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丧礼
第54章 福芳抱着黛玉往贾母房中走,沿路走来,遇到的仆妇们俱都恭恭敬敬地跟她们打招呼。 福芳一一微笑示意。 待到到了贾母房中,贾母早已经起来了,正坐在榻上跟鸳鸯说话。 见到黛玉来了十分高兴,伸手笑道:“玉儿,到外祖母这里来。” 黛玉抿了嘴笑,身子往贾母那儿歪,嘴里还喊着外祖母。 福芳见了顺势就把黛玉放到贾母怀里。 贾母高兴地不得了,搂着黛玉道:“今天有玉儿最喜欢吃的桂花山药糕,玉儿高不高兴呀?” 黛玉点点头,奶声奶气道:“山药糕好吃。” 贾母闻言笑咪了眼。 祖孙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说话。 又过了一会儿,奶娘抱着睡眼惺忪的宝玉过来了。 宝玉正在半梦半醒间,看到黛玉立马清醒过来,笑呵呵地道:“妹妹,妹妹。” 贾母呵呵地笑,让奶娘把宝玉放到榻上。 宝玉一坐到榻上就拉住了黛玉的手,对着黛玉道:“妹妹我们玩。” 黛玉对他已经很是熟悉了,因此也不像之前那么排斥他。 哧溜一下从贾母身上滑了下来,两个人在一起你拍一我拍一地玩了起来。 贾母笑看着两人玩游戏。 又过了一会儿,王夫人,元春等人陆陆续续过来了。 大家摆筷的摆筷,放盘子的放盘子。 整个屋子里很是热闹。 刚用完膳宁国府的尤氏就过来,看到黛玉显得十分地高兴的样子,笑眯眯的拉着黛玉的小手道:“姑娘真是越长越好看。” 黛玉抿了嘴笑,她这个年龄的小姑娘已经能分辨美丑了。听见有人夸她好看就很是高兴。 尤氏看了很是稀奇的样子,笑道:“瞧瞧这小小的人儿,听见别人夸她美,还笑了起来。” 贾母呵呵地笑。 王夫人笑着道:“珍儿媳妇,你可别打趣我们玉儿。” 尤氏听了呵呵地笑起来。 整个屋子里欢声笑语显得十分地热闹。 贾府那里,众人言笑晏晏,十分高兴。 四爷此刻的心情却不是太美妙。 苏培盛端着茶杯战战兢兢地站在外面,深呼了一口气后,视死如归地走了进去。 四爷正在皱着眉头练字,咋一看去,下笔如风雷一般。 苏培盛见了更是小心,轻手轻脚地把茶杯放到书桌的一角。 这一放一落不免就弄出了些动静。 四爷眉头一皱,待要开口斥骂,又想到皇阿玛曾说过他喜怒不定。 深呼了一口气后,斥道:“自己出去跪着。” 苏培盛如释重负,快步走了出去,跪了下去。 四爷被这么一个小插曲一弄,已经没有心情再练字了。 一转身坐在椅子上兀自想着事情。 自从从北定河回来后,皇阿玛那边就再也没有动静了。 刚开始他还能保持冷静,想着皇阿玛说不定另有思量。 可越到后面他的心里就越没底,尤其是见皇阿玛竟然越过他开始起了重用八爷的时候,他发现他完全看不懂皇阿玛的心思了。 四爷深深地皱起了眉头,难道以后就这样了吗?难道他一个当哥哥的竟然还要看弟弟的眼色吗? 这一刻四爷迷茫了,这就是皇上吗!这就是皇权吗! 一种异样的情绪开始在四爷心中生根发芽,直到最后长成参天大树。 李德水正在轻声地跟宝珠说话:“……听说连苏公公都被罚跪了。” 宝珠皱起了眉头,看了眼李德水,轻声道:“这些消息是谁告诉你的?” 李德水看着宝珠的脸色,犹豫道:“是外院的一个小太监。” 宝珠皱起了眉头,直接了当道:“下次不要再去打探爷院子里的事了。” 李德水听她话语中的意思,连忙跪了下去。 宝珠见了就道:“我知道你是想让我多知道些爷的消息。但是…” 说到这里时宝珠顿了一顿。 李德水深深地低下了头。 宝珠看了继续道:“但是你要知道有些事该做可有些事却不该做,你要知道身处我现在这个位置,最重要的不是求好,而是不犯错!” 李德水出了一身的冷汗,颤声道:“主子,奴才知错了。” 