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六零福娃娃 > 第59章 令售货员震惊的中国好老爹

第59章 令售货员震惊的中国好老爹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只好出了铺子, 东逛西逛,走到一个胡同里的僻静处,偷偷从包袱里摸出几片火边子牛肉, 再从里面掏出一个本子, 撕了几页纸,把牛肉包裹好。    然后他就东逛西逛, 等到离农科院相当远, 几乎都过了十条街了,他才又找了一家油腊铺进去。    这铺子比较小,只有一个售货员。    他直接就问人家拿了把铜锁, 然后压低声音告诉对方:“我没有工业券, 但我有几片牛肉, 你要不要?要的话,我就只付锁头钱。工业券你帮我垫上。”    那名售货员眼神一亮:“拿出来看看。”    首都的粮油供应比别的省市要略为充足些, 但人们一样吃不饱肚子,一个个面色都很难看。这时候的京市人民, 每天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填饱肚子。    报纸上其实才登了,本市昨日一天抓到7万黑市易物者的消息。但听到有肉, 售货员还是按捺不住了。    李向阳看了眼外面的匆匆行人, 对他道:“要不然, 我进来柜台里面?要有人进店了,你就说,我是过来探望你的亲戚。”    售货员当然知道其中厉害, 赶紧应是。    李向阳进来柜台里后,小心取出纸包里的牛肉,掰了一小块给售货员。    售货员一尝味道,简直惊为天食,几乎是用抢的,把李向阳的火边子牛肉抢过去了。    李向阳成功买得铜锁一把。    把锁买好了,他又走回农科院附近,找了家国营旅店住进去。然后,把铜锁挂在了门口,又把钥匙取了下来贴身收好。    这次来,他的主要目的是把救灾方法带回去。但这个救灾的法子,要是人家专家早就研究出来了,那么他们县肯定也一早就开始推广了。    他要等着一个都还没被研究出来的法子,这还不知道要等多久呢。既然一时半会儿回不了家,那么住在这里,防盗问题就挺重要了。    红果儿给他准备了这么多牛肉,他总不好天天背着牛肉跑的。给自己住的房间加把锁总是安心些。    不过,他刚刚买锁的行为,说起来也算是黑市交易了。自然要跑远点儿交易,安全一些。    他其实已经挺累的了。但怕错过农科院的下班时间,于是干脆又跑到了农科院大门口的岗卫室处侯着。    门卫诧异地问他:“你咋又来了?现在才11:30。你这会儿就来等,得耗好一阵儿功夫呢。”    “心里不踏实,家乡的乡亲们都饿着呢。来早点等着,心里反而舒坦。”    这么朴实的情怀令门卫都有点儿感动,他招呼李向阳到岗卫室里坐着慢慢等。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终于到了下班时间。    门卫赶紧站出去,不断眺望下班出来的人。    由于是下班高峰,李向阳又不认识微生物研究室的人。全靠门卫一个人盯着看。都过了十几分钟了,门卫才突然高声跟某人打招呼:“陈老师,下班啦?”    李向阳一看有戏,赶紧三步并作两步,走到门卫身旁站定。    那个陈老师简单地答了一句:“诶,下班了。”    “陈老师,这里有个XX县过来的同志,说是要找你们研究室的黄老师。”    陈老师望了李向阳一眼:“那可真不巧了,他比我还早一步下班呢。”    门卫没忍心看李向阳满脸失望的样子,又对陈老师说道:“诶,你们研究室的黄老师是叫什么名字来着?”    “哦,他呀,他叫黄建邦。”    等陈老师走后,门卫安慰李向阳道:“至少你知道人家叫什么名字,该找具体哪个人了啊。下午下班再来。不过,你连名字都不知道,是从哪儿听说人家的姓氏的?连我都不知道微生物研究室有个姓黄的呢。”    李向阳干笑一声:“我也是在路上听人家说的。”    “咦?这个黄老师这么有名吗?外省人都听说过他?”门卫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    李向阳只好装傻:“可能刚好是认识他的人?谁家没几个亲戚呢?”    把事情办完,他马上回旅店里自己入住的房间,关上门随意吃了几片牛肉。倒在床上和衣而睡。    由于太累了,这一睡,竟睡过头了。    