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带着物资商城逃荒种田后我暴富了 > 第38章 一切安好(大结局)

第38章 一切安好(大结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百姓们议论纷纷,就见那城门处,一身着青衣的女子纵马而来。
    娄玉箫看见君清册,目录喜色。
    “清册……”
    他上前一步,正要说话,却见君清册手持长鞭,刷的向他挥来。
    娄玉箫赶紧往后退,却还是被长鞭打到手,疼得他“嘶”了一声。
    “何人如此大胆!”
    禁军头领一见圣上被打,大声呵斥。
    君清册眼眸瞥向他身侧的宗远,“给我住嘴。”
    她面色冰冷。
    宗远赔笑道,“谨遵皇后娘娘的吩咐。”
    话落,便立刻命人停止那段叫喊。
    君清册听得那声皇后娘娘,心头怒火更甚,“宗大人可不要乱叫,我一介村姑,怎当得皇后二字。”
    语毕,又将目光转向娄玉箫。
    “册册~~”
    娄玉箫捂着被打出红痕的手,委屈巴巴的看着君清册。
    君清册盯他数秒,调转马头,就要离去。
    娄玉箫立刻不干了,好不容易才将人激出来,怎能就这般放她走?
    他冲过去拉住君清册的手,“清册,孤错了,那时,孤怕你受孤连累,陷入险境,故而才隐瞒身份,孤不是有意的。”
    “而今孤一登基,便来谢罪,孤都把家当悉数搬过来了,你不能把孤扔在城外,不让孤回家。”
    娄玉箫人高马大,他身体前倾,从抓住君清册手的动作变为搂住君清册。
    眼看着人就这么恬不知耻的贴了过来,君清册当头就想给娄玉箫来这么一拳。
    而娄玉箫似早有预料,他也不躲闪,趁君清册挥拳的时候,侧身按在马背上,一个用力,就坐在了君清册身后。
    君清册人没打到,手中的缰绳却被夺走。
    “驾——!”
    娄玉箫一拍马后,马儿嘶鸣,直直的往城里跑去。
    眼见着圣上已经顺利进城,李大力等人也不好阻拦,便让开了道。
    “娄玉箫!”
    君清册气急。
    这厮方才就是算计好的!
    “在的。”
    娄玉箫偏过头,看着君清册巴掌大的脸,“册册叫我干嘛?”
    “你给我停下!”
    眼见着马儿行驶进闹市,君清册忧心娄玉箫一个把控不好便会撞到旁人。
    “册册不必忧心,孤心中有数。”
    娄玉箫看穿君清册所想,他拉着缰绳,往当初他们所在的庭院而去。
    此刻,这处庭院已经被重新翻修过,这里不再是一处院子,而是府邸。
    以君清册的姓来命名。
    二人骑着马进到君府,里面的建设君清册已命人重修,但唯独最初的那间屋子没有动过,只是在院内种植了几朱翠竹。
    娄玉箫收紧缰绳,将马儿停在那屋前。
    君清册在他停下时,就翻身而下。
    娄玉箫也跟着她一起,眼瞧着君清册冷的堪比腊月飞雪的脸,娄玉箫不由得一抖。
    “滚出去。”
    君清册没等他开口,就指着院门。
    娄玉箫自是不肯的,“册册~~孤真的错了,你就给孤一个弥补的机会。”
    “你走不走?”君清册懒得跟他废话。
    “孤不走。”
    娄玉箫见君清册的模样,知晓她是真的想赶他,便直接坐在了地上,也不管尘土弄脏他的锦袍。
    君清册双臂环胸,垂眸的看着娄玉箫耍赖。
    “我最后给你一个机会,你自己走出去,否则……”
    “孤不走,册册,你就原谅孤……诶?册册……”
    娄玉箫话还没说完,君清册就抓着他一只手臂,直接把人往外拎。
    她力气大的出奇,娄玉箫一个七尺男儿愣是被君清册的大力给弄的毫无反抗之力。
    “册册!孤错了!孤错了!你别扔掉孤!!”
