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穿越之一门四姓 > 31.释去猜疑(修)

31.释去猜疑(修)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30-释去猜疑    刘近南觉得此刻的情况有些诡异和复杂,复杂的难以形容。    他是因为担心父亲被人花言巧语的欺骗,才特地来看看这位沈伯谦是何方神圣,有必要的话再敲打他一番。    但现在,这个人在干什么?他竟然在邀请自己过段时间来看——新马桶?!    刘近南瞬间放弃了此行的目的,因为没这个必要了。    如果沈伯谦可以看到他的内心,就会告诉他,他此时的心情用一句话就可以形容——我的内心此刻几乎是崩溃的。    当然,沈伯谦看不到他的内心,他也不知该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只得敷衍应道:“不必了。”    沈伯谦却没太注意,拿着图纸左看右看,心道:等石匠找来我就能摆脱厕所噩梦了!    看着他拿着两张勾勒细致,明显是用尽心思的图纸,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    刘近南确信,这个人对父亲绝对没有什么不良企图。    在他眼里,这两张纸比外面赵福放在桌子上的分红银子可是要吸引的多。    不过,他也有点儿明白为什么父亲那么喜欢他了。    某种意义上来说,沈伯谦跟父亲有些像,两人都容易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人,完全不去理会别人的眼光。    娘亲说,父亲当初为了她,以长子长孙之尊,自请出族立宗,与闻名天下的长平刘家决裂,落到大兴边陲青州府下面一个小小的清水镇,但却夫妻恩爱二十余年。    这些年清水刘家在青州府的产业屡被打压,父亲从未有过任何的抱怨。    即便是他引以为傲的百味楼被逼关门,也只不过是一笑而过。    这个沈伯谦倒是有点儿父亲的品格,只对自己喜欢的事情投入,这样的人容易相处。    父亲自己可能都没意识到这一点儿,就当是他们投缘。    想到这些,刘近南才真正平静下来。    “真是不好意思,本来是给沈大哥送花红的,却耽误了这么久。”    “没事儿,钱我还够花,不着急。”沈伯谦听他说起分红,总算是把图纸放下了。    他可没有刘近南想的那么的清高,过日子总是要钱的嘛。    二人并肩回到堂屋,外面传来赵福的声音:“少东家,出来有一阵子了,咱们该回了。”    “好,你进来跟沈大哥说说分红的事情。”    随着刘近南这句话,赵福颠颠儿的跑了进来。    “这次是叔父让你来给沈大哥送花红的,具体的事情我不清楚,你来说说。”    赵福冲着二人行了个礼,略带激动的说了起来。    跟沈伯谦预计的差不多,卤味一经推出果然大受欢迎,几乎是以病毒般的姿态迅速的蔓延开来。    刘老爷当机立断,通知在青州府的刘近南回家,准备卤味进入青州事宜。    刘近南只用了三天时间将一切准备停当,他们来的这会儿,刘家卤味已经进入了青州府的高门大院,千家万户,成为府城人待客的必备菜式。    而且,与清水镇的策略略有不同,刘家卤味在青州府除了采取试吃和限量销售之外,还尝试推行会员制。    刘家每天准备的卤味都比他们预计需要的要少上那么一丁点,于是总有人空手悻悻而归。    而会员则可以提前预定,不会有此遗憾。    于是,不过短短几天,据府城传来的消息,刘家卤味除了每天预留下来散卖的,其余几乎都是提前被抢订一空。    尤其是那些有钱有权的人家,几乎每天都要大量订购。    自己喜欢吃只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不在家里备点儿,万一来个人,招待的时候连刘家的卤味都拿不出来,那多没面子啊?    也不知道哪传出来的消息,如今青州府待客,要是没有刘家卤味,那就说明主人家不重视你。    这怎么行?    那些高门大院里的采买们自然是未雨绸缪,时刻备着,免得临时抓瞎被主人家骂。    不过,这也没办法,谁让人家这东西味道这么好呢。    吃过就忘不了。    随着刘家卤味在清水镇大卖后,又迅速在青州府销量口碑双赢。    刘近南跟刘老爷商议后一直认为:只要罗厨子解决卤汤的保密和保存问题,刘家卤味就可以全面扩张。    