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有星光
就在初冬来临之际, 阿弦将桐县的杂事安排妥当, 准备启程。 小院并未变卖,而仍是留着, 由高建等相识时常照看,当上路的时候,阿弦只一个包袱, 一条狗,还有英俊。 她事先买了一辆不大的驴车,做为代步之用。 当袁恕己看到那白脸黑眼、长嘴大耳的驴子时候,不由笑出声来, 立刻想给她换一辆马车。 然而转念一想,若有马车代步,她自然跑的更快了,离开桐县的也更加迅速, 于是便又迅速地打消了这个念头。 而对桐县众人而言,他们所听说的, 便是老朱头被和尚带着去了长安治病, 所以十八子也要前往长安去了。 桐县有些人惦记老朱头的好,又有些向来跟阿弦有交情的, 便陆续前来告别。 其中以高建、安善等格外不舍, 自从知道阿弦要走,便难过的无法形容, 这几日时常过来流连。 又因为英俊也要同行, 安善甚至央求把自个儿也带上。 高建知道难以改变阿弦的主意, 便道:“你去也好,毕竟咱们陈大哥就在长安,你若去了,还能有个照料,只是一路上要多加小心,英俊叔又是个……还得你自己多操劳。” 阿弦道:“高建,你放心,英俊叔眼睛虽看不见,实则是最明白通透的,且他比我能干的多呢。” 高建想到英俊在善堂的素来所行,却也由衷敬佩,叹了声:“这倒是。” 阿弦见他愁眉不展,安慰说:“我路上有人相伴照应,长安又有陈大哥在。你别担心。” 高建的眼圈发红,嘟囔说:“咱们也算是从小一起长大的,陈大哥走了,现在你也要走……”他举手擦了擦眼,“我哪里能舍得。” 这样一个看似粗豪黑胖的汉子,居然多愁善感地落下泪来。 阿弦忙安抚他:“好啦,等我从长安回来,给你带些好东西。” 高建摇头道:“你要真回来,就跟陈大哥一块儿,那比带什么都强。”说罢略微犹豫:“阿弦,伯伯……伯伯真如他们所说去了长安么?” 阿弦一怔,继而点头:“是,伯伯在长安呢。” 高建盯着她看了片刻:“那我就放心啦。” 临行那日,除了袁恕己高建等人外,安善跟善堂的孩童们一起来送行,众孩童一来作别阿弦,二来也是为了英俊。 这位老师实在太过出色,叫人难以忘怀。 趁着他们围着英俊的时候,阿弦张目四顾,终于在人群中看见了小典的身影。 阿弦从人群中走了出去,来到小典身旁。 小典正躲在几个孩童背后,紧闭双唇,神色茫然而有些感伤。蓦地见阿弦来到跟前儿,小典抬头看向她:“十八哥哥。” 阿弦对上那双迷惘而惶然的双眸:“上次我跟你说的话,你别放在心上。” 小典诧异:“十八哥哥,你说什么?” 阿弦望着少年稚嫩的脸孔,双眸微闭瞬间,想起在桐县曾经历的种种。 何鹿松垂死之际满是绝望地哀求那凶手:“我的妻子已经怀有身孕……”最终,三尺黄土之下,死不瞑目的脸终于被大白于天下,冤情得以昭雪。 黄家那被害的无辜少女满心怨恨徘徊在仇人之前,从满身伤痕面目狰狞地要报仇,到最后释然转身消失天际。 那迷惘地在父亲跟妻子之间痛苦难以抉择的岳青,终于解开心结头也不回地离去。 欧家那些无辜的女婴们,刑场上地狱般的情形,欧家老太临死发出绝望的嚎叫。 最后……是小丽花,她回眸一笑道:“姐姐最后的心愿,就是你能好好地活下去,不管多难都要好好地活着。” 所有的往事犹如云涛汇聚,于眼前波澜翻腾,却又瞬间散去。 