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错把男反派当女主 > 第97章 又到七夕

第97章 又到七夕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新来的这名学子, 名叫苏凌。    《易钗记》里花费了不少笔墨来描述这个人, 写他的容貌, 写他的身形,写他的气质。    如果这是一本单纯的书, 程寻会认为他这本书里很重要的一个人。    然而《易钗记》里的描述, 和她的记忆并不相同。直到这一章结束,她都没看到呦呦和苏凌的互动。    “苏凌”的出现,让程寻心里如同猫挠一样, 痒痒的。她开始好奇而期待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了。    —    次日在行云阁,课程结束后, 苏凌忽道:“有一件事你得知道。”    “嗯?”程寻抬头,清凌凌的眸子里写满了好奇。    苏凌凝视着她, 慢悠悠道:“父皇有意立我为皇储。”    “啊?”程寻呆了一瞬, 很快反应过来,眨一眨眼,“那好啊。”    她心说,皇帝唯一的儿子了,不立他, 好像也没别的选择了。    苏凌站在她身边, 神情淡淡的, 也看不出欢喜来。他轻声问:“那你呢?”    “我什么?”程寻不解。    “你在博学宏词科考试中,得了一等头名。”苏凌唇角噙着笑意,“论理该在朝为官,为朝廷效力。父皇有意授你官职, 只是不知道你是什么打算。”    他静静地看着她,想听听她的想法。    “做官吗?”程寻一时沉默。她确实也曾考虑过这个问题,只是她上辈子一直上学读书,这辈子也多在书院。她自己究竟适合做什么官,能不能做好官,她还不甚清楚。在做官这方面,理论知识她已经有了,只是……    苏凌含笑点一点头:“你努力读书,不就是为了有参加科考的机会么?”    程寻没有说话,心说也不全是。她是对上学读书有执念,她没有官瘾,对做官的兴致一般。她想了想,问道:“会把我派到外地去吗?像我大哥那样?像姜成那样?”    “一等士子和三等士子,还是不一样的。”苏凌笑了笑,“你自然是要留京的。”他也不舍得她下放到外边去。他又道:“父皇前几日给了几个选择,你要不要听一听?”    “要。”    “崇文馆校书郎、东宫长史……”苏凌一面说着,一面觑着呦呦的神色。    他希望她能得到她该得的,不过皇帝的意思很明显,让程寻留在东宫。    皇帝并不想真的让程寻入朝为官。毕竟本朝没有女子为官的先例。    “崇文馆隶属东宫,崇文馆的校书郎掌管典籍,东宫长史……”    程寻抬头打断了他的话:“我知道,东宫长史是七品,校书郎是九品。”她皱了皱眉:“我不是嫌官小啊,我只是奇怪好像都是和东宫有关。这是皇上的意思么?”    苏凌缓缓点头:“是。”他犹豫了一瞬,续道:“以前没有先例。”    “我知道,我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嘛。”程寻笑了笑,“让我选择吗?”她有点不敢相信。    苏凌笑笑,算是默认。    程寻缓缓踱来踱去,以她自己来说,如果硬要在东宫长史和崇文馆校书郎中做选择的话,无疑她更中意后者。只可惜品级低的有点多。    苏凌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本来我以为会有崇文馆学士……”    “这个不急。”程寻摆手。崇文馆学士掌管典籍、教授学生。她自觉以她现在的学识,去教授别人,还差了那么一点。    不对,现在最要紧的,难道不是皇储未立,还没有东宫太子吗?思及此,她扭头看了他一眼,心想,这是她不管怎么选,都要做他的属官啊。    “是不急,皇储未立,你还有时间慢慢考虑,也可以和家人商量一下。”