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回去大西北
大年初五,寒风陪南霁云回了忠义候府,本意是想在回西北之前,好好跟忠义候南大人谈谈他们两人的事情,可是,他们刚开了个头,就激怒了忠义候,被忠义候给赶了出门。 南霁云闷闷不乐地回来,进府就将自己关在房间里,不让任何入打扰,午饭也不吃,一待就待到晚上。 用晚膳的时候,他才走出房门,脸上挂着惯常客套的笑容,看不出任何的不对劲,沈景黎招呼他坐下吃饭,给他盛了一碗汤,问了问他们最近的打算。 “初七,我们就回西北。”南霁云喝着汤,又夹了块鱼肉,“前些日子,我收到西北送来的密信,说大齐军队蠢蠢欲动,我们必须趁他们还没有进攻之前,先回去做好部署。” 南霁云说着,转头看向穆琛,穆琛正在给荀儿剥虾子,感受到南霁云的目光,抬起头,与他对视片刻,又微低着头,从盘子里夹了一只螃蟹,打开,将里面的蟹肉夹到荀儿和怀信的碗里。 两个孩子自己拿着勺子,勺着碗里的肉往自己的嘴里塞,吃的津津有味,荀儿很喜欢吃海鲜,边嚼着蟹肉,边扯着穆琛的衣袖,指着那盘已经没有半的虾子,含糊不清地道:“嚼(要)……” 南霁云看他吃着碗里的,还盯着盘里的,坏心眼地当着他的面,将盘子里的虾子夹走了一半,荀儿看着虾子一个个被夹走,着急地赶紧扯穆琛的衣袖,并且一直指着那盘虾子,似乎是在说“爹,快夹,要没了。” 荀儿年纪小,吃饭不太注意,嘴角、脸上都沾了菜屑和菜汁,沈景黎拿帕子替他擦擦嘴,对他道:“慢慢吃,厨房里还有,不会让你饿着的。” 这简直是最动听的话,荀儿笑起来,继续吃着他碗里的蟹肉,坐在他旁边的怀信见他喜欢,就将自己碗里的虾子和蟹肉分给他部分,然后自己站起来勺了一勺鱼肉,吃的津津有味。 南霁云看着穆琛剥虾子的动作,行云流水,非常熟练,暧昧的笑了笑,打趣道:“真没想到,令大齐军队闻风丧胆的穆将军,居然有这么居家的时候?” “嗯。”穆琛应了一声,又给沈景黎剥了几个虾子,并且道:“你也吃,我会照顾他们。” 看穆琛不痛不痒地爽快承认,南霁云总感觉心中不得劲,原本美味的食物,顿时没了滋味。 “你也多吃点,回了西北,就很难吃到海味了。”寒风也给他开了只螃蟹。 南霁云回头看着他,见他低头给他剔蟹肉,眉眼里带着难得一见的温柔,唇角压制不住勾起来,夹着碗里的蟹肉吃起来。 吃完饭,穆琛叫寒风陪他出去走走。 夜晚的街上依旧热闹,穿着厚棉衣、裹得像只熊的小贩,边搓着手,边吆喝。 寒风跟在穆琛的身后,闻着空气中飘荡的脂粉香,心里的疑惑渐深,不过他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安静地跟着。 穆琛进了一家杂货铺,买了香烛和冥纸,又在家酒铺里打了一瓶酒,最后在城门口附近的一条小巷里买了袋包子。 “爷爷最喜欢这一家的包子。”穆琛转头,将手里的包子交给寒风,“你还记得吗?每次训练完,爷爷都会带我们来这里买包子。” 说这话时,穆琛眼中闪过一丝温情,似乎回忆起什么愉快的事情,嘴边勾起微小的弧度。 “记得。”他当初也很喜欢这里的包子,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包子。 两人去了城外穆老太爷的墓地,摆上老太爷爱吃的包子,斟了酒,跟老太爷说了些无关痛痒的话,最后,在老太爷墓前磕了三个晌头,才离开。 离开的时候,夜已深,山边的小路黑漆漆的,他们两个前后走着,不说话,只听得到风呼呼吹过树丛发出的声音,诡异而令人心生恐惧。 寒风时不时抬头看着走在前方的身影,高大而挺拔,似乎能撑起整片天空,他觉得心里有些暖,笑如烟火,在他嘴边闪而过,接着是坚定不移的眼神。 “少爷……”在快进城的时候,寒风开口喊住穆琛,穆琛回了头,两人目光对视着,寒风突然冲着他一笑摇摇头,“没事儿。” “嗯。”穆琛简单应了一声,也没有追问他为何不把话说完,跟守城的侍卫打过招呼,进了城,往一家玉石店走去,他前些日子在这家玉石店订做了三个玉佩,算算时间,现在已经做好了。 他一进去,小二哥立即热情的迎上来,“穆老爷,是来取订做的玉佩,已经做好了,小的这就去给您拿出来。” 穆琛点点头,就坐在一旁等他将东西拿出来,寒风跟着进来,在旁的货柜上看着,突然看中支碧玉簪,碧绿通透的玉,雕刻着竹叶,眼看过去,就攫取住他的目光,他将碧玉簪拿起来,仔细看着。 