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粮食被劫了
春雨淅淅沥沥,宅院里的花草越发凝翠。沈景黎披着披风站在窗户边,耳边萦绕着几个孩子的嘻笑声,清脆而欢乐,却怎么也无法驱逐他内心深处的担忧。 他伸手揪紧身上的披风,春寒寸寸地侵袭他的身体,明明隔着厚厚的衣服,他仍旧感觉到好冷,想起穆琛前去西北已经多日,至今还没有得到任何笑意,他就恹恹的,打不起精神。 旁在照顾双胞胎的金玉和年华同时回头,看到沈景黎这副模样,相视一眼,都无奈地摇摇头。 自老爷走后,夫人就经常站在窗户边发呆,精神恹恹的,没了往日的生气,若不是许夫人和庆生夫人整日过来陪他说话,讲些趣事逗他笑,他们真不知道夫人会变成什么样子。 到了晚上,荀儿少爷和怀信很乖巧,他们带着自己的小被子和儿童读物,童言童语地解了沈景黎不少寂寞。 再加上两位小少爷时不时闹腾下,也分散了他不少注意力,可是迟迟没有西北那边的消息,沈景黎仍然寝食难安,惦记着穆琛,生怕他在路上遇到麻烦。 “嫂子,王管事有事汇报,我将他带过来了,正在偏厅等着。”穆瑾站在门口敲了敲门,自穆琛出征后,他也沉稳了许多,似乎意识到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将什么时候都交给沈景黎处理,所以这段时间,他不仅越发努力学习,也开始学着怎么经营生意。 小娃儿嬉闹了一会儿,此时已经沉沉睡着了,屋里安静得只有雨滴落窗外水缸发出的嘀嗒声,静得可怕。 沈景黎迟迟没有回神,因为得不到回应,忧虑和不安像蚂蚁般一点点噬咬着他的心,他担心沈景黎想不开,担心沈景黎过得太痛苦,又没办法开口劝他,因为他不知道该说什么,才不会起到反效果。 “嫂子……”他轻声地再次开口。 “让他稍等片刻,我马上就来。”伸出手,将窗户关上,沈景黎转过身,“你先去跟王管事说说话,我马上就来。” 沈景黎明白家人一片拳拳之心,他们不让他独自个人,怕他胡思乱想,其实他们担心过了,确实,他很担心穆琛,也因穆琛的离开而闷闷不乐,可他知道自己的身份,也清楚自己该干什么。至于他沉默,他担忧,那是因为他在乎。 穆瑾仍旧有些不放心,他扶着门,眼带担忧地望着沈景黎,金玉碰了碰年华的肩膀,示意他跟着沈景黎进去,自己则走到穆瑾的身边。 “王爷不用担心,夫人只是在考虑事情,不会想不开的。”金玉说道,目光却望向屋内,流露出一丝忧虑穆瑾点点头,不管这话是不是特意安慰他的,反正他是相信了,他又问了问荀儿和双胞胎的情况,回了前院。 穆瑾最近很是好学,铺子里的管事每次来,都会被他拉着,请教经商的问题,他是主子,又经常不耻下问,所有的管事都很愿意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他。 沈景黎甫进门时,正好听到他和王管事在谈论今年米价变化的事情,年前大雪之后,米价就有上涨的趋势,而春雨下,上涨的趋势更加明显,就连油盐的价格也跟着涨,两人讨论着,到夏天,这米价是会涨还是会跌,他们手里的田地,是该多种些粮食,还是改种别的。 听着穆瑾有理有据地侃侃而谈,沈景黎脸上浮现出笑容,他站在门口听了一会儿,发现穆瑾其实很有想法,而且对于做生意有自己的套见解。 也许他很适合做生意,沈景黎在心里想着。“嫂子,你来了,怎么不进来?” 穆瑾发现了他,他朝王管事摆摆手,将沈景黎迎进来,“王管事要跟你汇报南部的事情。” 沈景黎坐下来,他抬头看着穆瑾,当初那个瘦瘦小小,营养不良的小屁孩已经长得跟他一样高了,再过一段时间,说不定会比他更高,他不再是那个遇到事情,就会手足无措乱哭的傻孩干了,他有了明确的人生目标,也清楚未来的路要怎么走。 时间过得真快,快的什么都来不及抓住,那些值得回忆的人生就已经走完了。 “情况如何?”王管事跟在他身边也有两三年了,他的办事能力,沈景黎还是很放心的,他这次派他去南部,是让他将南部三个仓库的粮食调往西北和东北,为穆琛提供支援。 “最先的批粮食已经快到西北,但是……”王管事面色凝重,他看着沈景黎,觉得自己办事不利,猛地就跪了下来,“是奴才办事不利,奴才对不起夫人。” 