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滑雪后我成了大佬 > 第283章

第283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余乐的比赛开始了。
    在这一刻, 世界仿佛都安静了一瞬。
    余乐这就上场了?
    哦,对,余乐抽到的是6号。
    他在前面出场。
    在短暂的停滞之后, 便是各种呼朋引伴的声音。
    【余乐上场了。】
    【快快快,别睡了,余乐要比赛了。】
    【啊啊啊!我老公出场了!今天也好帅!!】
    【黑眼圈都熬出来了, 半夜两点还不睡觉等着看比赛,我对余乐的爱是真深沉。等着咱们举办冬奥会的, 让老外们也爱的深沉。】
    今天,电视直播和网络直播同步。
    打开电视、或者窝在床上用手机看电视的人就听见熟悉的声音响起。
    “……余乐准备出发, 他今天的状态看起来很不错,眼神里有杀气啊。
    现在是凌晨两点半, 奥国的晚上7点20分,20XX年世界滑雪锦标赛,男子组坡面障碍技巧的决赛即将开始。
    现在看见的是我们国家的运动员,余乐。
    他以预赛第一名的成绩,进入这个项目的决赛。
    在过去三年时间, 余乐还获得过这个项目的奥运金牌,世界杯金牌……好的, 余乐出发了!倒滑出发!!”
    主持人宁浩现在专门负责自由式滑雪的比赛直播,尤其是余乐的比赛, 场场都由他做解说,熟悉到有时候大家看见余乐的脸, 脑袋里响起的却是宁浩的声音。
    自由式滑雪的比赛项目,时间大多很短, 速度快, 花式又多, 如果不是将自由式滑雪融进了骨子里去喜欢去研究,很难在那短短几秒钟的时间,博古论今,激情解说。
    今天的宁浩同样负责解说余乐的比赛。
    “世锦赛”的规格不如“冬奥”,再加上宁浩一个人就可以撑起这个项目的解说,所以今天央爸五套的直播间里,只有宁浩一个人。
    他在赛前的暖场的时候露了一下脸,就没再出现过,所以所有观众看见的就是在那白雪皑皑的电视画面里,一个疾驰飞跃的人,以及一个叭叭说个不停的声音。
    当然不会讨厌了。
    宁浩声音好听,余乐的比赛好看,但滑的精彩却有点复杂,别说对外行友不友好,就是余乐的铁粉,有时候也搞不懂余乐完成的周数究竟有多少。
    这样一个“快嘴”进行专业的讲解,看比赛直播可是很过瘾。
    余乐出发。
    宁浩也开始激情解说。
    “余乐倒滑出发,贴边。”
    “赛道左侧有小U型池设计,可以有效进行加速。”
    “余乐大部分时候都喜欢这样提高初速度,这和他后期需要完成1800的跳台有关系。”
    说话间,余乐已经朝着他的目标过去。
    毫无疑问,他做出左侧U型壁加速,他的第一个街区的选择就已经不多。
    最左边的梯形桥,以及中间的彩虹桥。
    其实余乐选择哪个桥,完成技术动作,都很有看点。
    所有观看直播的人,都在等着他的选择。
    镜头在后面跟随着余乐移动,直至余乐来到桥前,镜头突然切换,来到余乐侧面,给了一个全程的大特写。
    这是一个侧面的倒滑上桥,他高高跳起,身体在快速地旋转,脚下的雪板犹如卷起飓风的螺旋桨,轰鸣而至。
    “450上桥!好!”宁浩大喊着,“漂亮的高远度!”
    余乐选择的是两段式的梯形桥。
    他出发借助U型壁,其实也只能选择梯形桥。中间的彩虹桥更适合平缓地滑过去,单纯地进行转体技巧。
    选择梯形桥,有个速降的技巧,他从侧面上桥,几乎飞了五米远,直接落在了梯形桥的回折部分,这个距离差一点就能算成一个【大灾难】了。
    余乐倒不是非得勉强自己做【大灾难】,只是他在初速度不够的第一个街区,想要完成更高难度的技巧,只能利用一切可以借力的东西,包括道具本身,尽可能地增加自己的空中滞留时间。
    450上桥。
    已经是第一个街区能够达到的极限!
