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江家的故事到此就结束了吗? 并没有。 当时村民群情激动,上山找江家兄弟也不过是为了给自家儿子讨个说法,却没想到生生逼死了江景同。 在场的所有人都傻了眼。 到底还是江寄嵩,主持大局主持惯了,眼见着自家的亲生儿子死在自己脚下居然还能镇定自若。 按照他当时的说法:“你们各家都死了一个儿子,老江家就还一个儿子。难道老江家的儿子还比不上你们各家的儿子吗?” 当场的所有人没有一个提出反对意见。 人死都已经死了,还能怎么样?真能死而复生吗? 再者说村民们朴实,即便是自家的孩子死了大半也觉得是意外所致,之所以头脑一热就冲上山来,就是为了给自己家冤死的孩子讨个说法。 至于说非要一命还一命?非要江家兄弟偿命?那还真没想过。 不但没想过,借两个胆儿也不敢呀! 江家是什么人?按老理儿讲那是主子!不是有那么句话嘛“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如今还不是君让臣死的问题,具体来说也就应该算是变生不测。 对,就是变生不测。 既然江寄嵩江老爷子都开了口,谁也不敢再说三道四。 而唯一全须全尾尚且活着的江景顺,也低头耷拉脑的扛着自家兄长的尸体一道下了山。 自此之后山间的石屋便成了整个无名村的禁忌之地,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绝对没人肯踏足半步。 据说每当夜高风黑的时候冤死的鬼魂会聚集在那里,点一把篝火,引意外迷路之人自投罗网,再之后…… 他们会嗷上一锅喷香的肉汤,因为据说当年那几个年轻人最后吃的一顿饭就是肉汤就白馍馍。 陆璐上牙磕碰着下牙,咯吱咯吱的响。整个人如同小动物般的缩成了一团。 脑子里面翻来覆去的就一句话:“完了,完了,完了,梦瑶这一次大概被熬成了人肉汤了……” 一想到人肉汤,胃里面顿时翻江倒海般的恶心了起来,从胸口到喉管,一汩汩酸水一个劲儿的往上冒。 到达石屋的那个夜里她是喝过锅里的肉汤的,谁知道她喝的那些个汤汤水水不是用人肉熬的? 陆璐手捂着胸口,两只眼眶红色像只兔子,嘴唇上下哆嗦着,说话都不利落了:“也、也就是说,我、我看到的那锅汤就是、就是用梦瑶的肉熬出……” 一句话没说完已经开始哇哇哇的干呕了起来。 庄十三公子无奈的叹一口气,忙扭身拍着她的后背帮她顺气。 同时还不忘问蒙天元说:“蒙叔,我总觉得这个故事,还没有完。” 蒙天元的脸上很快显现出赧然之色,眼皮无精打采的耷拉着,颇有几分让人看透了的窘态。 “那个庄大兄弟啊,你知道我家为什么不住在村子里面吗?” 蒙天元提出来的问题正是庄十三公子想问又不好意思问的。 原来这个原因还是和二十年前的那场无妄之灾有关系。 江景同死了,被蚊虫叮咬了的那个小伙子不过两天的功夫就因为伤口溃烂感染也死了。于是当初一起结伴上山的八个年轻人只剩下江景顺和蒙天放两个,一生一疯。 蒙家的老夫妻俩看着儿子不住叹气,叹气之余又心生唏嘘。谁也不愿意看见自己好好的孩子发疯,但是即便是发疯了也还是要比死了好上许多。 如此算来的话…… 可是谁也没想到的是,就在蒙天放暂时清醒,讲述了山上发生的惨剧后的第三天,他就…… 说着说着蒙天元苍老的眼角就淌出了两滴浊泪,鼻子抽搭了下:“我们当时谁也没想到,一个疯子能干什么呢?整天就是傻不拉几的坐在小凳子上待着,让他吃他就吃,让他喝他就喝,从来不乱动乱走,要多踏实有多踏实。谁能想得到呢?天放,一转眼的功夫就喝了农药。” 庄十三公子眉头拧了起来,追问了句:“他自己喝的?” 蒙天元点了点头:“那天我从地里面干活回家,看见我媳妇正围着灶台做饭,身边空着个小板凳。我就问,天放呢?我媳妇这才发现天放人不见了。开始的时候我们两个都以为他去茅房了,也没太放在心上。结果我一回屋就看见他从床底下掏出来农药,正仰着脖子往自己喉咙里面灌。” 整整一瓶子敌敌畏灌下了肚,即便是大罗神仙也回天乏力。 没有任何悬念,蒙天放口吐白沫死了。 这下子可是心疼坏了蒙家老两口,好不容易养大的小儿子,不过几天的功夫就又是疯又是死的,简直是一把掐断了老两口的活路。 自打蒙天放死后没多长时间,蒙家的老两口也接连跟着去了。 