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我的皇帝陛下 > 44.第四十四章 回家自学

44.第四十四章 回家自学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寂静!    突然的寂静在整个房间里蔓延。    杨九双目清澈,希冀的看着杨源。    过了半晌,杨源才回道:“事情,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简单!”    杨九聪慧沉稳,杨源打心底希望杨九往后能有个好前程,他做为老师,也极为希望自己的弟子将来能有很好的成就。    然而现在,他却发现杨九所拥有的,是超出这个年龄该有的睿智。    八岁的时候,就算在京城里的那些世家子弟,最多也就是念书,玩耍,谁会想着什么国家大事,更不会关心民生。    他手指搭在案几上,手指有节奏的发出“嗒嗒”的声音,看到杨九目光中带着渴望,杨源薄唇缓缓张开,“近些年朝廷不太平,自献安皇帝驾崩后,朝廷就乱了。这几年圣上不思早朝,宠信奸佞宦臣。又有几个王爷手握兵权,拥兵自重。圣上这两年身子骨越发不好。大伙儿的心思,也都落在那龙椅上。谁还有心管天下百姓的死活。”    “金陵好歹是宁王的封地!”杨九幽幽的应道。    “是宁王的封地,却不是宁王世子的封地!”杨源叹息。    赵湛只是一个世子,还没有承袭爵位。现在朝中本身就乱,赵湛又身在金陵,看似远离了朝廷的混乱,可只要有心,便能猜出,赵湛早就没有资格去争那些权利。可若现在有动作,还不一定能安稳的承袭宁王爵位。    当然,这些事情,杨源并没有说出口。    “这些日子外面乱,你也别往城里跑了,我把以前做的手札全都给你,今儿你回去的时候记得把那箱子带回去。县学那边我去说说。待明年开春了你再去上学。”    杨九抿着唇,没有反驳。显然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杨源虽深居宁王府,却是了若指掌。不然也不会在他今日问起的时候,就立马回答他。    想来杨源说的那一箱子手札,也是早早就已经准备好了的,就等几日给他了,只是没想到他今日会先问出来,既然已经知晓,便让他全都带回去。    杨九重重的吐了一口浊气,心里头沉沉的。自打来这个世界,他很努力的过活,从一个吃不饱快死了的乞丐,到现在拥有七个兄弟,有一间铺子,衣食无忧。    本以为可以轻轻松松的考个功名,买几亩地,然后再走上科举的路子,往后兴许还能当个官什么的。这日子就安安生生的过了。    然而事实并没有他想象的那样。    书可以念是不假,可这日子,也着实太不安稳了。    身在金陵城外,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跟一群流民干一架。要是运气好,山东那边也就是今年害了灾,流民在金陵这边生存艰难,还是会想着回家。那时候大伙儿的日子就好过了。若是运气不好,真有流民落草为寇,占山为王的。往后百姓们去金陵城赶个集,都得想着自个儿的性命。    杨九真觉得头顶的那群人脑子抽了。    就算再怎么争权,最重要的就是民生好么。民生都没解决,就算争了个好的,还得头疼的花钱花力派兵解决闹事的灾民。    杨九从宁王府出来,雇了一辆牛车拉杨源所谓的一箱手札,然而搬出来后,却是整整五箱。看来杨源是打算让他自学很长一段时间了。    他的眉头皱得紧紧的,坐在牛车上一晃一晃的走神了。    回到村子,杨九把杨源送的书全都搬进屋子里。有这些书也好,大伙儿虽然有学写字,可终究没有像要考科举一样念书。    他没有奢望大伙儿全都走科举的路子,但正常的九年义务教育还是要有的。读书写字,算学,道理,哪样都得学。    读书以明智。    当杨九把一箱子书打开给大伙儿看的时候,二牛的脸色都变了。    他跟大伙儿相比,算是学得慢的。他对读书认字根本就没太大的兴趣。当初九哥不认字,不也拉扯住一个卖吃食的小摊么,还挣了这么多钱。    每次被九哥考校的时候,他就好想躲一边去啊。    “九哥,咱们在城里的铺子忙,要不我还是去打理生意,咱们兄弟几个,吃穿用度都得花钱呐!”二牛看着这些书真的犯怂了。    “二牛,昨天让你默写的那些字,记得了不?”杨九笑嘻嘻的看着二牛。    “额……这个!”二牛挠了挠头,“九哥,你就放过我,我真的不想念书!我就想打理生意,你看咱们的生意多好!”    “别,不管怎样,字是一定要认的,你不认字,往后被人欺骗了咋办?”    二牛讷讷,“我这不已经认识好多字了嘛,昨天你写的那些字太难,我瞧着也是不怎么用的。我就记个账,哪用得着认那么多字。”    “你会记账不?”杨九反问。    “记账谁不会啊,就把每天挣的钱和买菜买肉买油的钱记录下来,再算出个数不就得了。”    “那一个月的呢?”    “全加起来!”    “一年的呢,怎么加?”    二牛:“……”    一年的,想想那些熟悉,二牛心里有些小小的发慌。    杨九摊手,“所以咯,你还得学算学和算盘!”    二牛缩了缩脖子,“那就只学算学和算盘就可以了?”    “当然还是得继续认字!”杨九无情的打消二牛的念头。    二牛的脸色又垮了垮。    夏天本身就黑得晚,吃过晚饭,天边的朝霞还没散去,杨九带着大伙儿开始练字。    现在日子过得好了,笔墨纸砚倒是能买,但这些东西确实太贵,大伙儿也都不怎么舍得用宣纸练字。都是在布上写了许久后,再用宣纸练两张。    纸太金贵,可不能浪费了。    二牛的手不自觉的抖了一下,纸上的字彻底废了,他肉痛不已。就这么一小片纸,都相当于二两大米的价格呐,好心痛,好心痛。    第二次,二牛再也不敢像方才那样走心,一门心思的练字。    杨九写完两张纸,浑身的肌肉缓缓放松,看了看自己的字,练了这么多天,还是有进步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