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穿越之一门四姓 > 60.第 60 章

60.第 60 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59-所谓传承    沈伯谦小小年纪能在李家坪占有一席之地,跟他秀才的身份密不可分。    这个时代被官府盖章的读书人之所以这么受尊敬,除了他又官府的廪银廪米外,也是因为少。    少则是因为不易。    这是李家坪的私塾办起来后,沈伯谦才感受到的。    他原来上私塾,只是为了认识一些人,好在考试的时候有人给他保荐而已。    真正学习还是沈家父子教授,他原来也没太在意,但私塾办起来之后他才发现,这老师跟老师的差距不仅仅是一个俞敏洪。    沈家父子其他方面就不提了,但对他的栽培确实非常系统。    他能一举考中,当然有自身努力和天资的缘故,但沈家父子也不可不提。    与沈家父子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李孝正。    他教授村里学童用的据说就是他以前的先生教授学生的方法,但真是除了让大家认字背书之外,毫无技巧。    既不讲解,也不因材施教。    他们教学的精髓统共一句话: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七绝谷的传承恰恰是弥补了教学中的这些缺陷。    不但有学习的内容,还有辅助的内容,以实际的例子讲理论与应用相结合。    的确超出这个时代的许多人。    也难怪封老头拿出这套七绝传承的时候那么的自得。    七绝谷一共有七类传承。    一是琴棋礼乐;    二是书画茶道;    三是术数阵法;    四是机关暗器;    五是医毒之道;    六是农业水利;    第七类比较特别,没有名字。    但江七和谭四主要学的就是第五种和第七种。    医毒沈伯谦没兴趣,学起来费事,沈伯谦翻了两下就丢下了。    第七种传承却因为没有名字引起了他的注意。    江七本就巴不得他看,见他有兴趣就顺杆子上了,把第七类传承那两大箱子书都打开给他看。    沈伯谦顺水推舟的看了好久。    结论是,第七种传承不写名字是对的。    因为其中记载的东西有些敏感,他虽然只是翻看了一下,但还是觉得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各种情况下的战役分析,包括兵力、地形、天气、气势等等,都是用实际战役为例子来讲解说明。    二是各种官府可能面对问题的解决对策,下到田地盐铁管理这些民生问题,中到天灾**的应对之策,上至朝堂官员的合纵连横,任免考虑,无一不有。    也是结合着各种实际的情况进行串联讲解。    第三类更是奇怪,居然是军中或是在朝堂可能遇到的各类阴谋诡计。    还写了不少诡计的应对之策,其中不乏阴损狠毒之策,看的沈伯谦直冒冷汗。    他冒冷汗,不仅因为计策阴毒,而是其中有不少他熟悉的内容,这些书中记载了许多他熟悉的原来世界的历史事件。    那么,这些东西是谁写的?    据说,七绝谷本只有六类传承,所谓的七绝本来指的是历代谷主。    约百年前,谷内一位自小孱弱的传人,耗毕生精力,在二十七岁临终前,写出了这第七类传承。    当时甚至无人知晓。    还是在收拾他的遗物的时候被人发现呈给了当时的谷主,那位谷主看后,叹为观止。    一连数夜悲痛不已,后来与长老商议,将其定为七绝谷的第七类传承。    只是,终究没有给这类传承起个名字。    情况了解到这里,沈伯谦已经很清楚了——这个写出所谓的第七类传承的人,多半跟自己一样,是穿来的,只不过命不好,死得早。    不知道他是怎么来的?    不过,既然人都已经死了百来年了,也就不必追问。    只是,他怎么会想起来写着这些东西的?    而且,怎么越看越觉得像是各种小说或历史故事的片段呢?    虽然这么想有些不尊重人,但沈伯谦还是觉得这位英年早逝的穿越前辈,写这些东西的目的大概只是因为无聊.....    或者,沈伯谦暗自思忖,这个人在穿过来前大概是个作者。    平常人谁会没事儿写这个?    他写的这些东西在沈伯谦看来有些就像是在默写历史书一样,看着实在无语。    但又不得不承认,他写的这些相当大一部分还是非常有用的,毕竟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件。    