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传奇 > 正文 66第一国案:思无邪血染纱灯公子今何在

66第一国案:思无邪血染纱灯公子今何在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眼看又有官兵举起刀鞘向她头身打去,四名少年皆看着她。

    她陡然想起:与无情银两那天,曾对他们说,他日若成,莫忘善待百姓。

    素珍再不迟疑,一看铁手。铁手嗖地一下,凌空跃了过去,举剑往众官兵的刀把下一隔,将它们都荡开,伸手将地上那女子一挟,转瞬已落回素珍马前。

    人群里立时爆得一声“好”字。

    又有人惊道:“这女人岂不是前几天那个……”

    素珍并没听到,只凝眉看向地上女子铨。

    她艰难地从怀里掏出那张被她护在贴身汗衫里的破烂纸张,“大人,整个京师没有一位大人肯接民女一纸状纸。民女求求大人,接下这纸书状。三天了,民女去过每一道衙门,都是被打个半死,民女已无路可途。但民女不忿,青天白日,我不能让冤魂含冤,纵使将我打死,我也要告,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她缓缓抬头,沾满血污的脸上写尽哀痛,“民女叶莫愁……状告、状告大魏镇南王世子,奸污……民女,杀害我母亲等三条人命。”

    这声音,这黑漆愁苦的容颜,这一身的血臭……

    素珍浑身一震,定在马背上,半晌说不出话来。

    良久,她才用苦涩的声音轻声道:“莫愁,你看看我是谁。”

    地上女子闻言,亦是一震,杏眼大睁,满目骇惊,不可置信地看着眼前马上的男子。

    “谢公子呢?”素珍低声问道。

    “他吗、他吗……”莫愁喃喃而道,蓦地长笑一声,目光回落,定定地看着自己腕上的金镯。

    *

    在素珍将叶莫愁从大街上带回府中一个时辰后,她接到连玉的圣旨,宣她立即进宫。

    青龙和白虎前来接的人。

    当青龙报告连玉“李提刑到”,替她推开御书房的门,她吃了一惊。

    御书房此刻堪比朝堂,黑压压地坐了一室的人。

    魏成辉、严鞑、权非同、李兆廷、司岚风、霍长安、晁晃、萧越、高朝义、连捷、连琴,还有多个她不认识的青、中年人,想是京畿重臣和几部尚书reads;阴阳解梦人。总之,在朝堂上站前几列的官员大都来了。

    这里俨然就是一个小朝堂。

    人人脸色凝重。

    看她进来,本来宛似激烈交谈的声音顿时停下来,众人都看向她,神色各异。

    但很明显,皆不是好情绪。

    如此压抑的气氛下,素珍的心也沉到底,几不敢抬眼去看房子正中、书桌之后那个黑袍男子。

    她深深吸了口气,连忙跪下,“微臣李怀素叩见皇上。”

    只闻冷冷一笑,一声脆响,一个茶杯摔碎在她膝边,滚烫的茶水便流进她的裤袍,疼得她几乎弹跳而起。

    “皇上息怒。”随着一声,有人走过来便要将碎瓷捡起。

    这声音——素珍微微一震,偷瞟一眼,却是一身男装随侍打扮的阿顾。

    她怎么竟也在这里?

    “谁让你去捡那东西?”连玉如霜的一声在耳边响起。

    素珍只见俯身捡瓷的洁白手指微微一抖,在瓷上拉出一道口子。来人看她一眼,很快起来,默默退回连玉身旁。

    素珍抬头的时候,正看到连玉眼角夹寒带冽地扫过阿顾的手,而后缓缓看向她。

    她心下苦笑,这下罪过更大了。

    半晌,连玉不叫起,她自也不敢起。

    烫过膝上的热水,也慢慢成了冷水。

    没有人出声。

    少顷,第二个茶杯掷碎在她膝下。

    她疼得低嘶一声,却仍只端端正正跪着。这当口,竟不期想起那天连玉一句“状元郎,可愿从此替朕开路护航”。

    在万民之前接下莫愁这案子的时候,素珍就有这个省悟,可现下丢脸丢到了姥姥家,李兆廷在,阿顾也在,好吧,所有人都在,惊吓疼痛过后,她好想找个地洞钻进去,对连玉更是恨上加恨。

    这时候,又听得这人淡淡道:“嗯,现下人总算是到齐了,这件事,谁先来说说?”

    素珍心中一凛,忙竖起耳朵。

    只听得权非同轻声道:“皇上,案子是李大人接下的,何不由李大人先来?”

