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不嫁良人 > 16.目成心许(上)

16.目成心许(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灵药是被长公主身边的余嬷嬷送出来的。    此时正值午后,天光丰足,下山的道路上满眼碧丛。    站在高处往山下看,村落绵密而布,今天真是个收粮的好日子。    没错,她要去收粮。    现下是四月初,上一世的时疫疠气便是在这几个月发作的。彼时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1    京师周边大量流民涌入,为防传染,京师外城门紧闭,流民盘旋在城外,无人管制。    彼时,她镇日的窝在明感寺中,只顾着伤春悲秋,分不出心去关心周遭的人和事。    待半个月后,她才发现明感寺已被患了疠气的流民占据,寺中的好些尼师都不治身亡。    等到事情平息时,已是入冬,乃是松江县的十几名医师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制出救治丸药,这才渐渐将疠气病渐渐压制。    经此一役,大楚元气已伤,这才有后来辽人的趁虚而入。    灵药不是神仙,她没有法子去弄清楚疠气病的发病原因,也无法阻止疠气的传染,一人势弱,她只能做眼下能做的事。    她诚恳地告诉自己的姑姑长公主周琼华,莫嫌烦,上书圣上,加强国中各地的清洁卫生,预防热毒症。再有,便是去松江县请来这十几名医师,闭门造药。    她说不清楚自己为何会知道将有时疫,索性将此归结于佛祖托梦,又跟长公主打了个赌,若有假,不仅奉还长公主所给的银钱,还翻倍赔偿。    没错,长公主交于她一万两银票。    到底还是小气了些,灵药沿着两旁遍布明丽翠意的山中小路往下慢慢走去。    前头是片苍翠山林,转过爬满青叶的山石,忽见有一人一马立在林子口。    黑马健壮,低头闲适吃草。    而那人,月白衣衫,斜倚身后的苍树,沈腰潘鬓,一派悠然自得。    沈腰潘鬓……    他的腰束的紧紧的,其上挂了一枚油润玉佩。    这把腰真的不错。    灵药闪了闪神,脚步已近。    青年抬起头来,轻笑。    笑意弥漫在他的鬓丝眉宇之间,无处不令人赏心悦目。    陈少权。    灵药下意识地去抚耳边的碎发——方才在长公主府梳洗了一番,换了身新衣裳,长公主的衣衫,不是大红便是鲜绿,好容易寻了件藕色衣衫,穿上倒也合身。    他是在等谁?灵药忍不住想,便也问出了声。    “陈公子是在等人么?”    陈少权笑了笑。    “春光好,四处走走。”他仰头望了望天。    灵药却不信,心中微动,快步走到他身前,仰头和他说话。    “我不信,莫非你是等我,找我有事?”    陈少权微笑。    “我怎知你几时出来。”他道。“难得来山中,让乌云放放风。”    灵药哦了一声,还是不信。    “山下也可以吃草啊,为何在长公主府门口。”灵药打破砂锅问到底。    陈少权拍了拍手,将乌云的缰绳牵在手中,慢慢往前走。    “这里的草分外丰盛些。”他道。    灵药追在他后头,继续发问。    “你怎么会来长公主府上,莫非你也是……?”灵药似乎想到了什么,话语戛然而止又再三上下打量了陈少权的脸。    公主好找俊秀小郎君……    陈少权停步,好笑的看着灵药。    “我也是什么?”他问。    “和我一样因为容颜俊美、气质出众而被公主请去……请去做客。”灵药不假思索道。    陈少权笑出声来。    “不敢和姑娘一般。”他拒绝了灵药的形容词。    灵药回想了一下今日晨起的情形,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他和白玉京,一个是锦衣卫镇抚使,一个被称作小公爷,又与那传旨太监魏长青相识,又怎会是被掳进公主府的。    失言了。    “其实我是长公主从前的故人,与她商谈些机要大事,在后院起了误会才被捉住了,多谢陈公子相助。”灵药急急道,岂料这一声谢出口,她又后悔了。    自己身上踹了一万两银票,万一又被他匡走怎么办。    黑马乌云啸了一声,不耐烦了。    陈少权拍拍乌云的背,安抚了一下。    “你要去哪里?”他问道。    “山下的村子,去收些粮食。”灵药道。    “收粮食?”他有些不解。    “我住在附近的山上,家里头人多,要多存些粮食。”灵药认真解释。    “多少算多?”陈少权道。    “大约上万斤。”灵药盘算了一下寺中所需,道。    