    余乐飞过长长的一段距离,重重落在铁桥上,雪板与铁桥传来巨大的撞击力,已经十分像【大灾难】。
    还有【滑降】。
    而说到底,这些都是极限运动的一种。
    余乐在刺激中保持着冷静,眼眸漆黑专注,才一落在桥上,目光就已经看向了下桥的位置,以及下桥后的落点。
    走一步看不了十步,也要提前看个三两步。
    瞬息间的判断,余乐新一口的呼吸已经吸入肺腑。
    蓄力。
    再一次起跳。
    太快了,好像才一落上去,就马上跳起来似的。
    好像有点急。
    宁浩的职业判断让他心沉了一下,但还没等发酵起来,就明白了余乐为什么这么急。
    他起跳的很早,但不代表仓促。
    或者说,这一跳他蓄力很久,包括前面那类似【大灾难】的上桥,好像都是为了这后面紧随而来的,更重的一跳。
    余乐飞的很远。
    不算太高,但真的很远。
    他的雪板板头微微交叉,快速地旋转了一圈,便是360度。
    再来一个90度,就可以落地的。
    但显然余乐的目标不仅仅如此。
    他还在飞。
    所以他还在转。
    转过了460°,又转到了540°。
    可是540°他落不了地,这个程度人是横在赛道上,所以他就还需要再转一点。
    +90°!!!
    “630°倒滑落地!!”宁浩突然咆哮起来。
    上一句他还是一个专业的理智主播,这一刻就化身成了野兽,发出他自己也不愿意的声嘶力竭。
    余乐感觉自己好像飞出了很久。
    但并没有失控的感觉。
    他今年的状态比去年还要好。
    大跳台的1980和2160让他熟悉了在空中疯狂转体的感觉。
    障碍追逐让他适应了超百公里急速奔驰的技术处理。
    整体素质的增加,也让他在坡面障碍技巧上获得了更多的控制力。
    华国运动科技院采集过他的数据,进行过详细的分析,他如今的身体状态,早就可以完成630°的街区技巧。
    至于为什么没有完成,只能说人心不是机器,没有想要一往无前想要突破的心,这才有了退步一说。
    余乐已经很强了,全世界人民都知道的事,他自己也知道。
    所以只要保守比赛,他基本就可以稳拿第一名。
    这让他魅力无穷,但也让他原地踏步。
    有时候,原地踏步,就代表退步。
    余乐一直有突破的心,但一场场的比赛过去,他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
    好像初心不见了,他快忘记在他刚刚滑雪的时候,哪怕只是搏一个进入决赛的资格,就义无反顾,哪怕断手断脚也要去做的决心。
    好在初心会藏起来,却不会丢。
    余乐决定去尝试,运动科技院给的建议。
    他的硬件早就达到条件,他必须突破自身的限制。
    拼命去做。
    做了。
    然后成功了。
    好像比自己想的要简单一点。
    落在地上的时候,他感觉好像还有点余力,因为双脚落在雪面上的时候,感觉非常稳,没有一丝一毫摇晃的感觉。
    明明都有了在这里摔倒也不怕,反正还有两次机会的觉悟。
    没想到真的去做的时候,却比想象中的简单。
    限制一个人成长的的最大阻碍,就是他自身的认知。
    一个高难度动作的成功,让余乐心里一阵雀跃,看向前方的眼眸,光芒璀璨。
    宁浩在直播里嗷嗷叫。
    “630!是630!余乐再次获得了突破!他完成了一个630!将近两周的难度!!太厉害!!不愧是我们余乐!!我们的世界冠军!!”
