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从上海发来的电动车到货后林芳让人直接送到厂里,今年毕业季的时候招收到几个这方面的学生,希望这些成品电动车能给他们的研究带来帮助。 林芳从英国回来的时候已经临近1991年的元旦,农历十一月多,安排好厂里过年期间的工作,给工人发完福利已经临近春节。 胖丫现在读高二,要等到过年前一个星期才开始放假,元宵节后马上回学校上课,从放假的时间已经能看出以后高考大省的影子。 一家人商量过后决定春节就在市里过,等着林水他们一家回来的时候林芳跟着一起回去,正好几家人聚一聚。 还有一件事就是搬家了! 市中心这片规划后要建造大型的商业楼,林芳现在住的大院子和前院的店都在规划中。具体什么时候让搬不清楚,不过林芳决定提前搬到一中旁边,这边的店交给店员打理。 林芳之前在一中旁边买过几家店面和院子,不过这边的院子条件还不如现在住的院子,考虑到林大有夫妻的年龄,胖丫考进一中的时候一家人没跟着搬过去。去年一中附近建了一个小区,林芳手疾眼快的抢了一套。趁着年底一家人开开心心的搬了过去。 搬新家,迎新春,过新年。 林水一家子回来的时候林芳也带着一家子回了围城村,难得团聚几天后又各奔东西。 胖丫新学期开始走读,林大有夫妻两个远离了原来的老伙伴们,林芳原本还担心他们不适应,两人很快恢复过来和周围的几家有考生的家长熟络起来,每天研究怎么给胖丫补身体补营养。老两口这副家有考生的态度比林芳和宋建安这对亲爸妈端正多了。 开年厂里再次忙碌起来,等着彻底清闲下来已经到了开春。 林芳突然想起来,空间里还有一大堆麻烦。 心神进入空间看了看,几个月不见天日,这些东西还是原来的老样子。 林芳苦着脸出了空间。 这些东西怎么安排,林芳想过后最终还是决定有机会偷偷摸摸交给国家。 这些东西里国家级甚至世界级的宝物很多,随便拿出一件都能让林芳一辈子吃喝不愁。 林芳掰着手指盘算了一下,她好像一直吃喝不愁。这些东西给了她也没用。 林芳真要是个三观不正的,银行早被她偷摸着搬空了,哪里用的着辛辛苦苦开店办厂? 钱这东西,自己挣的用起来才安心。 至于留给子孙后代?林芳觉得她和宋建安再奋斗个几十年,想办法把平安这个牌子做大。以后留给后辈的东西绝对不少,如果这种情况他们还需要卖古董过日子,呵呵,这种败家子还是吃土去! 上交国家? 怎么交? 这是一个大问题! 早些年搞出来宣传单后林芳一直打算沉默如鸡,所以林芳不想搞事,一心想做个土财主。 想了一个多小时没想出一个靠谱的计划,林芳决定不想了,以后总会碰到合适的机会,到时候再说。 把空间的事情放下,林芳掰着手指头算了下。 时间到! 她要干一件想了很久的大事了! 去见前世的亲妈! 虽然老妈现在还是个比胖丫还小几岁的姑娘。 说起老妈,林芳想起这一世的娘。小时候林芳还好奇过,为什么当时家里一个大人都没了,娘舅家那边一个亲戚也没来看过他们。后来听村子里的老人说起林芳才知道原身的娘当年是逃难过来的,已经没了亲戚。 林芳前世的妈妈刘玲是个普通又伟大的农村妇女。 妈妈是家里的老大,底下三个弟弟一个妹妹。这种家庭长大的老大,注定是几个姐弟中牺牲最大的一个。 妈妈给林芳最早的印象是奶奶天天骂她生了三个赔钱货,断了老林家的香火。再大一点的时候爸妈跟着大伯出去打拼,林芳在爷爷身边长大。 林芳一直知道妈妈是个能干的女人,第一次了解到她是多么优秀是在林芳小学的时候。 林芳小学的时候喜欢跟着小伙伴们去她们家玩儿,后来说起来才知道有一个同学的妈妈正好是林芳妈妈的初中同学。林芳到现在都还记得同学妈妈当时羡慕可惜的感叹。 从同学的妈妈那里林芳知道妈妈初中的时候学习非常好,次次年纪第一,妈妈很会写文章,每次开大会都会站在高高的讲台上自豪的朗读自己写的东西。 同学妈妈说,她永远记得妈妈刘玲那时风光的样子。 可是,没想到当年那么优秀那么骄傲的女孩子也和她一样,嫁做村妇。 