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滑雪后我成了大佬 > 第78章

第78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孙毅走出去的脚步一顿, 缓缓地转过身来,脸上的表情何止惊讶。
    他盯着周晓阳看了很久,最后那猫儿眼又落在了余乐的脸上。
    瞳孔似乎都收窄了, 扁平细长。
    透着丝凌厉和凶狠,嘴角也跟着抿的又直又紧。
    余乐是个不爱惹事的性子,但如果事儿来了, 他也从来不躲。
    所以孙毅看他,他便也视线不回避的与孙毅对视, 眼神里是绝不退让的坚定,嘴角勾的却是恰到好处的从容。
    余乐淡笑的面庞, 与孙毅的脸上的冷锐,对比分明, 气氛在不知不觉间紧张了起来。
    屋子里的选手陆陆续续发现了情况的异常,目光落下,继而不明所以地对视。
    直到滑完回来的选手走进屋里,将滑雪板放在门边,“哒”的一声轻响, 滑雪板尾端在墙壁上摩擦出“沙沙”的声响,他急忙去抓, “哎喂喂!”
    屋里紧绷的好像下一秒就要断掉的气息,骤然松缓了下来。
    周晓阳鼓起勇气:“那个, 咳,嗯, 有有什么事吗?”
    还有一名H省省队的队员,小心走到孙毅身边:“怎么了?”
    孙毅没说话, 只是终于将目光收了回来, 扬着下巴将头转到了一旁, 也没有理会上前关心的省队队员。
    他独自走到前排的座位前,弯腰拿起自己的滑雪板,便大步流星地走出了门去。
    中途路过余乐身边,却再没看两人一眼,余乐自然也不会犯贱招惹,反而在孙毅气鼓鼓地走过来的时候,避让到了一边。
    嗯。
    气鼓鼓的。
    其实孙毅也是个挺单纯的人,心里想什么都在脸上。
    待得孙毅走出去,屋里看热闹的人又将目光落在了余乐脸上,余乐便不理会,埋头继续自己之前未完的热身。
    身边不远的周晓阳有点局促,时不时地看上余乐一眼,见余乐不说话,便迟疑地问道:“我,我刚刚那样是不是不好?”
    “嗯?”余乐转头看他,继而笑道,“都什么时候了,还东想西想的?比赛呢。”
    周晓阳被提醒,像是这才想起自己该关注的重点是什么,便不再说话了。
    余乐在七八分钟后被叫了出去,孙毅就站在坡边上,最后确认装备,理所当然地无视着余乐,直至出发。
    但显然,孙毅的内心是不平静的。
    在那看似淡定的姿态下,心思不知道是如何的翻涌波澜,所以第一个街区下桥的时候就有点小小的失误,落地的时候身体摇晃了一下,有点影响速度。
    到了第二个街区,他依旧选择挑战那面“墙”,但动作和难度与上一轮完全一样,或许细节上处理的好了一点,但在坡面障碍技巧的打分原则里,这一跳的难度既然一样,分数只会更低。
    至于接下来的街区,孙毅表现的如何,视野受限,余乐看不清楚,但也知道孙毅的状态确实受到影响,这一轮的分数只会比第一轮还要低。
    真是……
    比赛这么紧张的时候,还搞什么“争风吃醋”,又不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小伙伴只能一对一地玩耍吗?
    轮到余乐快出发的时候,周晓阳也出来了,看他模样也是一副魂不守舍的眼神,该是还没从违逆了孙毅的惊慌情绪里走出来。
    余乐都知道,但没有安抚的必要,这也是他的比赛,他并不高兴于其他人因意外导致比赛状态被影响,但也绝不会让自己分神。
    安慰这种事,还是等比赛之后再做。
    快速整理状态,余乐出发了。
    这一次,余乐没打算上太高的难度。
    周晓阳虽说出国比赛,逢比必摔,但对国际赛场的基本看法还是有的。余乐确实成长的很厉害,但他就像是用少数优势的部分去疯狂拉扯自己的平均水平,整个人的“数据表”就像个扁直的“箭头”,发育的极端不平衡,还有很大失衡翻车的可能。
    所以第二轮的比赛,他就稳扎稳打,在街区只滑自己完全掌控,并擅长的270°上下桥的技巧。
    只是从侧面上桥变成正面上桥。
    从正滑上桥,变成倒滑上桥。
    全方位地展示自己的能力,给裁判看见更多的自己,不是一定要拿出多么惊艳东西,但我的“底子”就在这里,这就是现在的我!
    “比上一站比赛进步了很多啊。”
    所有参与过上一站比赛打分的裁判,在心里都这样想着。
    更稳定了。
    上一站比赛还有些磕磕绊绊地滑,如今变得丝滑般的流畅,不再担心会失误后,看余乐的比赛好像就变成了一种享受。
    看他“玩”的开心,自己也跟着开心。
    紧张的比赛,因为余乐的从容和正确地保留,显得多了些不一样的色彩。
    余乐滑到底,分数很快出来。
    76.50分。
    没有第一轮高,但依旧比孙毅和周晓阳的分数高。
    是的。
    目前为止,两个的高分都是余乐的。
    为什么?