    余乐反向落地,转头看去,第二个街区就在前方不远。
    最左侧的炮台桥,中间的三段式,以及尽头的十米长桥。
    才做了一个难度动作的余乐,自然不会紧接着又去挑战自己的极限,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他也要调整自己的状态。
    这个街区他选择了炮台桥。
    毕竟刚刚完成的是桥上的转体动作。
    现在就要完成一个空中的翻腾。
    毫无难度。
    余乐冲上炮台桥,向上高高扬起的角度像是要将人当成炮弹,发射到天空。
    他在天空翻腾,一圈的侧面翻腾,再加上一个270°转体,同样的630°技巧伴随着他潇洒的姿态,轻松落地。
    向前滑去。
    方向成功校正了过来。
    正面向前。
    也是为了在最后一个街区挑战难度而做出的调整。
    宁浩还在激动。
    “又是一个630!余乐又完成了一个630°组合空中技巧,漂亮的落地!好!!他向第三个街区去了!”
    镜头跟在余乐后面,在拍摄他背影的同时,也将前方复杂的赛道拍进了画面里。
    第三个街区。
    选手速度上来后,可以应对的更加复杂的街区。
    而这个街区,也是历史以来最难的街区。
    足有六个道具。
    位于两侧的铁桥是两个分别向着赛道外弯出的弧形桥,在终点接出的部分,分别对应着一个U型池和一个屋檐,这个设计一看就是为了“梦幻联动”而设计。
    选择这两个弧形桥的人,就必须飞向下一个道具,飞檐走壁。
    当然,也不是说就逼着你必须去滑这两个道具,在中间其实还有一个最简单不过的平桥,但是平桥的尽头却是一面“墙”。
    向上拱出的雪道犹如一个祭坛,将一个橙色的圆桶高高托起,无论是直接飞跃也好,还是单手撑也好,难度同样不低。
    纵观整个赛道,中间虽说相对简单一点,但可以看出,第三个街区的主题就是“梦幻联动”。
    大赛方将第三个街区,整个都设计成了“特色道具”。
    这也是除了个别运动员,都在大叫赛道很难的原因。
    余乐倒是觉得这个赛道设计的很好。
    前面的三个道具他都很想滑。
    只是他在比赛,比赛就不能任性。
    考虑到第一个街区,既然已经成功完成了630的难度技巧,就不能敷衍了事。
    他必须选择难度更高的道具,拿更高的分数。
    那就只有U型池了。
    弧形桥+U型池是余乐开创“梦幻联动”的成名技巧,却不代表它就最简单。
    弧形桥贴地而行,向前冲。
    U型池视野骤然向上,向上飞起的下一秒,又要处理偏斜落地的技巧。
    到目前为止,除了余乐以外,只有约拿和亚瑟去试着挑战这两个道具的“联动”。
    约拿完成的很好,难度和技巧都在。
    亚瑟更为轻盈连贯,但是在牺牲难度的前提下。
    余乐没什么好犹豫。
    他争取第一轮就锁定冠军,所以在前面两个街区都完成完美之后,他自然不会在这里掉链子。
    “梦幻联动”走起!
    余乐毫不迟疑地冲上向左弯出的弧形桥。
    450°转体,上桥。
    宁浩在直播里叫:“U型池!余乐的目标是U型池!!”
    直播间的弹幕大叫。
    【小白!!】
    【白一鸣!!】
    【白白白白!!】
    宁浩看不见直播间的弹幕,还在激情咆哮。
    新人们只能不耻下问。
    【小白?白一鸣?为什么?】
    【余乐的U型池是小白教哒!】
    【没有小白,就没有世界第一个“梦幻联动”!】
    【我的荣耀,有你的一半!!】
    余乐跳上弧形桥,为了契合弧形弯出的角度,身体微微倾斜。
    月下青峰出鞘,耀出三尺寒芒。
    追风逐翼的男人目视前方,来到弧的尽头,再一次越起。
    旋转!
    横飞!
