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君臣 > 第68章 决死战兄弟兵

第68章 决死战兄弟兵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阿骨欢借着月色观察着大楚的边城, 他身边的马族将领们沉默着, 神色疲倦。    大楚神机营研制出的新型火|器源源不断地送来西北,自从安西卫拥有三门最新型的火|炮, 马族防不胜防的偷袭战术立刻付诸东流, 他们再也没能越过安西卫的火线, 越不过火线,就进不了城。    前方, 是大楚城门上冰冷的大|炮。    身边, 是几经挫败的勇士。    后方,是饥饿的老人、女人和孩子, 是马族岌岌可危的未来。    该怎么做?    还能怎么做?    “明晚, 月亮照亮楼兰沙漠的时候, 全军出击,为了我们的母亲、女人和孩子,踏碎大楚边城!”    他们的王做出了决定。    而同一片月色下,帅帐中, 猿卫猿斗与众将领也在商议着战略部署, 他们一致认为马族近日必有动作,将领们各自离开, 通知手下将士们加强戒备,多分派了班组去轮岗。    猿家兄弟俩经过战争的洗炼, 越发英姿勃发, 尤其是猿斗,变化明显, 往昔残存的稚气全然脱去,剑眉鹰目,长得越发像父亲猿九,比气质柔和些的猿卫看着倒更像哥哥。    为了随时应战,两人身上是齐全的墨甲,两副墨甲一模一样,唯有心口的护心镜不同,猿卫护心镜上雕的是小白,猿斗那块护心镜上雕的是五只小狼,就是小白家的一二三四五。    将领们出了帐,猿斗抓紧时间扒饭吃,猿卫对着案上的文书深思。    猿斗忽觉不对,看向他哥,问:“哥,怎么了?是陛下信中写了什么?”    没想到被猿斗察觉了情绪不对,但猿斗脾气急躁,若是此时就告诉他,肯定会生一回气不说,也许还会影响他在战场上的判断,于是猿卫掩饰道:“没什么,只是偶感疲倦罢了。”    “哥”,猿斗放下了碗筷,走到案边,眯起眼睛盯着猿卫,“别想瞒我,说。”    猿卫无法,只道:“陛下想安定西北疆界,助力大楚发展,因此,陛下信中说,若是交战,如果能生擒阿骨欢,借此与马族人谈妥条件,令马族人主动投降,是最好的。”    “杀父之仇,岂能不报!”猿斗果然一听就生了怒,一拳砸在岸上,竟是将案几砸出了一道细微的裂痕。    猿卫怒喝:“有话好好说,拿你自己出气做什么!”    闻言,猿斗对他哥撇了撇嘴,忽然一勾嘴角,“跟马族人谈妥条件不就行了?这事交给我,阿骨欢的狗命,也交给我。”    话说到最后,猿斗目光冷下来,森寒如狼,猿卫见他这样,内心也不十分想阻止,叹道:“随你,有事我顶着便是。”    次日,夜,风疾,沙动,狼嚎惊起,早有准备的大楚将士一涌而出,列阵城外,白狼双将墨甲白马,双双来到阵前。    对面的马族军队是末路恶鬼之师,这边亦是要讨回血债的虎狼军!    “兄弟们!”    猿斗一挑银枪,一马当先,高呼:“谁与我共屠野狗!讨回血债!”    将士们豪情顿生,跟随猿斗的白马冲锋而上,迎击敌军。    见猿斗又急着出头,猿卫心里把这小崽子揍成猪头,连忙喝令:“广元、东来二军守阵!临峰侧应!其他弟兄,跟我上!”    “是!”    “杀————!”    阿骨欢大笑一声,举起长刀,大喊:“勇士们!我们的背后就是我们的族人,我们没有退路!上——!”    冰冷的锋刃在月光下铿锵碰撞,鲜血、高呼、哀嚎,奏响了战歌。    这是一场死战,拼的不再是战术谋略,而是勇气与意志。    只有胜利,才能活下去,才能让他们手中的兵器所保卫的,活下去。    两方皆是如此。    奉天殿上,世子顾岚正在向启元帝汇报私盐案的结果,按照商议的,将罪名钉死在淮安知府身上。    对于这个结果,所有人都很满意。    帝党成功将卓远安插进了刑部。文谨礼自以为与顾岚彻底绑上了一条船,更妙的是,在外人眼里,顾岚可是启元帝的人。刑部尚书也以为自己成功和文崇德,最重要的是,还有世子殿下站在了一边。    于是当“马族再次来袭,抱着死战之心,战况胶着”的军报传来,启元帝也就顺理成章地按照顾岚的说法,将私盐案这一页假装翻了过去,只是把冯裴调进了大理寺,专心询问起战况事宜来。    次日,启元帝以兵源不足、参差不齐为由,下令在晋京交界处建立军校,赐名北斗,由鄂省、川省二地试点征收兵源,送入北斗军校培养,并任命谢九渊为军校总校长,全权负责北斗军校事务。    百官对谢九渊受重用已然十分淡定,平淡地看谢九渊接了旨,接着,文相就站了出来。    “陛下”,文谨礼笑得一脸慈爱,“世子这个年纪,似乎早就该加冠了,老臣斗胆,越俎代庖,为世子讨封。”    