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姑奶奶在五零 > 第75章

第75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时光如流水,匆匆而来,匆匆而去。    胖丫上高中了,胖胖依旧是小学生一枚,平安车厂走进周边的县市越办越大,宋建安依旧是部门二把手,比以前清闲多了。    林芳看着窗外纷纷扬扬的大雪,已经九零年了!    经济腾飞的九十年代!    宋建安停好摩托车摘下头盔往房间里走,当年冲动爱笑的大男孩早已变得稳重能独当一面。    见房间里没人,宋建安倒了杯水端着直接去了林芳办公室。    “大忙人,下班了!”    宋建安走到桌前放下杯子。    林芳鼓鼓嘴巴有些沮丧的看着他。    “气死我了!气死我了!啊啊啊!!!”    林芳气的想打人!    去年九月多安平县里突然冒出来一个小厂,同样卖自行车三轮车。    做生意这种事情,一个人挣了钱肯定会有人跟风。林芳也早有这种意识。可这个‘安平车厂’气死他了!    ‘平安车厂’‘安平车厂’名字就换了个顺序!    林芳对外宣传一直在塑造一个形象:这是安平县自己的品牌!这是平关市自己的品牌!    ‘平安’这个牌子就是把安平县的名字反过来,现在出来个和安平县名字一模一样的,也对外宣传是安平县自己的牌子!    安平车厂没卖摩托车,其他的自行车三轮车款式相同。很多人一下子分不清楚。    林芳查过安平车厂的底细后更是气的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安平车厂的老板叫周坤,县长的侄子。据说以前在县委待过几年,前两年下海搞工程。因为质量问题工地出了事情,死了两个工人,工程赔了不少钱。    周坤赔钱后回到安平县,发现安平县的纳税大户平安车厂,后来不知道怎么知道了平安车厂和零件厂的关系。周坤转头注册了一个安平车厂,从零件厂工人的手里买自行车,换个名字直接卖出去。    林芳之所以气的跳脚,负责帮周坤联系零件厂工人的正是郑宏伟!之前郑宏伟还好声好气的希望林芳能把他们也招进厂里,害怕被零件厂辞退失业下岗。结果没过几个月直接和人坑她!    宋建安也知道林芳气什么。    原本看着时机差不多,两人正准备把收购零件厂的事情提上议程。结果突然冒出个周咬金,还是县长的侄子。    宋建安身为钢铁厂的领导阶层倒是可以指出零件厂的工人用厂里的机器做了东西去卖,损害了国家集体利益。不过自从零件厂的工人陆续被辞退,工人们的情绪一直很激动,害怕工人集体闹事,厂里对工人拿厂里东西偷偷去卖这种事情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这些下属的小厂子也挣不到什么钱。    宋建安这时候去举报他们,也没人去理会。    宋建安摸着林芳的脑袋把她揽到怀里,柔声安慰:“不气了,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他也就蹦跶这几天,等着零件厂解散,没材料没设备没工人,看他怎么蹦跶?”    “还是好气呀!”    林芳在宋建安怀里蹭了蹭闷闷的说起来,“周坤竟然给我来价格战!脑袋瓜子进了水吗?到底是怎么想的?”    “零件厂的材料、人工都要钱,压低价格挣钱少了他图什么?”    周坤虽然除了第一笔资金之后做的几乎算是无本的买卖,可降低价格对他并没有好处。相对的,林芳有宋建安这个大内部人员在,购买材料的价格绝对够优惠。机器工人全是自己厂里的,利润空间绝对比周坤大。加上有摩托车这挣钱的大头在,就是搞价格战,林芳也不怕。    许久林芳咬牙切齿的冷哼一声:“降就降!我倒要看看到底谁把谁拖垮!”    开年之后,不少人发现‘安平’和‘平安’两个牌子的自行车价格一降再降。    现在最新款的女式车价格268,比原来少了快三十块钱!    周坤降了两次价,林芳也追着降了两次。    一个月后林芳终于反应过来哪里不对劲!    周坤靠着零件厂的工人扣扣索索一个月顶多卖一百多辆车,林芳一个月能卖近千辆。    对比起来,明显是林芳亏死了!    林芳后悔的想打爆自己的狗头,从一开始自己就不该跟着降价!    心塞塞的林芳干脆利落的不理会周坤了,爱怎么降怎么降!有种你十块钱一辆当玩具车卖!    安平县,一栋爬满爬山虎的小楼内。    一个宽额窄脸,吃了瘦肉精一样精肉精肉的年轻男人靠在躺椅上,惬意的吐着一个又一个烟圈。    周坤声音中微微有些诧异,“大婶竟然不跟着降价了?”接着一脸可惜的摇摇头,“好可惜,我的雕跑了一只。”    站在不远处的年轻男人顿时满头雾水,没明白老板在说什么。    被喊大婶的林芳此刻没在平关市,正在赶往上海的火车上。    到站后林芳找到酒店蒙头大睡了一晚,第二天精神奕奕的直奔约定好的地方。    “林老板,别来无恙,风采依旧!”余庆春依旧一副都市精英丽人样子,大概常年和外国人谈判看起来格外有气势。    跟在余庆春身后进来一个带着黑框眼镜,一脸笑意有些发福的中年男人。两人对视一眼,皆是礼貌的笑了笑。    三人落座,余庆春笑着为他们介绍。    “林芳,平安车厂的老板。”    “杜志远,前火炬火柴盒厂的经理。”    两人笑着点头,寒暄一番后余庆春拎着小包告辞。    林芳此行来上海正是为了眼前的杜志远。    林芳一直有招几个管理阶层智囊团的想法,不过经验老道脑子活的人直接下海趁着经济快速发展捞金捞银。林芳招过几次人,应聘的也只有刚毕业的小猫三两只。    杜志远以前是火柴盒厂的厂长,待人接物成熟老练,遇见的人和事不知凡几。    “不知道平安车厂是什么情况?”    “主营摩托车、自行车,厂内工人三百多人,车辆主要销往平关市和周围几个市,整体销售量还不错。”林芳并没有隐瞒对方的打算,接着说了平安车厂和安平车厂最近在打擂的事情。    杜志远问了林芳是怎么做的,听过之后没有明显的点头摇头。    接下来杜志远又问了几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奇怪问题,林芳一一回答。    等到杜志远问完,林芳只问了一个问题,“你要能力有能力,要人脉有人脉,为什么不自己投资办厂?”    杜志远淡淡一笑,眼睛里也带了些无奈。    “因为,没钱啊!”    “那么,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林芳回到平关市没几天,杜志远带着老婆孩子过来了。林芳把人安顿好后,杜志远走马上任平安车厂的总经理。    厂里虽然有人对杜志远这个突然冒出来,厂长之下的二把手有点奇怪。却没人找到林芳说什么。    杜志远花了几天时间闹明白平安车厂的处境后,作出了第一个决定。    “保持现状。”    “周坤之所以降价是一箭双雕之技能。”    林芳知道她肯定是其中一只雕。    “平安车厂是其一,零件厂的工人是其二。”    “想要收购零件厂,不仅你想,看来周坤先生也很感兴趣。降低价格,工人相对分到的钱也会变少,长时间保持一个相对较低的价格,工人们习惯较少的钱,等着零件厂彻底倒闭,周坤则用一个低水平的价格签下这些工人。”    “既打击了平安车厂也能签下一批低工资的工人。”    林芳张了张口还是接着问:“所以,我们现在还是维持原样?”    “以不变应万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