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六零福娃娃 > 第84章 等政策下来,就能发家致富啦!

第84章 等政策下来,就能发家致富啦!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我管你全市人民死不死, 咱公社先自己把粮仓塞得满满当当的,再把社员家里塞得满满当当的,多好!    于是, 头一辆特制水车里的小球藻水体, 就给了李向阳一个“惊喜”。    里面的水体居然是淡绿色的……    繁殖好的小球藻明明是浓绿色!而且他头天才去各公社查看了一番,大家育藻池里的小球藻都繁殖得相当好!    这TM是兑了水?!    李向阳气得眼睛都发红了, 啥都给你们提供了, 你们就这样回报国家?!    他压住脾气,还是把这车水体先过滤了一遍,又送入离心机脱水。    他倒要看看, 这个公社的干部会做得多过分, 兑多少水进去。    “这辆车装了多少小球藻水体?”他问道。    “刚好是一个育藻池的。”那人看到他没发脾气, 还以为自己已经蒙混过关。    离心机进行脱水后,出来的并非是干粉, 而是浓度相当高的小球藻浓浆。    李向阳再把这些浓浆灌入干燥罐中。干燥罐就会对它进行高温干燥消毒。    很快地,头一批小球藻干粉就产出了。    这些公社干部都没见识过小球藻干粉的制作过程, 李向阳在操作的时候,很多人或是围着他看,或是绕着机器啧啧称奇。    现在看到东西产出来了, 有些干部忍不住伸出手指去捻了一点, 放到嘴里尝。    “这干粉还真细啊, 一点颗粒感都没有。”    “而且还没怪味儿。”    “哈哈哈,当然没怪味儿,育藻池里的水拿来煮开了喝, 不也没怪味儿吗?”    “那是一开始,才育藻的时候。现在就有腥味儿了,我们公社的育藻池里,还长蚌壳了。”    “咦,你们是长蚌壳啊?我们是长螺丝了。”    大家热闹讨论着。    李向阳淡淡地插了一句话:“能长螺丝、蚌壳的水体,里面的细菌、寄生虫很多的。要拿这种水体煮水喝,得把水完全煮沸才行。就是煮沸了,也还要再等上几分钟,才能喝。要不然,肚子里会长虫的。”    “还可能得血吸虫病。还可能……脑子里都长虫……”    他再用不咸不淡的语气宣传干燥罐的功效:“所以说,还是制成干粉好。干燥罐的高温远远高过水煮沸后的温度。只有干燥罐的高温消毒,才让人放心呐……”    关于这点,他是专门问了黄建邦的。不过,他还是太实诚了,要是换成红果儿,分分钟会吓得他们以为自己肚子里已经长虫了。    不过,就算这样,公社干部们也已经感觉后怕了。特别是“脑子里都长虫”那句,让大家忍不住就摸了摸自己脑袋。    但摸一摸,就能确定里面有没有长寄生虫吗?    当然不能。    会被虫子吃掉脑子的隐忧,开始在人群中流蹿。    在他们担忧的时候,李向阳已经把干燥好的小球藻放进布袋里,把布袋扎好,再驮到一旁的地称上称重量。    一看,25公斤多!    他顿时气笑了,对交这车小球藻水体的干部道:“一个育藻池的产量是5-6天,产60-100公斤干粉。你们社生产力不行啊,才25公斤多点。”    那名干部接着他的话道:“就是啊,我肯定是技术没学过关,怎么才产这么少呢?”    “糊弄我很好玩儿是?我每个公社都去转悠了的,就没见你们那边产量差过!今天运过来的,这是什么水?!颜色浅成这样,你兑了多少水进去,你自己说!”    “诶,李社长,你怎么能这么说话呢?你昨天叫交藻,我们今天就赶过来交了。现在产量低,你又怀疑我们是兑了水。咋了,难道每个育藻池都要产100公斤干粉,才是正常的?哦,最好是产个200公斤、300公斤,那才能说明我们好好干了工作的,对?”那人语带讽刺地道。    被这么倒打一耙,李向阳整个人差点儿就气爆了。但气狠了,他反而冷静下来。    “也对,我都教得那么用心了,你技术还是不过关。看来是没有天分干这个。我回头就跟牛书记打声招呼,你们公社就不要参加小球藻项目了。县里面迄今为止,给你们拨的款呢就算了,当救灾。不过,水藻浮草跟营养液原料呢,你们就别拿了。”    那个干部一下子被梗住了,连连求饶:“李社长李社长,我们社就一个池子产量低,其它育藻池的产量还是不错的。