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五十年代小日子 > 第8章 徐家爹

第8章 徐家爹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徐甜甜呆在灶屋里,看着小姑子做饭。    只见她蒸红薯,馏饼子,打玉米面糊糊,一气呵成。    接着,用一双干净筷子从咸菜缸里捞出一只辣疙瘩,放在案板上一分两半。“刷刷刷”就切成了细丝丝,搁在一只大碗里。    再用筷子夹出来一撮,放在小碟子里。    然后,淋上两滴香油,拌一拌,就是一道爽口的小菜。    这个利落劲儿,真是令人眼花缭乱。    徐甜甜只顾看着,却不知自己该干点啥?    小姑子实在忍无可忍了,便说道:“嫂子,你去后院的菜地里,拔两颗萝卜回来,一会儿再调个萝卜夸子……”    “哦……”徐甜甜应了一声。心里却想着,菜地里绿油油的一片,长啥样的才是萝卜?    可这话,却不敢说出口。    她轻手轻脚地出了灶屋。    见启康收了课本正要回屋,便有了主意。她走过去,压低嗓门说道:“启康,跟嫂子一起去后院拔颗萝卜!”    “好咧!”    启康立马前面带路,绕到后院里。他指着一片低矮的竹篱笆说:“嫂子,这一片是冬萝卜,种得早,就拔这边的?”    “好……”徐甜甜点了点头。    启康拉开篱笆门,走了进去。    他蹲在地头,两手抓住一簇萝卜缨子,使劲晃了两下,然后一用力就拔出了一颗白生生的大萝卜。    就着田埂,摔了摔泥土。    接着,又拔出了一颗。    两颗大萝卜在手,徐甜甜总算松了口气。    她冲着启康道了声谢,启康呲了呲牙,笑着洗手去了。    他得提前吃饭,好赶去上学。    徐甜甜把萝卜搁在水池里,洗干净了。    见小姑子还在忙着,想着自己不能什么都不干?    不是要调萝卜吗?    那切个萝卜块,应该难不倒她?    于是,拿起一颗白萝卜,放在案子上,“咔嚓”一下把萝卜缨子剁了下来,随手扔进了垃圾筐里。    “嫂子,那萝卜缨子咋扔了?用那个调凉菜、下面条,味道可好了!”    “哦……”徐甜甜赶紧把萝卜缨子又捡了起来,拿到外面的水池里冲了冲。    心说,这些地方风味小菜,她哪懂啊?    她回到灶屋里,再也不敢乱摸乱动了。    正在手足无措间,就听到西厢房里传来了冬娃的喊声:“娘——”    这声“娘”,可解救了她。    她嘴里说着:“哎呦,冬娃醒了?”    那边就抬脚出了灶屋。    进了西厢房,她擦了擦头上的热汗。    心说,小姑子已经起疑了?    看在她心里不痛快的份上,也不好说什么?    徐甜甜撩开帐子,给冬娃穿褂子。    这才发现自己连给娃穿衣服都是笨手笨脚的。一开始那个袢子怎么都扣不上,好不容易扣上了,才发现错了位,又得一颗一颗解开重来。    冬娃倒是不介意,笑得咯咯咯的,精神气十足。    徐甜甜心说,还是和小娃娃打交道好啊,无论怎样都不用担心。    一阵手忙脚乱,总算给冬娃收拾好了。    徐甜甜又拉着冬娃进了灶屋。    她想,即便帮不上忙,看看总可以?    终于熬到了吃响午饭。    一大锅黄澄澄的玉米面糊糊,大块的红薯,还有昨天剩下的高粱面饼子。菜呢,是一碟小咸菜和一大碗萝卜夸子,淋了香油和香醋,味道十分爽口。    小姑子端出一摞粗瓷海碗,准备盛饭。公爹在院子里,说:“凤芝,今儿就在灶屋里吃,端来端去的忒麻烦了!”    “好咧!”凤芝应了一声,麻利地盛起饭来。    徐甜甜终于找到了用武之地,上桌摆饭。    可一端起来,才发现这大海碗实在是太沉了。手一晃悠,差点就洒出来了。    连饭都端不好,她可真是废了。    说话间,一家人都进了灶屋,围着矮桌坐下。    章存林刚拿起筷子,就听到院门被拍得山响。    “谁呀?”他出了灶屋,站在院里问道。    “我!”外面传来了一个男子的声音,中气十足的。    “哦,原来是亲家来了?快请进,快请进!”    章存林三步并做两步,过去开门。    心说,该来的终究会来的,徐永泰这是得了信了?亏得昨天没来,要是撞见了启铭,非得狠狠地揍他一顿不可。    虽说这孩子该打,可真让人给打了,还是心疼啊。    徐甜甜听到爹来了,也起身迎了出去。    心里想着,她在爹面前,该说些啥?    院门“咣当”一声开了。    一位身穿灰色夹袍的中年男子,大步走了进来。他个子很高,皮肤白皙,气质儒雅,一点也不像庄稼汉子。    不过,这会儿沉着一张脸,倒是气势十足。    