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西游]我和师父那些事 > 38.第三十八章/落水相救劫与缘

38.第三十八章/落水相救劫与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那唐三藏于潮音寺就此小住了下来, 日日跟着寺中和尚一道听住空**。    他就像这座寺庙里最坚硬孤冷的石。任雨冲刷, 任风吹袭, 都不动一寸。    这一日, 住空法师将他叫到跟前,面色慈蔼。    “临夏过不久将有场盛会, 你日日在这潮音寺中, 不如届时和师兄弟们出去看看,见得多了,许心下也就能看透不少。”    唐三藏应了声, “这盛会由何而来?”    “当今圣上四处征战终是平定天下, 一统大唐。河州既为圣上家乡,自然不时有些歌功颂德的盛会。不过虽说如此,大多只是图个热闹, 为了什么倒也不甚重要。”    唐三藏沉思半晌, 他虽无心游玩, 可住空长老既说了让他去散散心,也不好推拒,故点头应允。    待七日后, 临夏家家户户串上了红灯笼, 瞧见万里灯火连绵, 人流熙攘沸扬后,唐三藏才知道这闹会究竟有多么盛大。    四处所见皆是火树银花锣鼓喧天, 人头攒动挤得水泄不通。    有人套着青面獠牙的龙头服, 抬脚踏步舞着龙姿, 有人躺在凳上,表演着松口碎大石的杂耍,还有人含一口酒,便喷洒而出吐了个火。    路人如织,有的身着黑衣头戴红帽,也有的学西域穿得花花绿绿夺人眼球。欢声笑语,娇声倩语,喜气充斥洋溢在这个偌大的城市。而唐三藏跟着师兄弟在行人间穿梭而过,瞧着街旁闹景,眸中不动波澜。    孙悟空飘忽着跟在他身后,却听其中一个师弟颇有兴致地提议,“我听说当今圣上是临洮人,临洮离临夏这般近,你们说会不会有李家人也来临夏参加这盛会?”    “你是想见皇族想疯了?”    “他啊,自小就想着为皇家讲佛,你不用理。”    唐三藏听着师兄弟们说话,面上神色不变,也并未参与进他们的交谈,似是入得耳去,却未入心。    孙悟空瞧着他,只觉师父儿时比如今,沉默得更加可怕。    倒是和那金蝉子一模一样,就似下凡投胎后没将过往一切洗清,仍残留着上一世的性子。    “对了,说起来,我听说临夏有座山,形状就像五个指头,可怪异了,咱们要不要趁这机会去看看?!”    不知是谁眸光一亮,突然扬声提议道,兴致盎然。    “这不好?师父只让我们逛逛庙会,要出了城去怕是不合寺规……”    师兄师弟们都叽叽喳喳着,“我听人说,那座山可怕得很,以前有个猎户半夜还听到似人似鬼的阴嚎呢!”    “是啊是啊,城里人也都把那座山当作禁区,还是莫去得好。要出了事,那可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孙悟空心中疑云渐起。他们说的……莫不就是当年将他在底下的五指山?    当初,他被压得百般无聊,什么都做不了。闲着时唯一能调动的就只有自己的嗓子了,可那哪算什么鬼哭狼嚎?    他板着脸,却听一旁原本心不在焉的唐三藏不知为何转过头来,半笑着定定看着几人。    “你们说的山……我倒是有意向一往。”    唐三藏说着,眼里映着浮世灯火,亮色明灭,胸口是不自知的浪潮。    一众师兄弟没想到这个闷葫芦也会开口,怔了怔,当下拍手,一致决定逛完庙会便去那山一探。    能把这平日寡言少语深受师父喜爱的和尚也给拉下水,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那时的猴子还在五指山下受着刑唱着歌梦着前尘,那时的唐三藏还在人间尘世打磨辗转遍处修佛。    两人都不知道,原来曾有一瞬,他们在冥冥机缘中离得那般近。    甚至近得差点就可以跃过山岭踏过城镇彼此相见。    可终究,压住他们的不只是山,还有夜色和天命。    行游小半时辰后,云逐星芒,四山沉烟,月色如水。    和尚们看见一群人围在河前,便也跟着走了过去,耳旁尽是人声喧语。    