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燃面
转眼就到了和兰渊约定好的日子。 不提盯着APP上又一次发布的"店主出去采风了,最近歇业"的通知,一个个的食客是如何的捶胸顿足。 叶蓁正和兰渊坐在一辆出租车里。 叶蓁是有点迷糊的,来踢馆,不应该先去递个拜帖通知一下吗?怎么刚刚和司机报的位置好像不是刘家或者菊下楼。 “不是说踢馆吗?我们现在去哪儿?”叶蓁问道。 “要三个人才能踢馆,我们先去找我一个朋友。”兰渊解释道。 “哦。”叶蓁嘴巴里答应着,还有点迷迷糊糊的。昨天到达川蜀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就直接在宾馆住了一晚,今天一大早就要出去找人,叶蓁还没睡醒。 迷迷糊糊的在车上又打了一个盹儿,叶蓁就听见兰渊说了一声"到了"。 叶蓁睁开眼睛,看向车子停下来了。下了车,发现兰渊走向的方向是一家早餐铺子。 难道兰渊要找的朋友在这里? 叶蓁狐疑的跟上兰渊的脚步。 这家早餐铺子不大不小,坐着吃早饭的人倒是不少。男女老少的似乎都很熟悉了,一遍吃着早饭还打个招呼聊上几句。 店铺里除了一个负责点菜端菜的帮工,只看到一个人高马大的背影,他正在揉面。 比普通的壮汉的手臂还要粗上两倍的面团,在揉面的人手里仿佛轻如无物,揉起来也分外轻松。 叶蓁羡慕的看着那人结实的手臂,就凭这力量水准,他揉一次面都抵上叶蓁两次了。 “疯子。”兰渊进门就喊道。 只见那个背影顿了顿,然后慢慢的转过头,看见了兰渊,嘴巴就开始越咧越大,“阿渊?!” 这是一个身材好的如同健身教练一样的壮汉,个子大概比兰渊还要高一个头,剑眉星目的。就是因为看见兰渊而露出的咧的超大的笑脸,破坏了他健美的气质。 这个叫做"疯子"的壮汉放下手里的面团,连手都没来得及洗,就三步并作两步的冲了过来,给了兰渊一个大大的熊抱。 “可算回来了!”狠狠的在兰渊的背上拍了两下,留下几个斑驳的面粉印子。 交谈了几句,叙了一下旧,兰渊帮着叶蓁和对方介绍了一下。 “叶蓁,这是吴峰,我最好的兄弟。” 一听兰渊这么介绍自己,吴峰忍不住露出笑容,挺了挺自己的胸膛。 兰渊就对吴峰介绍道:“这是叶蓁,我在京城认识的朋友,厨艺很厉害。” 一看叶蓁一个女孩子,年龄和兰渊相当,趁着叶蓁没看见的时候,吴峰就跟兰渊挤眉弄眼的,“这是,嗯?” 兰渊皱了皱眉,“别瞎想,人家好好一女孩子。我这次回来,是找你有事儿的。” 吴峰拍了拍自己的胸膛,“什么事儿?你说呗,咱俩谁跟谁啊?!” 叶蓁好奇的看着兰渊和吴峰两人对话,对于他们两个是怎么成为朋友的十分的好奇。 “我这次回来,准备向菊下楼刘氏踢馆,还差一个人,你能帮我吗?”兰渊声音淡淡的,让人一点也没感觉到他是在准备向川蜀地区的厨艺世家,美食巨头的刘氏挑战。 “你说什么?再说一遍。”吴峰忍不住掏了掏自己的耳朵,害怕自己听错了。 “我说,我要踢馆,向菊下楼刘氏。”兰渊又重复了一遍。 “呼哧呼哧”,吴峰涨红了脸,盯着兰渊毫无波动的眼睛。 叶蓁看着,心里面嘀咕着:看这个样子,不会是……要拒绝? “哈哈哈!” 