。”    王一民这下是真生气了,脸色比刚刚还差,看金菱的眼神很不善,好像要吃了她似的,让她微微动了动唇,有些退缩。    只要王一民露出这样的表情,她就知道他发火了,脾气会差到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顾的地步。    只好不情愿地把小玉佛还给了王一民。    王一民二话没说,便让王一国赶紧收下。    这是他的祝福,希望巧巧能够平安顺遂一辈子。    “爹,妈,吃饭了。”    徐春花和周金兰都把早饭准备好了,李华兰也把王晓悦抱给王一国,自己赶去帮忙。    就剩金菱一个媳妇站在王一民身边,杵在那里,动也不动。    桌上,摆着的就是一大盆包子,还有一锅土豆稀饭,里面加了一点酸菜,可以让人吃了热乎身体,顺便开胃。    “一民,你先将就吃着,中午我再给你炒腊肉。”    陈老太虽然最疼爱的是小女儿王美丽,但四个儿子她从未亏待过,特别是老三几年没回来,她也想,便在他还没动筷子之前,说了一句。    “妈,没事,我也爱吃您蒸的大包子,您忘记了吗?”    王一民没怎么理会暗自生气的金菱,直接坐到了王一国身旁,边向陈老太回话,边拿起大包子往嘴边放。    只是站在饭桌前的金菱,有些赌气地瞧了几眼王一民,结果王一民硬是当做没看见。    便有些泄气地拍了拍板凳,好像这样就能干净一点。    这么一来,没人坐在她身边,只有她一个人坐在那里。    也没人给她盛饭,全靠她自己动手。    她却磨蹭了半天,见大家都吃上了,才拿起空饭碗摸了摸,看了看,很不放心地用嘴吹了一口气。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