阿弦睁开眼睛,看着眼前的少年,轻声道:“不要害怕。” 小典一怔:“十八哥哥,你、你在说什么?” 阿弦举手按着他的肩头,看着他的双眼说道:“当你见到‘他们’的时候,你要做的就是不要害怕。他们大多数并无恶意,而是有求于你,你只要仔细去听,用心判断,就知道该怎么办。” 上次她心灰意冷,知道小典能看见鬼魂之后,便告诉他只要假装什么也看不见就行,但是……现在这种想法已经改变了。 小典微微激动:“十八哥哥,你说的是真的吗?” 阿弦点头:“是。” 小典又忐忑问道:“那我、我不是怪物?” 阿弦道:“你不是,你跟我一样。能看见那些‘东西’不是怪物,而是上天赋予你的一种本领,你要学着接受并运用它。” 阿弦不知小典会不会懂这话,小典却忽然问道:“那我、我可以像是十八哥哥一样吗?” 阿弦诧异:“像我一样?” 小典道:“是,我也要像是十八哥哥一样,去帮助很多人,破解很多案子,让坏人罪有应得……只是我、我知道,我做不到十八哥哥这样厉害。” 阿弦一笑,在他头上抚过:“好孩子。” 小典抬头看她,脸上露出微微羞涩却欣慰的笑容。 阿弦知道:不管小典做到与否,至少他不会再像是之前的阿弦一样,不知所措,一味地畏缩惧怕,小典自己的生活必将不同。 就像是在她的生命中,曾出现过老朱头,陈基,以及英俊叔叔这样的人物一样,他们或多或少,曾给过她点拨,扶助,指引,就在她最绝境,恐惧,无望的时候,他们用自己的宽厚仁慈,良善真挚,将她缓缓地带出黑暗之渊。 她的成长之路的确并不如何顺利,因天赋所累,如今又听说了那悲绝之极的身世,可谓是不幸之极。 但是……因为有这些人在,犹如暗夜里的星光闪耀,她却又是极幸运的。 如果在小典的生命中,她也曾是一颗星光,哪怕只有一些微弱的光,那…… 就再好不过了。 阿弦转身走向英俊跟袁恕己所在的方向。 孩子们正在英俊身旁,恋恋不舍。 还有的却围在玄影的身边儿,不停地抚摸它,又凑过去亲吻它的鼻头,耳朵,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食物喂它。 善堂的寺管以及新选任的先生过来将众人围拢分开。 要是真正分别的时候了。 袁恕己的目光却只在阿弦身上,但他的双脚却仿佛钉在地上,他想走到阿弦跟前儿,又心存忌惮。 在场的人太多了,桐县大半儿的百姓都来了,甚至陈三娘子,她一反常态地并未浓妆艳裹,打扮的像是个良家女子,眼中几分忧愁,盯着英俊。 更多眼带忧愁且泛着泪花盯着英俊的,还有许多年龄各异打扮殊异的大姑娘小媳妇,她们将手中的包袱、或者小物件儿,胆大的便塞到英俊的怀中,胆小的则扔到那辆车上。 这般待遇,犹如看杀卫玠,掷果盈车。 阿弦团团看了一圈儿,走到袁恕己身前:“大人,我走啦……以后有机会,还会再见的。” 袁恕己问道:“这话,是安慰人的,还是你真正知道的?” 阿弦一愣,这本来是她随口说的,毕竟也是相识的“朋友”,要分别总是不好过的,且她心里也又这种希冀,——终有一日会再见。 看着袁恕己认真甚至有些许急切的表情,阿弦怔了怔:“我……” 那边儿英俊道:“阿弦,上车了。”他站在车旁,手扶着车辕。 袁恕己转头的功夫,阿弦冲口说道:“我不是安慰人。”她向着袁恕己点了点头,转身往驴车旁走去。 英俊扶着阿弦,她轻巧的如同一只云雀,又或者是一只狸猫,嗖地就跳上了车,在车辕处坐了,手握着鞭子做个车夫。 