宝珠见他明白过了,叹了一口气:“既然你已经明白了,我就不再多说了,这次就只罚你三个月的月例银子,可若是有下次的话,绝不饶你。” 李德水连忙谢恩并道:“奴才绝不敢再犯了。” 宝珠面无表情地点点头,让他下去了。 四爷在前院坐了一会儿就准备去宝珠那里了。 刚要出门就有小太监急急忙忙地过来了,跪下道:“爷,刚刚宫里传来消息说是直郡王福晋去了。” 四爷猛地怔住了。 宝珠刚听到消息时,有些没反应过来。 齐嬷嬷担忧地看了她一眼,小心道:“主子,咱们先赶紧换衣服。” 宝珠猛地回过神来,叹了一口气道:“好。” 白露连忙去找之前内务府分发过来的素服。 很快就换好了衣服。 宝珠又对着白妈妈等人嘱咐了几句后,就去了福晋的院子里。 几人到时,福晋已经换好衣服,在那等着了。 见到宝珠来了干涩地开口道:“妹妹也知道了呀?” 宝珠黯然地点点头:“才刚小太监过来通知了。” 福晋叹了口气,就让宝珠坐下了。 两人相对无言地坐着。 过了好一会儿,四爷前院的小太监张起麟过来通知两人,说是要走了。 两人赶忙站起来,检查了一下穿着后就出了院子上了马车。 让宝珠诧异的是那个叫张起麟的太监也跟着她上了马车,还笑道:“爷吩咐奴才跟着侧福晋。” 宝珠听说是四爷吩咐的,放下心来,对着那小太监笑了一下,便闭上了眼睛。 几人只当她累着了,因此也不敢吭声。 很快,马车就到了直郡王府。 宝珠一下马车就看见四爷在前面跟一个男人说话。 宝珠没见过直郡王,不过看那憔悴的样子就知道应该是直郡王了。 只看了一眼,宝珠就回过神来,跟着福晋去了后院。 待到到了后院,出乎意料的是竟然是三福晋在理事。 三福晋看着四福晋诧异的眼神不由得苦笑:“我们来时,整个府里都乱哄哄地没有个主事的人。三爷看着不像,让我先帮帮忙。” 福晋默然,想到府里出了直王福晋连个侧福晋都没有,大格格又太小,确实都扛不起这一府的事。 三福晋见到了四福晋却像见到了救星一样,拉着她道:“四弟妹,你可得跟着我一块。” 四福晋闻言忙道:“瞧三嫂说的,应该的。” 很快,五福晋等人陆陆续续地到了。 灵堂也搭了起来。 众人又连忙跟着去了灵堂。 大格格等人已经跪在灵堂处哭灵。 几个孩子哭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尤其是小小的弘昱,哭的快要喘不过起来了。 几位福晋们看了很是担心,纷纷劝慰。 四福晋更是对着大格格道:“大侄女快且劝着些侄子,若是他哭坏了,你额娘在地下也不得安心呀。” 大格格哭的头脑昏沉,听见四福晋说起弟弟才回过神来。 等到转头看见哭的快要喘不过气的弘昱,一阵后怕,连忙让奶娘把弘昱抱走了。 弘昱却不愿走,双手伸着,不停地喊着额娘,额娘。 众人听了很是心酸,纷纷落下泪来。 就连宝珠,本来对大福晋没什么印象的。 可是当听到这无知稚儿不停地唤着死去的母亲时,也忍不住掉了眼泪。 直郡王福晋的葬礼很是盛大。 京中稍微有头有脸的人家,都来了直郡王府吊唁。 就连皇上都在宫中掉了眼泪直叹白发人送黑发人。 直郡王更是没熬到葬礼结束就病了。 这下皇上彻底坐不住了,叫了好几个太医去到直郡王府中侯着。 直郡王这一病,却苦了四爷了。 因为三爷和四爷年纪最长,余下那些阿哥们便说都听哥哥们的。 可是三爷是个文人气息很重的人,简单来说就是书读的很好却不会办事。 因此四爷就挑起了这个重担。 每天天不亮就赶到直郡王府,帮着处理事情,还要注意着直郡王的身体。 到了晚上还要去宫里向皇上禀告直郡王的情况。 不出几天整个人就瘦了一圈,眼睛都凹下来了。 等到终于忙完这一系列事,想着能喘口气了。 府中却又出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