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错把男反派当女主 > 第58章 故人重逢

第58章 故人重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程寻慢慢平复呼吸, 回想着父亲前两日的教导, 暗暗提醒自己, 小心再小心,注意再注意, 莫多说话, 莫多行事。    皇宫的马车行驶快速而平稳。    心神不宁的程寻默默背完了《礼记》,又去背《诗经》,不知不觉心绪纷飞。    “程公子, 皇宫到了,请下车。”    冷不丁一道尖利的声音打破了安静。    马车骤然停下。    程寻回过神, 掀开车帘,见红墙绿瓦, 殿宇巍峨, 宫门口侍卫铠甲分明,森然而立。她忙跳下马车,自己分辨了一下方位,隐约猜出是皇宫的北门。    绯衣的小太监笑容可掬,做一个请的手势:“公子请。”    程寻略一颔首:“劳烦公公带路。”后随着小太监一路前行。    昨天父亲程渊刚简单给她画过皇宫各处方位图, 她寻思着既然皇上要见她, 那么多半会先去御书房。    她心说, 真没想到她还有去御书房的一天。    七月十八,暑气渐退,偶尔有凉风袭来,让人心情舒畅。程寻沉沉吁一口郁气, 努力让自己保持镇定。    她跟着领路的小太监左走又走,暗暗留神将路线记在心里。然而她走着走着,忽然意识到不大对。——如果父亲给她指的方位没错的话,这不是去御书房的路。    她正犹豫着要不要询问一下,却听小太监道:“皇上在西苑等你。”    “哦哦。”程寻点头,心想,原来如此。    她曾听人说过,皇上独宠姚贵妃,让其住在西苑。两人一直同食同宿,和民间夫妇并无分别。那么,皇帝常在西苑,甚至是在西苑见她,也不足为奇了。    皇宫很大,程寻第一次来,幸喜有太监带路,她才能顺利到达这传说中的“西宫”。    ——姚贵妃宠冠六宫,皇帝为了她又特意让人为其修整西苑,民间曾有人直接称她为西宫娘娘。    程寻跟着小太监在西苑门口站了好一会儿,才看到通报的宫人小跑着过来,说皇上让她进去回话。    深吸一口气,程寻道了声谢,随小太监走进西苑。    西苑建筑精致,风光秀丽。可惜程寻没兴致多看,自己在脑海里模拟着面圣时的场景。    小太监轻声道:“程公子,到了。”    程寻微惊,果然看到不远处亭子里有几道身影。她心中惊讶非常,皇帝要在亭子里接见她?这和她想象中很不一样啊。    “沁香亭”三个大字潇洒流畅。她只扫了一眼,定一定神,缓缓上前。    数息之间,她已站在了亭外,看着亭子里的人。    没有她想象中的明黄色。亭子里的男性除了几个垂手侍立的穿太监服饰的以外,只站了一个身着赤褐色长袍的男子。    那男子也注意到了她,冲她招一招手:“程寻吗?过来回话。”    程寻心里一紧,依言上前。她心想,这个大概就是皇帝了。    她知道在这个时代平民见皇帝是要下跪的。可轮到她自己,她心里难免感到丝丝别扭。她做了一个深呼吸,才规规矩矩行礼:“程寻参见皇上。”    “起来说话。”    皇帝声音温和,却隐含威仪。    程寻心头紧张,她谢了恩,缓缓站起。依着父亲的吩咐,她不敢直视皇帝,只能平视着前方。    “抬起头来,让朕看一看。”    程寻依言抬头,大着胆子看向皇帝。当视线落在皇帝脸上后,她不由微微一怔。    皇帝看着四十上下,身形高大,皮肤白皙,长眉凤目,高鼻薄唇,比她想象中要俊朗许多。只是皇帝额头上有几道深纹,威严之余平添了几分愁苦之意。    程寻轻轻眨了眨眼,心头忽的浮上一丝疑惑,皇帝长的好像有点眼熟啊。    然而,不过是一瞬间,她就猛然意识到不妥了,赶紧眼观鼻鼻观心,收敛了所有表情。    