玄影也立刻利落地跟着一跃,轻易便也跳了上去。 英俊正欲跟着上车,就在这时,耳畔忽然听到朗朗地念诵声响,齐齐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英俊微微怔忪,垂着的眼皮一动。 阿弦从车辕处转头,见善堂的孩子们都站在一块儿,包括安善跟小典。 他们大声念道:“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英俊垂眸听着,忽地微微一笑。 这一笑,却淡若天山之雪,清若林下之风,却如此温文庄肃。 顿时惊呼声四起,晕倒了几个。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盛饯。” 英俊回身上车。 阿弦握着鞭子回头,任凭毛驴踢踢得得地往前,她在朗诵声中看着身后那些熟悉的脸孔,已经有人忍不住追了上来,孩童们,姑娘们,其中竟还有高建,他跑了十数步又停下,最后蹲在地上,像是个孩子一样哭了起来。 阿弦握着缰绳的手一紧,几乎要勒住了不许车再前行。 目光转动,是小典,陈三娘子,连翘,最后是袁恕己,他独自一人牵着马站在路边… 只是,毕竟少了一个人。 阿弦无法再看,咬牙转身,望着前路道:“驾!” 毛驴低着头奋力往前。 阿弦始终盯着前路,不敢让自己再回头,因为一回头只怕就走不了了。 她的胸口起伏不定,半晌才说:“阿叔,我心里好难过,我从来……从来不知道分别是这样难过。” 英俊并未回答,阿弦也不知他是不是听见了,只自顾自揉了揉鼻子:“上次陈大哥不肯跟我告别,是不是就是怕我难过?” 车厢中,是英俊道:“等你见了他,可以当面儿问他了。” 阿弦本正因离别伤怀,忽地听了英俊提起陈基,那份蔓延的难过之意才略止住:“是,等见了陈大哥,我可以当面问他了。” 此刻车已经走的远了,耳畔隐隐听到孩童们的声音仍在朗声继续:“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阿弦跟英俊等离开后半月,一日公务事罢,袁恕己独坐府衙,总觉着身遭空的厉害,如缺了点什么。 桐县的冬天来势十分猛烈,雪经常一下就是三五天,地上的积雪时常会没到小腿,袁恕己晨起习武的时候,家丁尚未来得及打扫,踩在上头咯吱咯吱地响动。 有一次他觉着有趣,竟脱口道:“小弦子,你怕不怕这雪没(mo)了你?” 说完之后,听不到有人回答,袁恕己回头看时,却见身后雪地之上空空如也,只有廊下吴成跟左永溟两个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大概是那雪地的空跟白双双刺了他的眼,袁恕己心里竟很不受用。 他在豳州越来越得心应手,加上马贼平定,之前几宗案子又解决的甚好,起到了雷霆之威,故而豳州竟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安定太平的岁月。 手头的公文早已经看完了,袁恕己看无可看,负手出门。 他沿街而行,走了半天,醒悟自己是在往朱家小院而去,忙又停住。 有些烦躁又有些难过地转身,随便选了一个方向而去,走不多时,耳畔听到喧哗笑语,鼻端亦嗅到酒气。 