    阿三你个浑蛋!素珍磨牙。可连玉这话问得艺术啊,说,该说什么?谈怎么审理、破案,还是该自我检讨?这宗可是国案啊,是自己傻才接下来。

    “权相,还是顾大人先说吧,若非当初翰林院提议巡游,便不会发生这种事。”连捷救了她,这位七王爷忽而向座中一人发问。

    一个长相清癯的中年官员站起。他脸相明睿,此时却是诚惶一笑,“微臣该死,只是……委实没有想到竟会出这乱子,皇上要责要罚,微臣领受。”

    素珍心道:是呀,老头,你确实该死,你们翰林院为啥要提巡游这个议?

    她稍稍抬头,却见阿顾目光微动,看了顾学士一眼reads;重生复仇录。

    又听得连玉道:“翰林院亦是一番心思,出发点是好的。何大人,你是最先接报此案的,便由你这京兆尹开始吧,也好让朕和众卿一览此案来龙去脉。”

    素珍不知阿顾与方才那顾大人的关系,其他人却是看在眼里,心下各自打起小九九。

    你道为何?

    却是这位阿顾原是权非同的未婚妻、翰林院主事顾南光的女儿,闺名双城。方才被连捷责问的顾大人正是顾南光。

    本来进来时,看到顾双城在此侍茶研墨已是诧异,虽说双城已被太后收为义女,又素有文名,但这始终是御书房,难道皇上对她……此番留她在此,是有意一看众臣意见,这位姑娘早晚是要封妃的?

    许多人不动声色地想着,包括权非同的众多门属。权非同脸上依旧笑意微微。

    那位被皇帝点名的京兆尹何大人何赛目光一掠权非同,起身苦笑道:“皇上明鉴,经查得知,大魏镇南王世子裴奉机此次奉命带领大魏商队到我大周进行贸易,闲暇时到一处名唤桂香楼的风月场所狎妓为乐。那莫愁便是其中头牌姑娘。事发当晚,桂香楼妈妈妩娘和两名姑娘被杀于那妩娘的私人宅院里。人人皆知,此前莫愁的相好谢生曾和这妩娘有过激烈争吵,在大街上更持钗欲刺妩娘……”

    素珍想起那晚在大街所见,确实如此,心想不好。

    又听得何赛道:“这杀人非他所为,难道是那过来寻欢作乐的奉机世子?那谢生祖传金镯为妩娘所夺,又教其当街凌辱,遂趁夜潜进妩娘府中夺镯,教妩娘发现,双方争执间,谢生将此前莫愁掉落的金钗一直带在身上,一时恶念,遂掏出钗子将人杀了。同住的两名姑娘被声音惊醒过来察看,谢生一不做二不休,将二人一并杀害。后来谢生逃出大宅,为一名打更经过的更夫所见,证据确凿!

    “莫愁为怕更夫指证,竟报案说,杀人者并非谢生,此案另有内情。又说奉机世子杀人、奸污她时,那谢生早已惊得落荒而逃。莫愁本便一女支,女,何来奸污之说?一切岂非是为情郎脱罪?案发时,奉机世子正和众商在酒楼喝酒,可是人证俱在。

    “谢生连杀三人,实乃罪大恶极。虽狡诈不肯认罪,但在微臣一再搜证审判之下,他终于招认。微臣判案后将谢生假刑部,等候抄斩,又打了莫愁几板,治其诬告之罪,才将她放了。”

    “何大人有一点没说,对这谢生还用了刑吧?”连玉忽而一笑。

    何赛本洋洋洒洒,闻言一惊,一时住了嘴。

    连玉目光慵慵散散地在众人脸上转过,“然后呢?李怀素告假数天,还不曾在任上,在大巡游他接手之前,应该还有人接过这莫愁的状书吧?”

    刑部尚书萧越连忙站起,禀道:“其后,那莫愁确实又到了微臣府衙,再犯扰乱之罪,臣责了她棍棒,赶她离去。”

    连玉听罢,没有出声,只是勾了勾唇,眸光略有些深暗。

    连琴看向众人,冷冷笑道:“哦?刑部放了人,此事到此便完了?”

    此时,素珍看得分明,正是李兆廷起来答的话。

    “后来这莫愁姑娘找上了吏部衙门。因何大人已判案,证据在堂,且这并不属吏部管辖范围,当时下官和高大人都在,也没有惊动夏尚书,仍将她送出去了。”

    旁边的高朝义颔首。吏部尚书夏艺达则没说什么,笑了笑,似表示正是如此。

    没想到,接下来站出来的竟是司岚风。他一看连玉和连捷,恭谨回道:“那女子又辗转来到兵部,微臣和太师一商量,立即将此事上报严相。”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