我马上回去给你拉过来!”    说着,急匆匆地就走了。    水车有限,各公社运送小球藻水体都得分趟运送,才能送完。由于这次还没发放水蚤浮草,李向阳允许他们自留五个育藻池的小球藻水体。    看那人还算识相,李向阳怒火稍平。    而其他公社干部看到李向阳发了通火,也噤若寒蝉起来。    平时看这个李社长挺好说话的,教技术也教得特别认真,他闺女给他做的吃食,他也大方地跟大家分享。还以为这人就是个只知道笑脸迎人的包子呢。    没想到这包子里装的全是□□……    要是李向阳知道他们以为他是包子,估计会笑死。他是谁啊?他可是看不顺眼哪个领导,连领导的麻烦都敢找的刺儿头!    田社长是他顶头上司,那回在一队山头发现了大肉,不是还曾经带着民兵连的人,来抢肉吗?    还不是被他又堵又怼,弄得没脾气?    仓库里低气压了一小段时间,轮到下一个公社交小球藻水体了,这个公社的干部忽然陪着笑脸对李向阳道:“李社长,我这车里的小球藻产量也有点低。我回去换一车产量高的给你拉过来啊!”    说着,就赶着牛车往外跑。    “我们社也是!”    “呃,我的也是!”    一堆干部都开始喳呼。    一跑,小多半的干部都跑了!    嗬,行嘛,原来这么多人都往水体里兑了水。李向阳脸色又沉了几分。    剩下的干部开始声讨起逃跑者来:    “这也太不像话了,国家的便宜都占!”    “对啊,经费、原料、技术,啥啥都是上面来的,他们繁殖了这么多,居然还不肯交。就是种土种田,还得交农业税呢。”    “太不像话了,李社长,甭管他们了。你看,这儿还有这么多人没走呢。老实人还是占多数的。”    有人还劝慰了一下李向阳。    他的脸色这才好看些。    果然,其它公社的产量虽然都不太一致,但基本都是在60公斤的合格线上的。有的公社甚至达到了96公斤的产量。    对于高产的公社,李向阳都要高兴地表扬一通,嘴里还说道:“产这么多藻,营养液也得跟上。到时候我给你们公社多发些木薯。”    “好嘞!”    这真是两下皆欢喜。    可惜,除了兑水和没兑水两种情况外,还有人脑子更好使些,想了别的办法来少交小球藻。    于是,李向阳很快又发现,有一个公社的水体看上去浓度似乎挺够,但颜色却跟小球藻水体不太一样。    他莫名奇妙地看着这车水体,再看看上交水体的那名干部,在后者眼里明显看到一丝慌张。    李向阳起了警戒,用手掌伸进去弄了点水体,凑眼前瞅。    这水体里的那些浓绿,是呈颗粒状的。小球藻虽然也呈很细小的颗粒,但需要拿放大镜才能看清楚。    可这水体里的颗粒,不需要放大镜就能看得很清楚了。    有多大颗呢?唔,就像红果儿在家里做的那盆水藻福草蕃茄蛋汤那样!    可其它公社有水藻福草吗?    没有!    那这水体里是什么东西?!    他想到一个可能性,眉毛差点气抽搐:“你是把野草用刀铡细了,往里扔的?”    这位干部心理素质没那么好,一被说中,嘴巴嗫嚅着:“没……没……我哪儿敢啊……没有的……”    这下,所有人都看明白怎么回事了。    “你这种兑水方式还挺高级啊。兑了水,还知道再铡点儿草扔进去,提高密度。”说着,他捻着捻那些颗粒,“铡得还挺细。怕是用刀剁的?费了不少功夫啊。”    那人被他越说越羞愧,忽然朝他鞠了一躬:“我错了!我现在就把这车水体拿去换了!换成没兑水的小球藻过来!”    说着,就要离开。    “你等等!”李向阳却唤住了他,问道,“你丢进去的,是些什么草?能吃的吗?”    这个转折有些让人摸不着脑壳。    但那个人还是老老实实答道:“都是我们到处一株株挖的,没毒。我专门挑了一遍的,有毒的都扔了。”    还算有良心。    “你把这车小球藻水体,卸到收集池里。这种混了其它杂草的水体,营养成分肯定不如单纯的小球藻水体,但也能吃。扔了可惜。我帮你制成干粉。不过,这东西我是不收的,你自己拿回去,另外交藻。”    李向阳说着,又对在这里的公社干部们说道:“我这个人,做事一向都是对事不对人的。犯了错误没关系,谁都想多吃一口,我明白。但原则性的问题,犯了一次再犯第二次,我可就不客气了!”    