    娄玉箫被君清册一只手臂环抱起来,整个人都是脚不沾地。
    他只能紧紧的扯住君清册的衣服,可终究还是被君清册带到府外。
    来到外面,君清册将娄玉箫放下。
    “滚。”
    她掰开娄玉箫紧抓着的手,将人推了出去。
    君府的门哐的关上。
    娄玉箫还没来记得及上前一步就被关在外面。
    眼瞧着新帝刚刚入城不到一刻钟就被拒之门外,街上看热闹的百姓们赶紧低头离开。
    住在君清册周围的都是当初魏阳城最为原始的一批人。
    左邻右舍几乎都是认识娄玉箫的。
    眼瞧着娄玉箫吃了闭门羹,都纷纷摇头。
    娄玉箫黑着张脸坐在君府门前的台阶上,不多时,宗远和末七便带人赶来。
    末七还是第一次见娄玉箫这般模样,身上的衣服乱糟糟的,头发也未束起,要知道,新帝平日里可是最在乎自身的形象,而今为了追个姑娘,脸面丢光不说,还被赶出家门,惊得末七这个见惯各种场面的东厂厂督都不住摇头。
    “皇上,微臣已命林子萧准备好您的住处,您且随微臣去小住一晚,而今这天都快黑了,您就算是在这里坐一夜,君姑娘也不会见你的。”
    末七走上前,劝道。
    娄玉箫单手撑头,听完他的话后,也不回答。
    “哎,皇上这又是何必呢?这晚饭的时辰就要到了,您快些起来,微臣已命林大人在君府办皇上的洗尘宴,皇上再不换身衣裳,可就来不及了。”
    末七话落,原本一动不动的娄玉箫立刻就站起来了。
    宗远见此,心道还是末七有手段。
    晚间。
    林子萧命府中的厨娘来到君府,做了一桌子的菜,摆在君府的花园中。
    娄玉箫和君清册坐在一起,准确来说,是娄玉箫单方面向君清册靠拢。
    “册册,这个好吃,你尝尝。”娄玉箫殷勤的给君清册夹菜,眼看着碗中的烤肉,君清册转身就把肉夹进君清云和君清书的碗里。
    “多吃点。”
    “哦,好,大姐你也要多吃。”
    两个小孩子捧着碗,坐在一起,斜视着娄玉箫和君清册二人,每当娄玉箫给君清册夹菜,君清册就把娄玉箫夹的才弄进小孩子的碗中。
    娄玉箫见此也不好说什么,只能不气馁的试了一次又一次。
    到最后,两个小孩子碗里的菜如山高。
    桌上的其他人假装看不见,纷纷地头吃饭,偶尔寒暄几句,假装和谐。
    “册册,你就吃一口。”
    将一块沾满了酱油的豆腐舀进君清册碗中,娄玉箫一副要哭了的模样。
    他最会拿捏情绪,一句话说的哽咽至极。
    听得饭桌上的人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只得假装听不见。
    “大姐,我们的碗装不下了。”听着娄玉箫的哭腔,两个孩子也觉得过意不去,小声提醒君清册。
    君清册看着碗中的那块豆腐,沉默几许,还是张嘴吃下。
    她这举动对娄玉箫来说无疑是一种肯定。
    “册册,你真好。”
    娄玉箫破涕为笑,然后柔弱无骨的靠在君清册的肩头。
    君清册黑脸。
    其余人见此,连忙站起来。
    “林大人,咱家吃饱了,你呢?”
    “啊,我也觉得腹中积食,宗大人,不若出去走走?”
    “走走走!”
    “我,我们也去!”
    君清云和君清书忙不迭的跟在大人身后。
    他们这桌本就只有几个人,其余大臣不在君府,被林子萧安置在了酒楼。
    他们一走,院子里就只剩下君清册和娄玉箫。
    “你闹够没有?”
