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所以你就离家出走了?”沈景黎将核对完的账册放到一边,难以置信地看向坐在罗汉床上,一边磕着瓜子,一边抱怨的穆珂,县主不让他嫁人,而让他招婿或者娶妻,难道不是更好吗?为什么还要生气? “对。”穆珂点点头,“我娘实在太过分了,她居然让我招婿,能入赘别人家的男人会有什么出息啊?她这是想毁我辈子。” 穆珂气狠了,将桌子上的瓜子当仇人似的,磕的咯咯作响。 沈景黎看见他这样,哭笑不得,其实刚听到说县主提出让穆珂招婿,他是很意外的,来大燕王朝这么多年,他对这个朝代的历史、国情、风俗等都有完整的认识,这个朝代的人很瞧不起入赘这个事,尤其是家中有儿子的人家,是绝对不会让双儿和姑娘招赘的,而男方也不会乐意入赘,觉得这是丢男性自尊和家族尊严的事情,甚至有人家觉得招赘会影响家族的运势,若是家族中有人家没有男子传宗接代,宁愿丛旁支过继个孩子,也不愿让这个人家的姑娘招赘。 所以穆珂说县主让他招赘,沈景黎会那么惊讶,不过想想穆禹的情况,他好像又能理解县主的想法。 “你不想招赘的话,可以娶个姑娘回来啊。” 沈景黎真诚的建议,“还是说,你已经有喜欢的人了?” “咳咳咳……”穆珂似乎被他的话吓到了,被瓜子壳卡到喉咙,咳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你是想谋杀我吗? 接收到穆珂眼神里散发出来的信息,沈景黎笑了笑,看他这情况,好像有那么点苗头啊。 “该不会是被我说中了?”瞧那脸红的,都快要烧起来了。 “没有。”否认得太快了。 穆珂不自然地转开头,眼神游离的看向窗外,扭扭捏捏地道:“荀儿和怀信在外面玩,我去看看他们。” 说完,就火急火燎地跑出去,活像有簇火苗追在他身后烧。 “噗嗤……”沈景黎忍俊不禁。 没想到穆珂那横行霸道的小子,居然这么纯情,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夫人,你在笑什么?”金玉从外面进来,瞧见沈景黎一个人在笑,好奇地问。 “有吗?”这么明显,沈景黎伸手摸摸自己的脸,真的啊,嘴角都裂到耳朵边了。 没有吗?金玉好奇地多看了他几眼,这么明显的笑容,她还不至于看走眼,是老爷寄的信,写了有趣的内容吗? “夫人笑的这么开心,是又赚了不少银子。”金玉故意调侃道,就没有见过这么爱银子的主子。 “是赚了不少。”沈景黎点头,周浩的生意头脑好的就像开了挂,看人的眼光又奇准无比,网罗了不少能干的管事,生意发展的趋势,连本家都嫉妒,几次三番来施压,让他们夫妻将生意交给本家,简直欺人太甚,都已经分家了,还好意思让人将自己开拓的生意交给本家,还要不要脸了? 沈景黎抬起头,“我赚了银子,你不高兴啊?” “高兴,当然高兴啦。”金玉赶紧回答道,怎么可能会不高兴昵?夫人可是让他们在感兴趣的生意里入了股的,虽然投的钱不多,可每年的分红却是年攒下来的月钱的几十倍,有了这笔钱,她出嫁的时候,就不至于那么寒酸了,想到这一点,她晚上做梦都会笑呢。 沈景黎看着她装出来的谄媚笑容,心里想着,这大变脸变得真快。 想到自己越发饱满的荷包,金玉心情越发的好,边收拾穆珂磕的瓜子壳,一边愉快地哼着曲儿。 沈景黎看着她如跳舞般的步调,突然想起了一个事情,金玉,好像快三十了,怎么还没有嫁人? “金玉,你许人了吗?”他好像不是个合格的主母,根本没有意识到,下人们的婚事好像也需要应允和操办的。 “许了,不过他跟三爷去了襄州,等三爷明年调任回京城,我们就成亲。”金玉回答道,“对了,是西穆府里石管家的侄子石毅,老爷说他是个好苗子,就让他跟三爷出任襄州了。” 居然还有这回事,他真是一点都不知道,沈景黎仔细想想这些年的事情,他该不会耽误了好多八的姻缘? 他伸手扶额,露出皮笑肉不笑的难看笑容,听到两声奇怪的笑声,金玉回头去看他,却被他脸上的笑容惊了一跳,“夫人,你怎么了?” “没事。”沈景黎扯出个假笑,“对了,年华许人了吗?” “还没。”金玉摇摇头,“他们家只有他一个孩子,所以爹娘想让他娶个媳妇或者招婿,这些年一直在相看,想等相看好了,再跟您说,不过直没看上好的。” “我知道了。”沈景黎点点头。 “夫人,老爷寄信回来了。”