袁恕己抬头,若有所思地看见前方那高高挂起的红色灯笼,原来他不知不觉竟到了吉安酒馆。 正要转身离开,门口的小伙计偏生已经看见了他,忙跑出来殷勤招呼:“袁大人,天儿冷,快进来喝杯热酒暖暖身子。” 原本袁恕己还不觉着冷,被他一提,却无端地从脚底到心头,不知哪里来的一股冷意贯穿。 进了酒馆的雅间儿,才刚落座,就听一声笑,是陈三娘子亲自前来招呼。 将手中端着的托盘放下,酒果等物端出,陈三娘子笑道:“刺史大人可是有段日子没来了,还当是嫌弃我们这地方龌龊了。” 袁恕己不做声,见有些浑浊的酒水倾落,便握住了一饮而尽。 三娘子阅人多矣:“大人有心事?” 袁恕己将空酒盏放下,三娘子会意又斟满,袁恕己复吃尽了。 三娘子见他不是个要说话的样儿,便也见机噤口,只小心地服侍着,如此一连吃了五六杯,袁恕己停手。 这是一批才来的新酿牡丹酒,颇有些酒力,袁刺史的脸上已经微微带红。 他握着杯子,不再让三娘子斟。 三娘子打量着他的脸色,柔声劝道:“大人,吃些果品压一压。” 袁恕己看着面前的那些菜肴果品,忽然夹起一枚圆滚滚之物:“这个……是上次的雪团子么?” 三娘子咳嗽了声,面上掠过一丝尴尬之色,旋即又满面春风道:“是,因朱伯病了,我便让厨下多加了这道菜在菜谱上,说明是朱伯的首创,您别说,这喜欢的人还真多,每来必点。” 袁恕己盯着看了半晌,方送入嘴里,品了半晌,皱眉道:“以后不许再做这个了。” 陈三娘子道:“这个、可是他们做的不好?” 袁恕己道:“我虽不曾吃过老朱亲手做的是什么滋味,但却绝不是这个赝品的口味,不许再做了,白玷辱了他的名儿。” 三娘子如此精明,即刻见风使舵:“是是是,虽然那些食客说好,但他们哪里有大人的见识高明,我这就立刻叫人停了,不许上这道菜了。” 袁恕己才又低头吃了几口别的。 陈三娘子见他似满腹心事,偏偏一字不吐,反而“坏”了自己正好的生意——自从老朱头因病退隐后,自然有许多习惯吃他手做汤面的人十分想念。陈三娘子趁机便叫厨师挂了这雪团子的菜色,只说是老朱的首创,乃是天下绝品的菜肴,果然消息传出后,有不少人风闻而至,这些日子三娘子赚得眉开眼笑。 若换了别人,自然不舍得立时切了这肥肉,可三娘子却知道袁恕己为人,在他好好跟人说话的时候,最好便规规矩矩应答,否则等到他只用刀剑说话的时候,一切悔之晚矣。 三娘子摸不清袁恕己的来意,只得惴惴陪着。 如此又过半刻钟,袁恕己道:“英俊先生,到底什么来头?” 脸上的笑微微一僵,三娘子却很快又道:“是个目盲的教书先生罢了,大人这话……好像有什么深意似的?” 袁恕己道:“我,隐约觉着他有几分眼熟,但……” 对于桐县大多数的人、包括陈三娘子在内,对英俊的印象,都是一个清雅端庄,风姿超绝之人,事实也的确如此。 但在袁恕己的心中,一提起英俊,想起的却是在雪谷里那个躺在一根燃烧着的枯骨旁边儿、须发横飞的枯槁“尸首”,然后,才又竭力让自己的思绪转到现在的这个英俊先生身上。 怪就怪“英俊”先生给他的第一印象,实在太深刻了,当然,这一切也有阿弦的功劳。 袁恕己抬眸:“你绝不会对一个无用的瞎子大献殷勤,我本来以为你是贪图他的美/色,谁知道你竟然十分守礼,这就怪了,猫儿什么时候不吃腥呢,尤其是送上门的腥。” 三娘子笑:“大人,您说什么呢,怎么说的我跟个……我看中英俊先生,当然是因为他能干。” 