他这事处理得当,该露狠的时候露狠,该表达对大家兑水行为的理解时表达理解,又帮人家把不合格的水体制成了干粉,这也算是一种关怀的行径了。    下来之后,公社干部们都收了小瞧他的心思,同时对他的钦佩也多了一层。    由于每个公社都要往返跑几趟,才能运送完毕该上交的小球藻水体,这一天,李向阳就在县委的仓库里忙活了一整天。    那些往水体里兑水的公社,后来也再没作妖了,好好地完成了上交任务。    每个公社交了多少干粉,他都认真地记录在册,并且让人家在上交人栏,填上了姓名和所属公社。而他自己,也在接收人栏,签了名字。    对于完成上交任务的公社,他都不忘提醒人家一句,叫他们明天到东方红公社的大院里来,他把水藻福草种藻,以及制营养液的原料分发给他们。    21个公社全部上交完毕后,李向阳开始盘点制出来的小球藻干粉,以及账目。统计了一下,竟然有7560公斤之多。    也就是说,151万多人一天的口粮出来了!    跟这些人斗智斗勇了一天,又忙活了一天,李向阳可以说脑子几乎快变成浆糊了,身体也累得不行。    但,看到这些小球藻几乎把仓库里的空地儿都堆满了,他还是欣慰不已。    坐下来休息时,一个不小心,眼泪就沾眶了。    没流出来。    被他用力眨眼睛,眨回去了。    自从去京市,到回来推广小球藻项目,这么久了,终于看到成效了……    要是不出意外,后面小球藻的产量只会高,不会低。毕竟公社社员们吃着更高级的水蚤浮草,自然就不会对小球藻感兴趣。    到时候,产出来的小球藻全部可以供应到县城里去,支援那些饿得只能卧床休息的人们。还能上交到市里,供市里统一调拨救灾。    会有很多人从死亡的威胁下顺利逃脱的。还会有很多人免于受浮肿病威胁。    整个市的人,都安全了……    他忽然就有了一种解脱感。这些日子,他日忧夜愁的,一直担心受此重任,自己要是完成得不好,会对不起很多人,也愧对在□□救灾会议上勇于替他说话,帮他争取到这个项目的黄建邦。    还对不起完全信任他,给了他筹措上京路费的渠道,特意把他升到副社长职位,任命他主持小球藻项目的牛书记。    这些人都是他的革.命战友啊!    他要是没能顺利完成项目,他们都会受他牵连的。特别是牛书记,很可能连副书记职务都会丢掉。    但他们还是选择了信任他。    幸好,他完成了这一切。又幸好,他完成得足够好,他们不会受任何责难了……    他整个人都轻松起来,可眼泪却又出来了。    “向阳,搞完了没有?”是牛书记的声音。    他赶紧把眼泪又眨回去,笑着起身,望向来人:“早搞完了,东西也清点好了。这是账目,书记你过目过目。”    牛书记接过他用来记账的笔记本,一看数据,赞了一声:“7560公斤呐?太好了!我是说,怎么仓库都快没地儿落脚了。”    李向阳笑道:“那可不是!有能为国家,能为人民效力的机会,大家都鼓足了劲儿,努力在搞生产!7560公斤,足够151万多人一天的口粮了!”    在领导面前,他都是说别人的好话的。要不然,说了啥不好的,可能就影响到人家一辈子的前途了。    他能为他们担待的,还是都为他们担待了的。    牛书记一听,还以为他回去做了不少宣传教育工作,让大家明白过来,除了自留部分,交出多产的小球藻对于救灾,会有多么大的作用,感动了公社干部们呢。    “唉,干部们还是明理的。只要给他们讲清楚了,他们还是知道报效祖国的。”牛书记拍了拍李向阳的肩膀,“辛苦你了!”    虽说两个人之间因为下面不交藻的事情,爆发过冲突的。但这会儿倒是一笑抿恩仇。    本来嘛,他们只是想法和处理事情的方法不同,但目的都是一致的。    都是想救灾。    牛书记又道:“我去通知粮库的人,让他们派人过来把小球藻干粉入库。”    李向阳点了点头,忽尔又道:“牛书记,红果儿上次去给各所学校做培训,只教了他们怎么繁殖小球藻。但这两天,我们社的育藻池长螺丝了……”    长……长螺丝了?牛书记这般稳重的人,也忍不住汗了一把。    “对,别的社也有这种情况,有些还长蚌壳了……”    “……”牛书记沉默了片刻,问他,“你想讲的重点是什么?”    “我问了下农科院的黄研究员,他说这种情况,是因为水体里富含营养物质,所以才会什么都长。