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五十年代小日子 > 第75章

第75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徐甜甜精心置办了几样年货。    这天一早, 让启康帮忙看着铺子,就带着冬娃回了县城。    到了家,志和果然放假了。    志君写信说假期短,为了节省路费就不回来了。听爹说, 家里打算在县里过    年, 等到大年初一那天, 再赶回徐家湾参加祭拜。    对她的去处, 爹自然是希望她回家过年。    说县里不像老家, 在这里谁也不认识谁, 自家关起门来过日子, 谁也不说谁家    的事。还说她公爹托人捎了一份年货过来,抒文也写信说了,让她趁着年节回家休    息几天。    “翠翠, 等初二那天, 就回家?”    “好,爹……”    徐甜甜也点头应了。    忙了一年了, 是该好好歇歇了。    初一那天, 冬娃要进祠堂, 初二回娘家正好。娘一听, 就高兴地说道:“翠    翠,娘才套了一床新棉被, 等你回来了, 正好给你盖,厚厚的, 可暖和了……”    “娘……”她心里一暖。    无论什么时候,唯有爹和娘才是最贴心的    下午,徐甜甜带着冬娃回到了镇上。    抒文的信也到了。    说今年过年,怕是没有假期,可心里念着她,只盼着早点休假好回来看她。读    着那温暖的话语,她打算等天暖和了就去部队上一趟。    抒文不能随意离队,可她能过去啊。    就是离得远了点,路上辛苦了一点。    如果在省城住着,就方便多了。    转眼到了除夕。    门店又关门歇业了,等到初九方开门营业。    一家人聚在一起,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除夕。    按照老规矩,得在堂屋里守夜。    好在今年有启安和玉梅在家,听他们讲一些部队上的事情,觉得时间也快了不少。    大年初一,冬娃忙着四处磕头,又得了不少红包。    弄得徐甜甜有些不好意思。    心说,这么财迷是跟谁学的?    她可没教过他这个。    初二这天,徐甜甜带着冬娃搭乘马车去了县里。    这是出嫁之后,她第一次在家里过年。    娘心疼她,啥活都不让干。    说她累了那么年了,可得好好歇一歇。再说,搬到县里也没那么多亲戚上门,    可是省心不少。    在家这几天,吃吃喝喝,想睡到几点就睡到几点。    躺在床上,她一阵感慨。    还是自家好啊,不用操那么多心,也不用顾忌任何礼数。    可以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到了初八那天,她带着冬娃回到镇子上。    一进门,冬娃就揣着姥爷给的红包,喜滋滋地找小叔玩耍去了。    这个大年,就这么过去了。    启安和玉梅又回了部队。    李学军家里还专门来镇上下了定礼,把亲事定了下来。李学军也随着来了,和    凤芝说了说话。与章大叔商量着,打算“五一”领证办事。    到时候,是在老家举行婚礼?    还是参加部队上的集体婚礼?    章存林考虑着凤芝的工作,再说也不想凤芝离得那么远。    于是,想在部队上办。    这样,蜜月之后凤芝就能回来。    那临水县离得那么远,他可不想让凤芝自己呆在那边。    李学军倒是颇能体谅,就点头答应下来。    反正,家里有大嫂、二嫂守着,他这边自由得很。再说不在老家办事,也不用    再另外准备新房了。    至于凤芝的嫁妆,也不用拉过去了。    这么一来,两家都能省好些事。    还是按照“新礼”办事好啊。    正月十五刚过,启宽又去了省城。    到了三月底,他来信说,叶大伯让翠翠赶紧去总厂,说是趁着厂区扩建之机,    给安排了一个销售工作。    章存林看了信,沉默了好一会儿。    虽然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可翠翠真要走了,心绪还是颇为复杂。第二天中    午,他把翠翠叫进堂屋里,说了这事。    徐甜甜又惊又喜。    她知道机会难得。    可她去那边工作了,冬娃咋办?    因为这事,章存林也犹豫了半天。    他不能不考虑冬娃。    从内心深处,他不想冬娃离开镇子。    可现在,家里有了变化。    腊梅怀孕六个月了,预产期就在七月里。凤芝马上就要成亲了,还要在部队上    办事。暑假之后,启康就要转到县中读书了。    家里实在忙不开来。    如果不让冬娃跟着他娘走,那日后谁来照看他?    可若跟着她娘走,那离章家可就远了。    除非按照翠翠说的,一家人都搬过去。    可去省城又谈何容易?。    更何况故土难离,想拔腿就走也非易事。    章存林思来想去,只好答应翠翠带着冬娃一起去。    