    是他能力特别强吗?
    ……
    直播平台的实时留言区里也在讨论这件事。
    余乐的分数与出来,留言区就炸了。
    【第二个高分!!乐神太牛了!!】
    【求科普,我没觉得他难度很高,比起第一轮要差不少,而且最后一跳,确定他只跳了1080?和孙毅他们不是一样?怎么给这么高分?】
    【孙毅第二跳台就1080了,余乐第三个跳台才1080,这是有黑幕?】
    质疑的声音响起,很快就有人开始解释。
    【孙毅第一个街区落地不干净,第二个街区动作重复,这些都会被扣分。】
    【余乐全程滑的都很流畅啊,流畅还有难度,为什么不给高分?】
    【也不是多高,比起第一轮叼炸天的分数,也才76分,怎么就有人在叫黑幕了?】
    这样的讨论,余爸爸余妈妈也看见了,自然又急又怒,却又不懂该怎么为儿子申辩。
    儿子新练的这个项目,他们实在太陌生了啊!
    就在这时,那个叫房姐的终于发言了。
    【房姐:1,孙毅有失误,2,余乐难度不高,但却基本没有重复上一轮的动作,他在展示自己全方位的能力,3,一定要说黑幕,我觉得有必要提一下“难度储备”这个名词。】
    余爸爸余妈妈一看见房姐终于说话,一边松了一口气,一边跟着重复:“难度储备?”
    【难度储备?】
    【难度储备?】
    【????】
    【难度储备是什么?】
    【房姐:坡面障碍技巧因为来自于极限运动,所以没有难度系数分,那么分数的依据来自于什么?】
    【房姐:来自于平台的水平上限和水平下限,举例国内比赛平台平均最强水平是270°上下桥,1040跳台周数,那么谁更先做到450°上下桥,1440跳台周数,那么谁就做到了难度突破。同理,世界赛场的水平又是另外一说。】
    【房姐:周晓阳同样的难度,他滑了多少年了?同样是270°的上下桥,滑了三年的他,和余乐只用半年就达到这个程度,甚至突破到“麻花”,能一样吗?】
    【房姐:再次重申,坡面障碍技巧是极限运动。】
    【房姐:所以现在看懂裁判打分机制了吗?我们只能看到眼前这一场比赛,裁判看见的却是选手近来几年的成绩。因而余乐和孙毅在难度差不多的情况下,余乐分高的原因就是他的整体印象分会更高。】
    余爸爸余妈妈看的聚精会神,连那之后的比赛都不看了,边看边点头,两口子还低声讨论,迫切的想要了解儿子的这项新运动。
    直播间里也一大堆崇拜声。
    【这是大佬。】
    【专业讲解,感谢科普。】
    【但没有系数分,更容易出现黑幕?】
    【懂了,却更担忧了。】
    【我觉得房姐已经说的很清楚,因为这是极限运动比赛,我们不能用常规比赛的规则去看待,但这类比赛也不是没有可以冲击的部分,就像余乐第一个跳出1440一样,他拿了9.0分不是吗?这个规则同样适用于国际赛场。】
    【懂。突破!创新!挑战极限!!】
    ……
    随着“坡面障碍技巧”这项运动在国内展开,各个平台议论和转播视频,它“神秘的面纱”也正在一点点的剥落。
    很多人开始对这项新的运动产生兴趣,投入研究。
    此时。
    房姐看着直播间里的留言,各种各样的问话,有些浅薄,有些犀利,但更多的还是观众们对这项运动的懵懂未知。
    某种莫名的情绪在心里生出,她将视线从电脑屏幕上移开,看向自己摆放在电脑桌边上,摊开的笔记本,上面用签字笔密密麻麻写了很多很多的文字。
    这是她在过于一个月,通过互联网,以及与程文海通话后了解,并记录下的所有关于“自由式滑雪”的笔记。
    目光在笔记本上停留,久久没有移开。
    电脑画面的留言栏里,还有很多观众反复地提出那些显浅至极地疑问。
    某个想法就是那么突然地出现在她的脑海里,甚至都没有去仔细地推敲,更无需去计算得失,决定好像就那么突然地出现。
    而且坚定不移。
    她决定了。
    她不能再这样碌碌无为的当个网红,她需要去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因为关注一个人,所以关注一项运动,也因此而爱上这项运动。
    也渴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这项运动,以及喜欢这项运动。
    决定生出,房雨琪也干脆利落地拿起了手机,播出了一个号码。
    “爸,你公司今年还要不要一个新的代言人啊?你看,一个全国冠军怎么样?对!运动员,成绩好,长的帅,给你公司代言肯定是你赚啦。
    还有,爸,我终于想好我要做什么了。
    嗯,我打算啊?我打算当一名自由式滑雪运动的推广者和组织者,您觉得怎么样?”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