    一周落下,直直落在U型池上。
    于是轨道变化,原本平飞的视野骤然冲向天空。
    余乐在U型池上留下滑痕,在那惯性达到顶点,即将被抛飞的前一秒,余乐的腰腹爆发出强劲的力量,带动着身体,沿着那极致精准的核心力量滑出的曲线,翻腾旋转。
    “一周,两周,三周……”宁浩喃喃自语,又快速地数着余乐的周数,在落地的瞬间得到答案,“三周的偏轴转体加日本抓板!又是一个高分动作!完成的无懈可击!!”
    宁浩骤然提高的音量,再一次让缩在被窝里偷偷看直播的粉丝,手忙脚乱地扒耳机。
    这特么一惊一乍的,吓死了好不好。
    好在激情的解说并不让人讨厌。
    正是宁浩这样的无时无刻都充沛的精神,让他们哪怕凌晨两点,也能够神采奕奕地追比赛。
    【加油!】
    【我乐神威武!】
    【好厉害啊好厉害啊不晕的吗?】
    【上桥450+360的联动转体+1080的偏轴U型池,我们乐神是转转封神?】
    余乐落地。
    这个区域没有超出他的难度上限,完成的相当顺利,落地后还进一步得到了速度的加成。
    事实上直到这一刻,余乐才感觉到速度达到了让他舒适,也必须提高专注力的程度。
    专注力有“被动专注”和“主动专注”。
    主动的专注力,类似于自己告诉自己,我要专心了,不能分神了,这是一种主动进入的状态,但事实上很多时候进入困难,保持困难。
    被动的专注力就很好理解,为了应对开始复杂的环境,被刺激着,自然而然就进入了这个程度。
    余乐现在比赛,最大的问题就是兴奋度不够。
    他的技巧和实力是一等一的,有时候就是依靠本能,都能够轻松处理让别人头大的技巧难度,因而余乐有时候赛程过半了,才会有那种“来了”的感觉。
    今天还不错。
    刚刚从U型池下来,余乐感受着那从脸颊刮过的风,还有在视野的余光里快速出现又快速消失的景色,毫无疑问,速度达到70了。
    这个速度,是就连他都必须被刺激进状态的速度。
    但这样还不够。
    余乐不怕速度太快,就怕速度慢下来。
    高难度的技巧都需要速度和力量去支撑。
    余乐不但没有一点控制速度的想法,还将身体弯曲下去,往下蹲了两下。
    这是障碍追逐的加速动作,他现在已经可以很轻松地让身体做出这个姿势,并且在街区与跳台区的间隙,进一步地完成加速。
    前面就是跳台。
    第一跳台区是二分之一馆。
    分别立于赛道的两侧,像是张开的翅膀,又像是翻卷而起的丝带。
    跳台细长,限制了选手的发挥,这是一个通过道具,限制选手必须去做偏轴转体的跳台。
    余乐选择了右边的跳台。
    他现在在外人眼里没有特别明显的短板,前后左右的动作可以说是信手拈来。
    但余乐自己很清楚,他个人是非常喜欢做左侧动作的,这和他一开始接触滑雪的时候,右侧肩膀有伤,不能用力有很大关系。
    雏鸟情节嘛。
    所以他擅长并且喜欢左侧动作。
    但在国际赛场上,不会允许他有过于明显的个人喜好,而且在科技力量的支撑下,他在各种赛场上的优缺点早就被研究透了,为了避免裁判对他有“偏科”的印象,他都会在赛场上尽量去合理地分配左右两侧的翻腾动作。
    像是帆船,卡丁车,或者是沿着轨道疾驰的列车,余乐在那白玉带似的跳台上滑过,再高高飞出。
    翻腾。
    翻腾。
    继续翻腾。
    一周。
    两周。
    三周。
    落地的时候再来一个半周的转体。
    1080+180的1260°,正面落地,双手抓板头的难度动作完成。
    余乐的速度太快了。
    冲击力非常地强。
    他的个人力量和灵敏度又是极致的天赋,不过是个两周台的难度设计,他却快翻了倍。
    强!