袁恕己从军多年,军中的荤口也是不忌,加上吃多两杯酒:“能干却不得干,亏得你能说出口。” 三娘子愣怔,然后红了脸,泼辣如她,也能流露羞臊之色,实在罕见。 袁恕己哼道:“以你的性情,本不该是畏首畏尾的,怎么?你不敢碰他?因为什么?” 三娘子强笑:“大人想必是醉了,这般拿我说笑。” 袁恕己字字如刀:“你才见他两面,就立刻对他的话言听计从,那时候他一心要离开桐县,可并没答应你当账房,你说看中他能干,这样能干的人不留在身边儿,又送去哪里?而且还随送了银子给他,这可不是素日以悭吝著称的老板娘的所做。你并不是在相账房,而如在送神一样。” 他虽有几分醉意,心却是极清醒的,说的话更直指要害。 三娘子暗中咽了口唾沫:“大人……” 袁恕己敛了笑,沉着脸色道:“如今人已经走了,你还要替他保守什么秘密?把你那些花言巧语都收一收,胆敢说一句谎话,你不怕我用一千种法子拿捏你?” 他将手中的空杯一捏,转向三娘子。 三娘子对上他阴鸷的双眸,没来由打了个寒噤。 但…… 三娘子跪坐起身,又为袁恕己将杯子斟满,然而双手已经禁不住发抖,酒水洒了些许出来。 她看着那水珠乱落,眼神也有些慌乱,几度嗫嚅:“大人,我之所以相助英俊先生,的确有个理由,只是我万万不能说。” 袁恕己道:“哦?”眼神中冷冷玩味之意。 三娘子硬着头皮道:“但是大人,我有另一个秘密可告诉大人,作为交换,大人可否不要追问我英俊先生之事?”她的口吻里带了哀求之意。 袁恕己晃了晃杯中酒,道:“那要看你的秘密值不值得听了。” 三娘子道:“是跟阿弦有关的……” 袁恕己手势一停:“哦?” 三娘子觑着他的脸色:“大人答应了?” 袁恕己道:“小弦子又怎么样了?” 三娘子迟疑片刻,终于把心一横,她跪坐倾身,略靠近袁恕己耳畔,手拢着唇边低语了一句。 灯光昏暗,酒力上涌,外头众人的喧哗声太大。 袁恕己竟未听清:“你说什么?” 三娘子顿了顿,略提高了些声音:“阿弦那孩子,其实是个女娃儿。” 眼前的袁大人仿佛化成了石雕,面上神色,如醍醐灌顶悲欣交集,又似如梦初醒受惊匪浅…… 三娘子也不敢动,只仍保持着那个手拢着唇边的姿态,不知等待自己的是吉是凶。 可片刻,袁恕己丢了手中杯子,猛地起身,他起的太快,几乎将桌子都掀翻了,桌上的酒水果品等随着震了震,滑向另一侧。 袁恕己举手欲推开门扇,手碰到槅门之时又退回来,他走到三娘子身边儿,眼睛恶狠狠地盯紧了三娘子。 陈三娘子忽然发现自己可能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被袁恕己俯身盯视,他通身的杀气在瞬间喷薄而出,室内骤然冷却,几乎让她浑身簌簌发抖。 不过是片刻的对视,却仿佛生死交关。正在三娘子后悔欲死的时候,听得袁恕己低低说道:“你听好,此事若再告诉任何一个人,我会让你死的苦不堪言。” 他咬牙切齿的姿态,宛若一头猛兽在磨牙吮齿。 三娘子几乎不信自己死里逃生,呆呆答应:“是、是!” 袁恕己后退,将门推开,一阵冷风猛地灌入,室内影乱,三娘子几乎疑他去而复返,要将自己杀之了,委顿在地的瞬间,眼前人影一晃,是袁大人推门而去。 河北道,将近沧州地界。 一连赶了半个多月的路,阿弦累的如狗,玄影却依旧精神之极。 唯一庆幸的是,因是从北往南,故而越是往内去,严寒的气候越有所减轻,毕竟极少有地方如辽东一般酷寒难忍。 