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穿越之一门四姓 > 76.第 76 章

76.第 76 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75-病来山倒    不过,杨风对于模拟作战的投入却让沈伯谦略微心安了些。    他现在多学一点儿,以后真上了战场,胜算就大一些,现在也就是累点儿,可真打起仗,那可是要命的。    所以对于杨风的疯魔,他完全没有任何阻止。    而且,他也没精力管,因为他病了。    沈伯谦这场病来的突然。    经历了又一个夏天,随着温度的下降,秋天到了。    沈家后山各色果子又是大丰收。    除了自家吃的,送两位姑姑家的,送刘家的,送村里乡亲们尝鲜的,    余下的的果子跟往常一样,做了不少的果脯、果酱、蜜饯、糖粘,当然也少不了酿的果酒。果脯果酱那些东西做好,都是拿去刘家铺子寄卖。    还有那些花木,也做了不少的花茶、香囊,也在刘家寄卖。    沈家的出品,质量味道都是上乘,销路一直不错,如今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而沈伯谦却没一个人独占。    按照平日里大家管理果木花草的贡献,每人都有分成,就连杨小妹都有。    只有一条,杨风和小妹的钱都是记个数,并没发到两个人手上。    用沈伯谦的话来说,小孩子有零花钱就行了,这些等他们大了再拿。    现在给他们,万一乱花怎么办?    自然,他说什么就是什么,沈家众人已经习惯了沈伯谦的话全部有理,不管他到底有没有。    今年,果子花木的收成都处理完,家里刚分了红利。    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大吃了一顿,庆祝又是一个丰收年。    结果第二天,沈伯谦病倒了。    第一个发现他生病的人是杨风。    深秋清晨,沈家大院的人陆陆续续都起来了。    照旧杨大爷和姥爷牵结伴去外头溜达,顺便看看地里最后一茬儿的菜,该摘的就摘些回来。    除了当天吃的,剩下的就是做成腌菜、菜干、泡菜之类的。    自从第一年沈伯谦带着大家做了这些,这两年一入秋,家里人不用他提醒就自觉行动起来了。    毕竟,冬天有这些吃还是挺好的。    两位老爷子一出门,家里这些也动起来了。    如今家里洒水扫地这事儿杨风已经从杨大爷手中接了过来。    他扫完地,劈了点儿柴,又把昨晚收起来的晾制的菜干什么的搬出了摆好晾好。    这时,厨房传出香味来了。    他看了看沈伯谦还没起床,就去叫他。    这段时间,家里事儿多,伯谦哥虽然干活不多,但操心多,也是够累的。    叫了几声,都没人应,这可是从来没有的事儿。    杨风顿时就急了。    直接上手把门卸了下来,闯了进去,一眼就看见沈伯谦还躺在床上。    他走到床边又叫了一声“伯谦哥”,但沈伯谦还是没有回应。    他伸手一摸沈伯谦的额头,吓了一跳,这额头都能摊鸡蛋了!    “大姑,陈姥姥,小妹,你们快来,伯谦哥他发烧了!”    他这一嗓子所有人都听到了,几乎是眨眼功夫,人全部到了沈伯谦的房间。    七手八脚的一通忙乱,杨风跑出去请村里的大夫;    小妹端了凉水,拿了毛巾。    姥姥和徐大姑一人一头坐在沈伯谦床边,一个给他擦脸,一个给他擦脚,降降温。    不一会儿,杨风带着人一溜小跑的回来了,后面还跟着李孝正。    大夫给看了看,也给开了方子,让杨风去镇上抓药。    不过,他也特别说明,说要是三服药吃下去还不见好,就让他们去镇上或是去县里请大夫。    刚说完,沈伯谦醒了,一张嘴却发现自己哑了。    陈老太太扶着他,给他喂了两杯水,他才勉强能出声:    “请青山大哥去抓药,杨风你抄份方子,带着去刘家,就说我病了,请刘老爷帮忙找个大夫来帮忙看看。”    说完一抬头,看着大夫道:“叔,不是信不过你,家里一大摊子,我病不起啊。”    大夫连连点头:“是是,我也想着最好能去县里找个大夫看看,不然我自己都不放心。    你可不能病,咱村里孩子们还都指着你呢。”    说完又交代了陈老太太她们别给沈伯谦吃油腻东西什么的,之后杨风带着方子送他出门。    这时候,姥爷和杨大爷回来了。    一听沈伯谦病了,俩人跑去看了后,当下决定一个跟着去镇上抓药,一个跟着去县里请大夫。    两边都很顺利,上半晌药抓回来熬了,沈伯谦吃了就睡了。    他刚睡着不久,一辆马车到了沈家门口。    