皇帝盯着她看了一会儿,忽的问道:“你是程寻?”    语气中满是不可置信。    程寻点一点头:“回皇上,是。”    皇帝“嗤”了一声,沉吟半晌:“你是中土人氏?”    程寻不解,却仍是点头:“回皇上,是。”    皇帝摇一摇头,转了话题:“朕听闻你以前在崇德书院读书,学问很不错,修远也夸过你。”    “皇上谬赞了。”程寻忙道。她心说,杜聿那是尬吹,明明杜聿学问比她好得多。    皇帝笑一笑:“能让修远夸一声的人,即使不如他,想必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程寻不再说话了。她一时还真想不到该怎么回答。    “你会解九连环吗?”忽然一个轻柔的女声插了进来。    程寻“啊?”了一声,下意识寻声望去,看向坐在石桌边的女子。——她记着自己现在的身份,不该看的坚决不看。是以,虽然早知道亭子里有女性,她也不敢多瞟两眼。    方才只瞧了一眼,她立时一惊。    那女子一身浅紫色宫装,看着不过三十出头的样子,皮肤雪白、神情温柔。她手里拿了一个九连环,此刻正抬着头看向程寻,唇畔是一抹浅浅的笑意。    程寻心里一咯噔,一个名字缓缓浮上心头:姚贵妃。    她心中惊讶,一是皇帝见她时,姚贵妃竟会在。二是姚贵妃的相貌。关于姚贵妃的相貌,民间众说纷纭。有说她容貌艳丽,极其魅惑。有说她端庄大气,国色天香。可今日一见,她惊觉真正的姚贵妃和传说中并不相同。    若单论容貌,姚贵妃未必有雷氏或是婶婶赵氏出挑,可那眉梢眼角的温柔之意,却是常人所难以比拟的。    姚贵妃微微偏了头,又问了一遍:“你会解九连环吗?”    “啊?会的。”程寻脱口而出。话一出口,她猛然意识到不妥,连忙改口,“回娘娘,可能稍微会一点。”    “那你替我解了。”姚贵妃说着伸出了手。    她纤细白嫩的手心托着黑色的九连环。两相对比,黑的越黑,白的越白。    这一切在程寻的意料之外,她想了想,转头望向皇帝,征求他的意见。    皇帝给站在姚贵妃身后的宫人使了个眼色,宫人会意,忙接过九连环,快行数步,交到程寻手上。    程寻小时候经常玩儿九连环。姚贵妃手里这一种,难不倒她。她屏气凝神,不多时便解开了:“皇上,娘娘。”    宫人自她手里拿过解开的九连环,恭敬地呈给姚贵妃。    姚贵妃并没有去接,她只扫了一眼,随意点一点头,轻声道:“还行。”她微昂着头,看向皇帝:“我有些倦了……”    “朕先让人送你回去。”皇帝眼中有不容忽视的柔情。    姚贵妃轻轻摇头:“算了,我等你。”    程寻在一旁听得一愣一愣的。原来皇上和姚贵妃是这么相处的,怪不得民间说他们如同寻常夫妇一般。就是不知道二皇子的生母究竟是不是姚贵妃。她暗自琢磨,如果是姚贵妃的话,父母一起来见见伴读,倒也说得过去。    她正胡乱想着,忽听皇帝道:“程寻,你等会儿去见见二皇子。既然做了他的伴读,就要刻苦勤勉,起到伴读的作用……”    程寻认真听着,连连称是。    皇帝又叮嘱勉励了几句,才挥手让人带她去见二皇子。    程寻悄然松一口气,施礼离去。    皇上和姚贵妃都在她意料之外,这两人态度都算和蔼亲切,也没为难她。她现在只希望那个二皇子也是好说话的。    一直给她领路的林公公小声道:“程公子,皇上安排二殿下在行云阁读书,咱们直接过去?”    程寻忙道:“有劳公公了,公公带路就是。”    听说二皇子在行云阁上学,她心下颇觉奇怪,这和她之前接收的信息不大一样。    随着行云阁越来越近,程寻心中的紧张也越来越浓,她想了又想,终是忍不住向林公公打听:“公公,我冒昧问一下,二殿下……”    她咬一咬牙,将话到嘴边的“二殿下性情如何”给临时换成了“二殿下读书的行云阁,还有多远?”    