虽然对于当地人来说冬日仍旧难熬,但是对阿弦这种从小儿在极寒地方历练出来的少年来说却不在话下。 因为盘缠有限,在路上阿弦通常会选最便宜的客栈投宿,有时候错过宿头,便在寻常百姓家里借助一宿。 那些百姓们见他们两人,一个少年一个盲人,不管家境如何,均会伸出援手。阿弦在走的时候通常也会留几枚铜板以示谢意。 这日,因急着赶路,错过了宿头,阿弦且走且张望,也想找一户农家歇脚,谁知直到入夜,都不曾见到山林中有什么亮灯的所在。 阿弦有些心惊,回头道:“阿叔,我们今晚大概要在野外露宿了。” 英俊道:“早叫你慢着些,河北道地界,往沧州这条线上是这样的,据说是因为之前遭过兵祸……” 英俊说到这里,便停了下来。 阿弦已经问道:“阿叔怎么知道?” 英俊道:“之前在客栈里休息的时候,我听那些吃饭的客人说的。你只顾着吃东西,并未听入耳去。” 阿弦“哦”了声,又苦恼:“先前出城的时候天色还早,我哪里想到这半天连一户人家都遇不到呢?” 英俊不由笑道:“且留心,人遇不到是平常,别再遇到老虎狮子之类的。” 阿弦起初吓了一跳,继而醒悟:“阿叔,吓唬我对你有什么好处?再说狮子老虎来了,我早手快脚快地跑了,看你却往哪里跑。” 车内英俊无声莞尔。 如此又摸黑走了半个时辰,那头健驴也有些开始罢工,阿弦正焦急中,目之所及,却见前方山林中,月光下若隐若现地,好似有一处建筑。 阿弦起初大喜,立刻向英俊报道:“阿叔,有地方住了!” 英俊道:“荒山野岭……”却并没说下去。 阿弦只顾心喜找到了借宿之处,不然冬日里在野外露宿,可不是好玩的,何况英俊方才一句戏言,又惹出她许多不妙的联想,因此一心奔着那地方而去,眼见越发靠近,依稀能看清那长长的院墙,似是一座庄园。 可阿弦来不及喜欢,——因那庄园在黑夜里静默矗立,偌大的地方竟连一点灯光都没有,透露出几分诡异之色。 阿弦远远地瞅见,本能便觉着呼吸也困难,回头道:“阿叔,前面那似是个庄园,但是、但是看起来很可怕。” 英俊靠近车门:“怎么可怕?” 他说话的声音仿佛就在耳畔,阿弦有些惊慌的心才安稳下来:“看着像是没有人住过的。不知道会不会有……” 虽然在桐县的时候已经习惯了见那种……但毕竟桐县是她的“地盘”,这一路往长安,幸而有个英俊在身旁,不然只怕又要“大开眼界”。 可这毕竟是在夜间野外,阿弦本能地心生畏惧,连玄影也紧紧地靠在她的身边,双耳警觉地竖成尖尖地。 英俊道:“不妨事,到了后,你不要离开我身边儿。” 他虽然是个瞎子,但这句话听在耳中,却仿佛群神随护,无坚不摧一样,阿弦点头:“好的。” 毛驴儿吭哧吭哧又走几步,终于停在那屋子的外头,阿弦下车,心里先狠狠地一哆嗦,恨不得再度上车赶车而去。 原来,从远处看的时候,只隐约看清这庄园的大体轮廓,倒是可观,此刻凑近了查看,眼前的大门也已经塌陷了半边儿,顶上长满了枯草。 两扇大门也已经破损不堪,门前的地上杂草遍布,寒风吹过,便发出“咻”地一声,仿佛有什么巨兽在暗中窥人,沉沉喘息。 阿弦忙跳回车边儿:“阿叔,我们不要在这里好么?” 英俊已经下车,将她的手牵住:“别怕。” 阿弦忙握紧他的手,这会儿英俊已经下了车,道:“看看哪里能把车赶进去么?荒山野岭,不要真的有什么虎狼,伤了我们的脚力。” 