苏凌笑了,“你大概要成为大周的第一个女官了。”    他声音极轻,可程寻却听得心头一热。电光石火之间,她心念如潮,迅速转过身,直视着他,一双黑眸写满了热切。她不由地问:“第一个?那么是不是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    这么一想,她责任重大啊。    苏凌微微一笑:“博学宏词科不限男女,那么有了第一个之后,肯定会有第二个、第三个。”他挑一挑眉,笑道:“你没有听说么?近来京城里不少人在为自家女儿寻找女夫子。”    可惜的是,女夫子不多,真正博学多才的女夫子更少。    程寻怔怔地摇头:“我没有听说啊。”她一颗心砰砰直跳,仿佛真的看到多少年后,女子地位提高。    想到这儿,她不自觉又想到了系统,想到了《易钗记》。她心口一紧,忽然问了一句:“苏凌,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我是说如果,我们刚相识时是另一番光景的话,我们现在会如何?”    《易钗记》里,呦呦和苏凌没什么交集,反而是和杜聿的来往要多一些。    苏凌一怔,不料她会有此疑问。他脑海里飞速闪过他们初遇的场景,轻笑道:“没有如果。呦呦,没有如果。”    虽然他们的熟识和相恋与误会分不开,但他想,这些都是早已注定的。他注定了会和她一直在一起,谁都分不开。    —    当朝臣再一次上书请求立太子时,皇帝沉默了片刻,下旨令礼部着手准备。    苏凌近来很忙,行云阁的课程暂时告一段落。程寻也先行回了书院。    她回到书院,最欢喜的莫过于母亲雷氏。雷氏亲自下厨做了几样女儿爱吃的小菜,看女儿吃的欢喜,她也露出了笑容。    尽管雷氏厨艺平平,可程寻依然赞不绝口。饭后,她同父母兄长说起了皇帝要授予官职一事。    “崇文馆校书郎和东宫长史,哪一个好些?更适合我?”    程启皱眉:“授予何等官职,要看圣意。”他心说,这是你觉得合适就行的吗?    程寻一笑:“二哥,就是圣意让我选的啊。”她简单说了苏凌的意思,自己先道:“虽然校书郎官职低一些,不过我自己更中意这个。我喜欢和书打交道。”    程渊沉吟片刻:“呦呦,你真要入朝为官?”    “啊?”程寻不解其意,她想了想,轻声道,“朝廷选拔人才,我考了一等头名,是要做官的。”    程渊失笑,轻轻摇头:“不是这么个理儿,咱们家自你曾祖父起,就没出过白身,但是在朝为官的并没有几个人。”    “我知道。”程寻点头,站的规规矩矩,“曾祖父说,不做能臣,就做良师。所以曾祖父、祖父、父亲……”她又瞧了二哥一眼,“还有二哥,参加科举却不出仕,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如今在朝为官只有二叔和大哥。”    程渊缓缓点一点头:“的确是这样。”    程寻又道:“爹爹,我是想过将来去开一家书院的,可是,现在,我想试一试别的路。”她说着眼中闪着热切的光:“爹爹,宫中藏书,比咱们书院文库里还要多很多。还有,朝廷承认了我的身份,同意了任用女官。我若是推辞,岂不辜负皇上的美意?”    “呦呦,你终归是要嫁人的。”程渊轻叹一声。    “二哥也娶妻了啊,二哥娶了嫂嫂之后,继续还在书院,并没有什么变化啊。”程寻道,“再说我还小呢,成亲也不急在一时。”    程启忽道:“说起来,前几日还有人打探你,想要上门提亲。”    “不不不。”程寻连连摆手,“我的事不急,全都推了,说我已经许了人了。”    看她紧张的模样,程渊不禁笑了:“急什么?不会把你乱许人的。”    不过,程渊有些不理解。距离去年苏凌上门为自己求亲,也有快一年了。到现在也没有正式文定。他瞥一眼女儿,心说,如果早早定下了,或许她现在也就不用考虑是否做官、做什么官了。    —    程寻连着几日看系统出现的《易钗记》的内容,越看越不好受。    《易钗记》里,苏凌同样刚到书院没多久,就和人私斗,自行住在了文库旁边的小舍,同样在骑射课上技压全场……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仅仅一笔带过而已。    写的更多的是呦呦,是杜聿。    呦呦发现了杜聿的秘密,知道他家境贫寒,知道他母亲就是膳堂打饭的焦大婶。两人因为这个秘密渐渐熟悉。    ……    程寻隐约觉得,《易钗记》里的呦呦,并不是她。虽然都是来自未来,可她总认为,她们并不是同一个人。    《易钗记》的呦呦,在书院月测的名次也靠前,但是擅长的科目和她所擅长的,并不相同。说话、行事也不大一样。    她不知道这是不是她自己的一点假想,不过这么想着的时候,她心里会稍微舒服一些。    随着时间的推移,《易钗记》里出现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她几乎能通过字里行间看到“呦呦”和杜聿之间涌动的粉红。每每看到这些,她都一眼扫过,改而去寻找关于苏凌的种种。    然而对苏凌的描写只是泛泛,并不算很多。从“呦呦”的视角去看,那是一个神秘的、来往不多的男同学而已。    和程寻记忆相同的是,“呦呦”十三岁那年的腊月初八,阳陵侯府忽然派了管事,接走了苏凌。    至此,苏凌的另一身份浮出水面。    ……    《易钗记》里的内容,对程寻来说,有真有假。她开始怀疑,是不是因为她的胎穿,改变了《易钗记》这本书?    如果她没有胎穿,那么真正的呦呦,会死在三岁那年,会有一个未来的灵魂,进入这具身体。新来的呦呦和她一样,想读书,想上学,甚至很明确地想提高女性地位……    这猜测让她心里难受。    原来她并不是不可替代,也不是唯一。    晚间,程寻抱着雷氏的胳膊,小声道:“娘,我好想你啊。”    雷氏只当是女儿又撒娇了,她笑一笑,轻轻拍拍女儿的脊背:“多大孩子了,还撒娇。”    程寻将脑袋埋在母亲颈窝,声音很低:“再大也是娘的女儿。”    “明日就是七夕了,你可要好好乞巧。”雷氏笑道。    程寻点头:“嗯。”    七夕?她和苏凌正式定下关系,就是在去年七夕啊。思及旧事,她脸颊微热,脑袋埋得更深了。    她对自己说,《易钗记》里的事情和你没有关系,你现在和苏凌挺好的。    是的,她和苏凌目前感情稳定,也极有默契。    七月初七当日,苏凌出现在了崇德书院。他先拜访了程渊夫妇之后,才去见了程寻。    程寻早猜到他会出现,毫不意外。外面凉风习习,她想了想:“书院里大家都在上课,咱们去外面走一走?”    苏凌点头:“也好。”    两人就在书院附近,也未走远。    “你近日不大忙么?”程寻凑近了他,看见他眼下有淡淡的青黑。    苏凌笑笑:“忙。”    “怎么这么忙?”程寻皱了眉,“很辛苦?”    苏凌只笑了一笑:“还好,看见你就不辛苦了。”    他这话说的极其自然,程寻不由地心窝一热,轻笑道:“那你多看看我啊。”    回想着今日山长说的话,苏凌眸色微沉:“呦呦,等这些事了了,我去请旨好不好?”    “请什么旨?”程寻纳闷。    “赐婚。”苏凌握住了她的手,“今日我去拜访山长,山长说起自上个月起,已陆续有人来提亲。”他认真看着她,黝黑的眸子里似乎有什么能安定人心:“呦呦,我想正式定下来。”    程寻如同受了蛊惑一般:“那好啊,那就先定下来。反正,我不嫁别人,你也不娶别人。”她将头轻轻靠在他肩头,低声道:“不过,我觉得还得过一段时间。我不想让人以为,我的一等头名,我的官职,都是因为你的缘故……”她声音愈低,还带着些许沮丧:“虽然说的确是因为你的缘故……”    如果没有他,她连参加初试的资格都没有。