陈少权点点头,并不多问。    “农户的粮食多卖与砻坊,眼下去山下,收不到粮食。”他道,“砻坊多在聚宝门外。”    灵药哦了一声,望了望天。    春光弥望,日光正好。    “原来如此,那我便去聚宝门好了。”灵药想了想道,又指了路两旁的林子,给陈少权出主意,“这一片草地肥美,你可以带乌云在这里吃草,正好可以散散心。山下还有些歇脚棚子,饿了还可以吃些炒饭素面。”    她突然想到那日和陈少权遇见,她吃了人家一颗掉在桌上的饭粒,不禁有些赧意。    陈少权似乎也想到了,眉宇舒展。    “天不早了,我也要回城了。”他道。    天不早了?灵药仰头看了看日头高高的天,疑惑极了。    “你既然来山里喂马儿了,干嘛半途而废啊,你瞧,乌云还没吃饱呢。”灵药上手摸了摸乌云的脊背。    乌云像是听懂了她的话,嘶鸣了一声。    陈少权拍了拍乌云的背,道:“……它才六岁多,不能贪吃。”他跃上马,伸出一只手向着灵药,“走,我带你去。”    灵药摇摇头。    “我如今打扮成了女的,怎能和你共骑。多谢了,我还是去山下雇车罢。”    打扮成了女的,说的好像她是个男的,今日扮了女装似得。    陈少权并不多言,点点头,道:“我在山下等你。”    灵药哦了一声,瞧着陈少权纵马而去。    慢慢悠悠地走了一炷香,这才下到了山下。    远远地,一个小厮模样的少年迎了上来。    “姑娘,小的叫万钟,我家公子叫小的接您上车。”小厮万钟恭敬道。    看灵药神情犹疑,万钟指了指远处。    “我家公子就在哪儿,您放心。”万钟道。    远处,陈少权正骑在马上,周围来踏青的农人游人,目光皆流连在他身上。    灵药这才放下心来,道:“多谢。”    万钟口称不敢,领着灵药上了车。    安置下来,那万钟又在外头恭敬问道:“姑娘,您家在何处,可否需要送个信儿回去。”    灵药想着傍晚便会回还,便摇了摇头拒绝了。    那万钟不再多言,只说了一句姑娘您坐好,这才赶起了车。    轿内布置简洁,只用软缎将车厢内壁钉了,轿中的茶案上放了一本五颜六色的书。    《鹿王本生》    呵,小人书啊。    灵药颇感兴趣地翻了几页,顿觉有趣。    再去瞧茶案下也放了几本,一本《云笈七籤》,一本《虬髯客传》,道教典籍加传奇小说。    有意思。    翻了几页,便觉得胸口沉闷,掀了一角帘子向外看。    前头万钟高声道:“周姑娘,车里看书,容易眩晕,您还是休息一时罢。”    他怎么晓得自己犯了晕,奇怪。    灵药嗯了一声,才回了车里。    行了一个时辰,才到了聚宝门外。    大报恩寺巍峨而立,长干桥挂着正月十五的灯笼,望过去五光十色的。    聚宝门下,南玉带河畔,便有一条街市。    其间售卖零零碎碎各种,有女子的饰物、有男子的衣帽,还有各色的吃食,以及售粮的砻坊。    灵药在长干桥上踟蹰。    正月十五的灯笼,五光十色的大报恩寺,碧玉带一般的秦淮河。    这让灵药想到了上一世的那个人。    那个在她无数个想象里的那个人。    正月十五元宵会,赏灯、猜谜、看陈郎。    什么样的人品相貌,才会让京师的姑娘们如此痴迷。    叹了口气,将脑中烦乱的过往抛开。    陈少权在她身旁站定。    “那里便是砻坊。”陈少权指了过去。    灵药看他,仍是被他的侧颜晃了一下神。    二人便往那砻坊而去。    这间砻坊颇大,门头上书着聚宝,胖胖的掌柜在门前坐着打盹。    春困夏打盹儿,正是好眠的时节。    “掌柜,我要五十石米,可能置办?”灵药问道。    掌柜的惊醒,看见灵药与陈少权站在门外,忙起来待客。    “五十石米?小店倒没这么多存货,姑娘若能等,小店这便去调。”掌柜地恭敬答话。    灵药点头应了,又问:“需付多少定金?”    掌柜地抬头看了看陈少权,摆手道:“不用不用,姑娘若不急,便在这街市逛一逛,待一个时辰后小店便能置办好。”    灵药疑惑了一时,便也不再多想。    眼见着外头熙熙攘攘的,灵药便想去溜达一圈。    她看了陈少权一眼。    他不去办他的事儿吗?    灵药仰头问他:“你不回家吗?你家在哪儿?离这远吗?”    陈少权哦了一声,看了看外头熙熙攘攘的街市,点头道:“不远,就在城北。”    灵药盘算了一下,又道:“左右无事,我请你喝酒如何?”    “喝酒?”    “是,你救我两次,我请你喝酒,可好。”灵药问他。    陈少权笑了笑。    “大好春光,喝酒作甚,我带你去个地方。”他道。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