下来了风尘仆仆的四个人,除了杨风、姥爷和刘管家外,还有个老大爷,相比就是大夫。    一下车,杨风直接背着人就进了内院,一路跑着到了沈伯谦的房间。    老大夫诊了脉,看了看沈伯谦的情况,说:“只是普通的伤风,他年轻,少生病,这才显得特别突然,也特别严重。    好好休息,明天一早我保证退烧。”    老大夫这话一说,沈家上下才算是放心。    家里几个人才算是有心情提大夫安排住处。    刘管家说,这是他家老爷的意思,让大夫先住下,等沈伯谦大好了再回去。    沈家几个人自然是没有意见。    既然来了客人,总得招呼一下,况且他们一早起来也都没吃呢。    几个人忙了一通,总算是吃了饭,也大夫安顿好。    刘管家看问题不大,打算回去给刘老爷说说。    他刚走,陈家大姐带着儿子来了。    原来,杨大爷和王青山去元宝镇抓药的时候,被马家的邻居看到,陈大姐一听就急了。    还以为是她爹娘病了,急匆匆就赶来了。    结果一看,居然是自家外甥病了,这下子她更心焦。    让儿子回家抱个信儿,她就住下来帮忙。    不过,刘家请来的老大夫眼光的确有够准,第二天一早沈伯谦的烧就退了。    人也清醒了,一早上起来就嚷嚷着饿。    就着小磨香油拌的爽口凉菜,一口气喝了两碗小米地瓜粥,才算是没那么饿了。    他也知道,刚好不敢猛吃东西,就没再继续喝下去。    不过,也不能老躺着床上,可出去别说姥姥姥爷,就是杨风一个人就把自己盯的死死的。    这一生病,家里个个都把他当成小孩子来管了。    沈伯谦也是郁闷,早上吃了粥,洗漱之后在沈家内院转转。    刚走了几步,就看到二姨一家急匆匆的进来。    也是昨天她们村有人到元宝镇,看到陈家大姐一脸焦急的往李家坪方向走,告诉了二姨。    她也以为是老爷子或是陈老太太不舒服,急得很。    昨晚一家人忙大半夜,今天不到三更就出门了。    大姨、姥姥她们先把二姨一家安顿了一下,吃着饭说了说沈伯谦突然生病的事儿。    虽然他现在好了差不多了,但这场病毕竟是来的突然。    几个人都不放心,说改天要去庙里面拜拜。    好让佛祖菩萨多保佑沈伯谦,保佑沈家上下平安。    她们几个说的诚心,听的人也听到心里去了。    起码沈伯谦是听进去了。    这段时间他都在考虑一件事,但又担心实施起来家里人受惊吓,这次生病也算是个机会。    倒不如一步到位,省的以后麻烦。    想到这里,他去厨房转了一圈,不过很快就被沈家现在的副厨师长,杨小妹给赶了出来。    但是他还是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看着他吃了早饭,起色越来越好,沈家人高兴。    村里几位熟的也来看他,看他好了许多都很高兴,不过也都说让他好好养身体,别着急想学堂的事儿。    结果,到了中午刚吃完饭,沈伯谦就说不舒服。    一家人急忙把他扶回房间躺下,老大夫也过来,看了看舌苔、看了看眼睛,都没事儿,可一切脉,老大夫吓到了。    急忙问他们村里是不是也有大夫,说想让他一起来看看。    沈家人一听就有些急,这可是刘家请来的,听说是县里有名大大夫啊。    李家坪的村医一到,也给沈伯谦切了脉,也是有些愣住。    俩大夫你看我,我看你,面面相觑的,不知道说啥。    这脉象也太奇怪了,时有时无,时大时小,还偶尔跳脱一下,这分明是病入膏肓之象啊。    可这人除了说难受,也看不出什么不对的,这实在是奇怪。    俩大夫又各自切了一次脉,还是老样子,俩人有些严肃的请沈家人外面说话。    他们把刚才切脉的情况一说,沈家人都傻了。    什么叫做脉象不稳,时有时无?    没了脉那还得了,就是他们不懂医,也知道这人只有死了才没脉搏呢!    伯谦这刚才还跟他们一起吃午饭呢,怎么一会儿就说人病入膏肓了?    倒是他本人,十分淡定,一直说他好多了,没事儿。    但他越是这么说,其他人就越是担心。    可这俩大夫看了半天,愣是看不出什么毛病,最后还是徐大姑一句话,让大家拨云见日。    “伯谦这不是冲撞着什么了?”    这一句话,让众人心绪大定,这有了头绪就好办啊。    姥姥当下就说,要去请隔壁村的神婆来给看看,可被沈伯谦拦住了。    神婆?有没有搞错,姥姥你可是我亲姥姥啊!    我这小命还想活长点儿呢。    “我这毛病古怪,若真如大姑所说,一般神婆怕是没用,还是去请位高僧来看看更加妥当。”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