后来,林芳慢慢拼凑出了妈妈之前的故事。 因为家里孩子多,没钱供所有的孩子上学,妈妈初中毕业没接着上高中,后来为了供三个舅舅上大学嫁给了爸爸。好在舅舅们出息,也知道回报姐姐。 林芳和妈妈的感情林芳自己都说不清楚,小时候盼着爸妈回家,不要跟着大伯出去了;长大点林芳住校了,爸妈回来共同的话题都没有,住在一个家里大概所有的话题都是你想买什么想吃什么;后来他们真的留在了老家,小心翼翼的补偿孩子,林芳回家的时候洗碗都不让她洗,可这时候林芳已经做不到向他们撒娇了。 妈妈是个伟大的女人。 村子里很多女孩上完初中出去打工,当年奶奶提出不让家里一窝子的赔钱货上学了。妈妈顶着压力说出砸锅卖铁也供孩子接着上的话。最终,林芳和两个姐姐都是大学生。 林芳穿越前正在和家里闹矛盾。 原因很简单,因为她是最小的女儿,奶奶他们提议让林芳大学毕业回家做养老女,招个上门女婿以后生了孩子跟着她姓林。 当时爷爷爸爸他们都被说动了,大伯一家定居北京,小堂弟这个林家唯一的根现在很少回来。家里的地房子厂子,爸爸不想留给侄子也不想留给外姓人。 安平县这里有最小的女儿做养老女招上门女婿的习俗,家里的长辈也一直默认林芳毕业后回来,根本没想到林芳毕业后根本不想回来。哪怕家里的东西都留林芳,一点儿不给她两个姐姐,林芳死活都不愿意回来相亲结婚。 家里只有妈妈支持林芳,被断了经济来源后,也是妈妈偷偷给她钱,让她不要管家里的事情。 妈妈说‘女孩子就该上大学,就该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这辈子,妈妈出生的时候林芳犹豫过要不要去看看她,给姥姥家一些钱让妈妈过的好一点,最终林芳还是没有去。 林芳想起同学妈妈的话,当年妈妈是一个那么优秀的人啊! 优秀到你想给她一个锦绣灿烂的人生。 林芳抹掉眼角的眼泪,就让我来帮妈妈圆梦! “什么?你要供县里的学生上学?”电话另一端传来杜志远惊讶的声音。 林芳的声音平静又带着一丝坚定的味道。 “准确的说是那些考上高中,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我们平安车厂提供的资助。如果他们考上大学,依旧可以接着申请。” 杜志远顿了顿问她:“那他们工作了要还钱吗?” 林芳笑笑:“都可以呀。” 杜志远心里有些复杂,过了一会儿才问林芳:“你得到了什么?好名声?” “大概还有我高兴。反正钱挣不完花不完,帮一下别人,改变一下他们的命运也挺好。” 杜志远一阵无语,老板大概就是别人说的钱多的没事儿干的人。 厂子是林芳的,她这个大老板决定了,其他人反对也没用,杜志远只能照办。 林大有夫妻得知林芳的决定后什么也没说,他们都这把年纪了好好享受生活就行,小辈儿怎么做自然有他们的道理。宋建安依旧举双手双脚支持,老婆挣的钱爱咋花咋花,花光了最好,他就可以体会养老婆的感觉了! 得到家人的支持,林芳回到县里安排这件事情。 厂子的事情理顺之后,林芳直接去了县高中。 县高中老校长得知林芳的目的,整个人激动的热泪盈眶。恢复高考这些年他见过太多孩子因为家里供不起退学,他们原本应该有着更好的人生,却因为贫穷不能走出去。 林芳笑着等老人家平静下来才接着说起来:“教育这方面我也不懂,所以请校长帮忙把这个消息传达给县里的初中,请他们告诉所有的孩子,只要他们考上了高中考上了大学,平安车厂一天不倒闭就供他们上一天学。” “好!好!” “林老板,我代表所有的孩子们谢谢你!太感谢你了!我马上通知其他人,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 林芳离开的时候老校长亲自把她送到学校大门外,等着她的车彻底不见了急匆匆跑回办公室开始给县里每个初中的校长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