店小工跟着掌柜出来,见他对那支碧玉簪爱不释手,赶紧上前道:“客官真是有眼光,这可是上好的和田玉,您看看,这色泽是不是很青翠,再看看这雕刻,青翠的竹叶,栩栩如生,没有丝裂痕,没有丝瑕疵……” 店小二滔滔不绝地赞美那支碧玉簪,见寒风抚摸着簪子,也甚是喜欢的模样,赶忙又道:“这簪子三百五十两银子,很便宜了,客官若是喜欢,就赶紧买回去。” 三百五十两银子?一听到价格,寒风皱了皱眉,他在西北军营,个月的粮饷才十两银子,三百五十两银子,他得攒几年才能攒得够,而且这些银子,还得用来帮助西北穷苦的百姓,他能存下来的银子就更少了。 店小工见他沉了脸色,不由得想着,看这人穿着整洁贵气,该不会是个穷鬼? 连三百五十两银子都没有,还进玉石店做什么?以为他们这里开善堂啊,不用钱就能拿走玉。 寒风看着手中的碧玉簪,想着南霁云戴上后的样子,回头对穆琛道:“少爷,借我三百五十两银子。” 穆琛正在看他订做的三个平安玉佩,是送给三个孩子当礼物的,小小的玉佩,仅有他的大拇指那么大,正面刻着一只小动物,后面刻着他们的字,这家店的师傅雕工了得,那么小的动物,雕得栩栩如生,他看着,很是满意。 “你要钱做什么?”穆琛将尾款递给掌柜的,问道。 旁边的小二哥震惊地张大嘴巴,听寒风对穆琛的称呼,他以为寒风是穆琛的随从,一个随从居然大咧咧地跟主人借钱,一借就几百两,更重要的是,主人家还不生气,心平气和地询问,似乎真的打算借钱给他。 这年头,随从都那么凶残吗? “买簪子。”寒风将手中的簪子抬起来,让穆琛看个清楚。 穆琛看就知道他的想法,从袖口掏出三张银票,对掌柜道:“三百两。” 开口就砍他五十两,这位爷也太狠心了?掌柜抽了抽嘴角,搓着手,谄媚地笑着道:“穆老爷,三百两真的太少了,那支簪子怎么着也得三百五十两。” “嗯。”穆琛意味不明地挑眉,眼中闪过抹戏谑,起了身,“回去,若你真喜欢这种样式的簪子,我让府里的师傅给你雕一支。” 掌柜一听,暗骂穆琛不厚道,装出心疼吃亏的模样,将簪予以三百两银子买给寒风。寒风小心三翼翼将簪子收起来,跟穆琛一起离开这家店,回去的路上,他提出个疑问,“少爷,既然府里有雕刻的师傅,为什么还去那家店订做玉佩?” “那家店的平安玉佩卖的最好,听说也很灵验。”只是想为孩子求得平安。 回了府,寒风将买回来的簪子送给南霁云。 “这是什么?”南霁云打开盒子,看到里面放着的碧玉簪,愣了愣,抬起头,目光呆滞地望着寒风,满眼地难以置信。 “碧玉簪,觉得很适合你,所以就买了。”这些天住在郡王府,看着穆琛体贴入微的照顾沈景黎,他忽然觉得自己对南霁云不够好,本来身份地位就配不上他,然后又是**的臭汉子,既得不到他父母兄长的喜欢,也没办法为他生孩子,唯能做的,就是对他好,偏偏他以为自己做的很好,事实上却什么也没做。 他太过被动了,以为目前这一切,就是最好的状态。 “呆子。”南霁云骂了一声,嘴边上扬的弧线却怎么都压不下去。 大年初七,寒风和南霁云离开京城去西北,穆琛和许彦林亲自送他们出城。 同天,穆禹前往湖州任职。 穆禹离开只通知了镇远侯,并没有告诉德慧县主和老太君,等德慧县主知道这件事的时候,穆禹的马车已经出城个多时辰了,县主气的大发脾气,被穆珂劝了两句,居然跟穆珂吵了起来。 穆珂在郡王府待了一段时间,脾气收敛了许多,行事作风也稳重许多,他不愿意再闹出家丑,就挨了县主顿骂,然后跑去郡王府避难。 “你怎么来了?”沈景黎对穆珂的态度很一般,毕竟第印象太深刻,何况他们之前还有仇,让他一下子跟穆珂亲密无间,他还真做不到。 “我娘在府里发脾气。”穆珂沉着脸,张嘴想说点什么,最后又摇了摇头,家丑不可外扬,虽然他是想找个人倾诉一番,可家里那些破事,他这会儿真没脸说。 沈景黎大概知道是什么事,心里暗道,穆禹办事不妥当,可想想德慧县主的脾气,估计还是这么做更保险。 穆珂吃着金玉端上来的乳酪蛋糕,突然道:“想到我大哥堂堂一个世子,跑去湖州那个山区去做官,我就有肚子气。” “气什么?那是你大哥决定的,他自然有他的道理。”自己选的路自己走,穆禹都不抱怨,别人有什么资格替他抱怨? “说是这么说,可我总觉得我大哥不该去那种地方,我大哥可是世子啊,有谁家的世子不是混个闲职,然后就等着继承爵位,谁那么傻跑到穷乡僻壤去做官?”穆珂愤愤不平地咬了一口蛋糕。 穆珂跟沈景黎说了一会儿话,心情好多了,才高高兴兴打包了堆吃的回镇远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