吴峰深吸一口气,然后爆发出一阵小声,一遍笑还一遍用自己充满肌肉力量的手排着兰渊的肩膀,“好小子,有胆!我早就想干一场大的了!” 兰渊被打的咳嗽了两声,隐晦的翻了个白眼,没有说话。 这时,店里的客人等不及了,“老板,我的早饭好了没有?!” “来了来了,马上就好。”吴峰提声答应着,然后对兰渊还有叶蓁笑道,“难得你们来,早饭我请。” 然后也没问叶蓁和兰渊的意见,径直……回去做早饭了? 真是个来去如风的男子! “他性格就是这样,你别介意。放心,他在面点方面手艺一绝,早餐绝对不是问题。”兰渊解释了一句。 不多时,两份截然不同的早餐就被吴峰送上来了。 叶蓁面前摆的是叶儿粑,用竹笼装着,里面是四个用叶子包裹的小团子。 小团子晶莹剔透的,呈现淡淡的绿色,让人一看就很有食欲。 再搭配一杯现磨的甜豆浆,也算是准备齐全了。 叶儿粑又名猪儿粑、鸭儿粑是遍及川蜀地区的风味名小吃,因其制作时用良姜叶等包裹蒸食而得名。 吴峰送来的是最传统的叶儿粑,是用糯米粉做皮,内部加入芽菜和鲜猪肉炒制的馅,外面用裁切好的良姜叶包上。 叶蓁先喝了一口甜豆浆,甜度正好。稍稍有点烫的豆浆喝到肚子里,整个人都暖了,让叶蓁因为早起而迷糊的状态一下子清醒了不少。 再捻起一块叶儿粑,用良姜叶包着的淡绿色的糯米团子,小巧可爱。因为用叶子包着,方便吃又不会沾手。 "啊呜"咬上一口,一个糯米团子就少了一半,糯米和粳米搭配做出来的皮面滋糯、软糯滋润,既好吃也不会粘牙。 芽菜和猪肉炒制而成的馅料鲜咸可口,配上糯米独有的软糯清甜,可以说是咸甜兼备、清香可口。 兰渊面前摆的和叶蓁的完全不同,是一碗燃面。 燃面原名叙府燃面,旧称油条面,因其油重无水,点火即燃,故名燃面。 吴峰做的燃面,是附近顶顶有名的,从揉面到各种配料,都是吴峰自己独立完成的。 吴峰选用川蜀优质的水面条为主料。 水面条还有一个称呼可能大家更为熟悉,就是碱面面条。 所谓碱面面条,就是在做面条时在和的面里不加清水,而加入碱水和蛋清。适当的碱可以使粉状在受热分解时,吸收水份,达到良好的黏弹性。 叶蓁用系统查看着眼前的这一碗燃面,看到碱面第一反应就是国士无双碱水面也是没有办法。谁叫现在就在川蜀,离传说中的菊下楼离得不要太近! 用碱水做成面条之后,需要煮面。因为碱水面和普通面条的不同特性,煮的时候也需要注意。 碱水面以沸水下锅,待面条断生,浮到锅子里水面上来,即刚好煮熟变软后捞起。 这个时候面条煮既柔软润滑,又柔中带韧,含水量不多,骨力较好,口感最好。 把面条取出,直接放入凉白开水中稍微拔一下让面条稍微冷却,也增强面条的韧性。然后把面条里的水分控干。 吴峰将碎米芽菜、小磨麻油、鲜板化油、八角、□□、芝麻、花生、核桃、金条辣椒、上等花椒以及香葱、豌豆尖或菠菜叶等辅料全部按照调配好的比例一一放进控干的面条里,搅拌均匀,即可食用。 除了一碗红通通的燃面,吴峰还给兰渊端来了一碗汤。这碗汤由猪油,紫菜和豆芽组成,撒上细盐和胡椒等调料,清淡鲜美。 兰渊先喝上一口,鲜美的汤汁首先唤醒了兰渊的舌头,让他胃口大开。 挑起一筷子的燃面,里面没有水分,只有各种调味料以及配菜夹杂在面条里,"呼——"的一口,面条进入嘴巴里,一口塞的满满的,无比的满足。 