大吉从外面跑进来,手里扬着一封信。 沈景黎赶紧放下手中的账本,跑过去将信抢下来,他那急切的模样,让金玉和大吉忍不住笑了,两人互相打了个手势,悄悄退了出去。 沈景黎根本没有注意到他们的举动,他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将信件拿出来,坐在书案的椅子上看起来。 这回的信件比之前的要厚的多,整整有七页纸,除了表达对他们姆干的想念,还说了他送的那几车东西对他们的帮助,以及他最近的战况,不够都是挑好的说,一点坏消息都不透露。 七页的信,沈景黎来来回回看了三遍,然后将信纸一张一张捋平,将这些信,放进梳妆台的盒子里,那箱子里装着的,都是穆琛每次外出寄回来的信件。 “阿姆,阿姆,爹回来了吗?”荀儿从外面冲进来,扑到沈景黎身上,将放在梳妆台上的盒子打翻,刚放好的信件翻到出来,飞散的到处都是。 沈景黎拧紧眉,荀儿见状,也知道自己闯祸了,他双手背在身后,小心翼翼地后退一步,怯生生喊了声,“阿姆。” 沈景黎伸手按住他的脑袋,“爹还没回来,现在,先帮阿姆将这些信捡起来,别弄脏了,也别弄坏了。” 荀儿听话的点点头,蹲下小身板,帮沈景黎将信件一张张地捡起来。 “阿姆,爹什么时候回来?大灰、工友又长大了圈,再过几天,就能载着我飞出去了,爹怎么还不回来?” 捡完所有的信件后,荀儿站在沈景黎的身后,小心翼翼地问道。 小孩子不懂战争的意思,只知道自己父亲离家好几个月,一直没有回来,他天天盼着,盼着父亲回来陪他一起玩,可是怎么盼也盼不回来,他突然就不高兴了,也有了种不属于他这个年纪的担忧。 没得到沈景黎的回答,他又说道:“爹好几天没有回来了,比上一次更久,我好想他了,他再不回来,我就长的比他还高了。” “你长高了多少?”沈景黎回头对他笑。 “长高了很多。”荀儿踮起脚,用手比了两次,“我很快很快就能长的比你高了。” “是是是,等你长得比我高了,爹就会回来了。”荀儿不高兴的嘟起嘴,耷拉着脑袋,阿姆又把他当小孩子哄。 沈景黎看他这模样,伸手摸了摸他的脸颊,“再忍着点,爹很快就会回来的,爹最疼你了,不会让你等太久的。” 是的,他肯定不会让他们等太久的。沈景黎伸手按住胸口挂着的暖玉,穆琛送给他的暖玉,温暖的,好像太阳样,那个男人最重承诺,他说会很快回来,肯定会很快回来的,他们只要在家里等着就是了。 荀儿抬起头,他不知道阿姆为什么会笑?笑容里好像藏着太阳,可是这个笑容在他心里藏了很多年,哪怕他已经不记得今天发生的事情,每次他遇到苦恼的时候,这个笑容都会闪现在他脑海里,鼓励他度过了很多难关。 傍晚,赵文瑞过来串门,面容很是难过。 “发生什么事了?”沈景黎给他端了一盘点心,坐在他的对面。 “筹集军饷的事情不顺利,我担心我爹。”赵文瑞的父亲就是被派遣去讨伐郑将军的赵将军,赵家世代为武将,赵将军和大儿子同出征,赵文瑞和其母亲兄嫂都很是担忧,再听到军饷筹集不顺利,可能无法为前线补充粮草,他们自然更加忧心。 “不是说皇上派了援军过去吗?难道没有派送粮草?” 国库有那么空虚吗?这偌大的朝廷居然这么穷。 似乎是看穿了沈景黎的想法,赵文瑞解释道:“我国这几年跟大齐打了好几场大战,之后又遇到各地天灾,皇上体恤百姓,税收减半,国库一直不丰裕,所以,今年一开战,国家就缺粮草。”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向有钱的商人募捐?”国家最有钱的就是商人,国家想要钱,跟商人合作就是啦。 “募捐?”赵文瑞摇摇头,笑沈景黎太天真,“说着容易,施行起来却没有那么简单,毕竟商人不会无缘无故将自己辛苦赚的钱拿出来。” “白掏钱,当然不可能,可是可以召集商人一起募捐,朝廷可以给予他们以荣誉,皇上亲笔题的匾额,允许商人的子弟科考之类的,士农工商,商籍最末,为了改变这种地位,商人们一直在努力,只要给点实际的利益,他们应该愿意出钱的。” 沈景黎回忆着这个朝代的现状,本正经的乱说通。 其实他不清楚行不行得通,毕竟他并不太懂揣摩人心。 赵文瑞听了,却觉得有道理,他伸手拍着沈景黎的肩膀,“你这个提议不错,我会回去跟二哥说的,如果真有用,日后一定好好感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