百官一咂摸这话里的意思,不就是指着启元帝的鼻子说,既然你这个当叔叔的不关心侄子,我这个外人看不下去才站出来多事?于是整个奉天殿就安静下来了。    启元帝却是恍若未觉,笑道:“还是文相仔细,很该如此,岚儿也大了,钦天监,为世子占卜吉日,行冠礼!”    “是”,钦天监的监正领了命。    三宝公公朗声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陛下,臣有事启奏。”    这声音耳生,百官循声望去,发现是一名六科小吏,六科是为了监察六部而设,以前不受重视,经启元帝整顿后,在监察六部小官小吏上十分得力,因为“不废话、直接写奏折参”的作风,被官员们私下里编排为“咬人的狗不会叫”,他们在朝堂上十分沉默,缩在角落,连面貌都十分模糊。    因此这一名六科小吏站出来,倒让百官觉得十分新奇。    启元帝:“说。”    他参的是闽省宁归知府,在户部闽省清吏司官员的包庇下,侵吞海商秦曾谙家产一案,证据当堂呈上,希望启元帝明察。    秦俭虽不知情,但毕竟是手下清吏司出了事,作为户部尚书难辞其咎,立刻跪地请罪,“臣失察!”    其实这些证据启元帝早已看过,此时假作详看,面上带了三分怒色,又让三宝将这些证据给大臣们传阅,秦俭是个树敌多的,眼见他手底下出了纰漏,启元帝又正是怒火上头,白关门乐得火上浇油,你言我语地痛斥这宁归知府妄为地方父母官,纷纷要求启元帝严惩。    唯有吏部尚书嘴上附和,脑门上却是出了一头冷汗。    秦俭跪在地上无人搭理,他一动不动跪得端正,也不出声为自己辩解。    启元帝心怀甚慰,接着百官的话头,宣道:“爱卿们都深知民商不易,朕深感安慰,此案事实证据确凿,务必办成典型,江载道,朕就把案子交给你判,绝不能姑息!”    江载道出列一礼,“臣,接旨。”    启元帝“嗯”了一声,又道:“昭告天下,我大楚百姓,无论干哪一行,只要不犯法,任何官员差役,都不得侵吞、损害百姓私产!若有违者,轻者按偷窃罪论处,重者按强盗罪论处,一旦案发,立刻革职入狱,以安民心!”    百官没料到启元帝将这桩案件拔高到如此地步,刚才附和得乐呵,现在就懵了。    谢九渊出列,朗声道:“陛下爱民如子,体恤至此,是万民之福,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有人唱了高,其他的自然只能跟上,于是一片嘹亮的万岁声后,这一条金口玉言就这么定了下来。    “秦尚书,起身”,启元帝这才招呼秦俭,“户部千头万绪,一时失察,朕就轻拿轻放,停你两个月的俸禄,你可服气?”    顾缜心想反正小叔就要回来了,秦俭没两个月俸禄一时也饿不死,于是心安理得地扣了小婶的命。    百官哈哈大笑。    秦俭板着个脸,谢恩道:“臣领罚,臣服气。”    启元帝逗他:“这脸色可不像是服气。”    秦俭回得耿直:“陛下,这天底下,掉了钱还乐呵呵的,不是疯子就是傻子。”    启元帝一乐,也没说他。    大家乐呵呵地下了朝,吏部尚书罗什顶着一脑门汗,走到了刑部尚书姜齐身边,给亲家使眼色。    也是倒霉催的,罗什的大儿子,也就是娶了姜齐女儿姜罗敷续弦的那位,是个眼高手低、极好面子的人,罗什好不容易把他弄进吏部,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看着,没想到还是出了事。    因为要娶姜罗敷,又听闻姜罗敷说过非谢九渊不嫁的话,为了在新娘子面前摆阔,罗什的大儿子借手中职务之便,黑了一个单身进京的行商,事情做得很绝,不过本来也不算什么大事,案子刚进刑部,罗什就找了姜齐摆平,哪里想到启元帝忽然重视起了这方面,毕竟是事关长子,他是心惊肉跳。    姜齐丝毫不急,神秘地摆了摆手,顺手拉了个刑部的新官员给罗什介绍,“来,这是我们刑部的新秀,卓远,江南考场出来的探花,祖籍是扬州人,跟罗尚书也算是同乡。”    “都什么时候了你还给我介绍小官”,罗什气急。    “唉哎”,姜齐拍拍他的手臂,“这位探花郎可是我重点培养的,卓远,跟罗尚书讲讲你手上有什么案子。”    卓远低声应道:“是,属下手上有三个案子,一是京郊情杀案,一是东市偷盗案,一是行商遇害案。”    听到最后,罗什了然,放下心来,捻着胡须一笑,赞赏道:“果然是年轻才俊,好好办案,卓大人定然前途无量。”    卓远一拱手,“借您吉言。”    罗什与姜齐对视一笑,互称亲家,和和睦睦地出了宫城。    作者有话要说:    *这天下雨简直冷得心碎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