沈伯谦听的连连点头,刘家果然厉害。    这个刘近南才多大啊?居然执掌青州府的生意,简直是不可思议。    而刚才赵福所说那些在青州府流传的待客没有刘家卤味就是不尊重人之类的传言,沈伯谦可以确定,跟眼前这个冷包子必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刘伯伯还真是舍得,这位刘近南小朋友他也还只素个孩纸呀。    想到这里,沈伯谦不知道为什么,忍不住开口提醒刘近南道:    “刘公子少年英才,刘伯伯可真是后继有人,可喜可贺。    不过,赚钱虽重要,但身体更重要,听人说做生意免不了应酬喝酒,你年纪还小,这些还是不要沾惹的好,免得刘伯伯担心。”    说着沈伯谦不由再一次慨叹,刘近南这个年纪本是无忧无虑的时候,他却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跟人尔虞我诈。    而且,重点是,他还做得很好!    唉,冰山属性已经够吸引的了,现在还要加成霸道总裁属性。    冰山总裁,迷妹最爱,没有之一啊,刘小弟,你起跑线提前这么多,天理呢?    刘近南当然不知道他在想这些,只觉得此人至诚,父亲待他好,他便对自己如此关怀。    于是摇头道:“沈大哥过誉,近南实不敢当。不过,既然叔父都对沈大哥推崇有加,就不要如此见外,叫我近南便可。    至于应酬,做生意本来难免,好在我家做的大都是熟客,不讲这些虚套东西。    即便是有些客人真有需要招呼应酬,也有管事们代劳,有劳沈大哥关心了。”    他这话倒是不假,刘老爷发现他在生意上的天赋之后,虽然狠着心推他去学做生意,但关心却一点儿没少。    刘老爷几乎把自己的全部家底都给了刘近南,身边就留了一个刘管家和一个罗厨子。    刘夫人蔡氏也动用蔡家仅剩的一点儿关系,得到一位高手的承诺,带着弟子为他保驾护航。    基本上,刘近南除了生意上的事儿,其余无论是行政、公关、招待还是安保都不需要操心。    否则他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哪里有这样的精力。    沈伯谦点头心道:说的也是,刘伯伯肯定比我想的周到,自己这是有点儿杞人忧天了,没办法,谁让他长的好呢,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    “那就好,我也就是想起来提一句,来,近南,喝水。”    说着给他倒了一碗早上小妹刚煮好的茅根水。    赵福也趁着这个空儿,把桌上的包袱皮一层层打开,露出里面四个大银元宝。    沈伯谦一惊,这可不少呢,这几个应该都是五十两的银锭,四个加起来可就是二百两。    果然是事实胜于雄辩,刚才赵福说了那么多,还没这四个元宝的冲击大。    看着,刘伯伯真是赚了不少啊。    “沈公子,这是这个月的分红,你看看。”    “怎么这么多?赵福大哥,刘伯伯没弄错?”按照国人的惯例,还是要谦虚推辞一下的。    赵福一拍脑袋从怀里拿出几张纸,“当然不会,刘管家临来的时候怕我说不清,这不,会账的单子都让我拿来了,你看看。”    说着把账单子双手递给沈伯谦,“管事的蔡先生说了,这刚开张,铺面装修,分派人手,打开销路,还有那个试吃什么的,杂七杂八的也花了不少钱。    所以利润比预计少了点儿,毛利大概小一千两,扣去各项杂税,净利六百五十两。    你分红是三成,那就是一百九十两,老爷说凑个整数,多出来的五两从下个月扣,这不都在这儿了,你点点。”    沈伯谦接过账单过了一遍,果然跟赵福说的一样,各色账目繁多,但却每笔帐都记得清清楚楚。    这分红是早就说好的,又有账单子,再推辞就虚伪了。    所以他笑着说道:“这生意做的怎么样我不知道,不过这帐记得真好,我这个外行都看得明白,以后这些就不用了,我也不懂,有钱拿就好,这账单子看的我头疼。”    刘近南暗自点了点头,这个沈伯谦果然有让父亲喜欢的资本。    善解人意,倒是跟一般的酸腐秀才相去甚远。    不过也是,哪会有平常的读书人会天天想着怎么做马桶的?    一想到这个,刘近南忍不住放下来手里的茶杯,这个太影响情绪了。    等赵福把分红重新包好交给沈伯谦,沈伯谦随手搁在旁边的桌上。    刘近南想到一件事,虽然不是十分必要,但说了更好:    “还有件事,跟沈大哥先说一下,就是青州那边的分红。    