    太强了!
    巨大的冲击力让人觉得他落地的时候,可能会飞沙走石,风卷残云。
    然而下一秒却是举重若轻,雪板落于地上,身体一弹一压间,便卸去了所有的力量,再往前冲。
    看余乐的比赛向来如此。
    飘逸轻盈,流畅从容,仿佛永远都有余力,再难的动作都无法对他形成阻碍。
    宁浩继续激情。
    观众们持续啊啊啊。
    裁判看的身心舒畅,就像在欣赏一场大师级的音乐会,激情惊险的比赛到了余乐身上,却变得非常简单,可偏偏拿出手的无一不是当下里最难的动作。
    哦,对了,尤其是第一个街区的630°下桥,这小子是又有了新的突破,开始内卷了啊!
    刑世杰目光稍稍移开屏幕,手指在打分器上轻敲,落下一个10分。
    这一次毫不迟疑,不用担心自己给高了分,别的不好说,但余乐第一个街区,他相信必然是个10分。
    630啊!
    好家伙!坡面障碍技巧的天花板,又被他顶高了一截!
    就是,特别爽!
    刑世杰压不下嘴角的笑,好在余乐已经从第二个跳台飞出去,没人看见他嘚瑟的模样,他也就不藏着。
    画面里,余乐已经身在半空。
    第二跳台是个三分馆的设计,两个自带偏轴效果的跳台,还有中间又细又长的正面翻腾三周跳台。
    余乐的选择并不出意外。
    他最后一个跳台是一定会跳1800,左偏轴也好,右偏轴也好,他肯定要跳,所以为了能够全面均衡地展示自己的实力,余乐是一定会在这里选择正面的翻腾技巧展示跳台。
    这就是余乐的自信。
    无论什么道具摆在他面前都可以,信手拈来。
    余乐向前飞出,但身在半空却有些出乎意料地将身体向后躬出。
    他柔韧的身体轻松将雪板的板尾送到手边,身体以脊背腰线圈出一个漂亮的弧形,手指轻轻地勾在左侧的板尾上。
    同时,为了配合这个抓板动作,他的身体向后偏轴翻腾。
    这个动作和刑世杰预判并不一样,所以他愣了一瞬。
    下一秒,又回过神来。
    余乐去做什么动作都不意外。
    他的“池子”太深了,如果说他在去年奥运会的时候,抓板还有点拖他的后腿,那么这个赛季,他的弱点就被明显补足。
    过去的洲际杯和世界杯赛场,余乐已经用实力告诉所有人,他所有的抓板都会。
    凭借抓板还有拿到一点优势的约拿,在这个赛季被余乐压得更狠。
    对于普通人而言,或许想要看见的是余乐拿出更多的花招,完成更高周数难度的挑战。
    但从裁判的角度来看,余乐在抓板上的进步才是惊人。
    惊了一下的刑世杰瞬间被余乐的动作抓走了他所有散乱的注意力,眼眸星亮地只能看见屏幕里的那个人。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动作。
    飞起来的余乐抓住了板尾,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这个动作,他先做的是一个一周的转体。
    对,就是在街区里一直做的转体动作。
    但是紧接着,他低头提臀,将第二周的转体动作变成了一个偏轴的转体。
    与此同时,他抓在板尾的手松开,双手扣在了雪板的两侧。
    这是双手安全抓板,又名【卡车司机抓板】!
    抓板尾接上【卡车司机】。
    这可是约拿的换板绝技!
    不对!
    每个月都有考试和裁判工作的刑世杰,很快意识到,这并不是约拿的绝技技巧。
    约拿是从【日本抓板】,换成【卡车司机】,双手移动的距离相对比较近,而且还都在雪板的中部。
    所以!!
    余乐的这个抓板变化动作比约拿的难度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