而小说里写的东西很多也是源于历史的。    基本上,他写的这套东西,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沈伯谦觉得,起个名字的话大概可以叫做“帝王策”。    也难怪七绝谷当初那位谷主不肯给这类传承命名。    这里面甚至还有拿雍正的上位之路做例子,来解释所谓的“不争即争”什么的......    更别说拿古今中外各种实战案例来解说三十六计之。    沈伯谦看着孜孜不倦的学习的谭四和江七,突然不想再折腾他们了。    因为,觉得他们有点儿可怜。    从他自己的感觉出发,就觉得他们拿着一本超长篇种马制霸文当成孙子兵法来研究和学习。    事实上,这里头还真是把孙子兵法全文都写出来了。    当然,少不了各种实战案例的解说。    怎么看都觉得很搞笑,不过,唯一值得为他们庆幸的是:    这个人写的东西还是比较严谨的,原来估计是个完全透明的学术型作者。    也就是说,他写的东西还是比较真实可靠的。    刚发现这件事的时候,沈伯谦有些郁闷。    那种感觉非常奇妙,就像正在打游戏,突然发现自己居然是游戏中的npc;    或者拿到了自己生活的剧本一样......    他当时除了郁闷,就是吐槽:难怪七绝谷现在就剩下这几个人,大概都是蠢死的。    但刚才睡着睡着,他突然觉得,自己可能是想左了。    虽然,他觉得学这些用处不大,顶多也就是纸上谈兵。    而实际上,谭江两家的上一代也是学的这些。    听封老头说,谭铁山和江险峰还都只是学了兵法战役那一部分,从军后就是所向披靡。    可见这套传承的威力,所以江七和谭四才日夜用工苦读。    谭家军被伏击屠灭一役,已经查清楚了。    封老头隔了这么久才找来,就是因为去打探消息,宁王已经查明那次伏击乃是太子故意陷害,泄露了谭家军的行军部署给敌方。    只不过,事情被查出后,太子那边抛出一个副将顶罪,宁王也是无可奈何。    但,江七和谭四都是不会轻易放弃,看俩人现在的架势,那肯定是要学成之后报仇的。    沈伯谦想了半天,觉得自己纯粹没事儿找事儿,大半夜不睡觉替他俩操心。    但就是忍不住.....    虽然谭江二人父辈的成绩摆在那里,但这玩意儿也不是万能的。    这情况,打个不太贴切的例子,就像是欧阳锋拿了郭靖默写的九阴真经,练下去谁也不知道会怎么样。    也许事情没那么严重,但他俩要想报仇的对象可是太子。    多少正史野史记载的皇子夺嫡过程,无一不是机关算尽,惨烈非常。    他们拿着这种随时可能出问题的攻略干这么危险的事儿,太不靠谱了?    唉,知道的太多真的很不幸福啊。    沈伯谦默默的在心里为自己点了根蜡,还是白的。    算了,这事儿先放放,后天刘伯伯生日,这生日礼物可不能再拖了。    不然刘近南还以为我是专门去他家蹭饭呢?    不过,既然是刘伯伯生日,这次刘小姐不会再躲着了?    也不知道刘近南小朋友未来的老婆长什么样儿,这事儿上古人就是麻烦,要搁在现代,我肯定一天调戏他们小两口一百遍!    想着想着,沈伯谦终于睡着了。    第二天起来,杨风就已经准备好牛车,还穿了一身出门的衣服。    至于沈伯谦要带的礼物,昨晚已经打包好了,所以才睡得有点儿晚,结果失眠乱想。    刚洗漱完,非常准时的,江七那个臭不要脸的又带着谭四来蹭早饭了。    好,他们是交了粮食在沈家搭伙的。    沈伯谦不想让家里人情感方面受伤害,江七和谭四骗他的事儿自然是不能说的。    那就没理由拒他们于千里之外。    反正只要他不高兴,就去江七他们家捣乱出气,这几乎成了他们几个相处的标准模式了。    表面上,还跟以前一样。    甚至连沈家地里山上的活儿,也都是谭四带着俩王在做。    但若是只有他们几个,沈伯谦就成了大王,说一不二,连一向任性的江七都对他言听计从。    他的要求再不合理,也绝对一一照办。    一开始沈伯谦还有点儿于心不忍,慢慢的也就习惯了。    周瑜打黄盖,什么时候他忍不了再说。    人后出了气,人前沈伯谦也不介意大度一些。    所以吃完早饭,对于江七说要搭顺风车去清水县的要求他并没有拒绝。    大不了回来再收他钱就是了。    清水县他们算是常去了,一路顺畅,上半晌午就到了。    到了清水县,江七倒是很识趣的跟他们分开了。    沈伯谦带着杨风和装着他亲手制作的礼物的三个大箱子赶去刘家。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