按原先你跟叔父签好的,清水县内的分红一个月一提;    出了清水县,在青州府内的,三个月一结;    要是今后再出了青州府,那就一年一结,这时间略有点儿就,先跟你说清楚,免得你着急。”    沈伯谦摇头轻笑:“这都是当初定好的,不用特地跟我说的。    况且,我急什么?清水镇的分红足够我花销了。    哎,对了,刘管家还有罗伯伯他们都好吗?罗伯伯研究出不少的好菜?”    “他们都好,沈大哥有心了。至于罗伯的新菜式,没人比赵福最清楚,让他跟你说说。”    刘近南说起这个脸上似乎有了些笑意。    “沈公子,咱们罗大厨,那真不愧是这个!”没等沈伯谦反应,赵福先竖着大拇指说道。    刘近南似乎对此司空见惯,微不可查的摇了摇头,静静的喝茶。    “我跟你说,咱们马上就要在青州府重新开酒楼了,罗大厨要亲自去压阵的。    这段时间罗厨子做的菜一天一个味,一天比一天好吃,等我们的酒楼在府城开张,肯定能一,一,那什么吓人!”    “原来刘伯伯要开新酒楼了,近南,那我先祝你们在青州府一鸣惊人。”    “对对对,就是一鸣惊人,对了,罗大厨知道我来,还让我谢谢你呢,说你给他说的那些方子都好的不得了!”    “不值什么,我也是纸上谈兵,还得是罗伯伯手艺好。”    罗伯伯果然没有辜负他的皇帝舌头。    从此之后,估计是要开始大放异彩了,沈伯谦在心里也替他高兴。    “沈大哥过谦了,这次百味楼能在青州府重新开张,你居功至伟,叔父一直在我面前夸你,说要再好好谢谢你呢。”    他这么一说,沈伯谦心中的疑惑终于解开了,心道:“果然如此”。    我就说嘛,刚才见我怎么这么不太高兴呢,感情真是吃醋啊,爸爸喜欢别的小朋友,我不开薰.....    未来的冰山总裁有恋父情结,简直黑历史。    不行,打住,说正事。    “刘伯伯太客气了,既然是拿来报恩的东西,那你们赚的越多,说明我报恩越诚心嘛!哈哈哈”    “嗯.....”刘近南倒从没想过账还能这么算的。    不过,既然沈伯谦没有问题,那父亲说的那件事应下倒也无妨,反正也无关大局。    那就是元宝镇的生意。    这点儿生意不算什么,但沈伯谦这么帮衬曾对他有恩的大姨一家,起码知恩图报,纯孝可嘉。    父亲此前跟他商量了,说刘家卤味散卖不管,但不批发给元宝镇的小贩儿,把这一带的生意留给马家,就算是卖沈伯谦一个人情。    但那个时候他对沈伯谦还有些猜疑,担心他得寸进尺,所以没同意,只说要再看看。    现在,这个顾虑没有了,不如代父亲跟他说一声,也算是为刚才的事情陪个罪。    沈伯谦也是聪明人,刘近南只说了一句“元宝镇的生意叔父实在顾不上,以后就要麻烦沈大哥了。”    他就明白,这是人家个自己面子,把这块地盘的卤味生意大头留给他了。    这点儿生意对刘家也许不算什么,但对大姨一家绰绰有余了。    人家为自己想的这么周到,自己也该有点儿表示啊。    幸好,这事儿他也早想到了,跟马家订立的文书上写得清楚,他把卤汤给马家用,但马家卤味只能打马家的招牌,不能扯上刘家。    一是他想让大姨打出自己的招牌来;    第二就是马家毕竟不是专门做吃食生意的,而且几个儿子,谁能没点儿自己的心思?    说到底,还是沈伯谦现代影视剧看多了,担心这斗那斗什么的。    想着万一马家做的卤味弄出点儿什么事儿来,连累了刘家生意,索性一开始就分清楚点儿。    他把这个安排跟刘近南也略提了一下,对方也是瞬间明白。    此时,刘近南眼中不禁露出一丝满意,十分郑重的点头说道:“这事儿我一定会禀告叔父。”    “那麻烦近南贤弟,也辛苦赵福大哥了。”沈伯谦乐呵呵的说道。    刘近南颔首算是回礼,赵福也是笑呵呵的应道:    “我车来车往的,有啥辛苦,哎呀,车上还有东西呢,差点儿忘了。”说着一溜烟儿跑了出去,不一会儿,带了一大包卤味回来。    “刘管家说,上次你走的急,就带了点儿尝个鲜儿,这次给你多带了点儿,吃或送人都好。”    “赵大哥每次来都带东西,以后天天来就好了。”沈伯谦故意打趣道。    “啊?这都是我家老爷的意思嘛!”赵福憨笑着说道.    刘近南听在心里却有更深的思考,沈伯谦此人率真直爽,粗中有细,又懂得变通,值得一交。    只是,今天却没什么时间了。    “沈大哥,我还有事不便久留,改日你来清水镇我好好招待你。”    刘近南这话说的多了一丝的恳切和真诚。    沈伯谦想着他小小年纪,管这么多事儿,估计是真忙,也就没虚留他,笑着送二人出门。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