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希望
又春不止一次想,如果那天,他没有因为吕明母亲冷嘲热讽的话而转头离开,而是选择停下车子,好声好气地和她打招呼,奶奶会不会活得时间久一点。 可惜,这个世界不会有如果。 吕明的母亲很生气,被小辈落了面子,越想越生气。 于是,她都没有回家放东西,而是直接跑到又春家,咣咣咣地砸门。 就这样,黎母知道了儿子出车祸的事情,同样也知道,自己的儿子做了截肢手术。 吕明的母亲得意洋洋的走了,留下神情恍惚的黎老太太。 当天下午,黎母踉踉跄跄跑到儿子住院的人民医院。 然后,看到了做了截肢手术的儿子。 黎母晕倒在了医院里。 郑红梅从婆婆的口中,弄清楚是哪个老妖婆坏了她的事儿,拿了一根擀面杖,气势汹汹跑到吕明家里闹事儿。 郑红梅和吕明的母亲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的争执。 郑红梅是做苦力的,她常年揉面的手,手劲很大,这一次,没有黎大诚拦着,郑红梅直接将这个乱嚼舌根的女人打的满嘴鲜血。 得知内情的人,一边谴责郑红梅的凶悍,另一方面也鄙视吕谦媳妇的嘴贱。 黎老太太再难缠,人都快死了,你跑到人家面前胡说八道一通,你这人心太毒了。 当吕谦回到家,郑红梅已经和他媳妇打了一架,连家都砸了。 郑红梅放了狠话,“俺妈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要你赔命!” 黎母一直想让郑红梅叫她一声妈,郑红梅和黎大诚结婚二十年,从来没有叫过,如今竟是在外面喊了一声。 黎母醒来,做了一件事,她跑电厂去了。 别问她跑电厂做什么,她就是想找电厂领导讨个说法。 可人家怎么可能给她说法,别看她是尿毒症患者,就算她是癌症患者,电厂的领导也不会皱皱眉头。 你想来这儿讨说法,说你儿子是因为下班晚,路上出事儿的,管我们什么事儿,谁让你儿子下班晚的,出车祸,是我们撞得吗,谁撞找谁去啊? 工伤,谁他妈给你算工伤? 离开领导办公室,黎母跳楼自杀了。 这件事彻底闹大了。 又春的记忆中,奶奶一直很凶悍。 她是那种菜市场,少找一毛钱也能掐着腰,对吵一天的人。 又春印象中,奶奶和母亲似乎一直在争吵。 她们似乎都知道如何花样骂人。 都知道怎么往人家心窝子里最痛处踩,爷爷是性格很好的人,生前有时候也会受不了奶奶。 奶奶一直很害怕死亡。 她最常念叨的,就是年轻的时候,最害怕就是听到哪家老头老太太去世了。 但是又春从未想过,奶奶真有一天离开这个世上,并且是以这样悲壮而又出乎意料的方式离开。 舅舅郑红军找了一大堆记者,还有一群社会上的无业游民,在电厂闹,在交警大队闹。 又春在报纸上看到了自己家的事情。 老实说,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好像在看别人的事情。 报纸上描述的那些凄惨的遭遇,明明是真的,却又像是讲故事。 又春班里同学都在避开又春,聚在一起讨论他们家的事情。 老师找了又春谈了好几次话,疏通他的心里,不让他压力太大。 宿舍的舍友,也是小心翼翼的。 每天上学放学,都会有同学跟着又春。 他们不敢让他单独去什么地方。 害怕他自杀。 又春觉得自己分裂成了好几个人。 一个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中规中矩的上下课,老老实实的复习功课,而另一个则时刻在关注家里的状况,和外界的议论声,像鹌鹑一样,一点点小的风吹草动,都会被惊吓到。 还有一个,则胆大妄为,拼命压制着内心的疯狂,他想掀桌子,想要逃学,想要逃离这个地方,逃离所有人! 这个好学生,他当够了! 有那么一瞬间,又春想,若是死亡可以结束这一切,那我也去死好了。 当然,最终是理智占了上风。 他还是那个严于律己的优等生,上课完美回答老师的问题,解答出老师黑板上的习题。 下课认认真真的做作业,并且和每一个同学,都保持着友好的关系。 没有迁怒,也没有阴阳怪气。 他看上去很正常。 只有又春知道,自己的心里住着一只咆哮着的野兽,似乎随时都会挣脱枷锁。 又春回到宿舍,又见到了吕明。 吕明的宿舍在416,离又春的宿舍418很近。 可这段时间,又春却从来没有在宿舍见过他。 也许他回家了,也许他跑到外面上网了。 在学校的吕明,是一个和又春完全不同的学生,他身边有好多好多朋友,他的周围,不会有一个来自实验班的黎又春。 一段时间不见,吕明似乎也消瘦了许多。 他看到又春,目光躲闪。 吕明是一个什么心思都会写在脸上的人,他很好懂。 他已经从爸爸口中,知道妈妈做的事情。 见到黎又春,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他是羞愧的。 这种内疚让他甚至不知道要怎么面对他的朋友。 吕明看看又春,又春看看吕明。 两人都没有说话。 两个人在宿舍的楼梯口互相看着对方,然后,各自回到自己的宿舍。 他们都知道,他们做不成朋友了。 永远做不成了。 儿时的玩伴,从小一起长大的情分,随着又春奶奶的去世,彻底终结。 这是谁的错呢。又春也不知道。 他不怪吕明,他知道吕明也不怪他。 要怪,就怪命。 命中,他们注定不能成为朋友。 期末开始前,又春家得到了好大一笔赔款。 双方最终决定私下解决这件事。 很多人都说,黎家发了一笔横财。 又春不知道,那些说自家发了横财的人,愿不愿意用他们的一双腿,换到这笔钱。 母亲和舅舅,张罗着买新房子。 新房子离一中,以及他们居住十多年的电厂宿舍都不进,离又春姥姥家却很近。 这样方便郑红梅随时回娘家,也方便照顾又春的爸爸。 黎大诚自始至终都很沉默。 自从黎母去世了以后,他比刚失去双腿那会儿还要沉默。 无论郑红梅说什么,他似乎都不在意。 似乎新房子和他无关。 郑红梅倒是比以前看上去精神了许多,口袋里揣了钱,她有了安全感。 她不会再担心丈夫在外面有别的女人,也不会担心丈夫挪用他们小家庭的钱。 丈夫,是她一个人的了。 钱,也在她口袋里攥着。 不用再为儿子上大学的学费生活费发愁,也不用担心,家里太破,儿子以后找了女朋友,到了他们家里,嫌他们家穷。 郑红梅迅速走出了生活的阴霾,充满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