说是靠他,好像也没毛病。    苏凌听得她那句“反正,我不嫁别人,你也不娶别人”,心头大喜。至于她后面的等一段时间以及缘由,他也都能接受。    他是希望她能欢欢喜喜地嫁给他,不想她有丝毫的勉强。他笑道:“不,你能考中一等头名,是靠你自己的本事,而我只不过是帮你报了名而已。不说别的,单说白夫子举荐你。你可曾见过他举荐别人?他还不是看重你的才学?呦呦,你很优秀了。”    想到今日是七夕,苏凌心中一动,取下了右手拇指上的碧玉扳指,递给程寻:“这个扳指,之前让你帮我保管过,那年端午前,你又还给了我。如今还给你。”    熟悉的碧玉扳指,让程寻微微一愣。她看一眼扳指,目光从他手心的伤疤掠过,又落回了扳指上。    刚认识苏凌时,他就常常戴着这个扳指,后来确实教她保管。再后来,误会解除,他知道了她拿他当女人时,她将扳指还给了他……    苏凌笑笑:“这个扳指,是我母亲留给我的念想,我要把它给我的姑娘。”他顿了一顿,又道:“我唯一的姑娘。”    程寻眸光一闪,心念微动。所以说,那年腊八,怀敏太子出事,苏凌将扳指交给她时,就已经……    她心头一热,伸臂抱住了他,低声道:“苏凌,我好喜欢你。”    她想,这份喜欢,应该比她所能说出口的要深上许多。    —    苏凌看着程寻回到书院,才转身上马车回宫去。    程寻刚进书院不久,写着“求真务实”的石牌后面就转出了一个人:“等一等。”    竟是张煜。    骤然见到他,程寻微觉讶然。虽说下学了,可他也不该在这里啊。她后退一步,施了一礼,礼貌而疏远:“表哥有事?”    张煜轻咳一声:“还没祝贺过你。”——虽然不赞同,但她能考中博学宏词科的一等头名确实很厉害,遑论她在胡渚使臣生事时从容应对了。    他想,他之前大概是真的错看了她。    程寻猜测他说的是博学宏词科的事情,她笑了一笑:“多谢。表哥如果没有其他事,我就先回去了。”她欠了欠身,向前走去。    “方才在书院门口,我看到了。”张煜的声音忽的在她身后响起。    程寻脚步微顿,扭头,面上已经带了些许冷色:“表哥说什么?”    看她一瞬间冷下来的眉眼,张煜心里竟慌乱了几分:“我是说,还是尽量不要私下来往。你和苏凌,走得太近了一些。”他定了定神,又道:“传出去,不大好听。女子还是应该贤良贞静,何况你,你不是有婚约了吗?”    他记得祖母曾说过,程呦呦已经和状元公杜聿订了亲,因此拒绝了和张家的联姻。    去年重阳,在老君山看见她和苏凌一道登山时,他就想提一句了。但一来苏凌未必知道她是女子,二来也没有合适的机会。如今大家都知道她是女子,她和苏凌来往仍不避嫌的话,她就不怕杜聿不满退亲?    程寻愣了愣,忽的狡黠一笑:“是啊,苏凌刚和我许下婚姻之约,就不劳表哥操心了,我先回去了。”    ——她不喜欢张煜,除了小时候的恩怨,还有在书院里的种种不快。不过因为是亲戚,不好撕破脸。    她走的极快,张煜却愣住了。她和苏凌?那和杜聿是怎么回事儿?    他心思转了几转,肯定是杜聿知道了她的一点事情,无法接受,就解除了和她的婚约。他轻轻摇了摇头,说不上心里是什么滋味。    —    经张煜这么一打岔,程寻原本的好心情消失了大半儿。晚间乞巧时也懒洋洋的,提不起精神。    直到系统再次更新内容。    最新出来的,满满的都是苏凌。    腊月初八,苏凌回到皇宫,迎接他的是皇帝手里的利剑。    眉目冷清的少年抬手攥住了剑刃,鲜血汩汩流出,染红了拇指上的碧玉扳指。    父子僵持了一瞬,少年眸色渐深,心底有个声音:杀了他!他勾唇一笑,反手夺过了剑。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易钗记》是因为“易钗而弁”这个词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