他醒过来的时候,天色都已经黑了。    他懊恼不已,在床上坐了一会儿,又吃了一点牛肉片。心情稍稍平复,就干脆锁门出去了。    首都好东西肯定多。反正已经错过时间了,不如出去逛逛,给他娘和红果儿买点好东西带回去。    男人逛街肯定不是像女人那般,到处走走停停的。他走到旅店前台的时候,直接就问人哪儿的百货公司品种最齐全。    照着人家的指点,他很快就去了附近最大的一所商场。    等到了那处商场时,李向阳直接傻眼了。    这是百货公司吗?    这里怎么看上去像是卖货一条街啊?    和县城里的百货公司,平时没多少人逛不同。这里的每一个商号都简直是被人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    有小吃店、饭庄、茶社、洋货店、照相馆、咖啡馆、书店还有电影院等等。关键是,这些字他都认识,但这些商号到底是干嘛的,他好多都不清楚。    真神奇!    果然不愧是首都啊!    正想着呢,就看到两个女同志,一人拿着一个长方形的大冰块在舔。    咦?首都人民喜欢吃冰块儿吗?    大约察觉到他的目光,其中一个女同志善意地对他道:“你是想买冰棍儿?这个是在那边买的,你看,就是那儿。白冰棍2元钱一支,绿豆冰棍3元钱。这个拿票买不到的,只有高价品。”    李向阳惊愕不已,首都人民不仅喜欢吃冰块,还喜欢花大价钱买冰块!可冰块这种东西,北方不是一下雪,满地都是吗?掰根屋檐下的冰棱子咬不就得了?    要嫌不够好吃,把古巴糖拿去熬成浆,刷一层上去呗!    他摇头叹气,真奢侈。    不过,等他再多逛逛,他才发现到不对。    哪儿不对呢?那些经营小吃、饭庄等吃食的地儿,人数比别处多两三倍。像一些饭庄前面,甚至是排着长队的。人们都焦虑地等待着。    他过去一问呢,这些吃食竟都只卖高价品,根本没有拿票买的平价品。    有些被他攀谈的人,甚至不断叹气:“现在食品供应太紧张了。大人倒是好说,小孩和老人实在饿得受不了了。这不,带他们来吃点高价食物,也解解馋。”    “唉,工资就只有这么一点儿,这回吃了,下回还不知道该怎么办呢。”    “这些东西也太贵了。可你又有什么办法呢?不吃就得挨饿。还不得掏腰包。”    李向阳震惊了,没想到首都人民竟然也在挨饿了!    他一下子就没了逛街的心思。    但想着可爱的小红果儿,还有他老娘,他又甩甩头,把不愉快的情绪扔出脑海,继续逛。    他每处都问了一下价格,发现除了吃的东西外,其余商品都是全国统一价,而且都必须凭票购买。    像有些橱窗里东西特别精美的,甚至连进门都不让他进。说是只供外国人或是持有啥侨汇券的同胞购物。    TNND,居然还搞歧视。    李向阳满肚子的气。    好在这个商场里的东西是真的又精美,种类又多。有钟表啊、玻璃花瓶啊、钢笔啊、毛巾啊、搪瓷碗啊等等。    看得他眼睛都差点花了。    经过一个商铺时,他发现商铺的墙上竟挂着几件成衣。其中,有一件红色列宁装,还有一件军绿色列宁装。还都是女式的。    像他这样革.命觉悟高的人,一眼望过去,眼睛就被吸住了。再也转不了弯。    “我家红果儿穿这衣服……一定好看……”他喃喃地道。    一晃神儿,脚就自己迈到商铺柜台前方了。    由于挤在这儿看布料看成衣的人还挺多的,李向阳还排了一阵儿队,才轮到他。    排的过程中,他还挺担心那两件衣服被人买走的。谁知道,排队的人竟一个都没买。看样子,就是单纯来逛逛。    他一琢磨,也是,大家的钱肯定是要省下来买吃的。    但是……不买又要逛是个什么鬼?    他看着那些对着布料和成衣,品头论足的女同胞,感觉跟她们好像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当然,假如红果儿在这里,她是能充分理解的。    女人嘛。    售货员大约见多了女同胞只逛不买的情况,对她们的要求几乎没兴趣配合。只偶尔心情好了,答理两句。但她一看到李向阳这个男同志,马上态度就好起来了。    “这位同志,你是要买布料呢?还是买成衣?”售货员热情地问道。    “你墙上挂的那两件列宁装多少钱啊?”    “那两件啊,都是一个价,4元6角。你是要买给媳妇儿穿?”    这里难得有男人过来逛。售货员有种强烈的感觉,这个男人肯定会买的!