不排除水体里会有很多寄生虫和病毒病菌。”    牛书记紧张起来:“你是说,这干粉吃了会生病?”    李向阳摇头:“不会。制干粉的小球藻是经过了干燥罐的高温杀毒的,可以放心食用。不过,现在好多人都是养殖好了小球藻,就直接把它煮水煮来喝了。还有些甚至煮都懒得煮。”    “煮了也不行?”    “煮了能喝。但必须得把水完全烧开、烧沸,沸腾之后,还要多等几分钟,才能喝!你让人到处宣传一下呗,别到时候弄得大家吃饱了肚子,结果又开始犯疫病!”    把这事儿跟牛书记说完后的李向阳,又在仓库里坐了会儿,休息了一阵,才往回赶路。    天快黑了,走慢了,等会儿摸黑回家也挺麻烦。    天空依旧没有几分云彩,预示着这场旱灾还会继续进行下去。    但他心里已经没有任何压力和负担。    他觉得,离抗灾完全胜利,已经近在咫尺了。    只是,他忽尔心里又有了一种空落落的感觉。    不抗灾了,他还能做什么?    为官之道,他并不那么擅长。不抗灾了,他还能为人们做些什么?    他那一根筋的直肠子,会不会反而拖大家后腿呢?    他听到自己长长的一声叹息。    ***    小红果儿只是她爹的狗头军师,而且这个军师还是幕后的。幕后到连她爹都不知道,自己有这么个军师。    她爹那边大头的事都已经搞得差不多了,她自然也没多少事了。    不过,这里所谓的没多少事,指的是为国为民的事。    她自己家的事,还多着呢。    你问什么事?    发家致富啊!    她家这一两年把全副精力都放在为人民服务上面去,自己的家反而没顾得上来。    而前一世,60年的冬天,国家发布了《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这封信被下发到了各个公社党支部,并被要求“把这封指示信原原本本地读给全部党员和干部听,读给农民群众和全体职工听,反复解释,做到家喻户晓”。    为什么上面对这封信这么重视呢?    这是因为,到60年底已延续了两年光景的旱灾,在那时已经夺走了为数不少的农民的性命。城镇人口有粮食供应,也一样饿着肚子度日。    全国上下都处于一个艰难的时期。    党中.央痛定思痛,决定解放思想,允许各公社社员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小规模的家庭副业也从这一时期可以搞了。    并且进一步地,上面还允许农村集市在有计划有领导的情况下,逐步恢复。把经济重点转回活跃农村经济。同时,从各方面节约劳动力,加强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去。    这意味着,国家终于放开权限,让农民站到了救灾和自救的第一线上。    红果儿记得,前一世,正是这个大政策的出台,农民们在自留地里的积极性被完全调动起来。很多城里的干部和工人,实在饿得受不住时,会跑到集市来跟农民买菜买肉。    这样一来,农民的日子也越过越好,而城里人也能凭工资犒劳肚子了。    不过,因为仍处于灾荒时期,农民拿去卖的粮食依然很少。那会儿流行“兔子干部”和“南瓜工人”的说法。    为什么这么称呼城里人呢?    因为农村集市上卖的东西,都是以国家高级食品的价格,作为参考价格的。价格贵死个人!    可城里有是有高价品,那也抵不住大家抢啊。    没抢到的,可不是只有跟农民买吗?    那时候,一个城里干部的月工资,就够从农民手里买只兔子,于是就有了个“兔子干部”的称号。工人也是。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就够买个老南瓜,所以被称为“南瓜工人”。    农民其实也没办法。虽然国家开放了家庭副业,大家可以养鸡养兔,甚至养猪了。但那也是有限制的,每户人家也就只能养几只(头)而已。    蔬菜也是这样。只有自留地里的菜,你才有资格拿去卖。    要知道,旱灾没过,这些可都是人们的活命鸡、活命兔、活命菜。遇上事,必须得花钱,才舍得到集市上卖一点。这样一来,价钱能不贵吗?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