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见面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煮煮肉, 二十七杀年鸡,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玩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巷子里,几个穿着新棉袄的总角小童一边点鞭炮一边唱歌谣。 今儿是腊月二十四,盛府的下人们天还未亮就已经起来开始打扫。盛府的主子们同样起得早, 因着今天是盛府的大老爷盛文中带着夫人回府的日子。 守在城外的小厮一跑回来报信说进了城, 盛敏中便领着全家人一齐到门口迎接。 盛文中任职的地方靠近西凉, 距离京城路途遥远, 他总是隔一年才回来一次。 “来了,来了。”管家指着前面三辆灰色的马车。 “是老爷的马车。”柳姨娘顺着管家指的方向望过去, 声音略微有些颤抖。 这个即将到来的继室夫人, 威胁最大的就是柳姨娘。元柔是原配嫡女,又长在二房, 她心里虽不高兴, 但也无甚利害关系。但柳姨娘就不同了,她这个姨娘, 在上头没有夫人的时候, 算半个主子, 如今真正的主子来了, 她就是彻头彻尾的奴婢。 等到马车在盛府门前停稳当了,便看见盛文中掀开车帘走了出来。 “大哥。”盛敏中迎上前。 盛文中跳下马车,微微一笑:“二弟,好久不见了。” 盛文中比盛敏中大两岁,但因常年呆在边关,受风霜浸染,显得比盛敏中苍老许多。 “大哥一路奔波劳累了,”盛敏中朝后面望了一眼,“大嫂呢?” “同女儿一起,在后面。” 听到女儿二字,在场的人都是一惊。 不是年初才迎娶的吗?怎么就有女儿了? 第三辆马车里跳出来个婆子,跑到第二辆马车打开帘子,便见一个妇人牵着一个小女孩的手下了马车。 那夫人看着约摸三十来岁,看起来十分精明,模样倒也不差,只是有些黑,想来那地方风吹日晒的,人都是这样。她手边的小女孩看着与元宁差不多,但衣着打扮却次了许多。一走过来,便一直盯着元宁看。 “这就是我的夫人韩氏和女儿吟秋。” “我叫夏吟秋。”那小女孩昂着头,着重强调了一下“夏”字。 既然姓夏,那就不是大伯的女儿了。也不知这韩氏是寡妇还是和离了。 大约是寡妇,若是和离,夫家应当不会让她带走女儿。 元宁朝盛元柔那边望去,原本以为能看出点什么,谁知盛元柔一直面不改色带着微笑。 真厉害! 大伯被那夏吟秋一顶撞,也不生气,继续介绍道:“这是我二弟敏中和弟妹龙氏。” “二弟,弟妹。”韩氏倒也很得体,落落大方的打了招呼。 盛敏中和龙氏齐齐喊了声:“大嫂。” 见巷子里渐渐有了围观的人群,盛敏中道:“大哥,不如先进府,再让孩子们拜见大嫂。” “也好。” 于是一家人便依着大小辈分往里走,只有夏吟秋一直紧紧跟在韩氏身旁。 等到了正厅,四位长辈落了座,众人便依次上前行礼。 先是柳姨娘规规矩矩的跪在韩氏跟前磕头敬茶:“夫人。” “起来,夫君跟我说过你,这么多年你照顾着家里也是不易,往后也可不必劳累了。” 这韩氏倒也厉害,一进门就让柳姨娘多歇着。 柳姨娘自然是恭恭敬敬地磕头谢过。 接着便是大房的子女,该盛元惠和盛元柔一起磕头叫她母亲。 两个人一齐站在韩氏面前,盛元惠脸上的表情不情不愿,盛元柔脸上的表情依旧十分平静。 柳姨娘在一旁急的不得了,拼命朝盛元惠使眼色,盛元惠这才不耐烦地跪下了。 谁知盛元柔却没跪。 屋子里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她的身上。 当然,除了元宁,其他人看向她的目光都有许多的心疼和不忍。突然从天而降这么一个韩氏,还要她磕头喊母亲,换了别人谁受得了? 