碱水面的口感相当独特,入口时有滑爽的感觉,咀嚼的时候劲道十足,都能感觉到面条断裂时候的冲劲,嚼到末尾时还有回香的味道。 间或口渴的时候再喝上一口汤,去除了干面干脆哨的燥嘴,滋润了口舌肠胃,配着燃面,刚刚好。 等到吃完了面条,汤还剩下几口,里面加上几滴食醋,鲜汤化食。 一碗面加一碗汤下去,整个人都精神了。 *** 一座高大的三层酒楼的门口,一亮车子停了下来。 从车子里走出三个人。 一个长相俊秀的沉默青年打头。 后面跟着一个秀丽可人面带微笑的小姑娘。 最后一个,是一个身材高大,足足比前面的小姑娘高了两个头的全身上下都充满了肌肉的爆炸感的青年。 叶蓁看向面前这座已经有着百年以上的历史,却仍然有络绎不绝客人的餐馆。 无论从外观,从建筑风格,从各个地方的细节,这座餐馆和兰渊前段时间新开的餐馆都有很多相似之处。 三人走进餐馆,穿着旗袍的女服务生上前,微笑的问道:“客人是来用餐的吗?一共几位?” 兰渊摇头,说道:“我来找人。” 叶蓁此时和吴峰一起站在后面,观察着这座著名的食府。 吴峰还只是普通的感叹不愧是百年食府。 叶蓁就不一样了。 相比于菊下楼的依然兴盛,之前去广州看到的阳泉酒家却日渐没落。这两相对比下来还是让人不禁有一种凄凉的感觉。 另一边的对话仍然在继续。 女服务员以为兰渊是订了包厢的客人,还在询问:“请问您找的人姓什么?” 兰渊面无表情,说道:“我来找你们的主厨,告诉他,兰渊回来了。” 女服务员有些踌躇,这主厨也不是谁相见就可以见的。但是兰渊这笃定的语气,以及“兰”这个姓氏,让女服务员在犹豫过后还是去后厨向主厨问了一声。 现在菊下楼的主厨是刘扬,按关系是兰渊的表舅,总共也没见过几次,当初来兰渊家带走他母亲遗物的则是他的亲舅舅,刘扬的堂弟,刘呈。刘程也是兰渊的亲舅舅,不过是小舅舅。 听闻是“兰渊”回来了,还在掌勺的刘扬眉头一皱,还是先把手上的这道菜炒完,擦了擦手,然后对着有些惶恐的女服务员说道,“走。” 然后带头走了出去,女服务员跟在后面。 看到来人确实是兰渊,刘扬稍微缓和了一下脸色,说道:“你回来了。” 刘扬作为刘家现在的掌权人,对于兰渊并没有什么不好的看法,但是也并不是很亲近。 当初,带回兰渊的母亲以及她的遗物则是刘呈一脉做的,刘扬虽然心里不赞同,但是也没有阻止。 兰渊点头,轻飘飘的抛下一句把周围的连同食客都炸起来的话,“我来踢馆,三天后举行。” 如同滚油里加入了一滴水,瞬间就炸开了锅。 这踢馆……多少年没见过了。 上次有人来踢馆都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 刘扬看着兰渊一双冷凝的眼睛,莫名的有些恍惚。 他仿佛还记得小时候,兰渊的母亲,他喜爱的小堂妹,在自己学做菜的时候一直在旁边陪着的情景。 回过神来,刘扬对着兰渊说道:“可以,就三天后。” 刘薇啊,当年可爱的小妹妹,你的儿子回来了,向刘氏发出了挑战,不知道他会输,还是会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