他要买了,这就是商铺本月卖出的第一件成衣!    李向阳大为惊讶:“怎么这么贵?我们那儿县城里,白衬衫才2块多钱!”    “同志,这个是咔叽布料的。来,我取下来给你摸摸,你就知道布料有多好了。”她取下那件红色的列宁装,递给李向阳,“你看,这料子多厚实啊。虽说也是全棉布,但在国外,这可是拿来做军装和非正式场合西装的料子。”    李向阳摸了摸,确实厚实,面料表面摸起来又很舒服,比土布可强得多了。关键颜色染得特别正。    “还是贵了点儿……”    “不贵不贵,这衣服你要买回去给你爱人,她肯定高兴!到时候晚饭都会给你多蒸个高梁粑。”    “谁说这是要给爱人买的?”    售货员一愣,不是爱人?这么贵的东西,难道还是送给女朋友的?那多不划算啊。能不能结婚还两说呢。    “我是买给我闺女的。”    闺女?她把他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你……闺女多大?”    “八岁。”    “……”    你在逗我玩呢?!给八岁的女娃买起码得十几岁的姑娘才能穿的衣服?    李向阳看她眼神怪异,解释道:“孩子总会长大的嘛。等她长大了再穿呗。”    他这辈子可能都不会有机会再来首都了,不趁现在买,啥时候买?    “……”售货员已无力吐槽。    李向阳翻翻看看,终于说了句正常的话:“你们这儿有没有八岁小女孩穿的衣服啊?”    售货员这才觉得靠谱了一点:“你是要看哪个季节的?夏装,还是春秋装?”    “这种咔叽布的有没有?夏装你也拿给我看看。”    售货员马上拿出好几件花花绿绿的小衣服、小裤子出来。有小圆点的,有大圆点的,有印了菊花纹的,有印了清爽小花的,等等。一眼望去,能把人的眼看花了。    可这些衣服在李向阳这个直男眼里,简直不能忍:这料子都花成什么样子了?穿出去能好看吗?丑死了!    售货员看他表情不对,又赶紧拿了一件军绿色的小军装出来:“都不喜欢吗?那你看看这件,这件也是时下流行的童装款。”    唉哟,那可不要太流行了!    这年头,谁不推祟军人啊?    李向阳终于笑了:“这个好!这个漂亮!”    售货员松了口气,介绍道:“这个小童装要2元8角一件。小孩子长得快,我建议啊,你最好买大一号,多买两件,可以穿好几年呢。”    说完,又问他:“你还要不要给你闺女看夏装?我们这儿有辅绸的料子。这种料子又透气,穿着又舒服,质地跟绸料相似,但又不像一般普通绸料那样没有垂感。这是做夏衫最好的料子了。”    “拿来看看。”    好东西跟差的东西,有时候光凭眼睛就能分辨。李向阳等售货员一把东西拿出来,他还没上手摸呢,就觉得那衣服不一样。    要不是样式是普通白衬衫,他差点以为是旧社会富家小姐穿的衣服呢。    光泽度、垂感、柔软性都不一样。    他很想买件大红的衬衫给红果儿穿。红果儿名字里不就有个红字吗?    可想到自己之前给她买的铁锈红的土布做的衣服,她根本就没穿几次。唉,还是顺着闺女的喜好买。    “这个能不能订做啊?有没有军绿色的?”    售货员直想翻白眼,咋什么衣服都要军绿色的……他闺女还真可怜……    其实,李向阳虽然是直男审美,但这会儿却是有些歪打正着的。这个时代衣服的剪裁风格,在十几、二十年过后的人们眼里,那是相当土气的。而目前城镇里流行的小花布布料,配上这种剪裁,很容易就显得女孩子们特别土气。    反倒是纯色布料穿在身上,更加洋气。在纯色布料中,军绿色又是持久色,而且不挑人,很能衬托出穿者的气质。    即使在后世,这种颜色也经常成为流行色。    “这个有军绿色的,你等下,我拿给你看。”    东西一拿出来,唉哟,一看就很漂亮啊。    李向阳当即拍板:“这样好了,我给闺女买两件辅绸的军绿色衬衫,再买两件春秋天穿的小军装。再拿两件咔叽布的红色列宁装,还有两件军绿色列宁装。她现在穿不了列宁装,等再大点儿,就能穿了。”    说着,他又皱眉嘀咕道:“啊,忘了红果儿不喜欢红颜色了。可红色列宁装好少见的……她穿了一定好看……唉,不管了!其它衣服全都是军绿色的,好歹要有两件红的。”    他考虑了她的喜好,她也得考虑考虑他这个当爹的人的喜好。    他就想让他家红果儿穿漂亮点!    “对了,我还要给我娘买衣服。你这列宁装有没有加大号的?