林公公微微一笑:“程公子莫急,快了,快了。”    程寻缓缓吐出一口浊气,心说,她知道快了啊,可她就是紧张啊,她想知道她以后要陪着读书的皇子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今儿见了皇帝,她也没能弄明白,她有何德何能,以至于皇帝明知她是女子,还要赐了男装,命她做二皇子的伴读。    林公公瞧了她一眼,忽然笑道:“程公子不要紧张,二殿下性情温和,最是体恤人。”    程寻“嗯”了一声,可心里的不安久久消散不去。    终于看到了“行云阁”三个大字,同门口守卫打了招呼以后,他们走了进去。    还未至正殿,就听到殿内夫子抑扬顿挫的声音。    听到这种熟悉的调调,程寻忽的一笑,心情松快了许多。就算是宫里的夫子教课,那也是教课啊。    林公公悄声道:“这多半是白大人。”    “白大人?”程寻微怔,很快反应过来是谁了,“是白青松白大人吗?我读过他的策论。”    她来之前已经知道了,皇帝为二皇子延请了三位大儒,其中就有白青松白大人。她在崇德书院,有幸拜读过白大人的文章,言辞犀利,观点独特,让她印象极深。    一想到将来她也能听白大人讲课,她不由地有些小兴奋。    进皇宫做伴读,也不是毫无益处嘛。    白大人正在授课,他们不能打扰,就在外面守着。    约莫过了有两刻钟,白大人声音低了下去。未几,门被打开,一个面容清癯的中年男子大步走了出来。    程寻精神一震,忙施礼:“程寻见过白大人。”    “这是……”白大人面露狐疑之色,但很快,他就了然一笑,“你是二殿下的伴读?”    程寻点头:“是。”    “能做皇子伴读,想必有些过人之处。”白大人沉吟道,“我听说你以前在崇德书院读书,在书院里,杜状元之下,你学问最好。”    程寻心头一跳,连忙摆手:“不,书院学子比我优秀的有很多。我学问并不算多好。”    “是吗?如果像你说的这样,那为什么会挑你做皇子伴读?”白大人笑道。    程寻心说,我也不知道啊。但是她心知这话不能说。她念头一转,带着几分不确定:“大概因为我比较刻苦?”    白大人微愕,继而哈哈一笑。他摇一摇头,对程寻的这个回答也不评价,大步离去。    程寻盯着他的背影看了一会儿,直到他背影消失不见,她才收回了目光。    身后传来脚步声,程寻还未转身,就见到林公公躬身行礼:“见过二殿下。”    程寻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她不用回头,也知道是二皇子萧瑾。她想也不想,连忙转身,低头行礼:“见过二殿下。”    回应她的,是良久的静默。    这安静让程寻顿觉不安,一时之间,她心头闪过诸多念头,可偏生还要保持着行礼的姿势,动也不敢动。    她低着头,眼角的余光能看到一双黑色的小朝靴。再往上,是玄色长衫的下摆。衣摆上的云纹若隐若现,格外精致。    也不知道这位二皇子是不是真的像林公公说的一般,是个对下仁善的厚道人。    “免礼。”    干净清冽的声音,缓缓响起。    可程寻闻言,却差点魂飞魄散。    这声音?这声音!和她记忆深处苏凌的声音多么相似。    在这一瞬间,她几乎要以为是自己出现幻听了。    她下意识抬起头,呆愣愣地看向数步开外说话的人。    一身玄色衣衫的少年,清隽的眉眼是她熟悉的模样。两人视线相触,他唇角微勾,漾起极浅的笑意。    他双手负后,似笑非笑:“程寻?”    “啊?”程寻茫然,应了一声,“苏……”    她及时住口,下一个动作,却是去掐自己的手背。    疼。    所以,是真的?    