主仆做久了,沈景黎很清楚王管事的做事风格,如果他能有条有理地说出解决的办法,说明事情并不严重,他已经补救过来了,像这样话还没有说完就道歉,准是事情很麻烦,轻易解决不了。他伸手托着下巴,神情严肃,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王管事这位商场老将这么慌乱。 “西北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有知道原因,才能更好的想对策。 “我们运送去西北的粮食被人劫走了。” 沈景黎拧紧眉,“山贼?” 王管事点点头,脸上流露出懊恼的神色,押送粮食的路线,他早就派人去查探过,押送的镖师也是南部最好的队伍,而且还派了他手里厉害的几个打手,就是怕途中发生意外,没想到,最后还是让人将粮食劫走了。 始料未及的事情,沈景黎陷入沉默。 “是奴才的错,若是奴才再多加小心,多派几个人去查探路线,这种事情就不会发生。”王管事很自责。 “这事不怪你。”被抢劫只不过是场天时地利人和的意外,就算他们防备的再森严,路线设计得再合理,也还是有可能遇到穷凶极恶的盗贼,运送货物,这种事情是很难避免的。 沈景黎想了想,转头对穆瑾道:“你去许府,请仲平过来,说我有要事跟他谈。” 押送粮食的事情,就让许彦林去操心,靖王手下能人众多,肯定能将粮草安全运送到西北的。 穆瑾离开后,沈景黎又问道:“我让你准备的药材呢?” “已经收购的差不多了,也按夫人的要求制成了药粉。” 不清楚沈景黎买那么多药材是要做什么,王管事还是一五一十地回答。 沈景黎愉快地点头,药材准备好了,他心里就松了口气,行军打仗,最怕受伤后,不能及时医治,他心里担忧穆琛,所以派王管事暗中购买大量的药材,想替穆琛的军队做些简易医药包。 “让你的人按照我的要求将东西准备好,等我跟许大人谈过以后,就将你准备好的东西交给他,他会处理的。” 主人怎么说,他就怎么做,王管事认真地点点头。 三月中下旬,沈景黎将批十万石的粮食和十万个简易医药包交给许彦林,至于许彦林要怎么将这些粮食和药物送去西北,那就不是他要考虑的事情了。 四月初,西北传来捷报,靖王和穆琛率领的军队成功阻挡了大齐军队的攻势,将大齐逼退,并夺回了座城池,皇帝大喜,当朝赞赏靖正和穆琛,并赏赐给沈景黎很多东西。 “夫人,西北来信了。”金玉兴冲冲地提着篮子跑进来,“是老爷寄回来的信。” 知道沈景黎直在盼着穆琛的信,所以得知穆琛寄了信回来,本来准备出门去买东西的她立即折返,将信拿来给沈景黎。 沈景黎正在跟人伢子说话,他觉得府里需要用人的地方太多,而府里的人又太少,所以想多买几个人,就让大吉将人伢子叫过来。 听到金玉的话,沈景黎立即回了头,双眼一亮,赶紧道:“信在哪里?” 人伢子见状,很识相地道:“既然夫人有事要忙,那小人就先告退,改日再带人来给夫人相看。” 沈景黎心心念念着穆琛寄来的信,根本没有听到入伢子说了什么,只是点点头,就从金玉手中将信抢过来,拆开来看。 金玉见他猴急的模样,笑了笑,叫了大利去送人伢子出门。 沈景黎看到穆琛开头写自己一切安好,终于安心了,他在一旁的石凳上坐下来,个字个字,仔细地看着,似乎透过信上的文字,能看到穆琛如今的模样。 金玉给他倒水,“听说朝廷下令征兵,说是前线战事告急,需要赶紧征召十万士兵,老百姓又得受苦了。” 金玉深深地感叹,她前两天回西穆府去见她爹娘,听她爹娘提起这个事情,每次发生战争,总是百姓们受苦,不是加重税收,就是征兵,让本来就困难的百姓家庭更加的困难,而这样干的事情,又让她爹想起以前跟她爷爷奶奶漂泊无定的日子,听得她也是感伤。 这不是他管得了的事情,“朝廷自有朝廷的考量。” 沈景黎看完信,将信纸页页叠起来,锁进房间的箱子里,金玉跟在他的身后,欲言又止。 “你想说什么?“金玉摇摇头,双手紧紧揪在起。 她不愿意说,沈景黎也懒得问,他要处理的事情很多,没有空去猜她那心思。 看着沈景黎要走,金玉终究没藏住话,”夫人,听说西北百姓被人煽动造反,你说会不会对老爷他们造成影响。“ “不会。”沈景黎想也不想就回答,靖王不笨,没那么容易陷入别人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