我想给我娘买四件,两件军绿色,两件灰色。辅绸的衬衫也要两件军绿色,两件灰色的。”    “还有,这些全都要配同样面料的裤子……”    他说了一大堆,售货员完全被震住了,连连问他:“你确定?你都要买?”    “对啊,都买。要多少布票啊?”    售货员赶紧拿算盘出来一拨,激动得有些发抖:“总共要150尺布票,117元2角钱。”    这时候并没有一市丈单位的布票,只有最大面额拾市尺的布票。所以售货员是按尺来报价的。    李向阳一愣。    看他的反应,售货员心里一凉。    “啊……我没带这么多布票,我明天再来买……”    售货员看了看满柜台的衣服、裤子,只想跟他说“哥吾恩!”    李向阳转身走出商铺,嘴里叨叨念着:“150尺布票……要这么多布票啊……看来明天又得用牛肉去换了……”    ***    第二天早上,李向阳一大早又跑去农科院门口等着了。    农科院大门有两名门卫共同看守,他这两天跑得勤,连另一个门卫都认识他了。    由于大家都不认识微生物研究室的黄建邦,他们这回也没怎么盯来上班的人。到了八点一刻时,跟他熟一点的那个门卫说道:“这会儿人差不多都到齐了,应该已经在研究室、教研室上班了。我帮你打个电话找他。”    这个时期,电话还是稀罕物。门卫室虽然具有传达室的功能,但却没有配置电话。    李向阳看着他一路走到最近的一栋建筑物里,隔了好一阵,才出来。    可惜,门卫带来的消息实在让人失望。    那个黄建邦今天居然请假了。    “他就只请了一天假,明天就会回来上班了。你明天再来。”门卫安慰他道,“反正单位就在这里,他也不可能跑。别太担心。回去旅馆后,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明天就能找到他了。”    李向阳勉强点点头,并表示了一下感激之情。    因为要给他娘和红果儿买衣服,他也顾不上难受,回旅店拿了一部分牛肉干,就往外面跑。    他已经想好了,反正大家的钱,现在都舍不得花在吃的东西以外的地方。布票对他们来说,也没用。那他就来个以物易物,一两牛肉换两市尺布票好了。    这样,总共只需用7斤5两牛肉干,就能换到150尺布票。    兔子不吃窝边草,这回,他更是选择了搭车到另一个区去换牛肉。    下了车,他都是往胡同里钻的。这个时间,该上班的人都去上班了,该上学的娃子也去上学了。    人少正好办事。    他随意选了一户住房条件不太好的人家,走到人家门口,大声往里喊:“有人吗?屋里有人吗?”    这样的家庭经济条件肯定也不太好。让他们拿布票来换肉,他们肯定愿意。    “诶!谁呀?”一个短头发的妇女应了一声,走出来,打量打量李向阳,眼里警戒地道,“你谁啊?我不认识你?”突然就高声喊了一声,“刘姐!刘姐?”    对方一脸把他当成盗贼的模样。    李向阳哭笑不得,这还喊起人来了。    怕她真把人喊过来了,他赶紧:“我有牛肉干,想换点布票,一两牛肉干换二市尺布票,你换不?”    “叫我啥事儿啊?”那个刘姐听到有人喊,直接过来了。    短发妇女埋怨地望了李向阳一眼,你不早说。然后打发刘姐道:“没事儿,没事儿。我就是看你在不在家,等会儿过去找你唠嗑。”    刘姐却望望李向阳:“这谁啊?你家亲戚?”    “对啊,我家远房亲戚。一直住在乡下,今天进城,就顺带过来走走人户。一会儿就得走。是,大兄弟?”短发妇女对李向阳道。    大兄弟李向阳只好点头。    快速把刘姐打发走,短发妇女赶紧低声道:“你真有牛肉?我们家全家总共攒了5丈1的布票,你有这么多牛肉换吗?”    不花钱就能搞到牛肉,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5丈1就是51市尺。那他就得拿2斤5两5钱牛肉干来换。    算算,也不算多。    李向阳点了点头:“要看货不?”    他从小包袱里摸出一小片火边子牛肉,再从上面掰了一小块递给妇人尝。    这么精贵的东西还能尝,妇人咽了咽口水,接过来放进嘴里。    一股清香顿时弥蔓在口腔中,香得她陶醉了好几秒。然后当机立断,跑回屋里把布票全都拿了出来。    “给。你数数,五丈一的布票。”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