    君清册放下碗,捏了捏眉心。
    娄玉箫小心翼翼的看着君清册面庞,“册册生气了?”
    “那孤下回不这样了,册册不气好不好?”
    他认错态度诚恳。
    君清册斜眼,娄玉箫便坐直身体,规规矩矩的。
    君清册瞥了他一眼。
    院内寂静无声,只能听到些许风吹动的响声。
    君清册没说话,娄玉箫也不敢先言。
    “你还知道回来?”
    片刻后,就在娄玉箫内心忐忑不已之时,君清册开了口。
    听着她的话,娄玉箫默默垂下眸。
    “自是要回来的,毕竟,此处有你。”
    君清册听着他的话,转过眸。
    那日,若不是娄玉箫临走后,先将身份告知与她,今日,她是绝对不会允许他踏入君府半步。
    可算是这人还有点良心,知晓先斩后奏的结果。
    “册册,是孤不对,孤认错,此番回来,孤以后定不会忽然离去,你且原谅孤一次,可好?”
    娄玉箫伸出手,抓住君清册的衣角。
    君清册瞥见这人如小狗般可怜至极的神色,不由得想起穆业成对她说过的话。
    “殿下纵然有万般狡诈残暴,但无敢肯定,殿下对君姑娘,绝对真诚至极。”
    “我少年时便与殿下结实,从未见过殿下那般神色,君姑娘若要怪罪殿下,那殿下定然是任凭君姑娘处置的。”
    “我只求君姑娘不要抛弃殿下,在殿下心中,这世间,唯有君姑娘了。”
    自古帝王家便无情。
    他那样的童年,若非运气好,早就死在十几年前的冬日。
    即使侥幸存活,也留下病根,困在那暗无天日的冷宫中,长达数十年之久。
    君清册实在无法将那个由经自己想象的孩子与面前这位人相结合。
    她沉默良久。
    最终还是无奈的伸出手,握住了娄玉箫的手。
    “没有下次。”
    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落入娄玉箫耳中。
    那人眼眸微睁,泪水瞬间聚集。
    他轻轻的环抱住君清册,将头埋在她的脖颈间。
    闷闷的回了句好。
    如同害怕被遗弃的小狗。
    此时已经入冬,君清册仰头,便看见纷纷扬扬的雪花落下。
    她轻轻的环抱住娄玉箫,冬日的天气依旧是寒冷,与十几年前并无差别。
    君清册轻抚着娄玉箫的头,在他耳边轻道。
    “往后的每个冬日,我都在君身侧。”
    你不必再畏惧严寒。
    因为我会永远陪伴着你。
    大历十五年。
    新帝登基,于年末在魏阳城建造出与往日截然不用的“宫殿。”
    民间简称那机构为政厅。
    大历十六年初。
    十里红毯铺满魏阳城,新帝自带嫁妆,穿着红妆,嫁给魏阳城君府的君姑娘。
    男嫁女,千年来未曾有一举。
    民间感言新帝但为一人故,执手不分离。
    大历十七年至二十年。
    娶了新帝的君姑娘大改景朝律法,兴建女子学堂,实行一夫一妻制,施行科举制度,分为文武两制。
    此外,君姑娘大兴科技,各种闻所未闻的器具被制作出来,景朝的科技得到极大提高,成为周边诸国中最为强盛的国家。
    短短五年,景朝民生繁华,百姓思想开放。
    而那名姓君的女子,则被百姓奉若神明,以女子之身被百姓封为帝王,与景朝那位原有的君主携手一生,在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正文完)
    作者有话说:
    本来以为能写一万字,没想到写着写着觉得就应该在此处完结了,大纲所有的剧情已经走完,感谢每个订阅的小可爱,这本文存在很多很多的不足,但我想写的也确实已经写完了。
    后面会有一章以君清云和君清书视角写的番外。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