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病夫原来是将军 > 第269章

第269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皇帝站在城楼上,凝望着城外那边的动静。    隐约能看到驻扎在城外的帐篷,有士兵在树丛中来回的走动着,而高大的树木上,临时搭建的望台,隐藏在翠绿的树叶中,仿佛有人在其中密切的观察着这边。    对面的人,会是谁?狠辣的灼热混合着好奇,他犀利目光继续凝视着,却并没有发现任何有用的消息。    真是失望——他惊诧于自己的好心情,    敌军已经驻扎城外,时刻都可能攻进来,他居然还有这样的闲情逸致。    他似乎很久没有亲自指挥作战了呢?    这几日间,一定让他们退兵。    他心中默念着,缓缓走下城楼。    此时,城楼下有紧急军报传来,李德海接过看却是有些瑟缩着,不敢上前呈送。    皇帝拧紧眉,烈火一看,只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心头之血都涌上了眼角!    “送往西北的粮草遇到事故,损失将近六成,这是怎么回事?”他近乎是从咽喉深处喊出这句话,每个字都从咽喉处划过,仿佛带着腥甜的血味。    “陛下,这可不妙啊,粮草没有及时送达的话,靖王殿下和穆将军就算有天太的本事,也赢不了大齐的百万大军啊。”李德海满心的忧虑。    他如何不明白这一点?正是因为明白,才会那么愤怒。    “押送粮草的是谁?”他深深的闭上了眼,他考虑的太不周到了,明知道国内混乱,居然没有做好粮草的运送。    “陛下?”暴风雨来临前的暂时宁静,李德海轻声喊着,不知道该怎么开?。    “朕到底是老了。”老到那些年轻人以为可以将他玩的团团转转。    皇帝突然露出丝嘲讽的冷笑,李德海心中咯噔声,心脏扑通扑通跳的很快,这笑容,很久没见了,没想到居然会在这个时候遇到。    他哽咽着,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李德海,传令让户部尚书进宫见朕。”脸上的笑容,犹如露出爪牙的猛禽盯上了猎物。    以为阻拦粮草的运送,就能挡下西北军的进攻,真以为他的白虎军是吃素的吗?    “是。”    刚走了两步,皇帝又回过头,“还有,通知忠义侯和镇远侯来见我。”    想凭五万大军攻破京城,真以为他大燕没有能人吗?    不过他的朝堂,似乎太藏污纳垢了,趁着这次内乱,也该好好清理了,清理干净后,才好留给下代。    “是。”李德海应了好,回身吩咐干儿子小顺子陪皇帝回宫,自己则出发去各府传信。    回到宫里,第三份速报传来。    “陛下,靖王殿下在前线打胜仗了。”    小顺干将新的军报递给皇帝,内心忐忑不安,照理说,粮草军报应该比军情军报更快到京城,却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居然跟军情军报同时到达。    “城外的驻军居然没有拦住这些军报,真是令朕惊讶。”皇帝接过军报,却没有拿起来看,西北的军情,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穆琛在西北军营待了十几年,跟大齐军队交战过无数次,而永明也经历过几次大战,经验虽然不比穆琛多,可却很有作战的头脑,而且心思细腻,在事情发生之前,就做好最坏的打算。    粮草的问题,他虽然很担心,可却觉得他们会想办法解决。    阴沉不定的语气,小顺子伸手抹去额头上的汗水,伴君如伴虎这句话,可不是随便说的,想在皇帝身边伺候,真的需要一个很强大的心脏。    “行了,你就在门外候着,不用跟进来伺候了。”皇帝将情报收起来,进了御书房。    小顺子松了口气,心里很是佩服李德海,干爹真是厉害,居然陪伴皇帝几十年,面对暴怒的皇上也面不改色,他可是一见皇帝变脸色就手脚发软。    户部尚书、忠义候和镇远侯很快就随李德海进宫了,户部尚书授命处理粮草的问题,而忠义候和镇远侯则授命领军对站城外的军队。    京城可不是想攻就能攻下的,当年为了坐上这个位置,他也是用尽了手段的,能走上顶峰的人,可没那轻易就被拉下来。    “陛下,城外的情况不乐观,恐怕没法出城。”户部尚书忧虑道。    敌军攻过来的时候,京城已经完全封锁了,城中的百姓不允许出城,很多客商都滞留在此,因为外面有军队包围。    “朕知道城外的情况。”他垂眼,低低说道,言语中带出些疲倦萧索的意味。    “城外的军队是有计划选择这个时候进攻的,想将我们封锁在京城内。”断了西北的粮草,西北军就算再厉害,也不可能饿着肚子打胜仗。    户部尚书一下子就明白皇帝的意思,出城,他必须靠自己,而且不容许失败。    户部尚书得到授命后,就先离开了,而忠义候与镇远侯跟皇帝商讨战略后,也同离开了。    “李德海,你去郡王府一趟,让南平郡王进宫陪永安郡王解解闷。”    永明离京之前,让他定要见见十四的媳妇,说这人的思想有别于人,非常有创意。    活字印刷术和农业改良?    “他还能给朕带来什么有意思的见解呢?”    仿佛是在喃喃,又仿佛是期待什么,这刻的皇帝,眼角带着轻微的笑意。    就算再了解皇帝,李德海也不懂这个笑容的内在涵义,不过他还是按照皇帝的命令去传旨。    “让我进宫陪永安郡王解闷?”听到宫里的传话,沈景黎脸茫然,话说回来,永安郡王是谁啊?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是的,陛下是这么吩咐的。”来传话的小太监道,“请郡王赶紧准备,待会儿就随奴才起进宫,陛下知道郡王还有几个少爷要照顾,陛下说可以带着几位小少爷一同进宫。”    还可以将四个小孩子带去,皇帝这是想让他在宫里住多久?    心里诽议着,沈景黎还是吩咐金玉和年华去准备东西,因为皇帝特别开恩,准许他带下人过去,估计是担心他个人照顾不来几个孩子。    “阿姆,我要把大灰、工友带过去。”荀儿指挥着两只白肩雕,板着小脸对沈景黎道,似乎不让他带写两只雕,他就要闹脾气。    沈景黎看着那两只体型不小的雕,很难点头同意,这两只雕可是猛禽啊,不仅吓人,还可能伤人,就这么带进宫里面,他怕啊!    “阿姆,大灰、工友很乖的,一定不会惹麻烦的。”荀儿道。    “不行,这么危险的东西不能带进宫。”旁边的小太监被吓得有一瞬说不出话,反应过来后,赶紧阻止老天,南平郡王到底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居然让这么小的孩子,养这么凶残的宠物,他也不怕这两只雕伤了小少爷?能嫁给穆将军的人,果然不是平凡人。    “听到了吗?说不可以,所以,让二叔先帮你养着,或者送到穆曦哥哥那边,让穆曦哥哥帮你照顾几天”    “不行,我要跟大灰、工友在块儿。”荀儿坚定地摇摇头,小小年纪的他,却有着穆琛那般的固执。    沈景黎不知道该怎么劝说他,姆子两人大眼瞪小眼,气氛说不出的古怪。    最终,谁也没有说服荀儿,他固执地将两只雕一起带进宫,不过皇帝并没有怪罪他,还小小的夸奖了他一番。    沈景黎在景阳宫见到了永安郡王,令他意外的是,永安郡王居然是个十岁的小孩子,虎头虎脑的模样,长得有些像燕承礼。    永安郡王显然对沈景黎没什么兴趣,他一看到那两只白肩雕,就欣喜若狂地追出去,哇哇哇的大叫个不停,好像见到什么特别稀罕的东西,不过对他而言,那两只白肩雕的确算得上很稀罕。    沈景黎看着跟荀儿和怀信很快玩在起的永安郡王,不由的怀疑起皇帝召他进京的用意,总不会是让他来当小郡王的保姆那么简单?    小郡王跟荀儿他们混熟了,就急切地拉着他们去看他的收藏。    原来,永安郡王是皇后的小儿子,因为年纪小,又长得最像皇后,皇后很是宠爱他,而小郡王很喜欢小动物,所以在景阳宫建了个动物园,将各地进贡的稀奇动物都养在里面。    沈景黎也有些好奇里面都养了什么,就跟着一块儿去了,没想到里面养的动物还挺多的,有孔雀、梅花鹿、金丝猴,而且居然还有一只白虎。    白虎可是稀有动物啊,沈景黎以前也只在某个动物园里看过,听说全世界加起来的数量也就几百头,没想到这个小郡王的动物园里就有头,啊,万恶的皇家主义。    “你看,这是他国进贡的白虎,整个大燕唯一的一头。”小郡王得意洋洋的炫耀,“是不是更厉害?”    荀儿想开门进去,却被门口的护卫拦住,他抬头看了护卫一眼,又看了看小郡王,似乎也明白里面的动物是危险的,他立即转了身,“大灰和工友很棒。”    小郡王立即不服气了,跟荀儿争辩起来。    傍晚,教导小郡王学习的先生过来了,让沈景黎陪小郡王一同学习,还给沈景黎布置了功课,看到那份功课,沈景黎突然觉得自己理解了皇帝的用意。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