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武氏宁妃(康熙) > 134.0134

134.0134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第133章    十五阿哥胤禅现在能跑能跳,但还是喜欢安静地做他的小孩。寻常时候,难得见到他这么急匆匆地跑过来,而且还有了大汗。    十六阿哥胤禄活波多了,虽然比胤禅小一岁半,但是却经常闹着胤禄玩,武安宁想胤禄□□静了,也就由着着胤禄闹胤禅。    胤禅看了一眼板起脸的姐姐,丝毫不怕,但是胤禄就怕了,立刻缩到了胤禅后面去。    “跑这么急做什么了,摔了怎么办?”睿康训斥道。    胤禅说道:“我看见皇阿玛过来了,所以和十六就跑过来。”    “看见皇阿玛你们跑什么?”武安宁也意外了。    “额娘,我和十六给姐姐做了寿礼,我先带她去看了再说。”边说,胤禅边去拉睿康了。    看来是真急了。    睿康说道:“那等等皇阿玛也没什么要紧的,晚点再看就是了。”    睿康还是很期待皇阿玛要给她的生辰礼。    “不行!”胤禅立即就否了。    “为什么?”    胤禅老老实实地说道:“皇阿玛来带姐姐出宫玩的,回来就晚了。”    武安宁看向睿康,皱眉说道:“你是不是缠着你皇阿玛要出宫玩了?”    睿康顿时乖得像兔子一样,说道:“没缠着……只是提了个小小的请求。”    武安宁摇了摇头。    “出去玩可以,但要小心跟着人。”武安宁说道。    康熙带着睿康出去,武安宁会放心。    睿康自然连忙保证。    “额娘……姐姐必须先看了我们的礼物再走。”胤禅说道。    武安宁当然同意,睿康也点头,说道:“额娘一定要留着皇阿玛,我马上回来。”    武安宁面向一旁,让季嬷嬷带着人亲自送他们三去。    谁知胤禅说道:“不用了,我们的礼物在御花园,御花园离顺贞门近,我们送姐姐去顺贞门,我听到顾公公让小太监在顺贞门安排马车了。额娘,你告诉皇阿玛一声好不好?”    睿康想了想,如果再从御花园回到景仁宫,这时间就久了,也同样求起了武安宁。    武安宁目光打量着胤禅。    胤禅微微低头,旁边胤禄眼珠子乱转,同样不敢看武安宁。    有问题。    武安宁嘴角微微一勾,不用想也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定然是早听到消息,准备借送人的时候偷溜进马车,到时候再将身边伺候的人赶走,康熙见了人也懒得派人送他们回去,只能一起带着走了。    胤禅看着安静,但是心里想法多着呢?    武安宁当做不知道,说道:“知道了,你们小心一些。”    胤禅微微一笑,胤禄就是掩饰不住的兴奋了。    ***    康熙果然很快就来了,得知睿康去了御花园,他也有兴趣地过去看看两小子准备了什么大礼,招呼武安宁过去,武安宁说道:“臣妾昨晚没睡好,有点受寒了,就不出门了。”    康熙一听,别有深意地看着武安宁。    武安宁微微低头,说道:“皇上为何如此看臣妾?”    康熙低声说道:“又拈酸吃醋了?”    否则昨晚上怎么会没睡好。    武安宁颇急地说道:“哪有?臣妾大度得很,您一个月都去和嫔那儿也没事,您以前就说过,我是贵妃了,不能小家子气了,臣妾学着呢?”    这样子让康熙看着又好气又好笑。    不过的确有长进,若是前些年,这性子肯定会和他吵上一吵,现在只是口不对心。    这是好现象,偶尔的拈酸吃醋,康熙觉得有兴趣,但男人就是这样,最希望的还是女人能包容其他女人,坐享齐人之福。武安宁因为了解,在闹上一闹让康熙知道她的在意,之后就慢慢改变了,也会让男人当做理所当然的事情。    “朕前些日子一时口误答应了,也不好毁诺,以后不会了。”    武安宁装作脸色好看了许多,说道:“皇上要记得。”    康熙答应下来,又安抚了好一会儿,让武安宁变得开心甜蜜才离开。    武安宁等他离开后,哪还有原本的甜蜜之色。    康熙根本就靠不住了,现在还只是喜欢别的,离不得她,日后时间长了,她的日子会更少。    要抓紧将后宫控制好。    荣妃和惠妃好办,她们并没有多少势力,心机也不够深,宜妃和德妃……这是阻在武安宁全面掌控后宫的障碍。    ***    入夜了,康熙还没有带着睿康他们回来。    武安宁出了景仁宫准备去顺贞门旁钦安殿等。    钦安殿还供奉着佛道,中间也有道士的太监和太监喇嘛。    武安宁来到这里,顺便也准备进去上柱香。    没想到……殿内竟然还有人。    太子跪在蒲团上不知道在念什么。    武安宁没有打扰他,然后在另外一边行礼上香。    “贵妃求什么?”    武安宁睁开眼,太子还是闭着眼睛跪在那里,殿内道士和喇嘛自顾地念着经,没有在意太子突然出口。    “不求,只是敬拜一回。”    武安宁爱佛,众所周知。    太子睁开眼睛,突然伸出手,示意齐全带着人退下去。    武安宁目光微闪。    “贵妃在意皇阿玛,想来也了解皇阿玛几分,贵妃觉得,皇阿玛对孤和直郡王,谁轻谁重?”    武安宁扫了一眼周围。    武安宁身边的秋儿和福禄是她的心腹,太子身边伺候的人退了下去,殿里的喇嘛和道士依然当做没听见。    “娘娘放心,除了娘娘的心腹,这里都是孤的人。”    “还请娘娘为孤解惑。”    武安宁并不是信不过,但她一向小心,不会留下把柄。    “太子是储君,历代皇上都是更看重储君的。”    太子得了这个答案就像是没得一般。    “自从诸皇子封爵,舅公屡遭参本,已然被停止在府反思,孤奶兄伴读也都在职缺处隔了职。诸皇子行走六部,皇阿玛多有夸赞,不到两年,均能成器。”    武安宁没想到太子会那这事说给她听。    这样的局势,忍两三年没问题,但要忍上十多年,就困难了。    太子在宫里,想在外发展势力只能靠外家,而且一旦有异动,也能很快为皇上所知并且被打压。而不像皇子,慢慢地权重,在外养臣子接受臣子投靠,扩张势力简直太方便。    太子虽然在名分上占据绝对优势,但是遇见长寿爱权的皇帝还不如一个皇子容易登上帝位。    去年他即时弥补,将奏折事事请奏皇阿玛,可之前到底还是给皇阿玛留下了印象,这大半年,皇阿玛向他问政都少了,就只让他读书。这样的局势,让太子生出了焦躁之意。    原本太子不准备和任何人说,但是今日碰巧遇上了宁贵妃,而宁贵妃这几年都向着他,对他多番提醒,更放任睿康和胤禅亲近他,加上他心里本来就因为各种短暂的相处,认为宁贵妃是可信的。    所以,他问了出来。    在太子心里,只要不要威胁到皇阿玛身上,只是说他的迷茫和处境,宁贵妃不但不会透露给别人,也许还能给她出出主意。    太子这样的心思转变,中间有武安宁很大的功劳。    武安宁这些年多多少少在暗中提醒太子,已然让太子生出错觉她是向着他的人,再有睿康和胤禅的亲近,对太子来说,就是宁贵妃向着他的表态。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