元宁饶有兴致的看着盛元柔,见她依旧面不改色。 “元柔。”盛文中低低喊了她一声。 盛元柔抬起头,平静地看了父亲一眼,对着韩氏行了一个普通的长辈礼,便退到了龙氏身后。 韩氏似乎毫不在意,反倒是笑着说:“这就是元柔吗?你父亲经常在我面前提起你,说你生的美,还会作画。” 元柔不置可否。 龙氏见状,便笑道:“阿柔的画的确很好,她是个好孩子,大嫂莫要见怪才好。” “怎么会呢?元柔平日都是弟妹教养,跟弟妹亲近也是自然的。她这么乖巧,都是弟妹的功劳。”这韩氏虽说是小地方出来的人,说话却一点也不小家子气,是个厉害人物。 一句话,竟然把元柔这些无礼的举止怪罪到龙氏的头上。 大房的人,果然都是不怎么样的。 元宁冷眼在一旁瞧这韩氏,正缩在一旁,却被大姐一起拉到了屋子中央。 “大伯母。” 韩氏一个一个的认:“这就是元祯、元……元慈、元宁还有元……” 龙氏道:“淳。” “这名字一多,我就记不住了,这一看都是好孩子,我没什么好东西,就给你们包了几个红包。”韩氏站起身,挨个给二房的孩子发红包。 元宁接过来,拿在手里,分量不轻。 “多谢大伯母。” 盛家的孩子们拜过之后,夏吟秋也出来给盛敏中和龙氏问安。 龙氏压根不知道她的存在,没准备礼物,只能将手上的玉镯子取下来,塞给了她。 认过亲之后,盛文中与弟弟互说了一些旅途上的事,便带着大房离开了,特意叫了元柔一起过去。 到这时候,元宁终于看到盛元柔的脸上,现出了一些难堪。 “唉,也不知阿柔这孩子能不能转过这弯来。”龙氏看着盛文中把元柔带走,没来由的担忧起来。 这么多年的相处,她早就把元柔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 “大伯不会因为这事罚她?”元慈也有些担心。 盛敏中道:“无论如何,新嫂子是大哥明媒正娶的夫人,该有的礼节还是要有,我想,元柔自己会明白的。” “这事你以前知道吗?”龙氏问。 盛敏中摇头:“今年我与大哥往来的几封书信里,他都没提过。大哥的事也好,大房的事也好,大哥自有主张,你往后,莫要越俎代庖了。” 龙氏知道他在说元柔的事,心里不服,却实在没理。 当初是元柔没娘,爹也不在身边,如今正房有了夫人,哪还轮得到她这个婶婶来管。 一时间,屋子里的气氛有些郁结。 “爹,娘,有件事我想跟二老商量一下。”盛元祯见状,便站出来转移话题。 “说。” “你们还记得陆行舟吗?” 盛元祯话一出,元宁便如同一只受惊的兔子一般竖起了耳朵。 陆行舟,这当口,怎么好端端的又提到陆行舟了? “当然记得!”龙氏道,“老爷,这个陆行舟可是我们家的大恩人!” 顿了顿,龙氏转向盛元祯道,“怎么,他遇到什么麻烦了吗?” 元宁腹诽:他能遇到什么麻烦,不给人制造麻烦就不错了。 “那倒没有。”盛元祯道,“我昨日上街去书坊,正好碰到了他,就顺道聊了几句家常,互拜了早年。您知道的,他是泓远大师的弟子,从小在皇觉寺长大,身边没有什么亲人。今年过年他不回皇觉寺,一个人在这边,所以,我一时冲动就自行做主,邀请他今年来我们家一起过年守岁。不知二老是否会怪罪!” “这怎么会怪罪呢!祯儿,你做的很好。那件事……我一直找不到机会好好感谢他,你把他请到家里来,是再好不过了,是老爷?”龙氏激动地说完,转头看向盛敏中。 盛敏中点头,对陆行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我很早就听说这位少年神探,一直想见见,如今他还是我盛府的恩人,那就更要见了。” 盛元祯接着便开始说起陆行舟那些事迹,听得盛敏中连连点头,元宁木在一旁。 见…… 陆行舟…… 元宁站在一旁,瞬间便天旋地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