他身后还跟着一位车把式,一身黑色短夹衣,打着绑腿,手里握着一条鞭子。    “爹!”徐甜甜笑着喊道。    “翠儿!”徐永泰见到闺女,面色稍缓。    “亲家,大老远的过来,还没吃饭?要不先喝碗稀粥垫垫?等到了中午,再弄俩菜,咱哥俩好好喝两盅?” 章存林笑着说道。    “哼,章老二,有事说事,别整天说那些好听的糊弄人!” 徐永泰瞥了一眼章存林,鼻子里重重地哼了一声。    “呵呵,看亲家说得是哪里话?我是那种人吗?” 章存林客气地让道:“来,亲家先洗把脸,再进屋歇歇!”    徐甜甜还在院里傻站着。    小姑子已经从灶屋里端了一盆洗脸水,麻利地摆在了水池子边的台子上。她胳膊上还搭着一块干布,备着。    冬娃见来了客人,也跑了出来。    他睁大了眼睛,好奇地打量着。    想着娘以前教的,那个高个子穿长袍的,就是姥爷。于是,不等娘暗示,就扯着嗓子喊道:“姥爷——”    虽然声音糯糯的,可徐永泰还是听见了。他走过去,摸了摸娃的脑袋,脸上终于挤出了一丝笑容。    “冬娃,还记得姥爷啊?” 他弯着腰问道。    “记得!”冬娃揪着姥爷的袍子,说道。    “冬娃,先松开手,让姥爷洗把脸!”徐甜甜终于反应过来了,走过来扯着冬娃说道。    徐永泰洗了脸,就被让进了堂屋里。    车把式也抱着鞭子,进西厢的客房里歇息去了。凤芝端着一只木托盘,把饭菜送进了堂屋,又往客房里送了一份。    徐甜甜拢着冬娃,回了灶屋。    凤芝说:“嫂子,吃饭!”    说着,又拌了一盘小咸菜,还把剩下的白萝卜调了一盘。    因为心里有事,这顿饭吃得没滋没味的。    收拾停当后,见爹和公爹关起门来说话,徐甜甜让冬娃在院子里和小姑子一起玩,自己回了屋里。    她得静下心来想一想,一会儿该和爹说些什么?    在她的记忆里,翠翠对爹很孝敬。    可惜,出嫁后离得太远,却很少回家。    从徐家湾那边过来一趟也不容易,所以来往得并不算多。可爹娘却一直牵挂着她,赶到年节前夕,爹一定会跑来看看她。    对她来说,徐家是最大的助力。    况且,翠翠和爹娘的感情非常好,怎么都得想办法帮帮徐家。    她细细回想了一下家中的景况。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徐家虽然败落了,可比起一般庄户人家,日子还算好过,至少吃穿不用发愁。家里宅子不小,可田产并不多,满打满算只剩下七八亩地。    等到“土改”划成分时,不知会归到哪一类?    她记得徐家湾在青沙河的下游,总体上比较富裕。    以徐家目前的景况,根本算不上什么。    唯一会被说道的,是家里雇过长工,包括今儿来的车把式,都曾在徐家当过差。    虽然都是陈年旧事了,可挡不住有红眼病拿来说事。一旦被人抓住了把柄,有可能会往地主、富农上靠。    如果被划为地主,那所有的家当,包括宅子和家具在内都会被收缴一空。    到了那时,爹和娘该如何生活?    翠翠是长女,下面还有三个兄弟,都在县里念书。    如果没了经济来源,恐怕连书都读不下去了。    关于“土改”,徐甜甜了解得并不多。    可也听说有划错的。    那些被错划成地主的,基本上都被分光了家产。最后,即便又划回来了,可分走了的东西却没人会还回来,最后只剩下一座空宅子。    甚至连宅子都有被拆除的。    那些值钱的砖头、窗棂子和大梁都被拆走了,只剩下几堵断壁残垣。    连住的地方都没了。    按照徐家的人口,人均土地并不多,连个富农都算不上,也就和中农一样。    可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分家比较稳妥。    这样即便有找茬的,也没了借口。    算算时间,马上分家还来得及。    还有家里的大小牲口得通通卖了,值钱的东西也得悄悄转移走。    现在的她,帮不了徐家多少,提前避险是她唯一能做的。    另外,章家也是如此。    这所宅子,她也看了,前院是个篱笆,后院是个菜园子,地方可不小。    章家好的方面,就是田产卖了一部分,投到了镇上的铺子里。    而铺子里没有雇人,都是自家人在干活。    这样就不会划成地主之类的。    而虎头村也是个富裕村子,有田产的人家不少,章家倒是不太显眼。    或者,借着分家的名义上把宅子和田地也分了。    这样,就能往中农上靠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