只见河面上漂浮着点点花灯,像是冥河长渡魂灵,燃着一尾尾的磷火。    “这几年战争四起,亡魂太多。这花灯啊,便是为了超度用的。让那些魂灵登上乐土,勿再留念尘世。”    有人在旁不知对谁解释着,僧侣听了怔了一怔,随即合掌喃喃念起了大悲咒,为那些亡魂超度。    河边人流往来,络绎不绝,每走几步便被人推搡着挤在其间。    孙悟空看着唐三藏和他的师兄弟们用三枚铜板买了花灯,也放于河面权当行一善事。    彼时风月正好,夜色撩人,盛会之下烟笼银蟾,灯火满江,好不热闹。    就在此刻,没有人想到会突然发生了异变。    唐三藏不知是脚滑,还是被谁给推了下去,睁大眸晃悠了几下身子直直往前一倒,在众目睽睽之下竟是扑通一声溅开水花掉入了水中!    哗啦的水声如溅心头,敲打成一阵慌乱促忙的鼓点。    当下人群躁动,师兄弟们更是愣愣着不知该如何是好,七嘴八舌地相问着。    “他是不是不习水?”    “听说他幼时被弃江中,于江河川流有惧,不习水性。”    “这该怎么办?他要出事回去师父肯定骂死我们了!”    他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面上焦急却无一人想出对策。    一旁一汉子简直看不下去,便在河旁扬声大吼着,招呼着会水的人下去相救。    “有谁识水性啊?快救人,有人掉下去了!还愣着做什么?快救人啊!”    可任他喊得嘶哑,那一堆人里,竟没半个上前的。    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    孙悟空握紧了拳,面上神色暗沉。这一个个见死不救的,让他手痒痒的直想提棒教训一顿。    就在这危急时刻,自人群里走出了一个佩剑少年,端的气宇轩昂容貌秀朗,脚踏锦靴身着玄袍束着玉带,看着便已是人中龙凤,贵族之姿。    那人解下佩剑往地上一扔,没有犹豫地便双臂合拢一跃跳入河中,水花哗响四溅如玉。    后边隐有人心急如焚地在叫唤着,“殿下,不可,不可啊!!”    孙悟空看着这幕,心下轰动如四山碎裂鸣响,面上覆着凉色,如薄霜流了一脸。可他嘴角却还是半笑着,仿佛不闻苍山四海喧哗嚣响。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时至此刻,他终于知道自己如何晚了一步。    他不住后退,看着李玄清挽着唐三藏一身湿漓地将那人拖上岸,看着唐三藏口中不住咳着吐出水眼神迷蒙地瞧着那人。    看着他昏过去前道了最后一句求而有得的喃语。    “是你……”    我夜夜所梦的,此生要遇见的……    是不是你?    这是他们的开头,如戏剧般两两相遇,尘埃落定。    一个终于找着此世辗转所要相寻的人影,另一个终于找着了助他登上东宫的谋士。    孙悟空看着李玄清对唐三藏施了急救,又半挽着他回了潮音寺,眉目年轻,玉树芝兰,如青柳抽芽,万木摇枝。    正是恰好子弟。正是恰好意气。    而他们身后,那道遮于暗色阴沉黑气翻涌中的山脉,依旧嘹响着一声声可笑而又怪异的凄鸣嚎叫。就如同个搔首弄耳的怪物。    茫茫夜色下,霜风吹过,看尽断鸿飘零的阑珊往事,着看那两人背影越行越远,终是默然于一段风雪相拥的悄寂。    若没有当初那段落水相救,唐三藏或许不会遇上李玄清,更谈不上与他认作君臣兄弟。    他或许会见着那只被压在山下受尽五百年煎熬落魄狼狈的猴子,甚至有可能会记起前尘所有残碎零星的幻梦,把那只猴子当作今生自己唯一要找寻的独一无二的存在。    又或许他们之间本该有其他千千万万个可供书写的结局。    可如今所有都成定局。所有假设中的相遇和不曾相遇,终归只能当作聊以自/慰的幻梦一想。    那一趟冥冥错过,便注定两人如烟云无痕有缘无分。    便注定这一世步履蹒跚终究迟了一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