只是这一趟,她先自己过去。    等安顿下来之后,再来接冬娃也不迟。    徐甜甜考虑了一下,就答应了。    虽然她心里舍不得。    可她过去后,先住在厂里。那边可是在东郊,距离市区不算近,连冬娃上学都    成问题。目前的条件尚不具备,只能先忍忍。    冬娃听说娘要去省城了。    先是一阵兴奋,接着又听娘说要他跟着凤芝姑姑,小嘴就噘了起来。    娘这是不带他啊?    娘这是不要他了?    徐甜甜想不到冬娃这么敏感?    她一把搂住他,又亲又抱。    还憋足了劲儿,想把他抱起来打个悠悠。可惜,冬娃太沉了,怎么也抱不动    了,只好把他驮在背上,背着他在屋里转了几圈。    冬娃这才好了些。    可还是情绪不高。    他耷拉着小脑袋,看着蔫蔫的。    直到娘许诺说,最迟“五一”就回来接他,才勉强点了头。    “娘,你可得说话算数哦!”冬娃不放心,还和她拉了勾。    “冬娃,娘啥时候诓过你?”徐甜甜摸着冬娃的脑袋,笑着问道。    可心里却酸酸的。    冬娃大了,也越来越敏感了。    她想跟他说,娘这么一心二心地想去省城,就是为了你的将来考虑啊。    可这话却未说出口。    她不想给冬娃任何压力。    这天晚上,徐甜甜给抒文写了封信。    她想,或许公爹已经告诉他了?    或许他还不知道。    可不管怎样,距离见面的日子又近了一步。    第二天一早,徐甜甜托人给爹娘捎了口信。    见冬娃上学去了,就收拾了一下行李。当天中午,与家人告别之后,爹让启康    扛着行李,送她去了码头。    客船准时靠了岸。    她上了船,冲着岸上启康挥了挥手。    便往省城而去。    隔日到了省城,启宽大哥来接她。    他帮她扛着铺盖,坐上马车去了东郊的加工厂。    进了厂区,她发现这里变化很大。    自从去年扩建之后,规模可不小。现在,一共分为四个厂区,主要加工饼干、    茶叶、罐头、黄酒等副食品。酒厂就设在后院里,目前只有一个车间,由启宽大哥    负责。    厂里有集体宿舍,还有伙房。    住在城里的工人们,大多自己带饭,中午搁在炉子上热一热就行了。那些住集    体宿舍的,就聚在一起轮流做饭。    初来乍到,一切都是陌生的。    徐甜甜在厂部报到之后,就住进了女工宿舍。一条大通铺上,睡了十几个女    工。和那么多人挤在一起,还真不习惯。    可不习惯,又能怎样?    对她来说,这是新生活的开始。    一连三天,徐甜甜忙得脚不沾地。    她除了在厂里熟悉业务,就是去商业局参加培训。    这是针对“国营企业”搞得职业培训。每天一大早,她就得去驿站,搭乘马车赶    到城里去。下午再赶回来,十分辛苦。    每天忙得,与启宽大哥照面的机会都没有。    可这还不是最难忍的。    最难的是晚上休息得不太好。    宿舍里人多,嘈杂。    偶尔,还有加班来不及回城的,也挤在宿舍里。最多的时候,一间屋子里塞了    二十多个人,连个插脚的地方都没有。    这么下去可不行。    考虑到日后,她的工作主要是在城里和厂里两头跑。    她想,得在城里找间房子。    可按照目前的薪水,去租房怕是负担太重。    可不租房,冬娃来了咋办?    那叶家倒是地方很大,可惜却住不得。    来到这里之后,公爹还没露过面,厂里也没人知道她的身份。启宽大哥跟她悄    悄说过,说调动之事是叶大伯托人悄悄办的,暂时不好公开。    她明白,公爹这是出于好心。    主要是怕婆婆知道了,惹来闲气。    她心很宽,倒没搁在心上。    心说,即便能住在一起,她也不想去住。自己过日子多简单啊,自由自在地没    人管不说,还特别舒坦。    徐甜甜本打算再熬一段。    可见自己眼圈发黑,眼角泛出了血丝,这肝火旺得怕是嘴角都要起泡了。    她咬了咬牙,就准备租房。    心想,腰里还有点积蓄,就花了?    这样,也能早点把冬娃接出来。    好不容易熬到了星期六。    徐甜甜终于松了口气。    打算明天去部队上看看抒文,再去城里找找房子。    最好是离学校近一点的。    星期天一大早,徐甜甜就起了床。    今天休息一天。    这是“国营企业”工人的专属权利,那些尚未“改制”的私营企业可没这项福利。    她收拾了一下,就换上了那件红外套出了厂区。    这边尚未通公交车,进城要么走着,要么去驿站搭车。    徐甜甜正在路上走着。    迎面驶来了一驾马车,车上坐着几个人。    她仰着脸,并未在意。    忽然,听见有人在大声喊她:“翠翠——”    “抒文?”听到那个熟悉的声音,她一下顿住了脚步。    抬眼一看,见抒文穿着一身灰色制服,正从马车上下来。    他付了车费,朝她大步走来。    她站在那里,静静地等着他。    不过数月未见,可感觉就像相隔了数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