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第四十二章·狸猫(十六)
“白少侠请稍等。” 白锦堂很想装作没有听到,但他身边的庞统已经一把将他拉住。 两人目光交错,庞统的神色很是凝重,他轻声道:“你什么都不知道。” 白锦堂一愣,点了点头笑出声来:“我本来就不知道。” 李夫人不过是他路上认识的陌生人,恰巧与八贤王世子一见如故。他一介江湖草莽能知道些什么呢。 两人携手回到了大厅,八贤王有些焦急的迎了上来。 “那李夫人……听说对小儿十分照拂,不知可否一见?” 八贤王虽没失了往日的风度,但眼里的忧虑与焦灼显而易见,一点都不像平常不动如山的王爷。 白锦堂看着他,突然想起了不知哪里看来的戏说,说是八贤王曾与那位有旧……他抿了抿唇,才将笑意忍了下来。 “自然,王爷请。” 白锦堂与庞统在前面引路,而八贤王则将赵叙留在了大厅中等候。 “王爷,到了。” 三人一路默默无语的走到李夫人院前,自有婢女通知了李夫人有客。 也是到了白家之后,白锦堂才发现那李夫人有些痴痴傻傻的,但她礼仪极好,像是刻在骨子里一般,所以并不如旁的疯妇那样癫狂,反而让人看不出来。 此时三人进门,李夫人正站在待客的小厅中背对着众人。 白锦堂发现八贤王的呼吸似乎急促了一点。 “王爷,这便是李夫人了。” “多谢白少侠了。” “不敢。”白锦堂想了想,拉起庞统招呼了一旁的侍女,退出了小厅。他与庞统站在离小厅几丈远的地方,这个距离并不能听见屋内的声音。 挥退了侍女,两人被一种古怪的气氛包围了起来。 白锦堂方才一时冲动就做了那种事,此时难得的有些尴尬。他偷偷抬眼看向庞统,难得没有触上对方的目光。 庞统正偏着头望向远方,却不知将通红的耳根全漏了出来。 原来飞星将军也有如此纯情的时候。 白锦堂心中好笑,什么尴尬都烟消云散了。 他趁着庞统不备,一把攥住了庞统的手腕。白锦堂自幼练功,手劲极大,庞统挣了一挣并没有挣开。 或许是觉得挣扎的动作太过娘气,庞统只动了动便任由白锦堂握着。他笑道:“轻些,我又不会跑。” 听话的松了些力道,白锦堂逼近一步,让两人紧紧的贴在一起。 “李夫人。”八贤王的口气难得有些犹豫。 面前女子依旧没有回过身来,但是在八贤王的眼中这个背影十分熟悉。 八贤王叹息一声改了称呼:“李娘娘。” “这世间再没什么李娘娘了。”李夫人的肩头微不可见的一颤,似是平复了一下心情,李夫人转回身来,对着八贤王福了福身:“见过王爷。多年不见,王爷样貌一如往昔。” 李夫人此时再没了平时痴痴的样子,一言一行很是温柔得体。她抬起纤瘦苍白的手撩起垂下的发丝,露出了脸颊上的伤疤,嘴角含着一丝笑意:“这几年多谢王爷了。” 八贤王看着她脸上疤痕,又是一叹:“看来你都知道了?” “是。”李夫人顿了顿,眼眶有些红,“我虽从未见过他,但母子天性,只一眼便知道那是我的孩子。” “我与王妃注定无子,能有乌犍绕膝也是福气。”八贤王目光清正,看向李夫人,“只是李夫人大概不知,太子一年前夭折了。” 李夫人一惊,抬头望向八贤王。那太子与赵叙一般大小,怎会小小年纪便夭折。 “太子天生病弱。早夭之症从出生时便显了。官家痛失爱子,身体已大不如前。”八贤王稍做解释,又继续道,“我们兄弟几个所遗的也只有乌犍一子了。” 腿脚酸软的李夫人跌坐在座椅上,她眼中莹莹泪光,一双美目中凄婉万分,让人不忍去看。过了许久,李夫人才稳住心神,她站起身来又对着八贤王福了福身:“多谢王爷了。” 阳光太过灿烂,将倚在树下的两人镀上了一层金光。 “庞统。”白锦堂凝神静听了一会,知道左近没人,才扬起头,目光专注,“你知我心意么?” 庞统嘴角含笑“嗯”了一声,声音中满是宠溺。只一个鼻音,听在白锦堂耳中却是婉转多情,让他热血上涌。他有些懊恼的点了点脚尖,本就离得极近的两人四目相对双唇相触。两人本就年少情热,既知道左右无人,难免有些难以自控。 被白锦堂紧紧压在树干之上,庞统一时觉得有些不适,他腰上使力想翻过身来,没想到白锦堂更加压紧了他,让他难以移动分毫。 庞统心中无奈,只能顺着他的力道倚在树上。 反正锦堂还小,待再过两年…… 与心上人唇齿交融的感觉让两人都有些忘情,直到听到背后的声响才猛地回过神来。白锦堂极快的退开一步,却被扯的头皮一痛。 原来他与庞统的发丝不知何时缠在了一起,骤然分开只能缠的很紧。白锦堂有些傻眼,只能并指为刀削断了相连的发丝。 很有些狼狈的两人略带红肿的嘴角却都带着笑意,之间情意萦绕,几乎能让人一眼就看出不对。 不过走出门来的八贤王与李夫人均是心事重重,倒都没有发现二人的古怪。 八贤王向着白锦堂笑道:“白少侠,明日启程不知有没有问题?” 白锦堂收敛心神,粗略一想点头道:“当是无事。只是锦堂不知王爷是要走王爷的路,还是走商人的路?” “商人的路?” “恰巧明日白家有一批货要北上。” 八贤王一听便明白了白锦堂的意思,他思索一番觉得可行,便定了下来。八贤王又道:“这位李夫人与乌犍极为投缘,还请白少侠代为照料一二。” 看来这李夫人与八贤王果有首尾! 白锦堂心中胡思乱想,面上却是不显。他点头应下,自去筹备。 第二日一早,众人收拾妥当准备上路。 因着做戏要真,白锦堂也便带上了白玉堂与展昭,那边包拯与公孙策也说想要北上游历,也便一同上路。 十分豪迈就决定了的白锦堂耸了耸肩,反正这一路其实并不会有什么波折,且以自己这一行人的武艺,便是来些不长眼的匪徒也不必在意。 赵叙将会成为九五之尊这件事在历史上是板上钉钉了的。 只要襄阳王不从中作梗。 而襄阳王发威却是在十余年后了。 白锦堂没想到的是,还没出发就遇到了第一个麻烦。 一直乖巧非常的小世子赵叙这回连他老子的面都不买,一见李夫人不在人群之中就哭着闹着不上车。他身份特殊,众人不管知不知其中□□都不敢用对自家孩子的手段对他,便是八贤王也只一脸为难的看着。 “我……我要……”泪眼朦胧的赵叙被白锦堂抱进了怀里才稍微安静一些,他抹了抹眼角,一副可怜模样,“白叔叔,带上李娘娘好不好?” 果真是母子天性,别的什么都阻隔不了。 他这一句娘娘让八贤王脸色微变,八贤王过了一会才想起“娘娘”乃是江浙一地方言中对妇人的常用称呼,只是不知赵叙在哪里学到的。 白锦堂余光所见,忙捂住了赵叙的嘴。 包拯与公孙策见了几人神色,本想劝说的话也都咽了下来。 只有白玉堂踮起脚尖拍了拍赵叙的手:“哭包。” 哭包赵叙哭着打了个嗝带着哭腔分辨道:“我很少哭的。”一说完又用一双泪眼看向自家父王。 八贤王与他对视良久终于败下阵来,无奈道:“麻烦白少侠了。” “不敢不敢。”白锦堂看向了一旁的小厮白福,“白福,快去请李夫人来。” 白福一脸无奈道:“爷,你忘了昨晚就送了李夫人到别庄了?” 颠了颠怀里好不容易收声现在又哭出来的赵叙,白锦堂只觉得心力交瘁。 庞统轻笑一声道:“不若你们先行一步,我去别庄接了李夫人来。” 他握住了白锦堂偷偷伸过来的手轻捏了一下,牵过一旁白福递来的马缰翻身上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