短短几个月时间,三条人命。 蒙天元这个恨呀,恨不得把所有的祖宗规矩都抛到脑后,找江家同归于尽。可是不能…… 他要是只自己一个人,说不定还真去了,但是他有妻子,有子女,他要为了他的妻子、子女忍下这一口气。 “自从那以后我就带着家里人搬离了村子。虽然我也想过带着家人去别的地方,毕竟我是村子里的人,落叶归根落叶归根,我都已经是土埋半截身子的人了,也不想老了老了还死在外面。” 蒙天元长叹一口气,蒙家的悲剧到此告一段落。 “那么……”庄十三公子略微沉默了片刻,又问了出来,“那么江家的人呢?他们家是不是……” 他其实想问的是江景顺。 根据蒙天元讲述的故事可以知道,当年上山的八个人中唯一活下来的只有江景顺一个人。而这一次陆璐和徐梦瑶在山间石屋里遇见的也是江景顺一家。这里面难道有什么不得为人所知的联系不成? 本以为蒙天元会避而不谈,没想到他略作思索便给出了答案。 “江景顺……”蒙天元皱着眉头,一脸的迷惑不解,“这也就是我觉得奇怪的地方。” 蒙天元扭脸朝陆璐看了看,这才疑惑不解说:“这女娃娃说在石屋里面遇见了江景顺一家人?” 陆璐听到自己被点了名,当即瞪大了眼睛,重重的一点头:“是,他们就是那么说的。”她回忆着将自己看到过的几个人的外貌描述了一番,而后补充说,“有江景顺,还有他的妻子叫做江淑芬。他们两个人的三个孩子,大女儿江红惠,大儿子江浩春,小女儿江红秋。” 听陆璐说完蒙天元顿时沉默不语。 庄十三公子问:“有什么不对的吗?” 蒙天元摇了摇头,脸上的表情不会骗人:“奇怪就奇怪在这点上,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先前我以为女娃娃从什么地方听说了江景顺这个名字,可是既然连他媳妇、孩子的名字都能说得上来……” 庄十三公子顿时上了心,有些时候有些事情最怕的就是认真,一旦认了真,剥丝抽茧,总能发现出不一般的地方。 “蒙叔,你再回忆回忆。” 闭上眼睛都能如过电影般在眼睛前面回显的事情,真的不用刻意回忆。 江景顺虽说是江家三兄弟里面的老幺,确实最早结婚的那一个。他的妻子不是别人,是他本家的表妹江淑芬。 近亲不能结婚,山里面的人没那么多的规矩。再加上江淑芬虽然也姓江,到底两个人之间七扭八歪的还隔着一大堆亲戚,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多介怀的了。 男男女女两厢情愿。 江景顺娶了江淑芬不过一年的功夫就抱上了闺女,江红惠。 之后又隔了一年多抱上了儿子,江浩春。 江浩春才不过五、六岁的时候江景顺就跟着大哥江景同上了山。结果没想到他成了八个人中唯一活着的那个人。 仅仅过了一个月的光阴,出事了。 没有任何的预兆,江景顺带着自己的妻子儿女离开了无名村。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会离开,更没有人知道他们究竟去了什么地方。 曾经热热闹闹的江家大院瞬时间安静了下来,曾经风光无限,拥有三个年轻力壮儿子的江寄嵩膝下也仅剩下唯一的一个儿子。 自从江景顺离开无名村,村子里面便开始流传出一个传言——江景同等人惹恼了神灵,神灵降罪,他们每一个人必然不得好死。 重重打击之下江寄嵩一夜白头,甚至开始闭门不出。 陆璐这时候什么都听明白了:“也就是说江景顺二十年前带着家人离家出走,而现在他又带着家人重新回来了?” 如果这么说来的话…… 陆璐很快想清楚一个道理,同时将自己的分析说了出来:“既然是这样,那么江景顺一家就应该是活生生的人。他们当时身上穿的衣服很破旧,大概是因为在外面生活不如意所致。而出现在山间石屋里面的人也应该就是他们一家人。既然是这样的话,那么他们一家人还有徐梦瑶到底到什么地方去了?” 蒙天元也正在思考这个问题,如果女娃娃道听途说,不可能连江景顺的媳妇、孩子叫什么名字都知道啊!可是要不是的话,二十年后重新回来的江景顺到底又去了什么地方?为什么一起不见的还有另外一个从外面来的女娃娃? 屋子里的三个人中,唯有庄十三公子露出不同于他人的表情。 “我总觉得,这里面说不通的事情还不止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