他不疾不徐说罢,就好似在说一件很平常的事,阿弦哭笑不得,张望片刻道:“那门扇旁边有个侧门。” 英俊道:“好,你留神些,别离开我。” 阿弦哪里敢,恨不得挂在英俊身上,一手紧握他的手,一边牵着毛驴,壮胆往庄园里走。 玄影一马当先,从那洞开的侧门旁钻了进去,阿弦忙叫道:“玄影,等等,别一个人跑了!” 那门洞里影子一晃,是玄影又探出头来。阿弦才松了口气,加紧几步,拉着英俊跟毛驴从侧门入内。 进门之后,眼前所见更是叫人咋舌,怪道整个庄园都无任何灯火,面前那原本也算宏伟的厅堂不知被什么所毁,门扇俱无,仿佛尸首的骨架,孤零零嶙峋而立。 阿弦之前曾经见过垣县鸢庄那惨状,如今这庄园,却比鸢庄不相上下……但鸢庄乃是经历了灭门血案才落得那般,这荒郊庄园,又经历了什么? 阿弦不敢想,心怦怦乱跳,亦有些头晕,大概是错觉,竟觉着天色比方才更暗了几分。 玄影靠近她身边,喉咙里呜呜有声,眼睛盯着前方。 按照阿弦对玄影的了解,这是他看见了什么。 但阿弦什么也看不见。她不由转头看了一眼英俊紧握的手。 忽听英俊道:“你看看……哪里有容我们睡一夜的地方。” 阿弦攥紧他的手,不知不觉掌心里已经出汗:“那边儿……东北角,有两间房,看着还好些。” 两人走到角门处,车却上不去了,加上那毛驴不知为何犯犟,扭头摆尾地不肯往前,英俊便道:“你看哪里有什么可拴毛驴的地方,把它放在这里。” 阿弦打量此处倒是个背风的地方,头顶又有廊檐遮盖,让毛驴歇在这里倒好。 当即将驴子栓在走廊的栏杆上,又从车内抱了半捆草料出来给他吃。 阿弦所选的这两间房果然还适合一夜歇息,虽然也是四面漏风,幸而屋子好端端地并未塌陷,阿弦先是在墙角点了一根小小地蜡烛,又从车内抱了被褥出来,在地上铺好,便又解开包袱,拿了两个干饼子跟一囊水出来——这就是两个人的晚饭。 忙完这一串,阿弦累的瘫坐在英俊身旁,斜倚在他身上,咬了两口饼子道:“阿叔,长安可真远,为什么大家就算背井离乡也想去长安?” 英俊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阿弦目瞪口呆:“哦。” 英俊笑了笑:“哦什么?你不信么?天下众人熙熙攘攘,不过是为‘名利’二字。” 阿弦摇头:“但我不是,伯伯也不是。” 英俊略微沉默:“那陈基呢?” 阿弦认真道:“陈大哥不同,他是要做大事的人。” 英俊道:“那他是为名乎,为利乎?” 阿弦哭笑不得,学着他的口吻道:“都不是乎,陈大哥是想做大事,他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胸有大志,当然要实现心中抱负了。” 英俊道:“哦。” 阿弦觉着他的“哦”里头毫无诚意,待要辩解,却又止住,决定以事实胜于雄辩:“横竖你见了陈大哥就知道了。” 英俊却道:“你先前看过的那封信,陈基是怎么说呢?” 阿弦看一眼放在旁边的包袱:“陈大哥在信上说很好。但……” 她迟疑着低头,陈基在信上说,他已经在长安京兆府找到了差事,且情形十分之好,让阿弦勿念。 然而在阿弦看来,却并非如此。 陈基的确是找到了差事,也的确是在京兆府中,但这差事却极不好当。 阿弦在看信的同时,也看见陈基真正的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