苏凌和二皇子萧瑾长了同一张脸?    还是他们是同一个人?    程寻脑袋晕晕沉沉,心里也乱糟糟的。她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像是时光静止了一样。    到底是怎么回事?    是她幻觉?不是。    这,这是苏凌?世上不可能有这么相像的两个人。苏凌的声音、相貌,她一直记得很清楚。    那,这不是二皇子?    程寻喃声道:“二皇子?”    面前的少年轻轻颔首,算是回应。    程寻更惊讶了。    苏凌是二皇子?!    不可能啊。她记得很清楚,二皇子名唤萧瑾,而苏凌,苏凌确实曾经说过自己还有一个名字,叫萧凌深,可那不是他随母姓的名字么?而且,萧凌深也不是萧瑾啊。    她觉得她脑袋好像有点转不过来了。    苏凌怎么可能和二皇子是同一个人?    怎么会这样?    ……    程寻神色变了几变,内心充满了震惊。    一身玄衣的少年冲她招一招手:“过来。”    程寻明明听到了,可脚下像是生了根一般,无法挪动分毫。    震惊还未散去,她后知后觉想到她和苏凌的上一次见面。两个多月前,五月初四,苏凌十六岁生辰那一天。    他们在碑林,将误会说开,不欢而散。    苏凌当时的神情蓦然浮上心头,程寻猛地一惊,惊讶与隐约的欢喜被畏惧和惭愧所取代。她不自觉地向后微微退了一步。    少年唇畔的笑意在一瞬间凝固。他目光沉了沉,干脆上前两步,大大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    他伸出手,缓缓吁出一口郁气:“来,我带你去看一下咱们以后读书的地方。”    程寻此刻还没理清思绪,她盯着伸到自己面前的手,眼前不由自主地浮现许多画面。    他们挽过手,拥抱过……但她那时以为他是女孩子。    她眼神躲闪,并没有伸出手,而是后退一步,躬身行礼:“是。”    程寻虽然低着头,可也能感觉到凝在她身上的目光。她心绪复杂,有欢喜,有害怕,有意外,有惊讶,有遗憾,也有怅然……    先前她脑海内模拟过的场景一个也用不上了。    苏同学是皇子,而她竟然把一个皇子当成了姑娘。现在不知道怎么回事,她要给他做伴读了……    她先时也想过他们重逢的场景,却从没想过,他们再见时,竟是这般模样。    苏凌视线在她身上逡巡,沉默了一会儿,方道:“走。”他走了两步,见程寻果真跟了上来,不自觉唇角轻勾,又回身吩咐宫人内监:“你们先退下,不必跟过来了。”    “是。”宫人内监依言退后。    亲眼看到他们因为苏凌的吩咐而退下,程寻好半晌才回过神来,终于让自己接受了苏同学是个皇子这件事。    她跟着苏凌,像之前他们一起去文库,一起去碑林那样。    可是,她想,他们再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做朋友了。    即使他原谅了她,他们也回不到从前了。    这结论让她心口微痛,鼻腔一阵发酸。    她过去最好最好的朋友,如今他们之间隔着不止一道天堑。    不知不觉间,她已经随着苏凌走进了殿中。    苏凌脚步一顿,正出神的程寻来不及停下,差点撞上他的脊背。    她心中一凛,连忙后退了一大步。    苏凌身体向前微倾,长臂一伸,越过她的肩头,向她背后伸去,俊逸的面容就在她脸前,他的呼吸声隐约能够听见。    他忽然靠近,程寻只觉得身体僵硬,眼珠缓慢地转着,心跳仿佛也漏跳了一拍。    “吱呀”一声,苏凌右手微动,轻轻掩上了门。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